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活动过程及感受 第1篇
小学劳动课是:通过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和教育和实践,使学生初步学会一些基本的劳动知识的技能,逐步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念、良好的劳动习惯,以及热爱劳动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小学综合实践课作为一门以学生自主实践探究为主的课程,侧重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采用多种方法,充分强调学生的活动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充分扩展视野,发展能力。这门课程要求教师要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使课程内容紧密贴近学生自身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会自主实践和探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课题的选择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对于劳动课更是如此,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课题的选择便显得尤为重要。劳动课课题的选择上要避免大而空洞,主题确定要小,教师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这样就使学生的目标感更强,而且更容易在短时间内完成。春晖小学老师的《泥塑》一课,就把同学们每天都要打交道的泥的制作搬上了课堂,同学们积极性非常高,动手欲望强烈,整个课堂都弥漫着一种学习创作的氛围;幸福路小学李娜的《剪染纸》,王小玲的《折餐巾花》;齐礼闫小学罗明军的《橡筋动力模型赛车》;京广路小学的林丽的《编织吉祥结》;陇海中路小学海三霞的《设计制作公益广告牌》等。另外,课堂过程中可以采用主动参与、主体体验、探究、调查等主要活动方式,使学生在诸如体验自然、志愿服务、观察、实验、调查、手工制作、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
二、教师的指导贯穿每一个环节,作用不容忽视。
劳动课强调学生是活动的主体,要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是学生活动的旁观者。恰恰相反的是,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领导者,而且还要与学生共同开展探究实践的过程。劳动课的过程一般包括:引题----实践探究----经验分享----成果发表等几个阶段,教师的指导任务贯穿学生活动的全过程,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教给学生各种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学生各种能力。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探究进度,给予鼓励、启发,推进学习的不断深入。伴随活动过程的展开,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如幸福路小学李娜老师执教的《剪染纸》一课,教师对于染纸的方法指导贯穿在学生的操作之中,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问题后立即得到解决之法,事半功倍,学生的注意力在不知不觉中始终集中在课堂活动中。所以在活动中通过经验分享,师生交流活动的体验与感悟,反思活动过程,可以促使学生认识与情感的升华。这样由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到扎扎实实的实践活动过程,会让学生终身受益。最后教师要多鼓励学生,不管是能力强的还是弱的学生,只要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就应该给予肯定,很多时候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首肯都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鼓舞。
三、劳动活动重视过程的经历,而非最终结果。
四、劳动课活动中要做到全员参与。
劳动活动过程及感受 第2篇
通过做劳动实践,可以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从实践中发现很多的小问题。学校让我们做这个活动就是为了培养我们的能力,还有从细微的生活琐事中去发现一些问题。没有实践就不会得到真理,很多的真理都是通过实践的来的,希望学校以后多做一些实践活动,以便增强我们的能力。
中学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可以逐步了解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并在劳动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也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使我们自己提早走进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在整个暑期实践中,自己能够不怕苦不怕累,勤奋工作,尽力、认真完成自己的任务;能够积极进行有关方面的'自学并积极向别人请教学习;能够热心帮助不同小组去完成他们的任务;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建议看法等等;与此同时也发现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广,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广泛的学习;自己有时做事还缺少一点耐性和细心。从这次实践中也有不少的收获和心得体会,以下就来分享一下。
一、我们需要坚持团队精神打造奇迹。
这次实践,我想我们其中每一个成员都清楚这一点——我们是一个从开始各不相识,为了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去完成一项共同任务的团队,只有大家都做好,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这样的组队方式可以锻炼与人合作的能力。在等我们组员来的时候,我自己心里一直都想如果再有机会,无论有多么艰苦,我仍相信团队。
二、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尊重选择。
全身心地投入自己选择所要做的事,我觉得好对,这不是辛不辛苦,难不难做的问题,而是你自己尊不尊重自己的选择,愿不愿意去做的问题,既然选择了,就要好好地去做好自己所选择的事,全力做好工作,完成任务。
三、既要相信自己,又要相信他人。
我们都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守株能待兔最终会遭到失败,只有全心投入,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最令我难忘的是在调查过程中请人帮忙填问卷的情境:很多时候两个多钟的时间只做了10来20张的问卷!填一张最多只要5分钟而已!其实也有原因的,主要是不相信,被问人不相信这些,所以拒绝;有时候是我们自己不相信自己,不敢随便问人,因为自己怕被拒绝以及听到一些难听的话语,所以不停寻找一些少拒绝的对象。后来问着问着,可能问多啦,胆子也大了,也可能觉得被拒绝也没有什么,可以再来的,就没有那么多的顾虑了,放开胆子去请他们帮我做调查,被拒绝了,还带微笑说:“没有所谓,谢谢”,情况也便逐渐好多了,自己从中也锻炼了口才。现在再想一想,其实只要正确地看待被拒绝,机会可以自己去创造。我们应该懂得相信自己,也懂得相信别人。
劳动活动过程及感受 第3篇
通过今天由学院组织的图书馆义务劳动,使我对“全心全意为人民”,“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提高,对“三个”重要理论的认识更加深刻,深刻体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始终贯穿于党的不同时期人的思想言论中,是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需要我们全体党员在实际的工作生活中认真实践。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_的宗旨,也是对每一个_员的基本要求,是_员党性的最重要体现,只有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才能明确人生道路上的奋斗目标,才能真正成为一名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首先是全心全意的,而不是三心二意,更不是假心假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克已奉公、不谋私利,要顾局、识大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一个_员永远应该具备的精神品质。在不同的阶段,为人民服务可能会有不同的形式,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会变。
_员的先进性,首先体现在思想上,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这是党章的要求,是每一个党员必须具备的.,每个党员的不同,但意义相同。作为一名研究生党员要时刻想着起模范带头作用,从自己身边事做起,将为人民服务用于实际行动中去。今天在图书馆义务劳动,我是在二楼的外文借阅室里边帮助整理书籍,按图书要求重新放置书籍,在劳动过程中不仅感受到的力量,更让我觉得自己在做些对同学有意义的服务活动,在行动上,紧跟着党组织走。
中国_成立八十多年来,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和绚丽多彩的人文环境下,经济迅猛发展,思想意识正在发生巨大的变革,但是,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仍需要所有党员不懈努力与不断追求。我们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更需要深刻领会为人民服务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工作的实质。
我作为一名党员应该结合自身实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有着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才能时刻发挥身教胜于宣教的作用。勇于开展批评和批评,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自己在工作中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少享受,多为人民谋利益。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保持_员先进性落到实处,更好地服务于人民。更要在现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的节奏加快的时代下,不断加强学习,才能更好地完成党和人民交给的任务。
劳动活动过程及感受 第4篇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劳动的认识也在逐渐变化。特别是当今社会的年轻人,他们的职业选择和价值观念与过去相比有了极大的不同。但是,劳动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行为,它不仅能够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能培养人们的各种技能。出于对这个观念的认同,许多学校将劳动实践纳入课程之中,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和生活技能。
今年春季学期,我所在的学院开始开展劳动实践校园活动,我也积极参与其中。我们当时是在学院周围恢复一片荒废的防空洞,将其改造成现代化的休闲场所。由于我之前并没有参与过这种活动,一开始我感到有些不适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逐渐适应了这种劳动和工作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如土方挖掘、水泥浇筑、绿化种植等等。除此之外,我还明白了锻炼自己的体能、协同作业、分工和合作的重要性,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今后职业发展都有着积极的启示。
通过参与劳动实践校园活动,我发现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意识水平都得到了提高。首先,我学到了如何与朋友们一起工作,协同操作,通过分工合作,使我们可以更加高效、有条理地完成各项工作。其次,这个活动让我意识到,劳动不只是指繁重、累人的活动,也是一种锻炼体力和意志力的好方法。最后,我发现,只有真正亲身参与到劳动中去,体验到其中的乐趣与不易,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劳动这个伟大的社会行为。
通过劳动实践校园活动,我们可以将自己所学习的知识与所获得的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了解和掌握劳动的各种技巧,在其中寻找自我发展,加强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各种完整的能力的整合将成为我们职业生涯成功的关键因素。同时,通过劳动实践校园活动,我们还能够培养自我敬业精神和自我管理意识,对自己能力的发展和职业发展做出有思想的规划。
劳动实践校园活动是学校培养学生“三爱”素质、养成劳动习惯的好方法。通过劳动实践,我们能够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培养劳动的精神,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技巧,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劳动实践校园活动的.实施,不仅可以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同时,也能够在增进学生的同学之间的感情上发挥重要作用。总之,劳动实践校园活动对我们每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需要我们拿出更多的精力去体验、探究,培养良好的劳动精神,增强自身素质,为实现自身职业梦想重新注入新的动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