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方案的内容调查(3篇)

时间:2025-01-11 11:36:23 admin 今日美文

培训方案的内容调查 第1篇

走出美丽的校园,满怀无限的憧憬与期待,我走进了中国移动。从初时找工作的彷徨到如今和同事们愉快的相处,时间已从指缝间悄然溜过了一个月。8月13号,这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在这一天中国移动xx分公司的第四期新员工培训拉开了序幕,主要有省公司的各部门领导和专职培训师就公司的发展战略、业务概况、规章制度和现代员工的职业素养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培训。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在以下几个方面感悟颇多:

第一,自身素质和企业文化的结合。在学校里我们早就习惯于“礼义廉耻”的说教,不断地告诫自己,要学会“先做人,再做事”。学会做人,才能游刃有余;学会做事,才能在工作中厚积薄发。简而言之,大家都要立志成为一个道德高尚、才智杰出的人,可从来都没有用一个明确而清晰的标准来要求过、衡量过自己,这让大家时感困惑。现在中国移动给了我们一把很好的钥匙——正德厚生臻于至善。

这八字虽少,但意义非凡。正德厚生,即正身之德、厚民之生;臻于至善,即不断追求完美,是从优秀到卓越的有力体现。它至少回答了:“我们是谁?我们要做什么?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更明确了我们的工作责任、社会责任和自我责任。因此,我们移动人只有坚持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使命,在工作中勇担责任,对自己严格要求,并不断超越,才能打造中国移动卓越的运营体系,建设卓越的组织,培养卓越的人才。只要这样,中国移动必将成为卓越品质的创造者。

第二,具备敬业精神和专业精神。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职业化的员工。职业化最感性的理解就是:肯学、肯干、会干、忠诚;敬上级、敬同事、敬客户。不难体会,实际上职业化主要包括态度和技能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记得米卢大师曾经说过:“态度决定一切”。对工作要有正确的工作心态,对我个人而言,我常常希望自己是一个艺术家,我的'每一件工作都是我的作品,凝结着我的智慧和汗水,完成之后,带来成就感与满足感,藉此成就与满足形成了快乐工作的本源,形成了工作的动力。

第三,加强和同事的沟通,形成团队作战的强大力量。在团队合作中,加强彼此的沟通是激发团队最强力量的主要途径,因为我们由木桶原理知:只有加强沟通,才能发挥最短板的最大效应。那如何进行最有效的沟通呢?我们知道,中国移动的服务理念就是:沟通从心开始。即要我们从内心去信任团队成员,并具备强烈的责任感。其实,我们在南山湖拓展基地的一天体验已很好地诠释了这一切。

在团队中,没有个人英雄,只有团队成员,大家要互帮互助,多些奉献和宽容,因为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自愿合作和协同努力的精神,这种精神的基石就是奉献和宽容。所以我们团队之间要大力、有效地沟通,讲究奉献和宽容别人,这样才能发挥出团队的巨大力量。

第四,总结经验,创新思路。以前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家庭,都需要有创新的发展思路和创新的发展动力,中国移动也是如此。在关于中国移动需要什么样员工的论述中,集团王建宙总裁已重点指出:一、强烈的创新意识;二、艰苦奋斗的精神;三、尽善尽美的追求;四、谦虚谨慎的态度。

由此可见,创新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是一个企业不断进步的灵魂,它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这需要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从点滴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只有这样,点点滴滴的聚集才能汇聚成河流,从而川流不息。简言之,只有我们中国移动的每一位员工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才能使我们中国移动的事业生生不息,为社会、为国家、为人民做出更大的贡献。

虽然培训已过近一周,但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很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让我铭记在心的是,各部门领导的介绍讲座,使我们迅速了解了各个部门的概况和发展方向。

让我感慨万千的是,公司那博大精神的企业文化——正德厚生臻于至善,使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找到了人生的指路明灯。

让我难以忘却的是,深入南山湖基地,烈日炎炎下如何和同事们众志成城、攻城拔寨,使我们明白了“只要战胜自己,你就赢了人生”。

培训方案的内容调查 第2篇

为了总结近年来大营村农民教育培训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当前农民教育培训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我们组织开展了本县农民教育培训情况调查。具体调查情况如下:

一、基本资料分析

1、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的特点。

被调查的40个农户,其中调查对象男性125人,女性85人,性别比∶1。年,16-35岁的青年劳动者只有很少一部分在农村务农。农村劳动者受教育年限普遍较短,文化程度整体偏低。

2、接受培训水平低,参加培训积极性不高。

调查显示:多年来,参加过各类培训的有165人,占被调查总人数的%。主要培训形式有:课堂讲授、现场培训;培训的内容主要有:果园管理、蔬菜种植、畜牧养殖、建筑瓦工等;就培训效果而言,多数认为有作用,但具体说不清楚,显得勉强或言不由衷。需要指出的是:许多农民在回答是否参加过培训时是在别人的提示和帮助下才回忆起来好像参加过,反映出被调查者对培训的影响模糊,记忆不深。

3.农民对培训有一定需求,但受制于对多种因素制约。

在没有参加过培训的175人中,主观不愿意参加的只占%,说明绝大部分人希望参加培训而是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没能参加。从培训需求看,73%的人明确表示愿意参加培训。培训内容多数倾向于果树管理、蔬菜生产,这与其目前的主要产业密切相关。他们参加教育培训的目的很简单,主要是发展家庭主营产业,增加经济收入,提高自身的技能,提高社会地位。

4、劳务经济发展较快,外出务工成青年人首选。

村共有劳动力546人,其中外出务工的275人,占总劳动力的40%,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①部分年轻人不愿从事农业生产,怕吃苦、怕劳累。

②外出打工挣钱快、效益高。

③城市生活对年轻人更具吸引力,为青年人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二、农民教育培训取得的成效

1、狠抓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发展。近年来,泾川县坚持因地制宜,围绕主导产业,认真组织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

一是产业提高班培训。

以集中授课为主要形式,坚持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技能并重,连续培训7天,通过系统的知识培训,并经过实践技能考核,合格者发给“绿色证书”,使受训农民成为“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年均举办产业提高班2期,培训农民100多人。

二是普及性培训。

根据农时季节的要求,不定期对农民开展的.实用技术培训形式,以田间地头现场指导为主,配以科技资料的发放,年培训农民300人。

三是科技入户培训。

以科技人员包点、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到人的工作原则,全面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在近年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2、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提高农民职业技能,促进劳务经济发展壮大。我县多年实施阳光工程项目,精心谋划,狠抓落实,通过各培训基地的共同努力,共完成建筑瓦工、宾馆餐馆服务、电子操作工、家政服务、电动缝纫工等9个工种的培训64人,转移输出57人。通过扩大宣传,基层建班,扎实培训,使一大批农民工获得了技能培训的机会,并顺利转移就业。

培训方案的内容调查 第3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应用型人才; 培养

中图分类号: F272

为了满足学校下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要求,市场营销专业从2012年6月开始,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历经一年,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完毕现对该阶段工作进行总结。

1 毕业生调查问卷(共28份)

1. 1您目前所从事的工作对以下哪些方面能力及素质要求最高?

您认为工作后最需要加强哪些方面的知识?

以下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对您的工作有帮助的课程有哪些?

从以上表格中可以发现,学生认为对工作有帮助的必修课程与我校市场营销的主干课程基本一致,说明把这些课程作为主干课是正确的。

为了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您认为还应该开设哪些课程?

通过问卷总结,学生认为应该开设一些营销实战方面的课程,目前这一点还是我们营销专业所欠缺的,这一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购买营销实战软件来弥补,该软件为学生进行营销实战提供了若干个企业的资料,学生通过操作,如同亲自在商场进行经营一样,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其次学生认为应该开设一些口才及礼仪方面的课程,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及日常行为。

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请提出您的建议

对于这个问题,学生们认为应该加强实践方面的训练,多参加一些营销活动,多多进行模拟训练,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 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

通过问卷的反馈,我们对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进行了以下修订修:

明确培养目标

通过问卷调查,清楚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系统掌握市场营销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市场策划能力、公共关系能力、商务谈判能力和市场拓展能力,可在工商企业、三资企业、金融企业、从事市场营销策划与管理工作,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较高、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的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的专门人才。

确定专业能力体系及课程设置

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要求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一定的专业能力,具体指标体系构成如下:

(1)市场营销调研能力:具体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调研的步骤,常用调研方法,制定具体调研方案并对调研方案实施和管理,分析、整理调研材料,撰写调研报告;该技能项目主要通过《市场营销调研与预测》《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的教学及相应的单元实训活动来完成。

(2)市场营销策划能力:能够进行市场营销战略、战术方案设计和市场营销创新策划,具体要求为熟练策划文案格式,熟悉创意技巧的运用,并要求策划创意具有实用性和新颖性;该课程主要通过《市场营销策划》、《营销调研》、《应用文写作》等课程的教学及相应的单元实训活动来完成。

(3)市场推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推销过程各环节的方法和技巧,使其具备较强的推销能力。要求学生掌握客户获得营销成交能力、营业现场促销能力能;该技能主要通过《消费行为学》、《公共关系学》、《推销理论与技巧》等课程教学及相应的单元实训活动来完成。

增加实践、实训方面的训练

通过问卷,我们可以看到双方对于实践、实训方面的训练比较看重。因此,修订培养方案时需要增加学生实践、实训的课时,大约占到总学时的30%以上。带领学生深入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的参观、实习,为学生够买实训、实战方面的软件,使学生们能够身临其境的进行经营模拟操作。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公司经理、市场部经理、营销策划师等到学校作专题讲座,已纳入本专业的本科教学计划中。

加强营销岗位就业实训,在教学计划安排四个实训,具体为:营销技能实训、市场拓展实训、公共关系实训、商务谈判实训等,安排在在本科教学计划相应理论教学中的实践课中。

加强毕业实习。采取学校推荐或学生自己联系的方式,安排本专业学生到企事业单位进行毕业实习,通过知识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本专业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同实践相结合。

增加口才及礼仪方面的课程

在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中,为学生们增加演讲与口才、商务礼仪课程。每门课程约28学时。演讲与口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学生们与他人的沟通、联系;商务礼仪让学生们学会待人接物、商务方面的行为准则。

考核考试方法改革

(1)理论课教学考试可以采取开卷、闭卷、一张纸开卷的形式;

(2)实习、实训、社会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主要以平时出勤、实践性环节的书面报告和口头答辩作为评定成绩的依据。

(3)专业应用能力指标考核在相应的课程中由专业技能考核和答辩成绩两部分构成;专业技能考核的形式根据课程要求撰写广告策划书、市场调查和预测报告、谈判方案设计、市场营销策划书等形式,占总成绩的80%;答辩主要对设计的方案进行阐述,占总成绩的20%。

增强教师的实践、实训方面的学习

为了培养应用性的人才,我们还要对任课教师加以一定的培训,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是实训教学的基石。任课教师具备“双师”素质是关键。为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水平,市场营销专业初步拟定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通过多种途径加强专业课教师队伍的建设。首先,加强专业课教师培训。鼓励年轻的专业课教师考取营销总监资格证书;其次分批派出专业课教师到公司等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也经常利用带学生去顶岗实习的机会让相关专业的教师到企业中去学习;最后,从社会上聘请具有较强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到我校来进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