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生活感言50字左右 优选32句
1. 增进同亲人的交流——和大人谈谈心
2. 促健康,保安全
3. 家可不要以为我光玩了,我的学习也没有放下,不仅仔细完成了老师留的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巩固了上学期的学问,还读了童话故事书,提高了阅读力量。另一项最重要的收获是,我感受到了劳动的欢乐,我会主动关心大人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扫地、擦桌子、洗碗.自己洗的袜子可洁净了,大家都夸我进步很大呢。在这里,我要特殊感谢我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在爸爸妈妈上班的时候,他们不顾自己上了年纪,细心照看、支配我的学习生活,使我健康欢乐成长,使爸爸妈妈安心工作。我肯定听他们的话,做懂事的好孩子,不辜负他们的盼望! 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上学后的第一个寒假立刻就要过去了,你们做好开学的预备了吗?让我们整理好作业、文具,早
4. 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做时间的主人
5. 课外阅读家长为她定了三本杂志《读者》、《意林》、《青年文摘》,基本会按照要求翻阅;老师推荐给大家看的三本书《童年》、《罗宾逊漂流记》、《昆虫记》她看了后两本,《童年》家长疏忽没有及时买到,过错在家长。
6. 认真完成寒假作业。
7. 家务劳动。寒假里,家长注意到了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并且也经常督促她多干干家务活,同时反复举例教育她劳动的意义和重要性,寒假里,她会帮忙拿碗筷摆桌子,做一些下楼倒垃圾、拿快递等力所能及的事情。总的来说,思想认识上有进步,再没有出现初一上学期“为什么要我做事?为什么你们不做要我做?”之类的雷人语言,但是还是有较强烈的拈轻怕重被动劳动的想法,缺乏主动为家长分忧解难的积极性。
8. 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了解社会
9. 热爱学生
10. 作好新学期准备。
11. 通过培训学习,我学会了在学习中反思。
12. 关心时事。
13. 其他。春节期间随父母回老家为太公奔丧,亲历亲人间的生离死别,这一段成长的经历,令她心灵受到震撼,对亲情有新的理解,感觉到了珍惜的意义。因此,寒假尊敬长辈方面有进步。因为天气寒冷,严重缺乏锻炼,基本上在家里室内活动,光吃不爱动,脑力劳动多四肢活动少。
14. 个屋子都布满了浓浓的年意。 40%倒霉 年过完了,我和爸妈一行人回到了家里。我的作业的完成的差不多了,爸爸妈妈又都要上班,白天,我一个人在家里,无聊死了! 这不,我又开头乏味地东张西望了。“咦?”我的目光停在了餐桌上,“这不是我的借书证吗?”我眼珠一转,心想:哈哈,这不正是一个消磨时间的好方法吗?去图书馆借书! 第二天,我就拉着梦梦姐姐一起去图书馆。我们处处翻看各种图书,最终,几本我们俩中意的书“出炉”了。走到借书、还书的机器旁,我娴熟地操纵着,可是,机器上显示出来的话却让我们俩呆呆地站在那里:您的借书证于20xx年9月30日已过期,如有什么疑问,请到办证处询问。 我们俩没方法,只好跑到办证处问问。结果,那个阿姨说:“你的借书证已经过了两年使用期,若想连续借书,必需续交20元手续费。”“啊?”我和姐姐无奈极了,只得掏出20元钱“付账”。 走出图书馆,我懊丧极了。我们相当于拿20元买了6本书,多不划算啊!唉! 10%圆满 一个寒假就要结束了,我回想起一个寒假的生活,不禁有些圆满。一个寒假已经过去,可我连一项新本事都没有学会,看着小伙伴们正在努力学习的情景,让我自愧不如。 这就是寒假,一个由20%的兴奋,30%的喧闹,40%的倒霉,10%的圆满组成的寒假。它虽然不能让我每天快乐,但每一天我都过得很充实;它虽然不能让我每天闲适,但我却在劳碌中懂得了不少道理。 6
15. 上网情况。在控制上网时间上寒假总的来说比以前有进步,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下线,自我控制和约束力有所提高,同时也存在小小的耍赖现象。
16. 深入贯彻《教育规划纲要》:
17. 倡导精神文明——引导学生做新时代的学生
18. 坚持体锻,增强体质。
19. 学守则,树新风
20. 勤学习,长见识
21. 通过培训学习,促使我在反思中进步、成长
22. 钻研业务,要精益求精
23. 安排好作息时间。
24. 学习情况。基本上按时完成了作业,每天都安排了学习时间,学习自觉性不错,完全是自己安排学习时间和内容。但是也仅此而已,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没有给自己加压,额外多学习。
25.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牢记安全在我心
26. 提高安全意识。
27. 不要忘记学习——引导学生按计划完成学习任务
28. 团结协作
29. 做父母的好帮手。
30. 干好自己教书育人的工作:
31. 寻宝藏,立自信
32. 一滴的新奇铸成了属于我的100%多姿多彩的寒假。 20%兴奋 寒假的第一天早晨,我迟迟不愿起床,抱着被窝,埋着头,连续做我的美梦,我要补一补这个学期没睡够的觉。 放寒假,最让我兴奋的事情就是可以“一睡究竟”,始终睡到太阳晒屁股也没人来说我。哈哈! 30%喧闹 大年三十,我随妈妈坐车到江南老家过年。一到那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和闹哄哄的人群一下子就抬高了我的心情。 我进了里屋,发觉有很多亲戚都在呢!他们有的挤在一团边烤火,边快乐地聊着天;有的在麻将桌上,兴致昂扬地“三条、五万”地喊着,还有的则在厨房内敲击着锅碗瓢盆。“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和“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此起彼伏,恰似一阕欢愉快泼的乐章。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