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支付结算工作动态报告 第1篇
尽管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据了解,从摸排的情况来看,各地区、各领域支付服务水平还不够均衡,各类群体的支付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不仅需要各部门协同配合,更需要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严芳表示,前一阶段主要发挥政府作用,弥补市场不足,体现社会效益。下一阶段要进一步提高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精准性,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引导市场良性运转,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
严芳表示,一方面,将继续优化支付服务供给。以完善银行卡使用环境为例,人民银行各分行、各金融机构结合外籍来华人员动线,聚焦重点旅游、港口、商贸城市,动态调整重点商户的覆盖范围,持续优化重点商户的结构,科学精准提升外卡受理的质效。同时,常态化开展摸排巡检和收银员培训,巩固好、维护好外卡受理环境。另一方面,还须探索构建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以机场支付服务示范区为例,由于重点机场入境航班多、覆盖时间长,保障示范区的可持续运转、服务时间内尽可能覆盖更多的入境航班非常关键。如果单靠一家机构建设运营存在较大的压力。因此,不仅需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多方参与、共担成本,也希望文旅、通信、交通等单位一起共建,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有效满足各类需求。
“保持良好的现金使用环境需要持续治理、久久为功。”在优化改善现金使用环境方面,张萌表示,受公众支付习惯、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及成本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经营主体收现金意愿下降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趋势性。现金使用环境建设与行业管理、社会综合治理紧密相关,需各部门进一步强化协同,共同优化现金收付生态。
在用汇服务保障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张玉青表示,将进一步便利外籍人员短期来华旅游和长期在华工作生活。一是指导支付机构、银行持续优化“外卡内绑”、线上刷外卡消费等支付服务,改进使用体验和服务流程,不断丰富产品功能,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度。二是支持重点地区和机构探索丰富支付产品,提供多样化、适配性的创新服务,满足外籍来华人员移动支付和线上消费需求。三是加强政策传导和培训,指导银行网点柜台一线人员准确把握外汇政策,提升外汇服务质量和水平。四是积极对接驻华外交机构、重点高校、科研院所等外籍人员集中的机构,指导银行“一对一”提供综合性服务方案,扎实做好用汇保障。(经济日报记者 陈果静)
银行支付结算工作动态报告 第2篇
我支行在支行大门门楣LED走字屏滚动播放本月支付结算宣传主题:支付无障碍,服务不见“外”、湾区支付一体化,连通港澳惠民生、反诈普法进万家,筑牢反诈防火墙等一系列主题口号。同时,在支行大堂公众教育摆放相关宣传折页,在大堂电视机播放有关支付结算的科普视频。当遇到有港澳客户前来我支行办业务时,我支行大堂经理会主动向该客户宣传现时我行对于港澳籍人员的便利化支付结算方式,推动大湾区支付结算互联互通。
银行支付结算工作动态报告 第3篇
为使得本次活动更加深入人心,我支行工作人员宣传此次活动主要采取有奖问答、派发宣传折页等方式开展。同时我们在厅堂明显位置,摆放了各类宣传折页(“养成安全用卡意识防范金融支付”、“支付安全小贴士”、“个人信息勿泄露安全意识存心头”等手册);针对到点客户办理的业务类型,我们开展差异化,精细化的宣传。总体来说,我们对网点每一位到现场办理业务的客户都会讲解常见金融支付风险的案例,深刻剖析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法以及遇到此事的维权处理。抓紧到店客户宣传,对新开立银行卡的客户做到100%播放反诈宣传视频,宣传安全用卡的重要性并解答客户疑问。对于周边社区群众我们会着重社区中老年群体,重点提醒客户提防针对老年人的电信诈骗,注意个人信息勿泄露同时派发“金融风险提示”等手册。对于走进企业的务工人员群体,我们着重会向客户科普“帮信罪”、“个人信息勿泄露安全意识存心头”“金融风险提示”等相关知识,提醒客户切勿出借,出租、_。避免通过公共WIFI进行支付,不在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网上交易,以免泄漏账号及密码等信息。同时我们也发出提醒,如网银、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设置的密码与被盗刷卡片密码相同,要尽快修改用户名和密码,避免其他账户被盗。宣传安全支付结算,我们一直在行动中,我们一直在路上。
【取得成效】
本次宣传同派发宣传折页40余张,宣传覆盖人数40余人,宣传人群主要为网点客户和外来务工人员。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提高了他们对防范金融支付风险的认识,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安全用卡意识能力。
本期报送:总行
联 系 人:杨伟婷
银行支付结算工作动态报告 第4篇
“习惯移动支付的外籍人员,可以直接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微信、支付宝,绑定境外银行卡支付。”严芳介绍,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地入境人员还可以直接使用当地的电子钱包扫码支付,不需要下载其他手机应用软件。
来自支付宝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外籍来华人员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倍。2023年底以来,来华免签及与中国互免签证的14国入境游客,上半年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5倍。
近期,北京外国语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课题组基于对103个国家714位外国旅客的调研,发布了《外国旅客在华支付体验实证研究报告》。报告显示,随着一系列便利化措施加快落地,外国旅客在华支付体验持续改善,98%的受访外国旅客会向朋友推荐来中国旅行;86%有过来华旅行经历的外国旅客认为在华支付体验更便捷了;更多外国旅客入乡随俗,大部分体验过中国移动支付,用过支付宝的入境旅客中,近97%还会推荐朋友使用。
“移动支付接受度大幅提升。”严芳介绍,人民银行指导支付机构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扩大了“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的业务范围,优化业务流程,大幅提升交易限额,开展用户分层认证试点,改善使用体验。外籍来华人员可直接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支付宝、微信,并绑定境外银行卡进行支付;新加坡、韩国、蒙古国等入境人员还可以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扫码支付。
数据显示,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大幅提高。2024年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9000多万笔、金额140多亿元,均同比增长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