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1篇
关键词:艺术创作;造型艺术;艺术风格;独创性
1 前言
人类的艺术创作活动,不可避免地受到它由之产生的时代特定的经济基础的制约,砂壶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艺术创作活动都以不重复性和不可重复性为前提,艺术的独创性是指前人和传统中所没有的东西,然后逐步得到社会和业内的认同。甚至会影响到一代人的创作思想与社会生产和艺术的发展,这就是艺术独创的社会价值所在。
2 砂壶造型艺术的独创性
历代砂壶艺人在创制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出现了一代又一代的壶艺高手和能工巧匠,这些历代壶艺名人的共同点就是在总结前人制壶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积极创制新品。如:清初壶艺家陈鸣远,善制茗壶及文房雅玩,他立足创新,用“物为我用”创作理念为指导,汲取自然界瓜果植物之形态,进行写生变化,取舍夸张,发挥紫砂材质之优越,艺高技精,别具一格。主要作品有梅干、南瓜、包袱壶等,这些新品的问世,给砂壶的造型艺术增添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这就是陈鸣远对砂壶造型艺术独创性的卓越贡献而后被载入史册,流芳千古。
3 砂壶艺术风格的独创性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2篇
一、实践主题
探寻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实践目的
了解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承现状。
分析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促进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议和措施。
三、实践过程
(一)文献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书籍、期刊、报纸等文献资料,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种类、历史渊源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趋势。
(二)实地调研
走访当地的博物馆、文化馆、历史古迹等文化场所,观察和了解传统文化的展示和保护情况。
深入乡村和社区,与民间艺人、手工艺人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技艺传承和生活状况。
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戏曲表演、民间舞蹈比赛等,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案例分析
选取一些在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取得成功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其经验和做法。例如,某古镇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将传统建筑、民俗文化与现代旅游相结合,实现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双赢。
四、实践结果
(一)传承现状
部分传统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一些传统技艺由于缺乏市场需求和年轻人的学习兴趣,传承后继无人。
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政府和社会各界对传统文化的保护越来越重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保护和修复。
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一些文化企业和创意人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科技等元素相结合,开发出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
(二)存在问题
资金投入不足。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政府和社会的投入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人才短缺。既懂传统文化又懂现代市场运作和创新设计的复合型人才匮乏,制约了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
市场机制不完善。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和营销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市场推广和品牌建设。
(三)建议措施
加大资金投入。政府应设立专项基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人才培养。高校和职业院校应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人才。同时,加强对民间艺人的培训和扶持,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市场意识。
完善市场机制。建立健全传统文化产品的市场准入、质量标准、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同时,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提高传统文化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实践总结
本次社会实践让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我们应该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同时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让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应该肩负起传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3篇
一、发挥好高校团组织在引导大学生就业创业中的第一优势
现阶段,高校共青团组织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思路是:在学校党政的领导下,加强与就业指导部门的协同配合,以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开展就业创业教育为基础,以建立共青团“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重点,努力构建包括意识培养、观念转变、素质拓展、技能提高、实践锻炼等环节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工作体系。
第一,高校共青团在高校中有完备的组织体系。从校团委到各学院分团委,院团总支到各班级团支部,团组织覆盖范围广泛,组织结构清晰。团组织紧密联系学生,能及时了解和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这就使得团组织在高校全面推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进程中能够运用这些学生组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开展创业系列活动中能调动学生会、团支部、社团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其他社会组织在就业创业方面所不具备的优势。
第二,高校团委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高校团组织通过发挥地方团委、各行各业团组织、青联组织、青年企业家协会的桥梁作用与社会各界建立联系,积极开辟创业方面资源。在搭建实习见习基地、搜集就业信息、推荐实习就业岗位等方面占有很大优势。
第三,高校团委具有一大批优秀的团学干部队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学院层面,都有一批素质好、贴近学生、敬业精神强的团学干部队伍。团的干部在掌握大学生群体创业意识的培养、创业意愿的收集、创业项目的酝酿、创业激情的引导、创业意向的谈判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突出的优势和潜能。
二、建设好活动载体是引导和服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
第一,融入创业思想的校园文化建设。创业教育就是指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素质、创业技能的教育活动,即培养学生如何适应社会生存、提高能力以及进行创业的方法和途径。校团委是校园文化活动的积极倡导者和主要推动者,拥有校园文化、科技创新、志愿者服务和社会实践等精品文化活动阵地,把创业理念融入到校园科技文化活动节、科技竞赛和文化艺术活动节等传统校园文化活动领域之中,寓创业教育于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于校园文化之中体现创业智慧,让学生在领略高雅校园文化活动之时耳濡目染创业之春风,使创业教育以润物细无声般地浸入学生心灵。要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不断提升自我。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培育创新精神,提高创业能力。
第二,承载创业设计的实践平台建设。校团委搭建社会实践项目平台,组织学生申报社会实践项目,通过亲身体验项目组建、策划、申报、答辩和实施等系列环节,使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有力提升和明显拓展。校团委应不断总结经验,在组织学生深入农村基层和城市社区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基础上,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涵并拓展社会实践的外延,增强社会实践的效果,把暑假、寒假社会实践打造成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的良好平台。要重视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优秀青年实业家对有意向、有条件的毕业生进行指导或辅导,切实提高他们的就业创业能力。
第三,提供创业尝试的创业就业基地。对于创业而言,不能只停留在创业思想火苗的迸发和产生,更需要实践的检验,从而使创业金种子有萌发、成长的沃土。应利用校园文化活动载体和搭建社会实践基地,给大学生创业提供活动载体和实践平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长期性、持续性等特点,建立相对稳定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是保证大学生就业创业有序开展的基本平台。应密切配合校就业部门,积极争取建立校大学生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园等创业实践平台和基地,服务好大学生创业。
三、服务好大学生创业就业是高校团组织的重要任务
高校团组织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自身在大学生就业和创业过程中的职能定位,在凝聚青年人心、引导青年就业、服务青年创业上努力。要完成这一任务,最重要的就是建立健全就业创业工作体系。
一是搭建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各级团组织要利用多种渠道、多种媒体向社会推荐优秀毕业生,形成良好的机制,加强团组织和用人单位联系,形成长期合作关系,稳定大学生就业渠道。通报就业政策和信息,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这个有效载体,将共青团网站与大学生就业网、就业门户网站进行链接,公布最新的就业资讯,积极拓展网上就业渠道。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4篇
院长学堂,就是研究艺术创新的哲学,并运用这些哲学观念――推开一扇门,点燃一盏灯,照亮一条路,实现一个梦。
正如题记中所言:这是一部研究艺术创新的书,一部赋予艺术创新以哲学思考的书。更具体地说,是一部研究怎样实现艺术创新、怎样为艺术创新作价值定位的书。这一写作宗旨在书序中有更直接和深入的表述:
我在大学讲学时许多学生的提问,让我记忆犹新,当代大学生们如此关注民族的创新精神令我感动。其实,任何时代的进步和发展都是发轫于文化艺术的创新。
我们天天说创新,那么,究竟怎么做才是创新?怎么做才能创新?
自古以来,艺术天才一直都是“戴着镣铐跳舞的人。本书就是探究如何戴着镣铐还能跳出最好的舞。
我读《论艺术》,感受最深的是其在坚固的实践基础上,展开了艺术本体与文化形象双重的创新探索,实现着独具个性的理论建构。
“创新”之喻:艺术本体与文化形象
《论艺术》中的“创新”一词,有一条活力充盈的能指链:基本的“所指”是艺术,延伸的喻指在文化。全书因此而接通了“高端”与“地气”,意境高远且踏实厚重。
“创新”的理念与追求自然地延伸到张继钢所承担的重大文化工程,诸如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梦幻五环”、《击缶而歌》、《文字》,北京残奥会开幕式的点火仪式、闭幕式的《香山红叶》……凡所承担之节目,皆刻印着他的创新标记。在《论艺术》中,这类或广场或殿堂的文化活动中艰辛的创编过程及其文化意涵,有细致的体悟与解读。张继钢曾做过以《与完美对望》、《朝有梦的方向走》为题的演讲,从艺术的创造讲到文化的创新,更有演讲题名为《文化的承传》、《文化的力量》。他以“艺术家”身份入选“文化人物”、“十大影响力人物”,皆因他在当代文化发展中的卓越贡献,然更难得的,是他对国家文化发展的自觉思考和担当意识。
艺术家张继钢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而他对“艺术本体”的理解决非“唯美主义”。他多次明言“真善美”的结合是终极的艺术理想,他是要通过艺术形式来表达对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当代的文化研究理论揭示出所谓艺术之“本质”的生成性特征:“艺术本体”是在言说者的社会立场中、在社会历史实践中被建构的。而我们当下所言之“文化建设”,也决不能仅仅局限为一个空泛的口号或自明的概念,它只能经由一个又一个物质化的细节、确定的社会实践建构而成。应当说,张继钢所理解的“艺术本体”,是一个逃逸出“本质主义”之窠臼的本体,一个被建构的并仍处在建构之中的本体。这一建构过程直接关联着他的文化立场、政治关怀,关联着他自觉担当的文化责任。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5篇
一、实践背景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传统文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我们进行了此次社会实践。
二、实践过程
问卷调查
设计了一份关于传统文化认知和态度的问卷,在学校、社区和公共场所进行发放。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不同人群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兴趣爱好和传承意愿。
选取了一些对传统文化有深入了解的人士进行访谈,包括学者、艺术家、民间艺人等。通过访谈,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承经验和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实地考察
前往一些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如古镇、古村落、历史文化名城等。在考察过程中,观察当地的传统文化风貌、民俗风情和传统技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与传统文化活动
积极参与当地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如传统节日庆典、民俗表演、文化展览等。在活动中,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与当地居民交流互动,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情况。
三、实践结果
传统文化认知度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发现,虽然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但认知程度还比较有限。很多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主要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认识和理解。
传统文化传承面临困境
在实地考察和访谈中了解到,传统文化传承面临着诸多困境。一方面,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另一方面,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缺乏,很多传统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通过参与传统文化活动发现,各地举办的传统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平台。
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积极
尽管传统文化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还是积极的。他们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应该加以保护和传承。同时,很多人也表示愿意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中来。
四、实践建议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应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将传统文化纳入课程体系,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同时,社会也应加强传统文化宣传,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加大传统文化保护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传统文化保护,建立传统文化保护基金,为传统文化保护提供资金支持。
培养传统文化传承人才
加强对传统文化传承人才的培养,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学校教育、师徒传承、社会培训等方式,培养一批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传统文化传承人才。
创新传统文化传承方式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创新传承方式。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多媒体等,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相结合,让传统文化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6篇
关键词 艺术院校 科研成果转化 教学实践 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rt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art colleg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higher educat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initia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t institutions should be transformed into social practice in a timely manner in terms of personnel service,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ducation,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should fully recogni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ability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art colleges. Based on the importance of Art Colleges'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in art colleg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ransformation of ideological value, development status, education strategy to explore, for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learn diligently.
Key words art colleg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eaching practice; management
0 引言
1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价值内涵
同时,艺术教育科研成果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激励教学工作、强化科研成果的多项任务,是艺术教学工作在理论和实际上的凝聚。从理论上说,通过专业论文、课题立项、教育成果等方面,能够提升科研实力。从实践上说,通过教育产业的构建,能够增进教育产品、实践技艺、就业技能的提升,从而为艺术院校的教学服务奠定扎实的基础。
2 艺术院校科研成果转化的发展现状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7篇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艺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在当今的大学校园中,艺术生们也积极参与各种实践活动,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本文将以某大学艺术生实践活动为例,探讨艺术生实践的意义和影响。
作为一名艺术生,实践活动对于我们的专业学习和个人成长至关重要。在大学期间,我们有幸参与了学校举办的多次实践活动,如艺术展览、创作比赛、文化交流等。这些活动不仅锻炼了我们的专业技能,还提高了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首先,艺术生参与实践活动可以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操作,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绘画、雕塑、设计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内涵和技术要点。例如,在绘画比赛中,我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作品,这要求我们把握色彩、线条等方面的表现力,从而加深了对绘画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其次,艺术生的实践活动也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在大型的艺术创作或演出活动中,往往需要艺术生们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一项作品或项目。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沟通协调、分工合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和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艺术生的实践活动也有助于提升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审美修养。参与不同类型的艺术活动,接触不同风格的作品和艺术家,可以拓展我们的艺术视野,激发我们的创作灵感,培养我们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我们也可以通过参与文化交流活动,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和艺术特色,这对于培养国际化的艺术眼光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艺术生实践活动对我们的专业学习和个人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加深了对艺术专业知识的理解,提高了专业技能,还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审美情趣。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各类实践活动,为自己的艺术之路增添更多的色彩和可能性。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8篇
因为辛苦,所以在一起。这次社会实践,我的感受与所有队员的一样,用两个词形容:辛苦、快乐。旅途的劳累、住宿伙食的简陋、开展工作的艰辛,足以让我们感到疲惫。但是,我看中的是同学之间相处的快乐和感动。参与社会实践,这是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一次练兵。在学校,同学之间的相处主要是发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但是,从这支实践队伍组建开始,我们就是一个温馨团结、同舟共济的小集体。七天的时间,我们朝夕相处,共同出谋划策、一起度过难关,互相关心,相互帮助,一起吃苦,吃同样的苦;分享欢乐,亲如家人。
现代人习惯于把内心的感动用幽默的方式表达。在实践结束各奔西东的时候,虽然没有依依惜别煽情的画面,但是我们都在内心为彼此道声珍重。
实践的七天时间,同甘共苦的辛酸换来了真挚的友谊。付出真情,我们收获感动。这些经历让我们多一份成熟,看不见摸不着,抽象得存在于记忆中,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是这些经历背景的不同。这段宝贵的回忆:那年的夏天、那个南安的夜晚、那些我们十八个人共同关心过的可爱淳朴的老人……明天的我们,要起程奔往下一站,要带着这份历练奔跑!
收获总在辛勤耕耘之后。十八个人一起踏入社会,深入基层。我们渺小得犹如一叶扁舟。而作为宣传负责人的我,体会尤深。“心系农村医改,共建和谐海西”,我们是一支这样的队伍,没有任何奢求,只为响应党的号召,遵从学校的安排。但是,我们试图呐喊一声让我们所服务的基层知道我们这群人的存在,也显得那么困难,更不用说争取哪个热情的媒体留下一小块容纳我们存在的空间。我们拿着少得可怜的经费,承受着精打细算的压力。挂着寒酸的唯一的一条横幅,期盼地方媒体哪怕是南安电视台的光临。
我深知,宣传对活动的重要性。从实践开始无依无靠的感觉,到后来南安电视台记者的来访,我们本着不放弃不泄气的精神,勇敢推销自己。我们把每天简报当天发送回学校,我们把每天的成果精心统计,不断向相关媒体告知我们的动态。为此,我首先确保每天采集到最新的消息、提炼出最有价值的报道、捕捉到最有意义的画面。其次,主动向泉州电视台和南安电视台电话访问传递这些消息。但是,现在是双赢的社会,经过我们再三的努力,终于在我们最精彩和筹备最艰辛的“急救安全演习晚会”时,南安电视台记者到现场做了饶有兴趣的采访!
庆幸的是,我们七天的努力终于通过这个平台体现出了价值。同时也拿到珍贵的录象带,我和所有队员一样兴奋,这段时间的劳累:值了!
当然,我的收获远不止这些。一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让我觉的很庆幸。我告诉自己,还好今年参加了社会实践。不说今后这样的机会难得,就是这次南安之行带给我的动力就无法估量。我见到了中国农村最直接的面容,我接触了中国最需要帮助的群体,我认识到了自己还是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什么都不会的学生,我看到了自己在活生生的父老乡亲面前的无能为力。
我看到了他们对科学的渴望或者需求,但是我能做的只有一点点。我想帮助他们,却是杯水车薪。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9篇
一、实践主题
城市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二、实践目的
探究城市中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分析创新对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提出促进城市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建议。
三、实践内容
(一)历史文化街区走访
我们选择了城市中的几个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走访,如古街、古镇等。这些街区保存了大量的传统建筑和文化遗迹,是城市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和开发,成为了城市的文化名片和旅游热点。例如,某些古街通过修缮传统建筑、引入特色商业、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前来参观和消费。然而,也有一些历史文化街区存在着保护不力、过度商业化等问题,传统建筑遭到破坏,文化氛围逐渐淡薄。
(二)传统文化艺术表演观察
我们观看了多场传统文化艺术表演,如戏曲、杂技、民间音乐等。这些表演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也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的传承情况。我们发现,虽然一些传统文化艺术表演仍然受到观众的喜爱,但也面临着观众群体老龄化、市场份额下降等问题。为了吸引更多观众,一些表演团体开始进行创新,将现代元素融入传统表演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三)传统文化创意产业调研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传统文化与创意产业的结合成为了城市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新途径。我们对城市中的传统文化创意企业进行了调研,了解他们的产品研发、市场推广等情况。发现一些企业通过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创意产品,如传统工艺饰品、文化主题文具、动漫游戏等。这些产品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还满足了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实践总结
城市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既面临着挑战,也迎来了机遇。一方面,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造成了一定的挤压;另一方面,城市丰富的资源和多元的文化环境为传统文化的创新提供了条件。
为了更好地促进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我们建议:一是加强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避免过度商业化,保持历史文化街区的原真性和文化特色;二是加大对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的支持力度,培养年轻观众,鼓励表演团体进行创新,提高表演质量和艺术水平;三是推动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扶持,培养文化创意人才,打造具有城市特色的文化创意品牌;四是加强传统文化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总之,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市民共同参与,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城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城市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文化艺术社会实践报告 第10篇
有幸来到xxxxx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实习,进一步了解了室内设计的深刻内涵,从书面的理论水平攀升到与实际结合的新的高度,同时,对具体设计流程,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以及效果图的要求规范都有了更深层的体会,空间概念也逐渐明晰,对未来有了新的定位,相信这段实习经历在我未来的设计生涯中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实习期间我的主要工作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1、担任的岗位工作:担任设计师助理,主管工程方案的设计助理及施工监理。
2、完成的专业工作:协助公司设计师完成方案设计,参与施工现场治理,预算报价,客户洽商,并随材料选购职员进行现场的材料确认与购买。
3、任务:这次专业实习,是对我专业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独立完成公司所交给的任务,为客户设计满足的作品,能够了解装饰材料的品种性质和施工工艺,学习工程预算报价,能够对施工现场所出现的题目提出较快的解决办法,同时融进公司的环境,为项目的团队合作肩负起自己应负的责任。
在公司这段时间,充分的让自己了解的更多,更全面。通过与其他同事的交流,间接的了解一些规范、控规方面的内容,以前只是理论上研究,现在是通过设计院的图纸,实际的工程去接触,别有一番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