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培训朗诵诗歌活动方案 第1篇
活动目的:
1、通过诗歌朗诵会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让他们通过诗歌的朗诵来赞扬祖国伟大,壮丽,富强的面貌,喜迎国庆,提高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识,继承发扬诗歌文化加深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培养队员从小树立为祖国的强盛而努力奋斗的民族精神,学做国家的.新主人。
2、配合全国第十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我校师生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美化校园语言环境
活动要求:
1、以诗歌朗诵的形式表达少先队员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二至六年级以班级的形式参加朗诵会。
3、各年级以年级组为单位参赛,中队辅导员负责组织,各班班主任具体负责。
4、朗诵要求:
(1)所选诗歌,思想内容应积极向上。
(2)运用普通话,声音洪亮。
(3)语气,语调适当,重音,节奏恰当。
(4)表达感情准确,自然。
(5)服装统一。
(6)时间根据所选内容在5—10分钟以内。
5、内容以歌颂伟大的祖国,伟大的党,歌颂家乡的诗歌,散文及古今诗词均可;形式以朗诵为主,可配表演,尽量多样化。
6、所需音乐自备,诗歌内容于9月27日前交少先大队部。活动地点:学校操场。
奖项设置:
以高低段组为单位参评,高段组设一等奖二名,二等奖名。低段组设一等奖1名。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30分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二、全体起立,唱国歌
三、学校领导讲话
四、学生代表致国庆祝辞
五、主持人宣布诗歌朗诵开始
1、诗歌朗诵《 XX》(朗诵者)
2、诗歌朗诵《 XX》(朗诵者)
3、学前大班《 XX》(朗诵者)
4、诗歌朗诵《 XX》(朗诵者)
5、诗歌朗诵《 XX》(朗诵者)
6、诗歌朗诵《 XX》(朗诵者)
8、诗歌朗诵《 XX》(朗诵者)
六、主持人宣布活动比赛结果
七、颁奖
八、比赛结束
教师培训朗诵诗歌活动方案 第2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朗诵不仅是对文字的简单复述,更是情感与思想的传递。本次活动“声动未来,梦启童年”旨在通过朗诵这一艺术形式,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他们勇敢表达自我,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活动时间与地点
时间:20xx年11月20日(周日)下午14:00-16:30
地点:学校体育馆(确保良好的音响效果)
三、参与对象
全校小学生,分组进行,每组4-6人。
四、活动内容
梦想启航:
开场以“我的梦想”为主题的短诗朗诵,由每位学生独立准备,展现个人梦想与追求。
故事接龙:
分组进行,每组抽取一个主题(如“奇幻冒险”、“友情岁月”),组员轮流即兴创作并朗诵故事片段,考验团队协作与即兴创作能力。
未来之声:
鼓励学生创作关于未来世界的诗歌或短文,通过朗诵展现对未来世界的憧憬与想象。
讲堂:
邀请语言艺术专家,进行朗诵技巧培训,包括发音、情感表达、肢体语言等。
梦想舞台:
展示环节,各组选择优秀作品进行表演,结合多媒体辅助(如PPT、背景音乐),提升表演效果。
设立“团队奖”、“创意奖”、“朗诵奖”等奖项。
五、活动准备
组织教师培训,确保每位指导老师了解活动流程与要求。
准备朗诵素材、创作指导手册、奖品及证书。
布置舞台,调试音响灯光。
六、后续工作
制作活动视频,上传至学校或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力。
组织获奖作品展示会,让更多的学生欣赏到优秀作品。
收集学生、家长及老师的反馈,持续优化活动内容与形式。
教师培训朗诵诗歌活动方案 第3篇
活动目的:
通过经典诵读比赛,激发教师对经典文学的热爱,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修养,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品质。
活动时间:
活动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建议在学期末或寒暑假期间进行。
活动地点:
校园内的多功能报告厅或礼堂等场地。
活动对象:
全校教师。
活动流程:
1.报名阶段
在校内宣传该活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
设置报名通道,教师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进行报名。
报名截止后,组织工作人员进行筛选,确定参赛教师名单。
2.准备阶段
为参赛教师提供经典文学作品的选题范围,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指导。
组织参赛教师进行集中培训,包括诵读技巧、语言表达、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指导。
提供排练场地和设备,确保参赛教师有充分的准备时间。
3.比赛阶段
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
初赛:参赛教师按照抽签顺序进行现场诵读,每人限定时间为3-5分钟。评委根据诵读的语言表达、情感表达、声音表现等方面进行评分,选出进入决赛的选手。
决赛:决赛阶段增加评委提问环节,测试选手对经典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深度思考能力。评委根据诵读和回答问题的综合表现进行评分,最终确定获奖名单。
4.颁奖典礼
在校内举行庄重的颁奖典礼,邀请校领导和相关教育专家出席。
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对获奖教师进行表彰和鼓励。
活动宣传:
制作宣传海报,张贴在校园各显眼位置。
利用学校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
在教职工会议上进行宣传,争取教师的支持和参与。
活动评估:
设立评估小组,对活动进行评估和总结,收集教师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根据评估结果,对活动进行改进和优化,以提高活动的质量和影响力。
注意事项:
活动组织者要提前做好场地准备和设备调试,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
活动期间要保持与参赛教师的沟通,及时解答疑问和提供支持。
活动结束后,要对场地进行清理和设备进行维护,保持校园环境的整洁和设备的正常使用。
教师培训朗诵诗歌活动方案 第4篇
一、活动目的:
通过此次诗歌朗诵比赛,加强同学们的爱国主义热情,弘扬民族精神,感恩_,使同学们懂得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刻苦学习,为红领巾添光增彩。
二、活动时间:20**年9月 日
三、活动准备:
以班为单位参赛,各班可根据需要,自制道具。
四、比赛规则:
1.朗诵篇目为诗歌或散文诗。参赛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切合主题,适合小学生朗诵。
2.参赛选手原则上要求脱稿朗诵。
3.参赛选手必须用普通话朗诵,发音准确,感情充沛,声音富有表现力,达到一定朗诵效果。
五、比赛评分细则:
1、作品主题鲜明突出,内容积极向上。
2.参赛者精神饱满,仪态大方、着装得体、动作适当。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诗歌的内涵。
3.参赛者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声音宏亮,正确把握诗歌节奏。
4.参赛者能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
六.具体评分标准:
(20分)语言
(20分)形象仪表(10)分表达形式
(20分)表达效果
(30分)总分
要求内容健康普通话标准,吐字清晰,有感染力服装整齐,仪表大方形式多样表情自然,能辅之以适当的体态语言来表达感情。100
七.奖励办法
本次活动,高年级组、低年级组各评选出一个获奖班级。
八、组织保障:
1、现场总指挥:xx
2、现场副总指挥:xx
3、比赛主持安排负责人:xx
4、音响设备和现场音乐制作负责人:xx xx
5、进退场秩序及现场秩序负责人:值周教师 各班班主任
6、照相:马xx
7、会场布置:xx
九、评委人员: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20**年9月
教师培训朗诵诗歌活动方案 第5篇
活动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尝试背诵古诗,了解农民劳作的艰辛。
3、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萌发对农民伯伯的尊重之情。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提前通过图片、视频等了解水稻种植、种植过程等。
2、物质准备:PPT图片、米饭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各种米饭的图片,引入活动,讨论:我们每天都要吃饭,你指导我们吃的米饭是从哪里来的吗?激发幼儿的兴趣。
二、朗诵故事,理解诗歌意境。
1、引导幼儿倾听诗歌朗读《悯农》,欣赏理解古诗。
2、讨论理解古诗的含义。
3、学习词语_辛苦_,并用_辛苦_说一句话。
4、引导幼儿学习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味美。
三、尝试背诵,加深理解。
在幼儿对古诗内容及含义有了一定了解的基础上,鼓励幼儿看图,尝试背诵。
四、交流讨论,了解农民种田劳作的'艰辛。
1、提问:你见过农民伯伯种地吗?他们是如何种田的?请你学一学。农民伯伯劳作这么辛苦,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讨论表达对农民的敬意,懂得爱惜粮食,不浪费粮食。
2、小结:《悯农》这首诗歌描写出农民劳作的艰辛,提醒我们要珍惜来之不易的一粒粒米粉,不要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