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成长感言简短 必备36句
1. 进行成果展示,发展学习型团队
2. 开拓创新,提高教育教研能力。不断的磨练自己,在挫折中不断的成长、完善。同时,虚心向其他教师请教,在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等方面有所突破,研究新教材,吃透新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新教材,创出自己的教学特色。
3. 作为老师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无私的奉献。
4. 移动学习概述
5. 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与专业化素养明显提高。无论你走进课堂,还是走进教师办公室,都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已经越来越成为教师教育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网上备课,寻找资料,网上教研已经成为教师每天常规工作。在校园网的论坛上,教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作品,以文会友,创建个性化的教育天地,多名
6. 刻苦钻研,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7. 强化应用力度,加快教师成长
8. 学校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空间得到拓展。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备课,研发课件、丰富学科的教学内容,重组教材,已经不是可望不可及的事。把身边刚刚发生的大事要闻开发为课程资源,在我身边已是屡见不鲜。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如今都已经变为现实,网络信息化使课程开始由预设走向生成。
9. 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得到初步改变。教师们在课堂上已经尝试着改变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师以学生自主学习作为主线,进行教学设计,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专项服务,走进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教师的追求和实践。很多教师在运用资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实现了创新,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教育教学模式,使我校教育教学管理都上了一个大的台阶。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极大提高。
10. 基于IM即时通信的移动学习模式
11. 中小学教师学习特点
12. 移动学习设备为教师在真实情境中实时解决问题提供了帮助
13. 教学反思。我依托“陕西省国培项目——2012年校本研修远程培训”里涉及的课题,积极开展教师教育行动研究,通过自我反思,诸如德育反思、教学反思、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生活反思等,极大地提高了自身的研究能力,促进了自己专业化发展。
14. 带来了培训方式、教研方式和科研方式的改变。传统的研究方式、培训方式正在被以校本网络研训所替代。我校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正在走向网上,校本研修和教学日常管理也悄悄在发生着变化。网络信息化造就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教师专业发展的教育文化现象。
15. 加强思想建设,提高师德修养。
16. 开展反思性实践, 实现显性知识的内部化
17. 基于WAP的移动学习模式
18. 资源共享共用,沟通四位一体
19. 组织观摩教学, 实现隐性知识的分享
20. 网络互连互通,搭建教研平台
21. 移动学习设备的便捷性与移动互联技术的发展为教师随时随地随需学习提供了必要条件
22. 教师学习时间的不稳定状态需要为其提供零散性的、碎片化学习知识
23. 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开展移动学习的可行性分析
24. 进行科学研究, 更新显性知识
25. 持之以恒,坚定终身学习的信念
26. 移动学习在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应用模式
27. 建设墙壁书香文化, 构架教师专业成长的生活空间
28. 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打造学习型团队
29. 加强教师自身专业的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提升自我发展的能力。
30. 探究式教研。网络学习主要是参与网上交流。陕西省国培项目——2012年校本研修远程培训开展了“如何才能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实践”、“怎样实现教师角色和行为的转变”、“什么是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如何开展”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让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选择各自的课题,围绕课题进行研究。在研究过程中,通过网络开展咨询,相互切磋并提供服务,指导开展探究性学习,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这种问题与研修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了教研的活力和生命力。
31. 坚持“学—教—研—写”, 构架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空间
32. 结语
33. 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是提高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变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学校把活动的重点放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上。重点研究的问题是:如何运用信息技术突破课堂教学重点、难点;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增大课堂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优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观,使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34. 将读书和学习作为教师的福利, 构架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空间
35. 构建学习型团队保障制度
36. 开展行动研究, 实现隐性知识外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