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必备8篇)

时间:2025-02-21 19:11:36 admin 今日美文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1篇

按照省人口计生委《关于开展“六一”慰问留守儿童活动通知》及高新区人口计生委的要求,“六一”儿童节期间,为贯彻落实国家、省人口计生委创建幸福家庭活动试点工作会议精神,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氛围,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幸福,结合我办的实际情况,在全办范围内开展“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成立xxx事处“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机构

为了切实加强对我办流动人口管理的规范化管理,办事处成立了流动人口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办事处主任担任,副组长有分管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担任,成员由政府办、计生办、教育、公安派出所、卫生、民政、村计划生育专干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对“六一”慰问留守儿童活动的领导,精心组织,深入开展走访慰问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与关爱女孩行动、创建幸福家庭活动等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和创新关爱行动的新途径,切实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促进家庭和谐幸福。

二、积极有序开展“六一”关爱留守儿童活动

加强宣传。充分利用简报、广播、人口学校等宣传媒介、阵地,围绕关爱留守儿童这一主题,集中开展宣传教育,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与此同时,做好留守儿童信息摸底工作,要求办村干部及时到各村组及学校收集留守儿童信息;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了解掌握留守儿童家庭基本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六一”期间,各村对留守儿童,特别是独生子女和双女户中的困难家庭进行走访慰问,送去慰问品,给孩子们带去节日的问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必要的关心扶助,使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总之,我办能够及时按照上级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明确时间,明确任务,明确责任,较好地开展了这次活动,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统计留守儿童xxx人,慰问活动形式有走访、发放慰问品等,慰问人数xxx人,赠送物质xxx人、件、次),达到了预期的目的。但由于流动人口工作的特殊性和广泛性,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有很多,因而要有常抓不懈的思想和措施,确保我办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2篇

按照市扫办密电〔2020〕17号文件精神,我县从4月开始至10月结束,开展了为期7个月的“扫黄打非·护苗2020”专项行动,在本次专项行动中,我县紧紧抓住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坚持网上网下相结合、案件查办与宣传曝光相结合、教育引导与基层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强化市场监管,集中清查校园周边出版物及文化用品经营等场所,确保出版物销售经营单位和个人有《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确保有经营许可证的出版物销售单位和个人不销售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强化网络主阵地意识,及时发现和清理网上涉及少儿的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督促互联网企业落实主体责任,有效提升自审自查能力;坚持群防群治,将未成年人文化环境保护工作融合到学校、家庭、社区等基层组织的日常工作中,有效引导未成年人多读书、读好书,自觉远离和抵制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通过开展本次专项行动,在全社会形成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群众参与、学校引导、家庭教育为一体的“护苗”综合安全体系。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3篇

通过对“扫黄打非‘护苗’行动”案例学习,做懂法守法的主力军”的学习,我认识到:扫黄打非不仅仅是口号,更是贯彻于生活之中的意识。

青少年涉黑恶犯罪、网络侵财、校园暴力犯罪、文明驾驶安全出行、假期打工防侵害、文明上网,疫情防控期间预防诈骗的以及青少年谨慎交友,等等的预防教育,应该贯彻于教师的教学工作当中,抓住班会课、普法教育大讲堂等机会给学生“打好预防针”,只有自己充分重视学生的扫黄打非教育,学生才能在一次次的教育渗透中有相应的意识,从而避免误入歧途。

通过案例学习,我意识到作为一个未成年人,必须要学习法律要懂法,坚决拒绝黑暗势力,做到从自身做起扫黑除恶。相关人员和社会群众要采取措施,将护苗行动进行到底,并采取以下措施:

1.正确引导少年儿童阅读行为。在中小学校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倡导正版生活和绿色阅读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和网络平台大力推介和组织阅读优秀少儿出版物;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增强自觉抵制有害读物在校园内传播蔓延。

2.开展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和网络有害信息清查。摸清中小学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情况,建立完善中小学校园周边书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等批发零售网点台账;突出清查重点,大力收缴宣扬淫秽色情、暴力、恐怖、迷信等有害内容以及非法出版的少儿出版物;

3.涉及少儿类非法有害出版物及时举报,积极发动群众举报销售传播非法、有害少儿出版物及信息行为。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4篇

今年,县扫办协调县公安局网监大队、县经商信局、县信产办、县网络舆情管理中心等成员单位,对网络直播、网络教育、网络游戏、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等未成年人接触和使用较多的互联网应用进行了重点监测,做到了问题早发现早处置。同时,畅通了学校、教师、家长向“扫黄打非”部门反映问题和线索情况的渠道,开通了举报电话,及时回应社会、学校、家长的关切。保护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得到了全社会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5篇

今年4月底,我们按照市扫办的要求,在凤鸣镇小学组织了以“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远离和抵制有害信息”为主题的“绿书签2020”宣传周启动仪式,向同学们发放了绿书签;在县城中小学、关键点位均张贴了宣传海报,组织实体书店向购书阅读的青少年和家长发放绿书签。同时,我们还向全县所有中小学校发放了《护苗网络安全课件》,在县电视台、和各单位的LED平台上滚动播出了护苗公益宣传片,大力普及护苗知识,大力宣传护苗工作成果。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在市扫办的领导下,认真作好“扫黄打非”各项工作,为西充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进一步净化西充的文化环境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6篇

为维护校园纯净文明的育人环境,保障广大学生健康成长,根据xx省“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开展“护苗20xx”专项行动的文件通知精神。我校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扫黄打非”工作是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关键途径,是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我校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把它和学校的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创建等多项工作结合起来强抓。成立了学校“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以保障各项“扫黄打非”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

学校领导小组及时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文件精神,并同教师一起利用学校的网络、多媒体等方式进行学习,以便教师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首先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用书、课外读物及教师的教学用书进行了一次大检查,把一些不健康的图书清理出了校园。随后各班召开“健康读书,文明上网”等相关的主题班会,让学生认清不良图书的危害性所在,远离不良读物的重要性。并且要求班主任教学生辨别这些盗版用书的基本特点,认识盗版的危害,以防上当受骗,鼓励学生抵制购买盗版用书,对不法商贩进行举报。

在活动中,我校通过国旗下讲话、各班班会、制作手抄报、观看相关教育视频等形式向全体师生宣传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师生抵制淫秽色情等有害出版物、色情网络游戏侵蚀的自觉性。营造氛围,让学生去阅读一些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相统一的优秀图书。并借助课堂渗透法制教育,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学生远离网吧。各班利用班会活动课时间,分批观看 “远离网吧,拒绝_,反对_”的相关视频,通过生动的画面和一个个事实,提高了学生对不良网吧的认识,对_危害的认识和对_本质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能力。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教育引导,增强自觉抵制有害出版物和网络信息的能力,防止有害读物在校园传播蔓延。

这些宣传活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绿色阅读、健康上网,抵制网上不良信息,并呼吁家长一同监督,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贡献力量。取得预期成效。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7篇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校园及周边是青少年成才成长的重要场所,饮食安全直接关系到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千家万户美满幸福。近年来,各级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协调联动,积极开展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校园食品安全状况稳中趋好,但仍有部分地区学校特别是部分中小学校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依然存在。为切实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桥头镇镇政府根据区食品安全委的要求,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校校园(含幼儿园,下同)及周边“食品安全护苗行动”现将情况汇报总结如下:

一、工作目标

(一)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持证率100%;

(二)校园及周边违法食品摊贩取缔率100%;

(三)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立案查处率100%;

(四)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索证索票、台帐建立率100%;

(五)校园学生饮用水合格率100%;

(六)校园食品安全信息公示率100%。

二、整治范围

(一)全镇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校门外道路两侧200米范围内)食品生产经营主体,重点包括学校食堂和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食品销售店等;

(二)向中小学校供餐的集体用餐配送单位;

(三)学校饮用水。

三、整治重点和主要内容

(一)清理无证无照。全面清查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坚决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者。

(二)规范生产经营。重点检查学校是否将校园食品安全作为学校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否实行食品安全校长负责制;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食品摊贩是否严格遵守新修订的《湖南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小餐饮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食品销售店是否落实食品经营主体责任,是否存在制售假冒伪劣、掺杂使假、腐败变质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是否严格落实原料采购、加工制作、清洗消毒、成品分装和配送运输等关键环节控制要求;学校饮用水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管理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三)严打违法行为。从严查处校园及周边食品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采购使用法律法规禁止生产经营的食品及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使用非食用物质等违法行为,对涉嫌食品犯罪的线索或案件,依法向公安机关移送;同时公开曝光违法违规案件。

(四)构建长效机制。各单位各部门要在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全面推进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和学生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加快完善市场准入、退出及日常管理制度,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媒体、青年志愿者、家长委员会等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治理,探索建立“综合治理、网格管理、定期巡查、社会共治”的长效管理机制。

四、组织领导

成立全镇中小学校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护苗行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称领导小组),镇长吴国辉任组长,分管安全工作的镇党政办主任张雄为副组长、食药监站站长蒋华、派出所所长、桥头镇卫生院、5个学校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蒋华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单位各部门应成立相应的组织协调工作机构。

(一)镇食安办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组织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调度、督促有关部门开展专项行动,对专项行动进行考核评议。

(二)食药监站负责学校食堂、集体用餐配送单位、校园及周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销售店、小餐饮店等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

(三)各中学校要搞好本级学校的食品安全,同时负责督促辖区内小学、托幼机构履行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加强对学校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及食品安全应急方案实施情况的督查、指导;督促学校食堂、商店达到食品安全标准,指导学校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学生合理饮食,自觉抵制垃圾食品。

(四)各卫生监督协管员负责辖区学校饮用水卫生安全的监督检查。

五、工作要求

(一)精心安排部署。将专项行动列为“‘平安学校创建’和校园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镇食安办要充分发挥好组织协调作用,加强本辖区“护苗行动”统筹调度;相关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监管合力。

(二)强化督查督导。各监管部门要按照“三化”(责任网格化、检查表格化、监管痕迹化)管理要求,深入基层、深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强化现场监督检查和整治成效,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对责任不落实、监管不作为、情况不报告、问题没有及时解决的单位和工作人员,要严肃追究责任。镇食品安全办将组织督查和暗访,定期通报各乡镇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通报情况将作为年度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加强舆论宣传。要坚持一手抓整治,一手抓宣传,营造专项行动的浓厚氛围和强大声势,提高群众知晓率与参与率。各监管部门应邀请媒体参加飞行检查和暗访抽查,曝光检查和抽检发现的食品安全问题和风险隐患,提高专项整治的效果和震慑力。要积极引导家长委员会、青年志愿者、新闻媒体参与学校食品安全治理,畅通有奖举报投诉渠道,强化社会共治。

(四)加强信息报送。镇食安办要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分析学校食品安全状况、梳理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研究处置措施。

护苗专项活动总结报告 第8篇

“每一个孩子都是含苞待放的花朵,每一颗心灵都需要被守护,请不要让花季蒙上阴霾。”

学校和家庭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阵地,老师和家长是孩子平安成长的护航员。为响应市里组织的“扫黄打非”进校园活动,我校积极组织师生观看网络安全的相关课程,帮助学生们学习法律常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制不良行为,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保护能力。

本月,班级在线上开展了“扫黄、打非、学法、护苗行动”,通过真实的案例,同学们学习了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法律知识,对于青少年涉黑恶犯罪、网络侵财、校园暴力犯罪、文明驾驶安全出行、文明上网,疫情防控期间预防诈骗的以及青少年谨慎交友等等内容进行了系统的学习。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使我更加认识到,法律知识、网络保护能力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在教师育德育人工作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