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创业方案 第1篇
(一)加强组织领导。把环京津贫困地区产业扶贫工作摆上今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负责,落实牵头处和责任人。进一步细化工作措施,强化工作调度,积极协调工作中的重大事宜,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确保扶贫行动有序有效推进。
(二)深入调查研究。积极与地方主管部门和干部、群众、挂职干部联系、衔接,了解环京津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情况、制约瓶颈,基层所想、所盼,立足我局职能和优势,推进扶贫行动各项工作落地。
(三)整合政策资源。梳理中央一号文件、《_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政策,优先向环京津贫困地区倾斜落实。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出项目向环京津贫困地区倾斜,同时会同省市农业部门积极整合各方面资源,形成帮扶合力。
(四)创新帮扶方式。充分利用投洽会、技术对接、人员培训、信息网等平台,面向环京津贫困地区开展服务;进行招商对接,复制推广可行的产业精准扶贫模式。
(五)加强宣传推介。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媒体和会议活动等多种手段,全面广泛宣传好经验和做法,宣传推介一批典型,营造抓好扶贫行动的浓厚氛围。
农村创业方案 第2篇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发展之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认真落实中央就业创业一系列政策措施,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积极支持农民工、中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科技人员、留学回国人员、工商企业主等返乡下乡本乡人员就业创业,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仍面临一些突出困难和问题,一些地方落实政策不到位、就业创业氛围不浓厚;有些地方就业创业服务平台欠缺、公共服务能力不足;许多地方就业创业优势特色不突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等。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有利于推动政策落实,搭建公共服务平台,引进和培育更多的创业创新主体,建设乡村人才队伍;有利于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壮大乡村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实现人才、资源、产业向乡村汇聚,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总之,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对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和组织振兴,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村创业方案 第3篇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把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作为经常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任务来抓,研究制定本地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工作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分工和进度安排,建立保障机制、督查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于6月底前将工作方案报送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加工局(农村创业创新工作推进协调机制办公室);要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加快建立农村创业创新推进协调机制,认真履行规划、指导、管理、服务等职能;要指导市县农业农村部门进一步明确行动的目标任务、进度安排、责任分工和保障措施,确保推进行动取得实效;要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上下联动、共同发力,力争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政策落实。各地要认真对照《_办公厅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尽快制定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推动各项就业创业政策细化实化、落地见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支持乡村就业创业项目;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式,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通过创设新的财税、金融、用地、用电、科技、信息、人才等配套政策措施,构建全链条优惠政策体系;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激活市场、要素和主体活力。
(三)强化公共服务。要针对乡村就业创业涉及的主要产业、优惠政策、配套服务等内容,督促指导市县加快建设乡村就业创业共享平台和信息服务窗口,增强就业创业的引导性、精准性和协同性;进一步加强就业创业辅导培训,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农村创业创新监测调查,及时掌握农村创业创新新动向;做好农村创业创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专题宣传;积极争取金融、投资和相关部门的支持,完善乡村就业创业合作机制。
(四)强化典型带动。积极利用各种场合和各类平台,通过座谈会、大讲堂、现场交流等活动,以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和优秀乡村企业家的创业历程等为素材,讲述乡村就业创业故事,分享做法经验,在提升乡村就业创业人员素质能力同时,激励更多返乡下乡本乡人员在农村脚踏实地创出一片大有可为的新天地,培育一支留得住、用得上、靠得住的乡村就业创业人才队伍。
(五)强化宣传引导。广泛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微信、微博、宣传册、明白纸等形式,积极宣传促进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和项目实施成效;积极宣传各类促进乡村就业创业发展的典型平台和模式,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宣传乡村就业创业的各项活动,提高社会影响力,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并积极投身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中,推动乡村就业创业蔚然成风。
农业农村部
2018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