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实施方案 第1篇
5.文旅消费惠民行动。开展“文化有礼 全民畅享”第九季合肥市高雅艺术文化惠民活动,全年推出18场文化惠民演出剧目。开展合肥演艺集团2023剧院演出季活动,引进20场精品演出并执行惠民票价。鼓励各县(市)区、开发区发放消费券。(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文旅局、市商务局)
6.“调峰填谷”促消费行动。鼓励各旅游星级饭店、酒店民宿在非周末、非节假日等市场淡季期间,自行选择合适时段,开展打折促销。鼓励A级旅游景区增加“必玩、必看、必尝”等消费项目,对特定群体开展免费游、半价游优惠。活动期间开展打折促销活动的文旅市场主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评先评优。(责任单位:市文旅局)
7.企业平_动优惠行动。支持文旅企业加强横向联合,推出简便易行、含金量高的年票、联票、套票,鼓励银联和银行机构叠加开展支付优惠活动。促进各大OTA平台推出“520”合肥文旅惠民消费季旗舰店、品牌馆,配套宣传资源“种草”引流。(责任单位:市文旅局)
惠民实施方案 第2篇
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由乡镇、城区申报,县文旅局汇总申报、市级汇总评议后产生推荐名单,上报省级审定。各项具体任务最终以省文旅厅下达计划任务为准。2024年任务数与2023年持平,即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32支、乡土文化能人艺人20人、乡村文化带头人32人。
已确定的乡村群众文艺队伍(文艺小分队)、乡土文化能人艺人、乡村文化带头人中,对确有特殊情况,不能继续完成任务的,在有等额主体补充的前提下,按照乡镇、城区,县文旅局汇总申请、市级审批、省级备案的程序,进行退出递补,形成严进严出的机制,确保“四个一批”队伍的稳定、规范、高质量开展活动。
惠民实施方案 第3篇
18.深入挖掘沪苏浙市场。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宣传矩阵开展满足沪苏浙市场需求的精准营销。赴苏州、上海等地举办“美丽合肥,养人之城”文旅推介。(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投促局)
19.大力开发潜在市场。前往北京、广州、福州、西安等重点客源城市开展旅游宣传推介。设立旅游地接奖补资金,对承接市外旅游团队来合肥旅游并提供地接服务的旅行社给予一次性奖补。(责任单位:市文旅局)
20.有序开发入境市场。配合省厅举办第十三届安徽国际文化旅游节开幕式,筹办RCEP地方政府暨友城合作论坛、鞑靼斯坦—安徽商务论坛,参加德国友城奥斯纳布吕克市五月周活动,推介合肥优质旅游项目,邀请境内外旅行商来肥采风踩线、合作洽谈。(责任单位:市文旅局、市外办、市台办)
惠民实施方案 第4篇
12.推动商文旅融合。鼓励商业综合体、街区构建一批文化有根、商业有品、经营有道的特色消费新场景,满足“全龄、全时、全新”多元化消费需求,举办“爱有回响,壹路生花”中市街一周年庆、2023首届合肥啤酒龙虾嘉年华、合肥城市咖啡节、2023中国(合肥)第五届房车露营大会暨休闲旅游装备展等创意促消费活动,以创新创意引流聚人兴商。(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文旅局)
13.推动农文旅融合。开展乡村旅游“421”行动,重点培育巢湖南湖方民歌村等创建省级“艺术”主题村,推进200个乡村旅游“微创意 微改造”提升点建设。举办“早茶来柘尝,夏至巢好玩”合肥夏至民俗文化节、中国·合肥“绿色大圩”葡萄文化旅游节、第22届中国(合肥)龙虾节、三十岗西瓜旅游文化节、2023年合肥市龙舟公开赛(_官亭站)、第十五届中国肥东荷花文化旅游节等农旅节庆活动。创新试点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与安徽艺术职业学院合作常态化开展“大美庐江 艺术研学”系列活动。(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文旅局)
14.推动体文旅融合。支持蜀山区小岭南、_紫蓬山、巢湖半汤积极申报国家级体育旅游基地,对接肥东白龙通用机场筹办发展低空经济航展,培育体育消费增长点。举办“合肥都市圈”公开水域邀请赛、长三角汽车(房车)集结赛暨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季、环巢湖自行车骑游大会、长三角龙舟邀请赛、“皖美山水”骑行、紫蓬山马拉松、体育夜市等群众性体育活动,激发体育旅游消费。(责任单位:市体育局)
15.推动康养旅游融合。培育一批“避暑休闲旅游目的地”、乡村“康养主题”民宿、中医药健康旅游基地,推出一批乡村休闲康养旅游产品,重点推进半汤温泉养生度假区、紫蓬旅游度假区丰富业态、提质增效,汤池温泉度假区、紫蓬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积极培育森林康养产品,重点推进四顶山居、海银生态园、东庵森林公园、厵村等森林康养基地发展“森林+医养”“森林+康体”“森林+休闲”的新兴林下经济。持续推进医养结合提质扩容,力争创建省级优质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家,优质医养结合示范中心8家。(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林业和园林局、市文旅局)
16.推动研学旅行融合。开展研学旅行基地质量复核工作,提升研学旅行基地服务质量和课程研发能力,重点培育“十大主题”研学旅行基地,打响合肥特色研学品牌。组织开展精品研学课程评选,打造精品路线和经典课程,定期向学校推介精品路线、经典课程、品牌基地。(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文旅局)
17.推动避暑旅游融合。抢抓暑期市场,推出一批“亲子游”“避暑游”产品,重点培育合肥汤池温泉旅游度假区、东庵森林公园、肥东县桥头集镇创建安徽避暑旅游休闲目的地。依托紫微洞和银屏山景区独特的溶洞资源,举办2023“溶洞探秘,乐享清凉”巢湖避暑季主题活动。串联黄屯老街、矾矿遗址公园、阳家墩景区等特色庐南文旅资源,重点推出庐南川藏线自驾游系列活动。(责任部门:市文旅局、市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