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欺凌的家长感言 热门56句
1. 不参与打架斗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进网吧、电子游戏厅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不在网络上发布侮辱他人的言论。
2. 如果遭遇校园暴力,一定要机制应对,不可以暴治暴,要记住对方的衣着、相貌,然后告诉老师和父母。
3. 机智沉着:如果遇到欺凌危险不要慌,在保证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寻找机会拨打110报警。
4. 听老师的话。
5. 记住对方的相貌特征、衣着打扮,并及时报警;
6. 如果是语言暴力,首先要冷静,反思自己,调整心态,如果因此受到伤害,要及时告知家长、老师或报警。
7. 在学校多交朋友,尊重理解他人,不与同学发生矛盾。
8. 言语规劝:向施暴者说明他这种行为的不良后果,是严重的违法行为,让对方主动放弃。
9. 学会宽容:同学间要友善相处,如果和同学发生了矛盾,要懂得宽容。
10. 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赌博,不进酒吧、卡拉ok、歌舞厅、电子游戏厅、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场所。
11. 如果看到同学被欺负,应立马上前帮忙或者去请老师。
12. 可以给对方一些财物并寻找时机逃跑。
13. 要认识自身不足。当你和同学闹矛盾时,不要冲动,不要急躁,一定要静下心想想原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勇于向别人承认错误并改正它。“退一步海阔天空”,人人都要有一颗包容的心,避免矛盾的激化。
14. 用法侓武器来保护自己。
15.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弘扬美德,传递正能量。
16. 身上不要多带贵重物品,如手机、mp3等;
17. 培养健全的人格,做一个文明的学生。有校园欺凌行为的学生,应该意识到,欺凌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是无能的表现。发生矛盾时,不要抓住对方的错误不放,而应该检讨自己。
18. 面对欺凌,如果惧怕、隐瞒或一味容忍只会助长对方的气焰,得寸进尺。因此我们应该及时寻求老师、家长、警察的帮助,用正确的方式处理矛盾和冲突。
19. 学校附近行人稀少的地方,上下学要结伴而行。
20. 要增强友爱互助意识。积极团结同学,热情帮助同学,增强应对困难、对抗邪恶的勇气,形成抵制校园暴力的合力。
21. 正确处理同学间的欺凌现象。宽容友善不是无原则的饶恕和纵容,当你发现别人或自己受到欺凌时,不要依靠外力进行报复,要敢于并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及时向老师、家长举报。
22. 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积极参与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学习生活;
23. 勇于拒绝校园欺凌。无论是在校内,还是在校外,在受到校园欺凌时,不以暴制暴,及时向老师和家长汇报,必要时报警求助,学会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24. 为了一点小事,大吵一架。常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争执,从口头谩骂升级到拳脚相向。
25. 多交益友,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掌握社交技巧;
26. 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爱惜自己,不结交社会闲杂人员;尊重他人,对学校老师有礼貌、对我们的门卫有礼貌、对同学有礼貌,不要粗口伤人,不要动手动脚,不要过度玩笑导致翻脸打架;学会跟同学和谐相处,包容他人,不要斤斤计较、不要得理不饶人、不要揭人短处、不要嘲笑他人、不要挑拨离间、不要搬弄是非,不做他人暴力帮凶,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抵制不良的引诱,做一名有文化、有修养、有礼貌、有智慧的学生。
27. 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这类事件,往往由上述两种形式引发的,由个人与个人之间,升级到群体。校园欺凌不仅给同学们造成了身体上的伤害,更给纯洁的心灵烙下了深深的伤痕,也不可避免的影响了我们的学习,影响了我们的健康成长。
28. 勇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加强与老师、家长之间的沟通交流;
29. 要沉着冷静,根据现场情况,作出判断和反应
30. 要学会宽容。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处时能充分的理解他人、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胸怀。同学们生活在一起,产生一点摩擦是正常的。但是矛盾发生后,应该学会容忍,要学会通过合理的方法解决问题。中国有一句古话叫:“谣言止于智者”。意思是“聪明和智慧的人能够将坏事控制住,不让它继续发展。”
31. 同学们因“义气”之争,用暴力手段争短论强。任何形式的欺凌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因为“校园欺凌”不仅对“受害者”造成伤害,而对“欺凌者”自身同样造成伤害。“欺凌者”由于长期欺负别人,内心得到极大满足,以自我为中心,对同学缺少同情心,如不及时反省及改正,难免会误入歧途。
32. 要加强法律知识学习。从小养成良好的法制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33. 不做伤害他人,侮辱他人身体的行为。
34. 寻求帮助:如果看到或遇到校园欺凌行为,要及时地找师长帮助。
35. 不进网吧、酒吧、ktv等娱乐场所。
36. 以大欺小,以众欺寡。有的同学欺负弱小的同学,将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37. 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上学放学尽可能结伴而行。不要走僻静、人少的地方,要走大路。放学路上不要贪玩,要按时回家。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险或可能发生危险时,要主动、及时地和老师、家长、警察取得联系,积极争取学校、社会和家庭的保护和帮助。发生事情后要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要大胆揭发坏人坏事,不要姑息养奸。
38. 如果遇到敲诈或人身攻击,首先不要轻言放弃,一定要伺机逃离。如大喊呼救、适当求饶、低语商量等,根据情况随机应变,及时逃离现场。
39. 要拒绝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对校外不良青年的引诱要坚决拒绝,在受到威胁、恐吓时及时向学校、老师、家长报告。
40. 不以大欺小,不以多敌少。
41. 不打架,不斗殴,学会谦让。
42. 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43. 讲所谓的“义气”,用暴力手段争论长短。这类事件往往是由上述两种形式引起的,从个人与个人之间,再到群体。
44. 平时多锻炼身体,掌握一些基本的防身技能。让我们携手共创一个和谐校园,让校园的天空永远晴空万里。
45. 要勇于拒绝校园暴力。在受到校园暴力侵害时要善于并勇于向学校、老师和家长报告。对班级倚强凌弱的同学以及高年级学生、校外青年实施的暴力活动和收取“保护费”等各种校园非法活动要勇敢揭发。
46. 索要钱物,不给就威逼利诱。
47. 上下学途中最好结伴而行,直接回家,不要在途中逗留;
48. 语言欺凌。有的同学喜欢耍派头,总是盛气凌人、目空一切,一副很了不起的样子,一说话就扯开嗓子喊,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存在。殊不知这些表现都显得很没有素质。
49. 要积极与家长、老师交流沟通。在家长、老师的健康引导下,提高防范校园暴力的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暴力的能力。
50. 以小欺小,以众欺寡。有一些同学喜欢欺负弱小的同学,把他们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51. 同学之间发生矛盾时,要互谦互让;要积极与老师和家长沟通交流。在老师和家长的健康引导下,通过正当途径解决,不对同学动武、动粗。
52. 随身不要多带钱和贵重物品。
53. 为了一点小事就大打出手,伤害他人身体,侮辱他人人格。
54. 要树立进取、向上的人生观。加强科学文化知识学习,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磨炼意志,陶冶情操,立志做新时期的有用青少年。
55. 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因为“鸡毛蒜皮”的小纠纷,由口语辱骂升级到拳脚相加
56. 不与校外不良青年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