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通用6篇)

时间:2025-04-14 14:44:40 admin 今日美文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1篇

(1)是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需要

铁路运输相对于公路运输具有速度快、污染少、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具有速度快、高连续性、受气候条件影响小、运转过程风险小、手续简单的优点。本项目的运输货物为中长途运输,企业引进铁路运输方式给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运输平台,利用铁路快速的运输和完善的铁路路网,能有效地降低企业的运输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是满足企业货物运输的需要

铁路受气候影响较小,利用专用线运输能够保证企业货物按时到达,通过铁路运输方便快捷,并且铁路运能大,能够满足企业货物运输的需要,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3)是落实“调整运输结构,增加铁路货运量”中央部署的需要

2018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也提出,推动大宗物流由公路运输转向铁路运输,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突破性新进展。交通运输结构减排已经提升到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同等重要的地位。发挥铁路节能环保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铁路在“污染防治攻坚战”中的骨干作用,从而减少汽车运输产生的灰尘、尾气对环境的影响。

综上所述,利用铁路运输可满足企业货物运输的需要,运输保障性强,运输成本低;可以更好的促进企业快速稳定的发展,显著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有利于公司长远的发展,同时能降低单位货物周转量的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空气质量,对地区的经济建设、节能减排、推动当地工业发展将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铁路专用线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2篇

1.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11号);

2.《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和评估报告编制大纲(试行)的通知》(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

3.《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国办函〔2014〕119号);

4.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2015年);

5.《_中央_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中发〔2015〕10号);

6._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家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国办函〔2015〕32号);

7._颁布《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2019年);

8._中央印发《中国_政法工作条例》(2019年1月);

9._中央印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2020年12月);

10._中央_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2021年8月);

11._中央印发了《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2021年1月);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3篇

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1

基本概况............................................................................................... 1

项目名称.................................................................................. 1

建设单位.................................................................................. 3

评估主体.................................................................................. 3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

项目占地和涉及被征地人数.................................................. 3

项目补偿办法.......................................................................... 3

项目区域自然环境................................................................ 10

项目建设必要性及功能定位................................................ 13

第二章评估说明........................................................................................................... 1

评估依据............................................................................................... 1

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 1

社会维稳的主要依据.............................................................. 1

其他相关资料.......................................................................... 3

评估原则............................................................................................... 3

评估目的............................................................................................... 4

评估主体............................................................................................... 5

评估方法和过程................................................................................... 5

评估方法.................................................................................. 5

评估过程.................................................................................. 7

第三章社会稳定风险调查......................................................................................... 10

社会稳定风险调查............................................................................. 10

风险调查及各方意见采纳情况......................................................... 10

风险调查范围........................................................................ 10

公众参与调查分析................................................................. 11

公众参与的完备性................................................................ 18

风险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18

第四章社会稳定风险识别......................................................................................... 21

风险识别的原则和依据..................................................................... 21

风险识别的原则.................................................................... 21

风险识别的依据.................................................................... 22

风险识别的思路和过程..................................................................... 22

风险因素识别..................................................................................... 23

风险识别方法........................................................................ 23

对照表法风险因素识别........................................................ 23

风险估计评估........................................................................ 29

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的评估............................................................. 37

落实措施后的风险等级确定............................................................. 45

第五章评估结论......................................................................................................... 48

拟建项目存在的主要风险因素......................................................... 48

拟建项目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评估结论................. 49

项目合法性评估结论............................................................ 49

项目合理性评估结论............................................................ 50

项目可行性评估结论............................................................ 51

项目可控性评估结论............................................................ 52

项目的风险等级................................................................................. 53

拟建项目主要风险防范、化解措施................................................. 53

应急预案和建议................................................................................. 59

应急预案................................................................................ 59

建议........................................................................................ 65

附件1:委托书

附件2:项目相关资料

附件3: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档案资料明细

附件4: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备案表

附件5: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案

附件6: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公告

附件7: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座谈会记录

附件8:民意测评表

附件9:民意测评表表汇总表

附件10:走访记录

附件11: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听证会议记录

附件12:社会稳定责任小组论证意见

附件13:会审会议记录

附件14:重点评估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附件15:矛盾化解工作对策及应急工作预案

基本概况

项目名称

XXX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4篇

建设单位

XXX

评估主体

XXX

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本工程铁路专用线工程投资估算总额为亿元。

暂采用自自筹资金30%、银行贷款70%的融资方案。

项目占地和涉及被征地人数

XXX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位于子长市杨家园则镇吴家寨子村,项目用地面积亩,其中涉及林地亩(有林地亩、灌木林地亩、宜林地亩)。项目用地类型主要为林地、草地及建设用地等,不占用基本农田。

吴家寨子村涉及征地人数为560户1703人,其中60岁以上703人,50岁以上300人,30岁以上300人,30岁以下400人。

本工程项目区周边1km范围内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项目选址符合城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求。本项目是子长市响应国家“打赢蓝天保卫战”,落实“公转铁”政策的重要项目。因此,本项目环境适应性较好。

项目补偿办法

XXX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建设征地涉及子长市杨家园则镇吴家寨子村,具体四至范围以规划勘察测绘的界限为准。

根据《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及子长市有关文件规定,按照子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规划,结合本次征收范围内的实际情况,拟依法采取货币安置方式进行安置,符合《_土地管理法》、《陕西省实施<_土地管理办法>办法》、《_国有土地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标准。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5篇

包头-神木西

神木西-大保当

大保当-张桥北

铁路等级

国铁I级

正线数目

最小曲线半径

一般3500m,困难2800m

1600m

限制坡度

6‰/13‰

13‰

6‰,双机‰

牵引种类

机车类型

SS系列、HXD系列

牵引质量

5000t、部分10000t

5000t、部分10000t

5000t

到发线有效长

1050m、部分1700m

1050m、部分1700m

1050m

闭塞类型

自动

(二)子长车站

1.车站既有设备设施概况

铁路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第6篇

1. 子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延安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的通知(子政办发〔2021〕86号);

2.《子长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子长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通知》(子政办发〔2022〕1号)。

其他相关资料

1.与该项目稳定风险评估相关联的技术参考资料;

2.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评估原则

1、全面客观原则:坚持全面调查与重点核查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经验总结与科学预测相结合,运用科学先进的且合适可行的方法与手段进行分析评估,秉承公正、客观、科学的态度,保证评估信息的准确性、使用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论的正确性和预防、化解措施的有效性。

2、权责统一原则:评估主体受项目实施单位和相关单位委托,具体组织实施风险评估工作,对评估结论负责。

3、合法合理原则:评估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做到公开、公正,体现公平,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和利益相关者的意愿。

4、准确有效原则:评估报告内容全面,重点突出,以严谨客观地分析论证为依据,全面回答有关各方所关注的问题,对项目可能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及其可行性与有效性、项目的整体风险等级有明确的评估结论。

5、科学民主原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科学、规范的评估标准,深入调查研究,多渠道、多方式、多层次征求意见,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充分论证,确保评估工作全面、客观、准确。

6、以人为本原则:统筹考虑发展需要与人民群众承受能力,统筹考虑人民群众长远利益与现实利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合理诉求,及早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防范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

7、公平效益原则: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评估目的

构建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与评估机制,用科学方法和手段对重大工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进行分析预测、研判评估,及时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化解社会稳定风险,对顺利实施重大工程项目、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根据《陕西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规定》(2021年01月)、《陕西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陕政发〔2021〕11号)、《_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陕办发〔2021〕15号)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要求,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在展开前期工作时,应当对社会稳定风险进行调查分析,征询相关群众意见,查找并列出风险点、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提出规范和化解风险的方案措施,提出采取相关措施后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建议。为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减少和消除在规划建设、土地征收、改制、城建、涉农政策、教育、医疗、物价、劳动保障等领域,凡是可能引发不稳定事端的事项都要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作为可行性研究和决策的必经程序,以实现维稳关口前移,保证其顺利进行。

评估主体

项目评估主体为XXX。

XXX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编写工作由XXX承担,我公司具有陕西省工程咨询协会授予的工程咨询单位乙级资信证书。

评估方法和过程

评估方法

风险调查的方式有全面调查、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等,其中抽样调查、个案调查和典型调查用的较多。风险调查常用的调查方法有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根据实际情况,不同的调查方法可以选择不同的调查方式。下面对常用的调查方法及其调查方式做简要介绍。

①问卷法。调查问卷要做到语言简洁、易懂、具体、明确,尽量避免专业术语以及不确定的、有歧义的、诱导性的语言;问题排序由简单到复杂,开放性问题一般放在最后,敏感性问题注意提问的方式。

②访谈法。按照不同的调查方式,分为个人访谈和集体访谈。a.个人访谈:访谈对象既包括项目的利益相关者,也包括项目所涉及的有关环保、交通、水利、节能、建筑等各专业领域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业人士,以及经验丰富的当地人。访谈法要注意及时整理访谈记录。b.集体访谈:采用座谈会、研讨会等方式开展对相关者的调查。

③文献法。通过搜集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以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搜集文献与项目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区域规划、产业规划、产业政策以及行业标准,工程技术、经济方面的标准、规范,项目前期的各种前期文件、报告等。

④观察法。观察法在实地踏勘中用得比较多,主要是为了掌握项目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构成情况,有时也综合运用到问卷法、访谈法、座谈会法中。

⑤实验法。结合项目方案,设定一定的环境或情境,分析外界反应,从而判定该项目对周边环境是否产生影响的一种方法。例如模拟推演、局部试点等。

根据_中央办公厅、_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21〕11号)的规定,本次评价公众参与调查的方法为公示公告、公开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和座谈会,了解当地公众对拟建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然后汇总整理,形成公众参与调查意见。

本次评估采用的调查方法汇总如下:

调查方法汇总表

调查分类

调查方法

工程资料采集

个案访谈法、文献法

文献资料采集

文献法

利益相关者态度

问卷法、访谈法(个案/座谈会)

当地社会组织的态度

访谈法(个案/研讨会)、观察法、文献法

当地自然条件

观察法、文献法

当地社会条件

问卷法、访谈法(个案/典型)、观察法、文献法

时机条件

访谈法(个案)、文献法

同类和类似事件调查

访谈法(个案)、文献法

评估过程

1、明确风险评估的组织机构及职责分工

(1)首先成立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相关部门领导及稳评咨询服务机构人员组成。

(2)主要职责

组长:全盘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

副组长:结合各部门的实际情况协助组长做好风险评估工作。

成员: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张贴公示,组织召开风险评估座谈会等风险调查;调研资料的汇总、分析;编制评估报告等。

2、收集相关资料

评估小组成员需收集并认真审阅项目前期各种文件,以及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相关规划与标准规范等。

3、民意调研

通过实地调研、公示、上门走访、问卷调查、网上调查、走访重点部门、舆情分析等形式,充分了解各方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建议,并进行归类、汇总和查找分析主要风险点。

4、全面评估论证

评估小组重点围绕拟实施项目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进行客观、全面地评估论证;对拟实施项目所涉及的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风险等级评判等内容逐项进行评估论证,特别是对风险因素、风险发生概率、可能引发矛盾纠纷的激烈程度和持续时间、涉及人员数量、可能产生的各种负面影响以及相关风险的可控程度进行评估论证。

5、确定风险等级

在综合考虑各方意见和全面分析论证的基础上,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发改投资﹝2012﹞2492号)对拟建设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等级作出客观、公正的判断,确定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等级。

6、制定风险防范处置预案,落实维稳措施

针对评估中发现的不稳定因素及隐患,提前做出防范矛盾激化预案和处置方法。

7、编制评估报告

在充分论证评估的基础上,汇总前期形成的评估事项、风险分析、应对措施等编制完成《铁路专用线改扩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

8、召开评审会议

组织相关风险因素及项目涉及的行政主管部门对稳评报告进行评审。

9、修改完善稳评报告

将稳评报告评审会上各方面提出的意见、建议归纳汇总,认真研究提出处置方法,分析制定相关工作方案,修改完善稳评报告。

10、稳评报告报送备案登记

按照稳评工作规定,向维稳部门报送稳评报告,进行备案登记。

由于篇幅问题只能发布一部分,需要全部内容的可以私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