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演讲比赛总结报告范文 第1篇
时值年末岁尾,尽管学校各项工作纷繁复杂,但首届读书节系列活动之一的教师读书活动在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下圆满完成了,首先感谢所有老师对读书活动的大力支持。从始至终,本次读书活动井然有序,特别是我们教师所写的读书心得,更是异彩纷呈,妙语连珠。所写的内容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三类:一类是关于课堂教学方面的心得体会;另一类是班级管理方面的心得体会;第三类是有关教师成长的心得体会。无论是哪一方面的心得体会,教师们都结合自身教育教学实践,谈体会,说方法,并做到学以致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所写感想,内容丰富全面由于我们教师所选书目较多,因此教师所写心得,更是各不相同:有关于听课、评课的内容,有关于阅读指导方面的内容,有课堂教学实效方面的有课堂教学中反思方面的;在班级管理方面,有课堂管理的经典细节,也有赏识孩子教育等方面的内容;对于教师成长方面,内容同样丰富多彩,如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优秀教师成长之路等各个方面,这些让人看了耳目一新。
二、有针对性的去读,去写,真正做到了有感而发。同样一本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想,因为每位教师的'成长经历、性格特点、兴趣、爱好不同。因此看不同的书,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即使是同一本书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感受,也会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关注不同的细节、不同的章节。如《透视名师课堂管理的66个经典细节》一书,牛秀侠老师细读本书,工作执着、富有爱心让她一生难忘;邹炜老师读了本书,明白了关注课堂教学细节的重要意义,表示今后一定会在这方面苦下功夫;张广顺校长读了本书,则对课前准备工作与倾听孩子心声这两方面情有独钟,感受颇深。本次教师读书活动虽然历时仅仅一个月,但教师参与积极性之高,参与人数之多,学习态度之认真,的确令人感动。通过本次读书活动,教师们收获颇多,但有一点值得我们今后注意:读,要读想读之书,不能面面俱到;写,要有感而发,不能随意摘抄。
读书演讲比赛总结报告范文 第2篇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多年来我校一直将“经典诵读活动”传承、继续、并将之发扬广大,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四下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每节语文课前准备2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月可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相结合。开辟诵读窗口,学校橱窗每周推荐一首古诗,供学生诵读赏析,感悟。
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三、活动收获与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他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读书演讲比赛总结报告范文 第3篇
本次演讲比赛非常成功,有14名选手参与进来,整个过程各语文教师精心辅导,各位选手充分准备,或真实地写出自己身上难忘而快乐的读书经历;或抒发了自己通过读书得到的收益,展示了我们益小学生通过读书而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
通过此次演讲比赛,使同学们个性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在校园内再一次掀起“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热潮。 为积极响应“德润宝鸡 书香校园”读书活动,我校先向全校师生发起“书香养徳”读书活动倡议书,随后开放了班级图书角,征集了20篇以读书为主题的优秀习作和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我们还将在期末评选出阅读小明星,有利地促进了同学们读书兴趣的培养,校园读书氛围更加浓厚。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各项活动中。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的读书好习惯会一直持续下去,相信大家会做得更好!真正做到与书为伴,以书为友,让好书伴我们一生成长。
读书演讲比赛总结报告范文 第4篇
酝酿已久的读书演讲会终于如期召开,学生们踊跃参加,因为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演讲稿都提前写好,或是打印好,我询问了十几个学生,他们都在家里进行了演讲练习,有的甚至还背诵稿件,做到胸有成竹。
鉴于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原定8人的演讲最后变成13人,本来一节课完成的演讲会只好临时调成了两节课。
13名选手依次上场,他们精彩的表演带给同学们很大的震撼,全体小观众听得很认真,不时爆发出阵阵掌声,整个演讲会期间,教室的气氛很热烈。
最后,以举手表决和无记名投票两种方式进行评价,选出三名一等奖,五名二等奖,五名三等奖。一等奖选手是:……二等奖选手是……三等奖选手是:……
虽然选手们都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但是我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在一一列举:
首先,个别学生不够落落大方,眼睛一直瞅着自己的`稿子,不敢和观众进行眼神的交流,甚至有的同学紧张得声音都发颤。
其次,稿子大多来自网络,有几篇稿子出现雷同现象,还有的完全照搬,没有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修改。
再次,有个别学生虽然沉稳,但是音调过于平淡,没有抑扬顿挫的激情,很难引起观众的共鸣。
最后,虽然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之前做了精心的准备,但是准备还是不够充分,大部分学生做不到完全脱稿,这样就使演讲变成了朗诵。
鉴于以上,我认为,学生们还是缺乏锻炼,以后要多举行这样的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我。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们对读书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更多的感悟,班级将会掀起多读书、多好书的新高潮。
读书演讲比赛总结报告范文 第5篇
为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良好读书习惯,充分利用好学校书屋,开展读书活动,旨在营造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围绕主题活动我们开展了读书演讲比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健康生活、快乐成长。
现对此次活动总结如下:
整个过程选手们准备充分,演讲内容积极上进,写出了自己通过读书得到的收益,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展示了我们的学生通过读书而健康成长的精神风貌。今天演讲非常成功,使学生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励广大少先队员继续投身到读书活动中,在读书中学习,在读书中感悟人生,在读书中不断成长。通过此次演讲比赛,使同学们个性得到发展、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在校园内再一次掀起“读书好,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热潮。在演讲比赛过程中,学生们的.演讲稿主题鲜明,思想积极上进,演讲过程中口齿清晰,语气、语调适当,表达流畅,衣着得体,精神面貌较好,能充分展示当代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但也有一部分同学胆子较小,站到讲台前就忘了演讲的内容,说明我们在平时的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仍需加强。兴趣的培养,校园读书氛围更加浓厚,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一定会以更高的热情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虽然这次活动结束了,但我们读书的好习惯会一直持续下去,相信大家会做的更好!真正做到与书为伴,以书为友,让好书伴我们一生成长。
读书演讲比赛总结报告范文 第6篇
2003年8月以来,苏仙区广泛开展了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着力提高党员干部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今年,区委又在全区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了评选学习型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活动,全面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整体素质,为全区跨越式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夯实基础,重心前移,构造分类指导、分层推进、分项运筹的平台
1、分类指导,注重“实在性”。一是面向领导班子抓学习理念的深化。通过开展“终生学习,终生受益”等大讨论,邀请专家授课,组织外出考察,促使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更新观念,开阔视野,深化学习理念。二是面向党员抓表率作用的发挥。把认真学习、深入实践、大力创新作为党员民主评议、评先评优的重要内容,引导广大党员增强本领、提升素质,积极向智能型、钻研型、开拓型转变,充分发挥带头学习的表率作用。三是面向干部抓工作方式的转变。对各级干部提出了“学习新知识先人一步、接受新事物超人一等、运用新方法高人一筹、投身新实践快人一拍”的新要求并设定量化指标,通过业务知识测试、工作方式评价和工作实绩考核,激发各级干部的学习热情。
2、分层推进,注重“实效性”。一是典型带动。通过在区国税分局、区畜牧水产局、良田镇党委等重点示范单位定期举办学习交流会、理论研讨会、典型表彰会、成果展示会和知识讲座等活动,带动全区的创建活动。二是效益驱动。广泛开展技能比赛、岗位练兵、发明创造等活动,用学习效益来推进工作。区国税分局组织了一个7人攻关小组,经过两个多月的昼夜摸索,进行了2000多次反复测试,成功开发了湖南4.40版自动考核软件,并通过了省国税局的评估,目前已在全市税务糸统推广使用。三是能力推动。通过举办青年干部读书班、开展法律、英语、电脑、写作、普通话、口才等培训,使每个干部职工掌握了一门以上实用技术,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3、分项运筹,注重“实用性”。在深学上,组织各级机关广泛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讨论,解放思想,在全区深入持久地掀起宣传、学习、贯彻、落实_精神的热潮。在活用上,积极帮助党员干部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经验,运用到到做好本职工作、促进区域发展上,在全区形成“放开手脚干工作、专心致志求发展、争先进位谋崛起、万众一心奔小康”的生动局面。
二、精心运作,环环紧扣,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创新、阵地创新的载体
1、学以致用,创新学习内容。一是因人而宜定“主题”。在区直机关党员干部中以“学法律、学理论、学技术”为主题,在农口糸统和乡镇干部中以“科技兴农、科技致富”为主题,在妇女党员干部中以“双学双比、争当四自新女性”为主题,在下岗失业党员干部中以“学习技能,转变观念,自强不息”为主题,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富有特色的“知识武装工程”。二是因时而宜抓“专题”。重大政策出台后,及时推出专题学教活动,促使干部把握政策、研究政策、运用政策;发生重大情况变化时,引导党员干部分析原因,制定对策,提高应变能力。三是因事而宜选“课题”。紧扣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选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选准学习与调研的切入点,边学习,边调研,边论证。2003年,以区委、区政府实施项目兴区战略为课题,广泛发动党员干部献计献策,引资引企,形成了项目建设的热潮,全区共引进先进技术14项,引进外资70余亿元。
3、整合资源,创新学习阵地。一是建好固定场所。2003年,区委投入1800多万元在王仙岭新建了占地30亩、总建筑面积达114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党校;投入150多万元,建立23个远程教育站(点)。二是办好流动课堂。根据农时季节和农事特点,由区委组织部牵头,农技部门配合,组织23名技术人员巡回到村组传授农村实用技术。三是用好传媒工具。借助各级新闻媒体和宣传阵地,强势推出一批颇具吸引力的专栏专题,形成大宣传、大学习的氛围。
三、因势利导,跟踪推进,健全外在牵引、内在开发、潜在激活的机制
1、健全导向机制,聚合外在牵引力。一是抓龙头示范。区委从常委抓起,从提高中心组学习质量上求突破,坚持每月开展一次专题学习,每个专题联系一项重点工作。42名区级领导办点示范,提高创建质量,推进创建活动。二是抓健全机构。区委成立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规划部署全区创建工作,协调解决有关重大事项,并由区委组织部负责日常工作,定期研究、部署、督查各项具体活动。三是抓优质服务。区委建立学习资料提供制度,由创建办定期摘编资料,批转各机关组织学习。同时,建立骨干培训制度,邀请高校、院所的专家对骨干进行系统轮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