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会议开展情况报告(精选3篇)

时间:2025-01-24 12:39:28 admin 今日美文

学术会议开展情况报告 第1篇

一、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布置落实、进一步增强抓好安全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为认真吸取泸县“5﹒11”煤矿瓦斯事故教训,准确分析全镇安全工作面临的形势,党委、政府要求各班子成员、部门、相关单位一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要求抓好这次安全工作大检查,检查要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为了切实抓好这次安全大检查工作,2013年6月9日下午在政府三楼会议室召开了巡场镇安委会成员单位会议,在家的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会上分管安全工作的副镇长杨启彪传达了省、市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镇安办主任袁友强对如何开展好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作了具体安排;巡场镇政府镇长王财波对如何抓好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从组织、领导、督查、问责等四个方面作了强调。针对这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镇党委、政府下发巡府发﹝2013﹞39号文件,对整个安全工作大检查进行全面安排,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班子成员为成员的全镇安全工作大检查领导组,领导组下面分四个检查组和一个督查组,对全镇各板块的安全工作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安全大检查,并严格进行督查。

二、突出重点、行动迅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一检查组组长杨启彪,参与部门:经发办、国土所、派出所、村建办、村(社区)、厂矿。重点对煤矿、采石厂、地面加工企业、私挖滥采、烟花爆竹、危化品、特种设备、民爆物品、非法制造烟花爆竹、山地灾害监测、农村自建房等进行了为期二天的安全大检查。从检查的情况看:一是全镇十三个煤矿严格认真执行了省、市、县停产令,没有一个煤矿在进行违规作业,并对职工进行了全面安全培训,落实并严格执行了值班制度;二是对全镇的采石厂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一个采石厂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三个采石厂危岩活石没有进行及时清理,检查组对这四个采石厂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三是危化品、特种设备、农村自建房、地面加工企业等行业安全监管方面还存在漏洞,现正和有关部门研究完善下步的监管措施;四是针对汛期来临对全镇23个地质灾害监测点进行了全面排查,进一步落实了各种应急预案和值勤人员,确保汛期不发生安全死人事故;五是加大打击私挖滥采的工作力度,坚持发现一处,打击一处,取缔一处的手段,全镇私挖滥采得到有效遏制,二天巡查没有发现存在私挖滥采现象。

第二检查组组长汪晓波,参与部门:农办、农服中心、林业站、村(社区)。重点对农村用电、山地灾害、汛期防洪、森林防火、山平塘、水库、村道、沼气池、农用车非法载人等进行了为期二天的安全大检查。一是通过安全检查发现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隐患主要是农用车、摩托车非法载人、部分路段防护设施、标志等安全设施不完善;二是存在超载现象;三是驾驶室超座。针对这些现象,正在和县相关职能部门对接,从增强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人员的教育培训和提高处罚力度等措施入手,彻底转变以上方面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第三检查组组长严永华,参与部门:镇中心校、社事办、派出所、村(社区)、学校、医院。

重点对校车管理、食堂、学校治安、校门口周边环境治理,用电、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消防、人员积聚场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隐患8处,已全部下发了限改通知书。

学术会议开展情况报告 第2篇

为贯彻落实XX市卫生局和市环保局《关于转发省卫生厅、省环境保护局<关于开展医疗废物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的通知》(XX[2012]XX号)文件精神,我县组织环保、_门联合开展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专项检查工作基本情况

(一)关于专项检查工作部署与实施情况。为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县环保、_门按要求对辖区内的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现场检查,对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相关规定,对检查中存在违法行为的,责令其限期整改。通过此次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专项检查,我县医疗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提高了认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进入法治轨道。

(二)关于医疗废物的流向管理情况。目前全县县级医疗机构、大部分医疗单位(含个体诊所)已将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单位集中焚烧处理,2011年累计集中焚烧处理240吨。从专项检查情况得知,被检查的医疗单位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较好地执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医疗废物登记管理制度和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依法做好医疗废物的收集、贮存、运送和集中焚烧处理等各项工作。尚未进入集中处理收集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医疗单位,执行各项医疗废物管理制度情况仍不尽人意。

(三)关于医疗卫生机构及处置单位的内部管理情况。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及处置单位的内部管理是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保障,从专项检查情况看,我县医疗机构及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较好地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设置专门机构或专人从事医疗废物管理。

(四)关于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监督检查或抽查情况。近年来,我县加大对医疗废物的管理力度,县环保、_门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开展不定期监督检查。同时,加强对医疗废物焚烧处理设施的监督管理,严防二次污染事故发生。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医疗机构非法处置医疗废物,特别诊所较为突出,如未依法集中处置医疗废物、未按规范分类收集和贮存医疗废物以及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等,存在环境问题与安全隐患。

(二)医疗废物监督管理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我县目前的医疗废物集中焚烧仅为过渡阶段,要进一步加快医疗废物处置点的建设速度。

(三)医疗废物集中焚烧收集有待全面铺开,特别是乡镇以下的医疗单位的医疗废物收集工作。全县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率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切实做好医疗废物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开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宣传,加强业内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加大日常监督和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转让、买卖医疗废物以及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生活垃圾或向环境排放的违法行为,消除污染隐患。

(二)积极推进医疗废物集中无害化处置,将医疗废物收集覆盖全县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焚烧的技术规范,规范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转移和焚烧处置工作,实施医疗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确保医疗废物运输和焚烧处置安全。

学术会议开展情况报告 第3篇

一、基本情况

田集镇位于阜南县北部,人口万人,辖12个村(居)委会,206个自然庄,237个村民组,可用耕地万余亩,镇域面积平方公里;北迎阜阳,南接阜南,202省道纵贯南北,交通便利,区位优越。境内有古润河、黄巢墓、七十二眼古井、东岳庙、长寿村等历史文化遗址和田集萝卜、长寿矿泉水、养生温泉等特色资源,资源丰富。荣获安徽省森林城镇,第三届、第四届阜阳市文明乡镇,阜阳市生态乡镇,阜阳市“十佳美丽集镇”。

2014年建档立卡全镇共识别贫困村2个,贫困人口1847户5290人,贫困发生率。近年来,我们坚持脱贫攻坚定向发力、真抓实干,2014至2019年完成2个贫困村出列,1780户5671人脱贫的任务,现有未脱贫户78户169人,贫困发生率已降至。

二、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总体情况

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上率下,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来抓,切实把政治优势、党建活力变为脱贫攻坚的第一动力,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一是配强扶贫队伍,做实基础工作。

近年来,为了加强扶贫队伍建设,我镇采取调整配强一批、培训提高一批、下派注入一批、考录补充一批、培养储备一批的措施,选优配强村级扶贫力量。通过加强业务培训提升扶贫干部业务能力,以查漏评,纠错评、错退,提高识别精准度、政策知晓度、群众满意度为目标,做到责任落实、精准识别、核实收入、档案规范、压力传导到位。管好、用好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抓好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帮扶联系人、扶贫专干“四支队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确保工作高效运转。

二是抓实问题整改,提升工作实效。

认真贯彻上级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突出问题整改的决策部署,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中出现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标准,坚决落实扶贫领域问题整改。通过举一反三查摆问题,各级联动分解任务,多措并举推动整改,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工作水平。

三是健全扶贫机制,严格督查考核。

按照“到村入户,整村推进”的原则,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方针,加强镇扶贫工作领导小组指挥力度,建立定期汇报、调度及部门协作机制。日常工作中采取镇纪委、镇扶贫办联合督导的形式,严格督查考核,建立问题通报、复核和结果运用制度,狠抓扶贫工作落实。

三、把握精准要义,做到扶真贫、真脱贫

自2014年6月以来,在精准识别上,我们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的相关要求,采取广泛宣传,农户申请,村组群众评议,大数据比对信息,村委会驻村工作队核查后初定公示,镇级拟定公示,县级确定公告的方式精准识别贫困户。在精准退出上,严格执行现行标准,把住“一达线、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底线,在取得贫困户认可后,通过“两评议、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后,给予标注脱贫。为防止出现漏评、错退情况,我镇建立健全了“防止返贫加强监测预警”制度,针对现有的脱贫监测户12户21人、边缘易致贫户79户282人,均根据家庭现状和发展需求落实各项救助帮扶政策。

四、“村出列、户脱贫”措施落实情况

(一)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近年来,我镇坚持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积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积极争取“八小水利”、“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9000余万元,疏浚大中小沟39条,改造旧塘16口,完成土方万方,新打机井306眼,建板桥69座,涵桥256座,硬化生产路23km,修建节制闸6座,滚水坝2座,植树2900株。不但使灌、蓄、排能力均达到或超过五年一遇的标准,同时提升了农业生产设施,农村自来水全部安装到户,安全饮水实现全覆盖。

道路交通方面:除去道路畅通工程和一事一议道路修建外,我镇投资3900余万元新修道路925条,总投资额3900余万元(其中主路35条,投资504万元。新修支路712条,投资3204万元。新修户路178条,投资204万元),道路交通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

电力设施方面:为更好满足群众用电需求,我镇供电部门超标准超需求增设变压器和铺设电网线路,2019年全镇户均电力容量达到千伏安,超达标值,有效解决高峰期断电问题。

(二)实施基础公共服务扶贫,提升群众生活水平

一是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全镇现有公办中小学校11所全面通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设提升,完善了功能建设和服务标准,扩招专任教师达到285人,在校学生回流至3810人。

二是完善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改建卫生院1所,配备执业医生6人、助理执业医师11人、全科医师3人、执业护师10人、药师剂师10人,业务用房2760平方,科室配备齐全。全镇12个村卫生室四室(药房、收费室、诊断室、治疗室)齐全,每村至少有一名资质乡村医生,基本药品种类和基础医疗设备配备齐全。

三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建成投入使用农民文化广场21个,农家书屋12个,综合文化站1个,年接待群众2万余人次。

四是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新建公益性公墓一个,占地50亩,总投资274万。新建镇级残疾人之家1个,村级残疾人工作站12个,便于为残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常态化基本服务。新建一座敬老院,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总投资160万元,现有房屋51间,设定床位110床,可入住人员110人。

(三)实施产业扶贫,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我镇坚持扩大产业扶持力度,对贫困户在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手工业、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等方面给予扶持,2016年以来,共实施到户特色种养殖产业项目3910个,发放产业补贴资金688万余元。推进2个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项目建设,投资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225万元,建成扶贫车间两个、村级种养殖项目两个、入股分红合作经营项目三个,年均增加村级集体经济15万元。

实施光伏扶贫产业项目。在符合土地整理利用规划的条件下,合理选用地块,按照供电部门技术要求统一建设。全镇已实施光伏项目四个批次,建设光伏电站15个,装机总容量兆瓦,惠及贫困户1184户,年均收益3000元以上,惠及贫困村2个,年增加集体经济收益超过5万元。

(四)实施就业扶贫,促进贫困对象增收

田集镇以减贫增收为核心任务,积极鼓励引导一般群众参与到产业扶贫项目中,支持培育出龙头企业带动、特色养殖、果蔬种植等多种特色产业扶贫模式,通过“企业+合作社+村民”模式,鼓励发展生产和吸纳就业,带动贫困户340余人。

同时注重“扶志扶智”相结合,大力开发保洁员、护林员、光伏协管员、扶贫车间等公益岗位,帮助97名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发放就业补贴万元,全镇今年实现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2193人。开展“电商培训”(培训人次140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培训人次157人次,发放补贴万元),使得“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成为脱贫的主要途径。

(五)实施金融扶贫,发挥小额信贷造血功能

我镇坚持金融扶贫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的基本政策,通过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逐村逐户摸底调查,全面掌握致贫原因、脱贫途径、贷款意愿等信息,用活用好小额信贷政策,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提供造血支持。2016年以来,共发放“户贷户用”扶贫小额信贷62户万元,动员带贫主体10户带动贫困户154户,发放贷款770万元,发放“带资入股”扶贫贷款共17笔,带动贫困户203户,发放贷款1015万元,发放“一自三合”龙头企业带贫扶贫贷款315笔,发放贷款1261万元。为全镇603户产业脱贫贫困户提供了资金扶持。

(六)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化解因学致贫难题

积极落实教育惠民政策,全力做好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困难寄宿生补助、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贫困高中生补助和雨露计划等工作。2014年以来资助各学段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2894人次,资助金额万元。

(七)实施民政保障,确保不落一人

综合运用农村低保、五保、残疾人保障和临时救助等政策组合,形成制度合力,充分发挥政策兜底保障作用。截止目前,全镇实施低保保障817户1376人,实施五保保障309人,办理残疾证件1337人,其中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404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的567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低保五保兜底政策人数达到1228人,比例超过73%。

(八)实施健康脱贫,降低因病返贫风险

全镇的农村贫困人口住院患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开设贫困患者就诊绿色通道,简化就医手续,最大程度方便农村贫困群众就医。贫困户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100%。

2016年以来先后为全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施家庭医生签约11511人次,跟踪随访达4万人次,免费体检达7330人,办理慢性病就诊证1275人,合规报销全镇贫困人口诊疗费用3479万余元。

(九)实施住房安全保障,提升群众幸福感

为切实保障住房安全,我镇多次组织实施房屋安全鉴定、危房改造工作,鉴定为C级的维修加固,鉴定为D级的拆除重建,2014年以来,共实施危房改造601户,其中修缮306户,重建295户,拨付危改资金万元,彻底解决了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

按照群众自愿申请、政府引导审核的原则,对有意愿搬迁至易地搬迁安置点的贫困户采取集中安置的方式,本镇贫困户安置27户111人。按照“保障基本”的原则,贫困人口人均分配住房面积25平方,安置点水、电、路、气、网等基本生产生活设施齐全,扶贫车间、商业务工等带贫项目多、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完备,能够满足搬迁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