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作风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第1篇
巡视整改中,纪检监察机关立足职责定位,依规依纪依法履职,更加精准有力地为民营经济发展创造健康环境,为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发挥作用。
河北针对中央巡视组反馈指出的“政商关系不清、不亲问题突出”问题,进一步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将反映为官不为问题线索列为查处重点,对查办案件定期调度、挂账督办,并在纪检监察信访系统增设“破坏营商环境”信息项,完善举报体系,建立快速办理机制。
广东把“政”作为政商关系的矛盾主要方面来抓,坚持标本兼治、破立并举,通过深化改革大力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以完善制度规范政商交往行为。
山西充分发挥组织部门“12380”举报平台作用,对反映干部在履行管党治党责任、抓工作落实等6类20种情形的举报问题进行重点查核,跟踪督办,确保有举必查、查必有果。
济南对营商环境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先后拍摄两部暗访专题片在全市范围内播放,对暗访片涉及的问题线索一次问责155人,起到了强有力的震慑作用;建立追责问责长效机制,持续强化对损害全市营商环境行为的投诉受理、查核和惩戒问责。
推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常态化、长效化
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构建新型政商关系,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构建长效机制,持续深化推进。
福建制定《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党政领导与企业家恳谈会制度,非公企业诉求受理处置反馈机制等畅通政企正常沟通联系渠道。
四川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规范政商交往行为,建立健全公职人员与企业及其负责人交往的“负面清单”。
山西从加大思想教育力度、坚持好干部标准、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注重专业化培养等7个方面提出27项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担当作为、增强本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力推动状态和素质“双提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赵国利)
部门作风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第2篇
解放军报讯 阳明、杨顺利报道:10月8日下午,在四川省中江县人武部召开的干部职工大会上,1名机关干部因指导基层工作不力受到批评。该人武部着眼改进工作作风,在提升机关指导和服务基层的效益上下功夫,赢得了基层专武干部和民兵骨干欢迎。
以往,这个人武部一些机关干部下基层检查工作时,对发现的问题往往一纸通报了事,至于问题最终解决与否,则不闻不问。人武部党委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表现。为杜绝此类现象,这个人武部今年初出台机关干部下基层蹲点工作细则,强调衡量机关干部工作好坏的标准不在查找问题的数量,而在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的质量。同时,他们拓宽监督渠道,严格落实基层每季度对机关服务进行满意度测评和双向讲评制度,并对敷衍了事的蹲点干部进行通报批评。
经过大力纠治,这个人武部机关工作作风日趋务实。不久前的一次调查显示,乡镇专武干部和民兵骨干对机关工作的满意率达98%。
部门作风建设问题整改报告 第3篇
“查”是学习教育的关键一环,要实事求是把存在的作风问题查准查透,使学习教育整改更具针对性实效性。
真查实摆。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带好头,敢于直面问题,不躲闪不遮掩,主动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见人见事见问题,带动广大教职工把作风问题具体表现找准找全、列出问题清单,防止应付交差、糊弄了事。找准问题。精准深入进行问题查摆,对过去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以及新发生的问题,通过自查自纠、问卷调查、座谈会等形式真正把问题摸清找准。如,在教育教学方面,重点查找教师是否严守师德规范,是否存在教学态度不端、备课和教学敷衍、指导学生不认真等失职问题;在科研创新方面,聚焦科研人员廉洁自律与学术诚信,重点查找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是否存在情绪浮躁、急功近利,套取科研经费占为己有,项目申报中弄虚作假、违规兼职取酬等突出问题;在管理服务方面,重点查找管理部门是否存在违规发放津补贴、公务活动违规饮酒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同时查摆服务意识淡薄、办事效率低下、推诿扯皮等作风顽疾。剖析根源。对于查摆出来的问题,要从理想信念不坚定、革命意志衰退、奋斗精神减弱、政绩观偏差以及思想滑坡、物欲膨胀、追求享乐等方面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把由风及腐、风腐交织的根源和规律找出来,通过查找问题根源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在“改有成效”上动真格,持续擦亮作风建设“金色名片”
“改”即整治问题,是学习教育取得成果的重要体现。开展集中整治重在真刀真枪、动真碰硬,对查摆出的问题立查立改、即知即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