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通用4篇)

时间:2025-02-18 18:13:13 admin 今日美文

城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 第1篇

在放寒假期间我参加了广平乡大曲村的几项调查活动。在调查期间让我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在实践期间我主要做了以下的工作。

我们调查了大曲村受教育状况,村民中有30%的人受过初等教育,10%的人受到过高等教育。现在村里只有20个高中生。如今儿童的上学年龄限制到6岁,但有80%的孩子八岁才上一年级。

我们还调查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据调查村民的粮食、蔬菜、肉制品都自给,只买一些油盐酱醋。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费在200元左右。

经过这一段时间与乡亲们的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农村对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起城市有过之而不及。甚至越是贫困地区的人们对教育的渴望越强烈,教育滞后的根源不在于观念的落后,而在于经济的落后。

在我们调查的家庭中有70%的家庭的2/3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绝大部分的家长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学。我依然清晰地记得乡亲们朴实的话语。搞调查时,他们总说:我的孩子能向你们一样就好了,其实我们这么辛苦啥也不图,就希望他们多学点东西,找一条好的出路。还记得有个老汉对我们说: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锅卖铁也得上。由此,我们转过头来想一想,一个地区是否重视教育单凭入学率或人口文化水平来衡量吗?答案是否定的。对于农村来说,判断让人们重视教育程度的标准应是他们用于教育的开支所占家庭收入的比重。虽然农村地区经济落后,但也正因为落后他们比城里人更渴望受到教育,更渴望个个都考上大学!当你看到大曲村的乡亲们省吃俭用供孩子们上大学的时候。你还会说他们不重视教育,还在扳着手指头数有几个失学儿童吗?那么盲目的地给老少边区扣上不重视教育,教育意识淡薄之类的帽子是不是过于武断,是否含有某种歧视成分呢?不是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学生,我才说这样的话,而这是我们调查的真实情况,而且在这一方面我有过亲身的体验。

从开始调查到调查结束。我的心情经历过一次次的万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与乡亲们从接触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乡亲们对我们关怀备至,待我们如亲生儿女,我们体会到乡亲们淳朴的情怀,也感受到农村对知识的渴望,对富裕的渴望。面对这份慎重的情谊。我们都想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为大曲村的乡亲们做出贡献。但是对于有一些想法的我只是想得到却无能为力帮助他们。然而现今我们只能在宣传大曲村成功的经验同时,提一些不够成熟的建议。

以前该村是连乡村公路都没有通。目前,村民们的收入主要是靠养猪和种粮食,公路通到村公所,这样就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赚钱机会。比如,他们可以种更多的粮食,还可以养猪,养牛销售出去。当然,这取得的一切成绩离不开村领导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广大村民的辛勤劳动。

通过几天的实践,我们发现该地农民的经商意识非常淡薄,或许是受传统观念影响太深。其实,逐步使他们转变观念对经济发展是有重要意义的。

在我们调查完了以上项目之后。我们还参加大曲村旱灾的调查。自__年10月以来,持续的干旱,无有效降水。使大曲村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在我和村委会成员参观过程中。我们主要调查了,旱灾对越冬作物的影响,如何应对特大旱情。目前为止,随着春灌的展开,小麦的干旱可以得到有效地缓解。

更多“社会实践报告”推荐

城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 第2篇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乡村地区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深入了解乡村的现状和问题,探索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我参加了一次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在这次实践中,我亲身体验了乡村生活,与当地村民进行了深入交流,对乡村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二、实践地点概况

本次实践地点位于一个偏远的山区乡村。这里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但自然风光优美,生态环境良好。村民们主要以种植农作物和养殖家畜为生,生活方式较为传统。

三、实践内容

1. 农业生产实践

我参与了当地的农业生产活动,包括耕地、播种、施肥、浇水等。通过亲身体验,我深刻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劳作和农业生产的不易。同时,我也了解到了一些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如无人机喷洒农药、滴灌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应用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减少了劳动力成本。

2. 乡村教育调研

对当地的乡村教育情况进行了调研。通过走访学校、与教师和学生交流,我了解到乡村教育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设施落后、学生流失严重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设施、提高教师待遇等。

3. 乡村文化传承与保护

乡村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为了了解当地的乡村文化,我走访了一些古老的村落,参观了当地的传统建筑、民俗文化展览等。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乡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情况。为了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乡村文化,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乡村文化教育、开展乡村文化活动、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遗产等。

4. 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的宝贵财富,为了了解当地的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情况,我走访了一些自然保护区、生态农场等。通过与当地村民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一些乡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和做法。为了更好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我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推广生态农业、开展生态旅游等。

四、实践收获

1. 增强了对乡村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入了解了乡村的经济、教育、文化、生态等方面的情况,对乡村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我认识到乡村发展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但也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机遇。

2. 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实践过程中,我参与了农业生产、教育调研、文化传承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多项活动,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学会了如何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和交流,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如何团队合作等。

3. 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通过这次实践,我看到了乡村发展的现状和问题,感受到了乡村人民的生活和需求。我认识到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肩负起社会责任和使命,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五、实践建议

1. 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乡村的交通、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为乡村的发展提供保障。

2.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如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提高乡村的经济发展水平。

3. 加强乡村教育和文化建设

加大对乡村教育的投入,改善乡村教育条件,提高乡村教师待遇,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传承和保护乡村传统文化。

4.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

加强乡村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六、结论

通过这次乡村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乡村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乡村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们应该关注乡村的发展,为乡村的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城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 第3篇

家乡的变化暑期调查报告

姓名 徐旺班级 电气11003序号29

调查地点:麻城市白果镇

调查对象:白果镇当地居民和工作人员

调查时间:2012年7月23日

调查步骤:1.实地观察。

2.采访。

3.对比、总结。

2012年7月23日到8月20日,我来到位于湖北麻城市区南公里处,与宋埠、城关同为麻城市三大重镇的白果镇,经人介绍在白果财政所实习。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在一个月的时间内感到了浓厚的乡村气息,也对自己所实践的课题内容有了一些认识。白果镇是麻城市第一人口大镇。下辖51个行政村,1个村民小组和1个居委会。境内山区、耕地、水域比例大体为3:6:1,耕地面积70050亩,水域面积25118亩,宜林面积45803亩,森林覆盖率60%。白果属综合性新型城镇,工、农、商并重,全面发展。2001年被省政府确定为全省重点建设的200个中心镇之一。

当我刚进白果镇的时候,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果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_安居乐业_来作为白果镇谈家畈村给我的第一印象。以前,谈家畈是白果镇有名的后进村,村级经济落后,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干群关系紧张。自96年付运贵担任该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身体力行,以富民强村为己任,狠抓村级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在短短几年内,村级工作走上正轨。近年来,出现了村级经济良性发展,村风村貌有较大改观。进来中央再次将农业问题作为一号文件,并与时俱进的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对于白果镇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在我实习的地方,财政所通过进行补贴等一系列利民的措施来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财政所实习期间,发现白果镇与其他农村有一处显著的不同,即白果镇的主要财政收入并不是像其他农村那样主要来源于农业,白果针的主要财政收入来源于工业。2005年全镇工业系统有棉麻纺织、机器机械制造,皮革制造加工,粮食食品加工,建筑建材五大产业系列,企业255家,从业人员4790人。拥用省级获奖产品6个,部级获奖产品2个。引进外地企业11家,资金5500万元。尤其是冷冻机厂、压缩机厂等骨干企业

立足市场需求,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联合,开发了一系列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名优产品,打开了国内国际市场,企业得以壮大发展。九十年代,压缩机厂、冷冻机厂成为鄂东地区唯一能生产整机的厂家。压缩机厂还获得国家颁发的生产许可证,该厂生产的立方米空气压缩机远销美国。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冰淇淋机,DB系列蛋卷盃机畅销俄罗斯、蒙古、越南等国家。

工业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根本,而对于一个农村来说也是如此,白果工业的发展一部分来自于起自身顽强的力量,另一部分也来自政策的支持,招商引资,建设新农村都极大的促进了白果经济的发展。工业得到发展,白果镇的城乡建设也去得了可喜的成就,

1986—2005年白果城镇建设投资大,见效快,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全镇大力推进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森林植被恢复到解放以来较好水平。加强了对污染企业整顿改造,环境保护工作有一定进展。

白果镇区为全镇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406余人。区内街道呈“七纵六横”的格局,初步拉开了小城市道路框架。街道全长公里,其中硬化路面公里。街道两侧下水道,绿化带,路灯配套完善。主街白果大道长1000米,宽30米,聚集了大多数政府职能部门,金融单位和政法机关。白果正街长800米,为商业中心,街道两侧店铺林立。西环路长2500米,北段宽50米,南段宽42米,属经济开展区。西后街市场占地3500平方米,农副产品交易活跃。镇区内有麻城市第三中学、白果镇中心学校、白果小学、中心卫生院等140多家镇直机关单位,厂、场企业和350多家商店。城镇社会服务功能齐全,水厂日供水3000吨,环卫工人清扫镇区卫生。供电、邮政、电信、交通、政法、城管等部门各司其职,为镇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1986年以来,农民的居住条件、交通、通讯、饮水卫生得到很大改善。交通实现了村村通机耕路,2003年—2005年,张脑、七松等13个村率先建成了通村水泥路公里。1999年—2004年实施饮水工程,辖区内农村新建自来水厂(站)56个,压水井8700个,受惠群众万人。2005年全镇居民建住宅楼3648栋。农村具有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虽说在白果工业对财政的贡献比农业大,但农业是在农村来说始终是重中之重,是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根本。全镇耕地面积70050亩,其中水田面积49680亩,旱地面积20370亩,水田中灌溉面积亩。白果是全市主要粮产区,农业主要作物有稻谷、小麦、油菜、大豆、花生、芝麻、红苕、黄麻等品种。2005年粮食总产36097吨,皮棉693吨,油料3941吨。农业产值19112万元,耕作机械161台。1986年以来,白果、麻溪河两个乡镇大力推

广杂交稻等粮食优良品种,推广应用面积达到90%以上。粮食亩平单产提高200—300斤。棉花普及了营养钵育苗移栽,二十年期间,单产提高100%,创亩产皮棉斤的历史记录。油菜通过普及“双低”油菜大苗移栽,单产提高150%,经济效益翻了一番。桑蚕、苎麻、黄麻等多种经济生产成阶段性发展。1986—2002年,麻溪河、白果大力发展桑蚕生产,共植桑3200亩,产茧15万斤。1986—2001年,全镇大面积种植黄麻,并与企业签订长期购销合同,上世纪九十年代,黄麻种植面积达到万亩,年产黄麻 300万斤。1997—2000年连续4年利用秋季小农闲大搞山丘开发,共连片开发荒山、岗地14000亩,改造老基地1500亩。1999年秋黄冈市在木牌楼果树基地召开基地建设现场会。以木牌楼果树基地为龙头的林果产业在全镇迅速发展。2005年,全镇以梨子、板栗为主的林果基地万亩,年产水果454吨。全镇畜牧饲养品种主要有猪、牛、羊、鸡、鸭等。2005年出栏黄牛1145头,牲猪17308头,在市场经济的导向下,农户饲养家畜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涌现了一大批专业养殖户、养殖大户。2005年全镇养殖大户334户,其中养牛大户23个,养猪大户127个,养鸡大户81个。农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和标准,白果镇的农业发展始终走在麻城市农业发展的前列,从省到市都给了白果巨大的财政支持,白果的财政收入年年不断增长,农民收入不断提到,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林业是白果镇又一支柱。全镇林地面积48503亩,其中有林面积29279亩。2005年森林覆率为。境内主要林木品种有松树、杉树、竹、板栗、梨树、银杏、桃子、油桐、意杨等。山林权属分集体所有、个体所有两种形式,集体占39%,个体占61%。1991年开始,麻溪河、白果分别在辖区内开展“灭荒绿化”活动,历时四年,共灭荒万亩。1994年一举通过省政府组织的灭荒验收。1996—2000年全镇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项目两个,投资100多万元,造林1671亩,其中世行贷款造林1500亩,京九绿化长廊171亩。2002—2005年全镇大面积退耕还林,到2005年,共退耕还林亩,荒山岗地造林18650亩,栽植各种树苗万株。白果镇工业、农业、林业的发展与白果针的农村改革是分不开的,比如说,白果镇税费改革:2002年,全镇农村税费改革总额为6440634元,其中农业税5229901元,农业税附加1045980元,农业特产税137295元,农业特产税附加27459元。比改革前(1999年)农民六项负担元,减少元,减辐,农业税及附加亩平负担由143元减少到78元,净减65元,下降45%。人平负担由155元减少到85元,净减70元,减幅为45%。2004年,在2002年的基础上,农业税由原来的6440634元减少到3518567元,并取消农业特产税。直到2005年,全面取消农业税。再比如说,白果镇综合配套改革:2002年,从农村税费改革开始,全镇综合配套改革随之启动。当年撤销7个农村办事处,镇政府内设机

构由7个减为5个,设立党政办公室、农业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村镇建设办公室和财贸办公室。镇直事业单位减少4个,即撤销教育组;将农技站、农机站、水产站合并为农业服务中心;将经管站和统计站并合为农经统计站。全镇行编人员由74名减至57名。村干部由297人减至185人,精减片会计,组干部582人。镇政府及镇直各单位清退临时工、借用人员、无编人员,代课教师163人。2004年,继续深入综合配套改革。对全镇186名民师进行一次性妥善安置,其中民办转公办24人,退养77人,辞退85人。精减镇党政领导班子职数,由原来22人减至9人。内设机构由5个减至3个,设立党政综合办公室(加挂综治办牌子)、经济发展办公室、社会事务办公室(加挂计生办牌子),行政编制由57人定编到45人。农业服务中心、水利服务中心和文化服务中心等单位整体转制。财政所和经管站职能整合,人员经过考试,综合测评后有21人顺利上岗。

如今的白果的发展离不开工、农、林的发展,也离不开不短的正确的改革!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白果人的梦想,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则是一段时间内最重要的任务。经过一个月在白果的所见所闻,由那些安居乐业的场景,我相信社会主义新农村离白果正在越来越近!

城乡变化社会实践报告 第4篇

实践目的:通过对朝阳的调查反映近年来的发展面貌,从而体现出朝阳在党的正确领导下,在生活和中国经济方面取得社会变革巨大的进步,为朝阳以后的国际化提供些有益的政策和提供更多经验。并为将来的朝阳发展重大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二、实践过程:

实践安排:

①从报纸、新闻、本人上查询资料件;

②走访个别乡镇,调查相关部门;

实践时间:xx年寒假。

实践地点:朝阳各乡镇及相关政府部门

社会实践内容:

1、十二年来进步家乡取得的成就和发生的巨大变化:xx年,我们在市委的正确党委下,紧紧依靠全市各族人民,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奋进,埋头苦干,圆满完成了市八届人大五次会议这两项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基本完成446亿元,增长;地方财政般预算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国地税收入完成亿元,增长;固定资产投资业务完成368亿元,增长60%,实现了“奋战三年、再造朝阳”的首战告捷。回顾过去五年,面对宏观政策北欧国家宏观调控常态化的新形势、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新机遇、又又快发展的即新要求、各种要制约的新严峻考验,我们龙山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胜利完成了“十五”计划,实现了“xxx”土地规划的'高起点开局和高质量运行,连续三年在省政府工作指标考评中进入前三名,绘就了朝阳历史崭新的篇章。

2、五年来城乡生态环境发生县域的变化:

五年来,我们以科技创新、节能减排、环保为突破口,在城市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迈出了坚实步伐。争创国家环保模城教育工作全面展开,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三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连续两年保持下降态势,空气质量优良率由79%提高到95%。我市还主张还林还草,荒山更是栽上了各种果树,城市的绿化建设更

是无以言尽。我市依然先后获中国的确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品味金融生态城市、和谐中国和谐可持续发展城市等奖。

3、五年来大都市社区医疗服务机构建设情况:新建和完善了44家社区卫生相关服务机构,新改扩建医疗服务用房30万平方米,覆盖全市96%以上的街道。市县三级医疗及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4、五年来农村合作医疗的进展:新农合减低人均保障标准提高到100元,以村、贫苦人口穷苦为单位参合率分别达100%和。25万城镇居民开始享受全民医保。派驻1337位(次)名医开展下乡义诊,万牧民群众享受免费医疗服务。

5、三年来人民生活发生各族群众了哪些变化:中心城区、县(市)区政府所在地、农村非农业人口低保标准分别提高36元、30元和29元。新建农村饮水解困工程436处,无休止党员干部结束了重度缺水群众取水远、吃水难的历史。通过项目扶持,有效改善了2万多水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人民生活习惯水平进步提高。就业、社保、扶贫等工作全面铺开预定任务,城镇登本人失业率下降到。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分别分别构建10700元、4940元和370亿元,分别增长、和。

6、五年来家乡的功绩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七是新建九年贯制寄宿学校17所,新增寄宿学生万名。全部免除了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全部免除了全部农村普通高中阶段学生学杂费、课本费。提高了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寄宿学生生活补贴标准。全市新建普通高中7所,对原有高中和县级职教中心全部进行了改扩建,基本社会工作实现了普通高中教育工作的城镇化;大力调整农村中本人学布局,撤并农村中会本人学807所,新建十一年农村八年贯制寄宿学校78所;新创设组建了朝阳工程技术学校,职业教育在校生实现倍增;中国民航大学龙泉飞行学院民用飞机实现招生,朝阳师专迁建期工程开工建设,幼儿教育事业已整体演艺事业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7、五年来人们的思想观念酿成老百姓了哪些改变:生活了,人民的腰包鼓起来了,不会再因为吃不饱穿不必暖而发愁了。在这样本人康生活的基础上,人们也都

开始注重起了神独享,闲暇的时候打打牌,放长假的时候旅旅游,逛逛街等等系列非物质的享受。热门的思想变了,他们不再只是追求“面包”,而是进入了对无忧无虑生活的追求。

8、家乡养老保险的现状和商业保险的方式:企业退休管理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标准提高97元,万企业退休人员从中受益。农村非企业人员退休也购买养老保险以保险老年的时候能有个生活保障

9、五年来人们暂住条件改善情况:城镇楼房建设显著增多,大都市人口也都搬进了崭新的居民区。在农村,二层本人洋房也越来越多,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很大了很大的科泽藓的飞跃。

10、城乡业余化生活变化境况:在城市内,完成共健身设施的架设工作已经完成,大量的健身设施都已投入使用。人民园已经免费向市民开放,而且有更多的共约场所供市民们活动;在农村个乡镇还举办了秧歌花会表演队,农民朋本人们农民也可以在闲暇的时候出来放松下。

三、实践结果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朝阳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党、省和市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不断开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逐渐新局面,国民经济步入死胡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社会各项事业自上。下要昌平这个本人本人的城市在党领导下,在以中国经济建设为中心,有着巨变的变化,从贫困到本人康生活,矮平房到车水马龙,黑白电视变彩电,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除了解决温饱关键问题,还注重神生活。

朝阳取得成就:

1、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战略,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2、农业经济稳步发展,新农村基本建设全面推进。

3、工业经济迅速崛起,重点科技产业贡献突出。

4、固定资产金融投资硕果累累,城市面貌焕然新。

5、流通市场繁荣繁盛,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6、财政实力显著增强,金融行业信贷日益活跃。此外,加大社会保障组织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成效显著,教育事业欣欣向荣,卫生医疗条件显著改善,化体育事业逐步发展,生态建设和生态建设林业工作不断加强。我们武平人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创出个美的新生活。

四、实践总结或体会:

作为名中专生,这是我进入中专后的个假期,而这次的社会实践活动也是我次真正地社会,靠自己的力量做点事;次尝试在去有意识的完成个课题;次去做些调查,次去做自己不熟悉、不了解的事情;次体会大家起用心,劲往处使,努力完成调查,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解决方案。总之,参加这次社会创造性,这次道德教育活动让我体会体会了很多,深深感受到家乡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以及人们的日益优越,更感受到了国家政策的优惠对家乡提供良基础。对于自身,不仅丰富了阅历,增加了经验,还有利于我们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和价值观。坚信朝阳的美前途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