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残疾人活动主题 第1篇
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扶残助残意识,大力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华民族扶贫济困传统美德,倡导“平等、参与、共享”的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助残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广泛整合各方面资源,切实帮助残疾人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保证志愿者助残服务活动规范化和常态化。制定具体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弘扬中华民族扶残助残传统美德,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现代文明社会残疾人观,在全社会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良好社会风尚。通过助残志愿者服务行动,推动建立助残志愿者服务长效机制,切实为各类残疾人活动提供有效服务,注重帮助解决广大残疾人生产生活、康复医疗、教育培训、劳动就业、权益保障、参与社会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组织形式
各社区认真组织在青年志愿者协会中成立助残志愿者服务联络站,负责开展社区残协助残志愿者服务活动。
三、活动内容
(一)培训残疾人。组织开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有一定条件的残疾人学习电脑操作等实用技能。
(二)开展上门服务。开展上门走访残疾人活动,与社区残协残疾人工作小组对本辖区内的残疾人进行一次全面走访,了解需求,关爱残疾人,做到送政策上门,送服务上门。
(三)开展辅导服务。与社区残协残疾人工作小组为残疾人开设康复辅导课,辅导帮助残疾人了解,掌握康复知识,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四)开展义诊服务。争取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的支持配合,邀请有一定技术特长的医务人员到区深入户中为残疾人上门提供义诊服务。
(五)开展社会公益服务。为各类残疾人的文化体育活动提供志愿服务;为残联组织的各种大型活动提供志愿服务。每年3月5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5月份第三个星期日)、12月3日“国际残疾人日”、12月5日“国际志愿者日”,开展慰问、义务劳动、义诊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四、工作要求
(一)全面动员部署,建立健全组织。各社区残协根据本区域实际,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和动员,抓好志愿者招募工作,于20xx年7月底前成立助残(居家)志愿服务总站,组建助残志愿服务队,扎实推进,认真开展各项助残服务活动,各单位将志愿者注册台账和开展活动照片及电子版于8月底报街道残联办公室。
(二)加强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建立助残志愿者培训制度,提高服务能力;建立需求和服务对接机制,通过深入调研,详细了解残疾人的.需求和志愿服务资源,对残疾人和注册助残志愿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登记造册、科学分类,强化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实现需求和服务的有效对接。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以“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国际志愿者日”和“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为契机,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助残行动,及时报送助残志愿服务行动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扩大助残行动的社会影响力,在辖区营造助残的良好氛围,激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助残行动中来。
帮助残疾人活动主题 第2篇
活动目标:
让幼儿学会尊重,关爱残疾人,培养幼儿的爱心。
引导幼儿学习残疾人自强不息,热爱生活的精神。
活动准备:
1、舞蹈录像《千手观音》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了解残疾人
1、观看舞蹈录像,帮助幼儿了解残疾人。
2、提问:残疾人和正常人一样吗?幼儿自由讨论。
教师小结:残疾人和正常人不一样,他们都是身体有残缺的人,引导幼儿同情残疾人。
二、关爱残疾人
1、设问,你们见到过残疾人吗?他们行动方便吗?幼儿个别回答。
2、想一想:残疾人在生活中会遇到什么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
3、讲述故事《香香的路》。
4、小组讨论:我们怎样关爱残疾人。
三、值得尊敬的残疾人
1、幼儿观看幼儿用书。
2、教师讲述残疾人自强不息的故事,引导幼儿向残疾人学习。
活动延伸:
教师带领幼儿去《特殊教育学校》看到残疾小伙伴。
活动评价:
本活动虽然时间很短,但幼儿收获不小,幼儿在观看录像的时候进行观察、分析、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幼儿的探索精神并不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这种活动方式促使他们关注身边的食物,探究身边的事物。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通过活动幼儿对残疾人的生活有所了解,激发了孩子的同情心。培养了孩子关爱社会、尊重残疾人的品德。达到了本次活动的教学目的。
帮助残疾人活动主题 第3篇
一、活动背景
近年来,我国农村残疾人群体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生活困难、教育缺乏、医疗不便、就业困难等问题。为了更好地关心和帮助农村残疾人,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我们计划开展农村残疾人帮扶活动。
二、活动目标
1. 改善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2. 促进农村残疾人融入社会,增强他们的社会归属感。
3. 提供教育和培训机会,帮助农村残疾人提升自身能力。
4. 拓宽农村残疾人的就业渠道,提高他们的经济收入水平。
三、活动内容
1. 基础设施建设
修建无障碍设施,如坡道、扶手等,方便残疾人出行。
改造农村残疾人家庭居住环境,提供必要的辅助器具和设施。
建立农村残疾人活动中心,提供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场所。
2. 教育与培训
开展农村残疾人扫盲教育,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农村残疾人掌握一技之长,提高就业竞争力。
邀请专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农村残疾人树立自信,积极面对生活。
3. 医疗保障
建立农村残疾人健康档案,提供定期的健康检查和咨询服务。
协调医疗资源,为农村残疾人提供优惠的医疗服务。
宣传健康知识,提高农村残疾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4. 就业支持
搭建企业与农村残疾人之间的桥梁,提供就业信息和推荐服务。
鼓励农村残疾人自主创业,提供创业指导和资金支持。
开展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为农村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5. 社会关爱
倡导社会各界关注农村残疾人群体,营造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
举办各类文化、体育、艺术活动,丰富农村残疾人的精神生活。
鼓励志愿者参与农村残疾人帮扶活动,为他们提供陪伴、关爱和支持。
四、活动实施
1. 成立农村残疾人帮扶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实施。
2. 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时间表,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成。
3. 广泛宣传农村残疾人帮扶活动,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和参与。
4. 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各方面的合作,共同推动活动的顺利开展。
5. 定期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进。
五、活动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农村残疾人帮扶活动,我们期望能够改善农村残疾人的生活环境,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增强农村残疾人的社会归属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温暖。我们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农村残疾人帮扶活动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