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记录(必备3篇)

时间:2025-01-19 20:11:52 admin 今日美文

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记录 第1篇

曾不止一次听过这样一句感慨“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也许你只是把它看作“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无聊感慨。但我想说,这真真切切是对老人晚年的写照。或许是因为年轻,或许是疏于对老人的理解,我们无法体会和感受那已近暮年的孤独和悲凉。老人,那抹孤寂而祥和的阳光,需要我们给与更多的关爱。

为响应中国红十字会的号召,关爱空巢老人,同学们在包头市先锋路展开了一次大型的调查活动。同学们走进社区,走入每一个老人的家,把自己的热情与爱带到每一个老人的身边。与他们唠唠家常,分享欢乐时刻。当看到他们真心的笑容时,我也终于为自己此行找到了意义。与他们的交流,让人身心都非常舒坦。他们会像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握着你的手唠唠叨叨;会因为你的一个小小的玩笑而开怀大笑;会轻轻抚摸着你的脸说“年轻真好”“大孙女真好”。而此时我的心里也绽开了大大的幸福。

当然,他们也会给你讲一些人生的经历、生命的感悟。尽管爷爷奶奶已经年迈,行动也不再方便,但他们却有着一颗年轻的心。他们不仅对当今的时事知之甚详,对流行的看法也颇有见地。平时也会参加一些活动,谈谈养生之道。在与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不仅学识渊博,还非常的风趣。这与我想象中食古不化的老人相差甚远。听着他们的讲述,一种深深的钦佩感油然而生。但是,他们也提出了他们的苦恼,他们太孤单了,平日的生活也太单调了。他们非常希望能与年轻人多待些,也能有更多的活动丰富他们的生活。

社会需要爱的传递者,需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精神,我们需要做的也许只是静静地坐下老,倾听他们的心声,陪他们笑笑。我们一个简简单单的付出就能给他人带来快乐,那么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每个人都有爷爷奶奶,也都有变老的一天。我们要用心去体会他们的感受,用心去关爱他们。尽管已近黄昏,我们也要让它幸福满天。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关爱老人,也祝愿天下所有老人都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记录 第2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和年轻人的工作特点,年轻人和父母分开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这使得空巢老人也越来越多,老年人多体弱多病,而留守、独居的老人更是普遍亲情缺失,生活上缺少必要的照料和感情上的慰藉,如何更好的照顾留守、独居老人已经不再是家庭子女的单独责任,也成为社会创新管理的一大问题。

一、社区老年人情况简介

陂头镇长城社区辖区1万平方公里,社区共有居民2980人,常住居民1300多人,老年人所占比例高达30%,其中高龄留守独居老人共45人,其中两夫妻共同生活的共11户22人,独自一人居住老人共23人,近年来留守、独居老人人数有逐渐增加的趋势,

二、社区关爱留守、独居老人工作简介

1、前阶段开展的工作

在前阶段社区创先争优的活动中,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对社区居家养老方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是我们深入到居民家中,对社区老年人状况进行摸排调查,建立了社区老年人台账,对老人整体情况有了详细的掌握;

二是我们以社区党员、社区志愿者为活动主体,并发动热心邻居加入到关爱社区留守独居老人队伍中,社区党员、志愿者与老人结对帮扶,签订帮扶协议39份,定期入户慰问照料老人,使这部分老人的生活得到初步的照料;

三是定期开展活动,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开展了庆祝“五一”劳动节和重阳节等活动,定期组织老人参加社区义诊,举行了庆祝建党90周年书画展,每天免费向居民开放的社区广场舞台也吸引了很多老年人的'参加,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老人在锻炼身体娱乐身心的同时,进一步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的

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是组建了多支老年人文体队伍,目前有老年人柔力球队、老年人二胡乐队和锣鼓秧歌队,这些队伍在丰富社区文化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20xx年老年人柔力球队代表全南参加赣州市老年人柔力球比赛中,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这也激发了社区老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给我们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取得的成效

通过前阶段活动的开展,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收到社区广大居民的好评和老年人的欢迎,老人普遍感觉生活上有人照料,心理上也得到了慰藉。社区居民刘小花与独居老人邬义钱是邻居,老人子女都不在身边,独自一人居住,在结对帮扶中,刘小花自愿与老人签订了帮扶协议,20xx年9月老人不慎跌倒在家中,刘小花主动把老人送往医院,并及时联系老人子女,使老人得到更好的照顾。20xx年11月,八一场退休独居老人董维贵,由于突发脑溢血跌倒在路边,正好结对帮扶的社区党员刘永经过,在第一时间吧老人送往医院救治,并通过长城集团领导联系到了老人在上海的子女。这些老人的特点都是子女不在身边,难以照料,有的还存在沟通上的问题,通过结对帮扶活动,老人能够得到一定程度上的照顾。

3、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社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努力下,关爱老年人活动虽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工作的开展中我们也发现了许多问题和存在的困难。

首先,留守老人数量逐渐增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现实各种情况,社区留守的老年人数越来越多,很多老人不适应外面的生活,不愿跟随子女在外居住,这就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第二,留守、独居老人反映的问题逐渐增多。很多老人身体素质差,精神生活匮乏,有的需要有人在身边随时照料,特别是老人住院之后没有专门的人照料,饮食也成为一个很大的问题;

第三,服务队伍专业素质不强,缺乏一支专业服务队伍。社区关爱老人志愿队伍都是由社区党员、志愿者和热心邻居组成的,大部分都只能在工作闲暇之余去看望结对帮扶的老人,老人生病住院也不能得到很好的照顾,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活动的成效。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结合前阶段活动中发现的问题和困难及做得较好的方面,根据社区留守、独居老人的特点,我们将整合资源和信息,听取老人及广大居民的意见,创新管理方法,改进工作模式,把关爱留守、独居老人的活动与“三送”工作结合起来,与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制定新的方案措施,把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做得更好。

陂头镇长城社区居委会

走访慰问老年人活动记录 第3篇

为尽快落实离退休工作处党委关于元旦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的工作安排,我们三支部支委成员在刘兴财书记的带领下,于1月8日上午8时许,开始了“把党的温暖送到党员家”的系列活动。

我们的第一站是田耕礼老师家。田老师已有87岁高龄,且双目失明多年,一个人独居生活。我们一到老人家,田老师就紧紧握住刘兴财书记的手激动不已。落座之后,刘书记代表党组织,给田老师送去了暖心的问候!田老师对党组织的关心和慰问表示由衷的感谢!他深情地回忆起在岗工作的那些岁月,往事历历在目,他如数家珍。他还记得单位里那些颇有影响的科研课题、那些颇有影响力的人和事……我们几人原先都在工作上与田老师有交集,因此,谈起话来既熟悉又亲切。看到田老师如此高兴,我们也由衷感谢党组织对老干部的关心和慰问。我们离开的时候,老人家依依不舍,在门口和刘兴财书记紧紧拥抱惜别。

我们的第二站是包凤鸣老师家。包老师也是87岁高龄,仅去年一年他就住院三次。包老师由于长年患病,已经有些年不大出门了。他老伴身体也不好,可包老师却步履蹒跚扶楼梯下楼来到单元门前迎接我们,感谢党组织关怀的心情溢于言表。刘兴财书记代表党组织给包老师送去问候和慰问品。包老师非常高兴地与我们交谈,向我们介绍了他的病情,和刘兴财书记叙老邻里之情……包老师的老伴海老师,也是沈师退休的老师,她也非常热情地和我们聊了一阵。我们离开的时候,老俩口依依不舍地站在门口挥着手向我们告别。

我们的第三站是赵君烈老师家。赵老师85岁高龄,前些年老伴突然离世之后,他的身体每况愈下,现在已经很少出门。刘兴财书记代表党组织给赵老师送去了暖心的问候。赵老师表示非常感谢。赵老师目前住在女儿家,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由于不放心年老体衰的父亲,在客厅的餐桌上专门放了一个小机器人,随时看着父亲的起居、与父亲对话。我们落座之后,他远在吉林的女儿就与我们聊上了,她非常感谢党组织对父亲的关心和慰问。促膝长谈后,我们向站在门里依依不舍的赵老师挥手告别。

我们的第四站是钱继忠老师家。钱老师84岁高龄,做心脏支架还不足一个月。由于今年8月份,独生儿子突然离世,老两口异常悲痛。见到我们,他们本不想提起伤心事,但又像见了亲人一样禁不住说了出来,老伴一提起儿子就止不住地抹眼泪。刘兴财书记反复安慰钱老师,嘱咐二老好好照顾自己,不要过于悲伤,并反复强调有党组织在关心着老党员,支部会竭尽全力进行帮助。可语言是苍白的,钱老师老两口心中的无助让我们心痛。他们真需要组织和我们去关心呀!临走的时候,刘书记一再告诉钱老师,有什么事情要随时联系我们。

我们还走访了王忠志老师,不巧的是王老师最近身体欠佳。家属说他已双目失明且患脑出血一直卧床,如见老同志怕他会激动难控,影响身体恢复。无奈,我们只得约他女儿在家门口见了面,请她转达党组识对王老师的慰问与关怀。他女儿也代表其家人向师大党组织对她父亲的关心和慰问表示深深的谢意!

一天的走访慰问很快就结束了,对于那些曾经的中层干部、有贡献的专门人才、兢兢业业的学科骨干,虽然他们奉献的年代已经久远,但他们的情怀还在、精神不老!对于他们的晚年,尤其是那些面临困境的老党员们,除了心痛,我们基层支部就应尽力去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几年来,三支部几乎走访了所有应该走访的年老、体衰、有困难的老党员,这项工作,我们还将在离退休工作处党委的领导下,继续坚持做好、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