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方案(推荐4篇)

时间:2025-01-06 12:43:52 admin 今日美文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方案 第1篇

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项目申报成功

近日,由民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共同确定的第四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公示,全国共14家企业、14个街道入选,我市共有2个智慧健康养老试点示范项目,分别是福州高新区森林康养基地和象屿慈爱老年公寓。

据悉,福州市森林康养基地是福州市森林康养示范基地,位于福州高新区福山郊野公园内,用地总面积5万平方米,是国内首家集健康养老、养生度假、休闲度假、森林运动、森林休闲、森林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康养基地,也是国家第一批、福州市首批医养结合试点示范基地,获得了省市级相关部门及市市政府的肯定。

森林康养基地共覆盖森林康养、森林康养等领域,主要包括疗养、养生、休闲、康养、餐饮、运动等多种服务业态。森林康养基地可以提供强大的产品与服务供给,为林下休憩健身、健康管理、康养调理等多种服务提供丰富的物质与物质支持。

通过打造森林康养基地,福州将为老年人提供适宜的森林康养环境,让老年人真正享受“望闻问切”式的健康颐养。比如针对老年人最热的心脑血管病、风湿病等疾病,该基地将提供康养理疗、健康调理、养生调理等服务,涵盖“吃、住、行、游、购、娱”等各个方面。

在森林康养基地,福州全市的森林康养基地已经成为投资最大的一家,规划床位达到3万余张。“厦门市正处在打造‘林城生态示范基地’的目标下,我们将积极采取政府+企业+园区+基地+社区+学校+老人+社会+专业团队+志愿者+老人+父母+子女+亲人四位一体的社会化养老模式,让‘森林康养基地’成为老年人口最佳选择。”福州市居家养老服务协会会长陈成斌介绍。

“这么多政策的落实,这么多企业和社会组织、社会人士,你们是不是也心动了呢?”福州新闻网记者在福州市为老服务平台管理员陈成斌的微信对话中,根据“晋中——养老服务平台”发来的消息,陈成斌表示,今年他们要在四星级以上养老机构建设2家养老服务机构,此外,还要推进创建3A级以上景区(旅游景点)。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方案 第2篇

第一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公示

德州新闻网讯 1月12日,德州市政府网站公示了德州市第三批智慧健康养老应用试点示范名单。示范目的是促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努力推动我市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德州市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我市将立足现有发展基础,按照试点示范引领、整体推进的思路,以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体制机制和市场环境,建立完善的养老服务政策体系,加快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具体要求如下:

●推动建立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全市将以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逐步扩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覆盖面积,大力发展智慧健康养老产业,重点建设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区、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智慧健康养老示范企业,实现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示范街道、示范企业、示范基地“四示范”目标,基本形成养老服务大数据应用体系。

●推进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整合养老服务资源,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智能穿戴设备、智慧养老等应用场景,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建立养老服务需求分类和分类标准,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养老服务设施供给,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创新发展,大力推进智慧养老服务。

●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布局,聚焦“养老大数据”、“智慧养老”、“智慧养老”、“医养结合”、“老年健康”等领域,推动产业发展和生态构建。

为深入推进养老服务“放管服”改革,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资养老服务业,成都将出台实施方案,大力发展养老产业。

●成都将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行业规范、企业主体”的原则,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补贴制度,出台相关扶持政策。

●加强培训体系建设,实施养老机构星级评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养老院服务质量星级评定,提升养老机构管理服务水平。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方案 第3篇

智慧养老应用试点方案

智慧养老,是指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硬件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品,实现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与健康养老资源的有效对接和优化配置,推动健康养老服务智慧化升级,提升健康养老服务质量效率水平。

一、目的意义

智慧养老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面向居家老人、社区及养老机构的传感网系统与信息平台,并在此基础上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物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养老服务。

二、方案概述

智慧养老通过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利用智能技术帮助养老机构提升管理效率,并通过平台及智能终端设备,对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健康状态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医疗问题,让养老机构及养老人员能够主动感知老人的生理、心理状态,及时掌握老人的健康状况。

三、系统优势

1、低成本

通过安装在老人身上的智能设备(如血压计、血糖仪、智能床垫等),不仅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同时减轻老人的经济负担。

2、智能化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老人的心率、呼吸、血压、睡眠等情况,并把数据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给老人的子女、社区医生和亲属,从而实现对老人的健康数据跟踪和管理,更好地保障老人的健康。

3、专业化

通过建立一套成熟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的服务评价体系,为老人提供专业化的、个性化的健康服务。

4、安全性

通过布防、监控,探测等智能设备,实时监测老人居家安全状况,当老人遇到紧急情况时,可以第一时间通过APP或者直接呼叫家庭医生或上门服务。同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也能通过智能化系统和24小时守护机制,确保老人身体健康。

5、节约成本

居家养老是目前较为常见的养老方式,因此,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能够满足不同的需求。同时,这种方式还能降低政府的财政负担。所以,应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居家养老服务收费标准。

6、专业化

经过专业的培训,服务人员还能在院内照护。

智慧养老服务平台试点方案 第4篇

补助范围:对符合《安徽省智慧养老机构建设规范》并通过验收的智慧养老机构给予补助。

补助方式及标准。对创建获得省级示范标准的智慧养老机构和智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示范项目,依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发展智慧养老若干政策》、《池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发展智慧养老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确定。

实施程序。按照省规范标准创建,符合条件的按照省制定的创建标准申报,县民政局会同财政局组织审核,报市民政局、财政局遴选。

三、资金筹措

(一)资金来源。县级财政一般预算安排的资金;各级福利彩票公益金安排的资金,省、市、县级福利彩票公益金每年用于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经费不得低于当年本级留存公益金的55%;其他渠道筹集的资金。

(二)资金管理。要加大资金整合力度,加强养老服务补贴、养老保险、社会救助等制度的统筹衔接。社会办养老机构一次性建设补助、贷款贴息补助可用于养老机构房屋建设、设备、设施添置更新费用等。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养老服务(指导)中心运营补贴可用于设备添置、人员工资、人员培训、综合责任保险费用等。

四、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抓好落实。县民政局、财政局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县民政局负责编制规划、制定标准、项目实施督导;县财政局负责落实县级补助资金。

(二)部门协作,严格检查。县民政、财政等部门应加强协调,密切协作,齐抓共管,将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建立由民政、财政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详细工作计划。

(三)规范管理,严格监督。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自觉接受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审计、新闻媒体和群众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