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10篇)

时间:2025-05-06 09:57:20 admin 今日美文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1篇

需要说明的情况

学校和专业对转专业、转学学生学分认定的相关文件(可参考表1-4列出相关信息),简述学分认定的主要依据。

1-4 学校和专业对转专业、转学学生学分认定的相关文件

文件名称

制定单位

责任人

开始实施时间

提供近三年转入本专业学生情况(包括转入学生和原专业清单)。提供近三年转入学生学分认定的实例,说明判定学分等效性的主要依据。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转学、转专业及学分认定的相关制度文件。

近三年转入学生原有学分认定的过程资料。

注:以上附件请分别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2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列出本类课程及其学分/学时要求,说明本类课程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可参考表5-13)。

5-13 人文社会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名称

选修/必修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

总学分比例达标情况

课程1

课程2

说明本类课程的设置如何帮助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制约因素。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用于评价毕业要求达成情况的本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如已在其他部分提供,给出索引即可)。

注:附件请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3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根据专业的培养定位和特色,概括说明实践教学体系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措施,以及专业的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参考 5-6至表5-9列出主要实践环节的教学内容。

5-6 专业主要实践教学环节一览表

实践教学

环节名称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是否覆盖全体学生(选修/必修

学分/(学时或周数)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本类课程总学分比例达标情况:

5-7 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设计类实践环节

设计名称

内容与工作量要求

学分/(学时或周数)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5-8 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企业学习经历

类别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学分/周数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注:指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待在企业的学习经历,不包括部分学生参与的活动,也不包括在校内特设的实训基地的学习经历,没有则不必提供

5-9 以团队形式完成的实践教学活动

环节名称

内容要求与教学方式

学分/(学时或周数)

考核与成绩判定方式

说明近三年专业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情况和效果(可参考表5-10)。

5-10 近三年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的情况

基地

名称

校外

合作方

承担的

教学任务

考核方式

每年进基地学生占全体学生比例

xxxx学年

xxxx学年

xxxx学年

简述实习、实训效果:

专业对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培养过程和学习成果的基本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以及这些要求和措施对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的作用。说明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分类情况(可参考表5-11)。

5-11 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分类情况

分类描述

内容及考核要求

该类论文占当年全部毕业设计(论文)百分比

xxxx学年

xxxx学年

xxxx学年

注:类别指毕业论文类型,如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等。分类描述指认定类别的依据。

说明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考核过程中,行业企业专家的参与方式和发挥的作用(可参考表5-12)。

5-12 近三年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和考核的情况

专家姓名

专家单位与身份

参与时间及方式

发挥的作用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本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如已在其他部分提供,给出索引即可)。

近三年实习、实训的教学过程记录文档,包括教学计划安排、执行记录、成绩考核记录、学生提交的相关报告等。

近三年毕业设计(论文)清单,内容包括题目、类别(指各专业的毕业论文类型,如工程设计、工程研究等)、成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指导情况等。

注:以上附件请分别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4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教室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否满足专业课程开设及其教学方法实施的需求。

列表说明用于本专业教学的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能否满足专业教学需要(可参考表7-1,在附件中提供详细的实验室教学任务)。

7-1 实验室及设备条件

实验室

名称

实验室面积(M2

承担的本专业

教学任务

软、硬件设备数量与功能

可满足

学生数量

运行方式

实验室1

1.教学任务一

2.教学任务二

软件平台xxxx/数量

硬件设备xxxx/数量

简述教室、实验室设备的更新、维护、安全和开放管理机制的制度、措施和执行情况。

近三年用于实习/实训的主要校外基地运行情况(可参考表7-2),简要说明能否满足本专业学生工程实践的要求。

7-2 近三年用于实习/实训的主要校外基地运行情况

基地名称

面积(m2

合作企业

条件设施

企业导师数量

学生受益面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相关制度和措施。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及其承担的教学任务清单。

实验室教学任务明细(可参考表7-3)。

7-3 实验室教学任务明细表

实验室名称

实验课程

实验项目名称

实验仪器/平台

实验学时

实验类型

实验分组及人数

实验室1

课程1

实验一

实验二

课程2

注:实验类型按照验证、综合、设计等类型填写。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5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列举“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和“专业类”三类课程及其学分/学时要求和课程总学分比例的达标情况(可参考表5-5),简要说明本类课程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5-5 工程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与专业类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名称(选修/必修)

课程类别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

总学分比例达标情况

课程1

课程2

举例说明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如何体现数学和自然科学在本专业应用能力培养,专业类课程如何体现系统设计和实现能力的培养。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本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和课程目标达成情况评价报告(如已在其他部分提供,给出索引即可)。

注:附件请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6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简述保证教师为学生提供各类指导的措施和条件保障(包括对学生的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

说明教师除课程教学外,为学生提供的各类指导、咨询、服务工作情况(可参考表6-6)。

6-6 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各类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情况

为学生提供的指导、咨询和服务内容

教师/团队

服务时间/周期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各类指导、咨询和服务工作的规范文件和原始记录。

注:附件请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7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列出近三年专业教学经费的主要收支情况表(可参考表7-4)。

7-4 近三年教学经费收支情况

年份

收入总数(万元)

来源

数额(万元)

支出项目

数额(万元)

简要说明经费总量是否满足教学需要,特别是生均实验、实习、毕业环节的经费投入是否有保证,专项经费的投入是否满足专业持续改进的需求。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学校教学经费预算、下拨和使用的相关文件和标准。

经费支出清单。

注:以上附件请分别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8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列举本类课程及其学分/学时要求、学分比例达标情况(可参考表5-4),简要说明保证全体学生修满本类课程的措施。

5-4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设置情况

课程名称

课程类别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

总学分比例达标情况

课程1

课程2

保证全体学生修满本类课程的措施:

简要说明本类课程与专业补充标准要求的符合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本类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考核资料(如已在其他部分提供,给出索引即可)。

注:附件请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9篇

需要说明的情况:

专业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相关规定(包括如何保证评价与修订过程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可参考表2-1列出相关信息)。

2-1 专业开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和修订的相关规定

序号

文件名称

制定单位

制度建立时间

开始实施时间

简述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方法和程序。

专业最近一次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实施情况及评价结果用于培养目标完善与修订的情况。包括评价时间、针对的培养目标版本、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形式、收集的评价信息、通过分析获得的评价结果,以及依据评价结果对培养目标进行的修订内容(用对照表的形式,列出修订前后的目标、内容的变化和依据)。重点说明在最近一次评价和修订工作中,行业或企业专家发挥的作用。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包括修订)的规范文件。

近3年(或最近一次)专业开展培养目标的合理性评价的原始资料,包括专业培养目标制定/修订论证会议的记录,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调研分析报告及其调研数据的原始记录,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报告以及有关培养目标修订内容的说明。

注:以上附件请分别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专业应有明确、公开、可衡量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应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专业制定的毕业要求应完全覆盖以下内容: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情况:

本专业毕业要求的原文(如果制定了专业毕业要求的观测点,请一并列出观测点原文)。

注:毕业要求应与培养目标出自同版培养方案。

专业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情况。

列出专业毕业要求与12项通用 标准要求的对应关系,简述其覆盖性、可衡量性(说明毕业要求的可衡量性可用列表说明每项毕业要求的要素,也可用毕业要求观测点举证)。

学生和教师了解毕业要求的渠道及认知情况。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包含毕业要求制订的有关规定,以及分析和制订过程的原始记录(附件请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

注:如毕业要求制订的有关规定包含在其他文件(如培养方案制定文件)中,且已在其他支撑材料中提供,说明其位置即可。

专业毕业要求公开的证据(网址、电子或纸质材料等)。

自评报告撰写指南范文 第10篇

1)需要说明的情况:

简述专业对教师师德师风、教学能力、专业水平、工程经验、沟通能力和职业发展能力的具体要求,以及判断教师是否达到专业自定要求的依据和结论。

专业判断教师工程背景的有关规定,并据此分析师资队伍工程背景基本情况。

列表说明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课程主讲教师或课程负责人的专业背景、工程背景情况(可参考表6-3)。

6-3与工程实践密切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专业背景、工程背景情况

序号

相关课程

主讲教师或课程负责人

专业背景

工程背景

1

列表说明近三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培训与交流情况(可参考表6-4)。

6-4近三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培训与交流情况

序号

年度

教师姓名

开展工程实践问题研究、培训与交流情况

1

2)需要提供的支撑材料:

教师能力要求认定的有关规定和执行记录。

教师参与、发表或取得与标准要求相关成果的情况。

教师工程经历的证明材料。

注:以上附件请分别编制目录,方便专家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