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文化传承主题展示活动(合集4篇)

时间:2024-12-17 17:10:32 admin 今日美文

非遗文化传承主题展示活动 第1篇

●2023年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启动仪式

时间:6月9日19:00

地点:集美新城集美塔南广场

●“闽南文化进校园”成果汇报演出

时间:6月9日19:40

地点:集美新城集美塔南广场

●乐活非遗市集

时间:6月9日—11日16:00-21:00

地点:集美新城集美塔公园

●闽南文化进校园成果展

时间:6月10日—18日(周五下午闭馆)

地点: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一楼

●厦门文化遗产IP创新大赛(2023)优秀作品巡展

时间:6月10日—18日(周五下午闭馆)

地点: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一楼

●2023年厦门非遗摄影及微视频征集活动

时间:6月1日—8月31日

地点:“厦门群文”微信公众号线上活动

●“非遗在社区”系列活动启动仪式

时间:6月21日19:00

地点:翔安区新圩镇三五丘七彩田园

●“童手画非遗 我与非遗的故事”全市非遗绘画与手工作品展

时间:6月1日—11日

地点:厦门市美术馆二楼A、B厅

●两岸同源 一脉相承——2023年闽台风狮爷文化艺术主题分享会

时间:6月10日9:30

地点: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一楼

●讲座:风狮爷和石敢当的“前世今生”

时间:6月10日9:30

地点:厦门市图书馆文化艺术中心馆区二楼报告厅

●“古籍里的非遗”非遗技艺展示与体验活动

时间:6月10日9:00-12:00、14:00-17:00

地点:厦门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

●沙龙:我们的节日·端午|指尖非遗迎端午——春仔花制作体验活动

时间:6月17日9:30

地点:市图书馆集美新城馆区历史地理文献借阅区

●思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启动仪式

时间:6月10日19:00

地点:中山路

●思明区非遗大市集

时间:6月9日—11日18:00-22:00

地点:中山路

●思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展演

时间:6月9日、11日19:00

地点:中山路

●思明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快闪点位表演

时间:6月9日—11日18:00-21:00

地点:中山路

●“戏汇鹭江”戏曲展演节

◆新编精致大型古装歌仔戏《陈三五娘》展演

时间:6月10日—11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新编精致大型古装歌仔戏《沈园情》展演

时间:6月14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经典传统歌仔戏《包青天》展演

时间:6月15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经典传统歌仔戏《五子哭墓》展演

时间:6月16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高甲戏《乘龙错》展演

时间:6月20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高甲戏《益春告御状》展演

时间:6月21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高甲戏《春草》展演

时间:6月22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高甲戏《错搭鸳鸯》(上)展演

时间:6月23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高甲戏《错搭鸳鸯》(下)展演

时间:6月24日19:30

地点:闽南戏曲艺术中心

◆新编精致大型古装歌仔戏《牡丹亭》展演

时间:6月30日19:30

地点:厦门嘉庚剧院

●“传承闽南文化,丰富校园生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歌仔戏进校园活动

时间:6月2日

地点:厦门九中

●高甲戏进校园——折子戏专场

时间:6月15日19:30

地点:海沧学校

●2023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文化惠民演出

时间:6月22日19:30

地点:集美区灌口镇第一社区城隍庙戏台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暨第六届思明区文化艺术生活节启动仪式

时间:6月3日

地点:厦门五一广场

●“邻里非遗 文化融生活”2023思明区非遗进社区活动

时间:6月17日16:00

地点:思明区大同社区

●在景区看非遗——鼓浪屿番婆楼木偶展演

时间:6月1日—30日14:30、15:30、16:30

地点:鼓浪屿安海路36号

●非遗+N——闽南大院非遗快闪展演

时间:6月1日—30日18:30、19:00、19:30、20:00

地点:思明区环岛东路218号

●闽派盆景园作品展示

时间:6月9日—11日15:00-17:00

地点:思明区南华路33号

●珠绣购物节

时间:6月18日—21日10:30-17:00

地点:鼓浪屿鹭潮美院3楼珠绣展厅

●厦门珠绣体验活动

时间:6月26日10:30

地点:鼓浪屿鹭潮美院3楼珠绣展厅

●石中孕华章展览

时间:6月1日—30日9:00-17:30

地点:君巍艺术馆

●“苏式装裱与修复技艺”体验活动

时间:6月3日15:00

地点:高殿社区

时间:6月24日9:00

地点:莲翔社区

●深化非遗传承理念 共促闽南文化发展答嘴鼓、讲古展演

时间:6月11日15:30

地点:老剧场讲古点

●南普陀素食展示

时间:6月1日—15日9:00-17:00

地点:南普陀菜馆普照楼

●福船船帆制作技艺体验

时间:6月8日15:30

地点:厦港海洋传习中心

●厦门城城隍陈化成巡游中山路民俗活动

时间:6月16日19:00

地点:中山路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湖里区主会场宣传展示展演活动暨“闽风台韵物华新”——闽台非遗项目启动仪式活动

时间:6月11日16:00

地点:惠和石文化园

●“闽风台韵物华新”——2023年闽台非遗交流展

时间:6月10日9:00

地点:闽南古厝(厝内+庭院)

●“闽风台韵物华新”——2023年非遗演出季

时间:6月17日、24日

地点:惠和石文化园

●“闽风台韵物华新”——闽台文创匠艺市集

时间:6月11日、17日、24日14:00-17:30

地点:惠和石文化园

●湖里区非遗美食节

时间:6月11日、17日、24日14:00-17:30

地点:惠和石文化园

●进景区看非遗——非遗技艺展示体验活动

时间:6月11日、17日、24日14:00-17:30

地点:惠和石文化园

●湖里区非遗购物节

时间:6月11日、17日、24日14:00-17:30

地点:惠和石文化园

●非遗活态化传承——非遗月多主题配套活动

时间:6月1日—30日

地点:惠和石文化园

●2023年湖里区非遗宣传月系列活动暨闽南文化进校园湖里进修二附小专场、“王船”闽南童谣、顺口溜征集湖里进修二附小专场

时间:6月5日

地点:湖里区教师进修学校第二附属小学、线上

●2023年厦门市“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集美区非遗成果汇报演出

时间:6月10日20:00

地点:集美新城集美塔南广场

●非遗研学体验课程

时间:6月9日—11日16:00-21:00

地点:集美新城集美塔

●“中华六艺”体验互动

时间:6月9日—11日16:00-21:00

地点:集美新城集美塔

●2023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第十六届“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

时间:6月3日—4日

地点:集美龙舟池

●闽南曲艺专场

时间:6月3日—4日

地点:龙舟池南岸舞台

●闽南传统民俗“捉鸭子”比赛

时间:6月3日—4日

地点:南薰楼前大游泳池

●旱地龙舟比赛

时间:6月3日—4日

地点:龙舟池南岸

●包粽子大赛

时间:6月3日—4日

地点:龙舟池南岸

●潮玩端午游园会

时间:6月3日—4日

地点:龙舟池南岸

●非遗传统手工艺活动进社区

时间:6月3日、11日下午

地点:集美区后溪镇城内村

●非遗五育研学系列体验活动

时间:6月20日—25日下午

地点:集美塔

●海沧区非遗文创市集、购物节

时间:6月10日—11日16:00-20:30

地点:海沧区文化中心中庭

●钟山送王船历史文化展

时间:6月10日—11日8:30-11:30、15:00-17:30

地点:海沧区文化馆二楼非遗展厅

●戏曲头饰制作手工课堂

时间:6月10日14:30-16:00

地点:海沧区文化馆三楼3313室

●蜈蚣阁纸艺DIY和戏服装扮

时间:6月11日14:30-16:00

地点:海沧区文化馆二楼3216室

●非遗进社区——蜈蚣阁巡展体验活动

时间:5月30日—6月5日8:30-11:30、15:00-17:30

地点:海沧区青礁村(开台王文化公园)

时间:6月5日—12日8:30-11:30、15:00-17:30

地点:海沧区海发社区(海沧区文化中心)

●闽台青草药进学校

时间:6月2日—30日(每周一到周五)

地点:华中师大海沧附小

●闽台青草药进学校

时间:6月2日、9日、16日、23日、30日16:00-17:30

地点:开禾小学

●慈济北宫保生讲坛

时间:6月3日、17日10:00-11:00

地点:慈济北宫闽台青草药园区

●青草药义诊

时间:6月15日、18日9:00-11:30

地点:慈济北宫闽台青草药园区

●闽台青草药文化沙龙

时间:6月17日9:30-11:00

地点:海沧区文化馆二楼桥空间

●温厝村端午“献江”习俗活动

时间:6月22日17:30

地点:海沧区航运中心前观景台

●桥空间文史读书会

时间:6月24日15:00-17:00

地点:海沧区文化馆二楼桥空间

●“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

时间:6月12日—13日

地点:同安区凤南中心幼儿园

时间:6月14日—15日

地点:同安区洪塘中心幼儿园

时间:6月16日—17日

地点:同安区教师进修附属幼儿园

时间:6月20日—21日

地点:同安区五显中心幼儿园

时间:6月26日—27日

地点:同安区汀溪幼儿园

时间:6月28日—29日

地点:同安区洗墨池幼儿园

●“传承弘扬北辰山闽王信俗”宣传活动

时间:6月10日9:30

地点:同安区北辰山

●“传承非遗文化 谱写盛世华章”戴加奖书画作品展

时间:6月10日—20日

地点:同安区文化馆

●非遗进校园——漆线雕展示

时间:6月9日15:00-17:00

地点:同安区祥平中心小学

时间:6月13日、15日17:00-18:00

地点:同安区第三实验小学

●非遗进景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

时间:6月11日9:00-11:00

地点:翔安区香山景区

●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农民画专题展

时间:6月10日—18日8:30-18:00

地点:翔安区文化馆展厅

●“送王船”画展

时间:6月3日—4日9:00-18:00

地点:翔安区后村小学

●非遗进校园——非遗制香、香包活动

时间:6月1日 15:00-17:00

地点:翔安区马巷中心小学

●翔安区赵岗宋江阵非遗展演

时间:6月2日、3日、10日 20:00-21:00

地点:翔安区内厝镇赵岗村文化广场

●碑拓展览及展示

时间:6月1日—15日11:00-18:00

地点:翔安区钦菜美食文化艺术空间

●会商联动非遗宋江阵展演

时间:6月9日14:00-19:30

地点:翔安传统文化教育园区

●石花冻技艺展示活动

时间:6月10日9:30-10:30

地点:小嶝社区铁树园景区

●翔安答嘴鼓展演

时间:6月10日15:30-16:30

地点:英雄三岛战地观光园

●南音传承活动

时间:6月10日20:00

地点:翔安区东园社区南音馆

●自然门武术活动展示

时间:6月3日、4日、10日、11日20:00-21:00

地点:翔安区上塘社区六合自然门武术传习中心基地

●赵岗宋江阵展示活动

时间:6月2日、3日、9日、10日20:00-21:00

地点:翔安区赵岗社区赵岗宋江阵技艺传习所基地

非遗文化传承主题展示活动 第2篇

(一)加强领导,广泛动员。各地教育行政部门、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指导,搭建学生展示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开展展示、展演、观摩、体验、交流、合作等,培育、打造文化精品,推进“技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长效机制建设,常态化开展活动。各校要加强领导,广泛动员,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和实际,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与作品创作,不断创新内容、形式,丰富载体,推出一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

(二)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各地要指导学校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推动提高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水平。各地各校要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三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有效扩大精品推广的社会影响。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对文化作品创作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

(三)落实责任,明晰权利。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门要加强对所有上报作品的审查和把关,严把政治关、导向关、质量关。所投作品须是原创且不得一稿多投,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如发生纠纷后果自负。主办单位拥有对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可对投稿作品进行公益性共享;参展者享有署名权。各地各校在组织开展活动时应严格遵守属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关规定要求,在确保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创造性开展活动。

非遗文化传承主题展示活动 第3篇

(一)中华经典诵唱写讲活动。各地各校通过举办读书月、诵读会、诗词比赛、作品展示等系列活动,组织学生阅读、诵读、演唱、赏析、书写、篆刻中华经典,激发学生学习中华经典诵唱写讲热情,弘扬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厚植爱国情怀,提升中华经典在学生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各地各校要广泛开展活动,组织遴选优秀个人和团队参加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比赛有关要求详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举办第四届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的通知》(教语用厅函〔2022〕1号)。

(二)“学非遗、传非遗、展非遗”活动。各地各校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推进非遗进校园、进专业、进课堂,通过体验式、参与式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非遗学习、保护、传承和宣传的积极性。以“喜迎_”为主题,引导学生创作展现具有地域特征、民族特色和教育特点的传统美术类、传统技艺类作品。开展非遗技艺技能作品系列展示活动,全面生动地诠释非遗的丰富性、多样性和独特文化魅力,使保护和传承非遗的理念深入学生心中,提高学生文化品味和素养。

(三)艺术设计作品创作展示活动。各地各校坚持文化自信和育人导向,强化思想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依托社团,组织学生结合传统文化元素设计符合现代生活需要、具有市场前景的文化创意作品,引导支持学生积极投入到艺术作品创作之中,切实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搭建平台推广学生作品,办好校园文化节、艺术节,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展播活动,繁荣校园文化、引领校园风尚。

(四)特色校园文化创建活动。各校完善校内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文化景观,根据校园功能区特点设置文化主题,布置具有丰富内涵的雕塑、书画等文化作品,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使校园的山、水、园、林、路等达到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增强学校文化内涵建设,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系列活动,推进传统节日、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进校园,大力发展诗歌、戏曲曲艺、话剧、音乐舞蹈、书画等文化社团,深入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创建校园文化特色与品牌。

非遗文化传承主题展示活动 第4篇

(一)组织实施和作品征集。各地各校按照通知要求,组织开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创作好的作品,并形成成果。为更多、更好地展示学生作品,春季和秋季学期各征集1次。

(二)集中展示推广。组织专家严格审核把关,精选一批效果好、有特色、可推广的展示作品,对存在意识形态风险的作品一票否决;在中国青年报社平台进行系列展播,同时,通过文化和旅游部政府门户网站、“职教小微”抖音号、“职教之音”微信公众号、“文明风采”活动网站()以及中国文化报、中国旅游报等平台进行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