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策划方案(实用8篇)

时间:2025-03-06 14:12:10 admin 今日美文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1篇

积极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开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农村服务业,在科技应用中融入艺术元素,培育一批外形独特、工艺考究、具有内涵的创意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一是在特色品种与技术上创意,将农业生产与观赏结合,培育引进有别于本地常规品种、主栽品种的农畜作物特色品种,通过艺术造景、趣味活动,满足大众的猎奇心理。加大科技攻关和集成创新,运用生物技术、农艺措施等改变农产品形状、色彩、口味,制作方形西瓜等异形产品;或者改变农作物生长节令,实现反季节或四季性生长。运用最新的加工技术提升农业,在产品加工、品牌包装、用途转化等方面加大创新,让农产品由“土”变“洋”,成为市场喜爱的商品。二是在生产过程与生产模式上创意,将历史与时尚、未来结合,还原自然农业生产面貌,打造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立体栽培等农业生产模式展示园,让人们领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处世哲学;强化农业资源的集约化应用、低碳化发展,运用现代工程技术建设节水、节肥、节药、节能新设施新设备,打造农业科技综合示范基地,让人民感受现代科技的神奇奥妙。三是在智能农业生产上创意,将科技与视觉结合,用最新的信息技术、装备技术改造农业,建设一批集产品生产、品种展示、农业众筹特色为一体的兼具生产与营销创新的智慧农业示范基地,让消费者在互联网、手机平台就能看到田间现场、参与生产管理、作物生长发育过程、追溯产品源头,推进农业生产数字化、精准化和智能化。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2篇

以下是一篇乡村振兴创意文案示例:

《绿色崛起,乡村振兴正当时》

正文: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咱们以绿色发展为主线,挖掘乡村潜能培育新兴产业,让乡村焕发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携手,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乡村振兴创意文案可以简短明了,以下是一篇简短的乡村振兴创意文案:

《乡村振兴,梦想起航》

正文:乡村振兴,梦想起航。让我们一起努力,让乡村更美丽,让生活更美好!

乡村振兴文案要注重以下几点: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3篇

关键词 创意农业;优势;问题;模式;对策;浙江开化

创意农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创意为核心,利用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资源,依靠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创造出新的、优质的具有独特性的农产品、农村消费市场和旅游市场,以提升农业的价值与产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方式[1]。创意农业具备了高融合性、高文化品位、高附加值的“三高”特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种有效途径和必然选择,无疑有着强大的发展活力和蓬勃向上的生命力[2-3]。

开化县位于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源头,地处浙、皖、赣3省7县交界,是全国9个生态良好地区之一,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2013年,开化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列为省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示范区建设试点县,以此为契机,依托10余年来“生态立县”发展实绩,县委、县政府提出并确立了打造以“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为基本特征的国家东部公园的发展理念,正是这样的战略定位决定了“立足生态经济、发展创意农业”将成为开化县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1 开化县发展创意农业的优势条件

农业资源优势突出

近年来,开化县依托良好的区位和生态优势,以调结构增效益为思路,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以茶叶、食用菌、清水鱼、粮油、蚕桑、油茶、高山蔬菜等优势农产品为突破,特色高效的生态农业取得实质性的长足发展,正日益成为浙江省及长三角地区主要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之一。一大批产于原生态环境的优质开化农产品已成为省内外城市居民馈赠亲友的时尚礼品和不少宾馆、酒店的形象菜及招牌菜,知名度和美誉度越来越高,市场优势明显,发展潜力巨大。全县的农业产业正快速迈上绿色发展生态取胜的科学跨越之路。

生态环境魅力超群

开化县属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地表水总体水质常年保持在Ⅰ、Ⅱ类水平,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在全国2 348个县(市)中名列第16位,大气质量更位列前10位,境内山清水秀、山峦叠嶂、绿荫环抱、空气清新、气候宜人,素有“天然绿色氧吧”之称,是城市居民远离雾霾、润心洗肺的绝佳去处。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

全县现有各类风景旅游景点160余处,山地、森林、水景风光俱全,青山黛黛、绿水潺潺,“山水灵秀境,诗画钱江源”便是开化自然景观的真实写照。有代表性的如古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钱江源国家级森林公园、根宫佛国5A景区等。

民俗人文底蕴深厚

钱江源头文化、龙顶名茶绿色食品文化、根雕艺术文化、边界文化、老区文化,其内涵深刻,具有独特的产品特色和吸引力。宋村十八洞、霞山古民居、双溪口古文化遗址等古迹不胜枚举,可谓“三色”(绿色、红色、古色)景点遍布县域。还有众多的民间传奇、名人轶事、民间艺术,如马金花灯、高跷竹马舞、苏庄草龙等。此外,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景观,以及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让人们在领略山乡的古、土、特、真、野风情之余,更倍感人类改造自然并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魅力,为开化创意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文资源。

区位交通独特便捷

开化县是连接浙西、皖南和赣东北的要冲,北临黄山、东连千岛湖、西依三清山、南靠古城衢州,有着独特的旅游区位优势。同时随着黄衢南、杭新景高速、九景衢铁路等一批重点工程的开工建设和投入使用,将进一步推动开化更快地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圈。全县现已初步形成了覆盖面大、通达性强的立体交通网络。

2 开化县发展创意农业存在的问题

理解和认识不足

部分政府部门机构和农业经营业主,对创意农业的概念、内涵、功能缺乏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没有从拓展农业功能、满足群众不断提升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实现农业增效、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考虑,疑事无功,势必导致积极性、参与度不高。通过创意构建农业发展链条、提高附加值的思路还未落到实处,同时也缺乏具体的政府政策及资金的支持与引导[4]。

发展模式单一

目前,开化创意农业的尝试,主要是观光农业与旅游业的简单融合,优越的自然人文资源尚未与农业资源很好地结合形成生产力。众多的“农家乐”,尚停留在“吃农家饭、观乡村景”的低层面,文化内涵少。许多观光农业园就是从原来的经济种植简单转变而来,功能单一,采摘游也尚未注入鲜明的乡土文化内核。只有赋予观光农业文化底蕴,才能实现互动共滋。而产业融合型、农业节庆开发型、文化创意型、产品创意型、主题园创意型、营销创意型等创意农业模式应用更少。

产业化程度低

开化的创意农业普遍规模小,产业链条短,除龙顶茶、根雕外,形成品牌和规模的产品不多,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弱,带动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创意农业的2个部分,创意与产业缺一不可,只有将创意成果转化运用到产业链的全过程,才能进行深度开发,充分获取创意农业产业的效益,否则只能是昙花一现、难以为继。目前开化创意农业发展的短板之所在,就是缺乏完整的符合市场规律的创意农业产业链,缺乏三次产业间的融合联动。

技术支撑短缺

创意农业所要依托的技术不仅是产业链各环节的各类生产技术、装备技术,还涉及产业的管理技术和信息技术、品牌和形象设计、文化传承开发、项目营销及发展规划等方方面面。缺乏这类复合型的创意人才团队,是导致开化县宝贵的创意农业资源藏器待时的根源。

3 开化县创意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和重点模式

基本思路

开化发展创意农业应当遵循“丰富农业景观、挖掘文化内涵、增加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精品品牌”的基本思路,其重心在于立足产业发展实际和消费市场需求,以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为“两大引擎”,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休闲养生为主脉络的形态丰富的创意农业产业体系。只有实现科技、文化与农业的深度融合,才能为开化的创意农业营造起“金风玉露一相逢”的美丽而又隽永的意境。

重点模式

以旅游休闲为主题,打造观光体验型创意农业。以开化县丰富的农业生产和农业资源为基础,多彩的农村生活为特色,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为背景,借鉴先行地区的做法与经验,加强农业景观造型的设计和功能的拓展,注重流行时尚、工艺美术和艺术创作元素的注入,多配备一些参与性、娱乐性强的农业实践活动。如在种植方式上,要突破传统“横平竖直”的窠臼,可耕种成一种有特定含义和艺术图案的形状;种植品种选择上应契合现代人求新猎奇的心理和追求怡静芬芳心境;品种搭配上应根据作物颜色、高矮、大小、成熟期的合理搭配,以达到四季应景、赏心悦目的效果。

在园区、村庄甚至乡镇的建设上都应按照景区的标准进行规划、设计,要树立种地就是建公园的新理念,寄情山水、主攻特色,着力于建成一批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科普教育、生态农业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观光农业园区、主题创意农园和创意村落、创意乡镇。通过公园式差异化的包装、演绎,打造让大山名起来、秀水灵起来、农田靓起来、资源活起来、乡镇红起来,让不绝于途的观光客成为开化乡村最为热闹的景象。

以文化传承为契入,打造文化艺术型创意农业。充分供挖掘、展现和利用开化原汁原味、深邃厚重的民俗民间文化(如草龙、高跷竹马、九娘歌、目莲戏、扛灯)、乡土文化(如手工榨油、竹编、草编)、农耕文化(如间作套种、牛拉犁、石臼米)、农事节庆文化(如长虹油菜花节、苏庄平坑保苗节、华埠华东开秧节、古佛节)、饮食文化(如苏庄炊粉、开化汽糕、吃乌饭)、农产品文化(如茶文化、蚕桑文化、鱼文化、稻作文化)、古建筑文化(如霞山古民居)、生活器皿文化(如大锅灶、烟囱、石磨、竹筛)、遗址文化(如双溪口古文化遗址)等资源,以农业生产、生活、销售为载体,在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融入创新和创意的元素,从而衍生发展出有特色、品质高、创意新的产品和产业,适应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与文化需求,赋予其新的现实价值和生命力。开化应着力于打造以农业文化为重点的农业旅游、庆典、会展以及以农业文化为依托的具有内涵、富有特色的地方农业品牌。

以技术创新为支撑,打造科技型创意农业。以院县合作为平台,以产学研结合为依托,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创意思维为引领,进一步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推广,充分利用现代化设备和高科技成果,生产出高品质或独特性的农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如在设施大棚中引入智能培管系统,进行智能管控,可极大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水平;在水稻上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创意开发兼具养颜、瘦身、降糖等保健作用的功能大米;又如,可依托开化县丰富的蚕桑资源,打破千百年来“种桑为了养蚕”的禁锢,研发桑叶茶、桑叶面、桑叶粉等功能食品。开化的农业只有注入科技的基因,遍施创意的肥料,才能裂变出巨大的能量。

以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孵化,打造品牌型创意农业。以开化县特色优势农产品基地为带动,在大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集群化生产的同时,更要树立起强大的品牌塑造与经营意识。开化县的龙顶茶、清水鱼、金针菇、黑木耳、山茶油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农业品牌,都必须在深化品牌建设内涵、拓展品牌产品范围、衍生品牌创意产品、创意品牌经营模式上狠下功夫,通过品牌特色延伸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条资源整合提升打造区域品牌。如利用开化县“中国龙顶名茶之乡”的这张金名片,不仅可在产茶区兴建茶户、茶栈、茶馆、茶博园,弘扬茶歌、茶艺、茶道、茶经等文化,还可研发茶多酚、速溶茶粉、饼干、果脯等各种各样的茶类衍生品,植根于龙顶茶,构建起包括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多层次的产业链和价值体系,逐步形成一整套被市场认可、群众接受的“龙顶”区域品牌产品。只有以特色农产品品牌为滥觞,汇聚文化、旅游、休闲、养生等诸多溪流,构筑起一条条长长的产业链条,开化县的创意农业才能根深叶茂、源远流长。

4 加快开化县创意农业发展的对策

宣传引导,强化创意农业的发展理念

态度决定高度、意识决定行为,一个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首先需要的是理念的凝心。创意农业是一个新生的农业模式,人们难免对其认同度和参与性不大,尤其是作为农业主体的农民,囿于传统的小农观念,致使其在创意农业的发展中参与性低且收益甚微。建议政府部门要采用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对创意农业的宣传,可通过举办农业创意项目评选、农业节庆、创意展会等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积极宣传创意农业发展典型以及创意农产品,让人们直观感受到创意农业带来的良好效益,激发其创意热情,从而引导更多的群体来关心、支持、参与创意农业[5]。

政策护航,构筑创意农业的支持体系

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一种发展模式的转换,离不开政府强劲有力的行政推动、政策扶持和公共服务。要根据开化实际和创意农业发展需要,加快制定各种扶持政策,确定政策导向,搭建服务平台。如要制定创意农业用地优惠政策,为其规模化发展提供土地空间;在财政资金的扶持上要向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与农民联系紧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意农业项目倾斜,重点用于项目的科技和创意研究、特色产品和品牌的宣传;要奋力打造投资洼地,开门揖客,吸引众多的工商资本、民间资本、外商资本投产兴业,同时要加大金融组织的信贷支持力度,逐步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导向、三资投入为主体、金融资本为依托的多元化投入机制;要注重支持各类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积极为创意农业主体提供技术提升、品牌推介、信息交流咨询、融资担保等各方面的良好服务[6]。此外,创意农业涉及的领域遍布科技、教育、文化、旅游、金融、广告、营销等行业,也亟需政府加强组织领导,尽快形成跨行业、跨部门、跨学科联合攻关、通力协作的工作格局。

科学规划,总揽创意农业的发展全局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规划的引领、调控和指导作用。应聘请国内具有成功经验的专业规划团队,通过广泛调研、论证,因地制宜,精心编制出开化创意农业总体发展规划。规划应整合产业定位、功能布局、重大项目设计、要素配置、公共工程、招商引资、营销促销、产业管理以及3~5年执行计划等内容,以确保高起点、高标准,富有前瞻性和延续性。同时要避免纸上谈兵,加快规划的宣传贯彻实施,积极协调推进创意农业规划与现代农业、林业、文化、旅游、城建、土地、交通等相关规划的融合,着眼于最为适合开化的创意农业发展模式,进行重点项目策划设计、试点示范,然后逐步推广、稳步推进[7]。创意农业的发展重在规划贵在执行,好思路、好规划必须落实到项目上,美丽蓝图才能变为现实。

园区先行,打造创意农业的精品典范

开化县的创意农业尚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为避免走弯路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和损失,必须走“试点先行、重点突破、示范带动、整体推进”的路径,可以将开化创意农业的发展与池淮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相结合,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内粮油、茶叶、食用菌、果蔬、花卉等产业聚集、规模推进、链条运行、科技支撑、标准生产、生态循环的特征,进一步整合区域优势、激活要素资源、武装高新科技,充分挖掘园区文化、凸显园区个性、创意园区特色,将其打造成为开化创意农业产业重要承载地、创意农产品研发示范带、创意休闲文化展示窗以及群众融入创意农业发展的生动实践区[8]。同时要重点抓好生态农业和旅游的结合,可在开化205国道华埠至钱江源段、县城至古田山段2条旅游主线路沿线以及钱江源省级旅游度假区内科学选址、合理布局,培育发展以农业景观营造和农业文化开发为主题的创意农业试点。让开化县的创意农业在“二区二线”的平台上形成“辐射源”和“核动力”。

引进人才,组建创意农业的智囊团队

创意农业是以农为根,以智取胜的朝阳产业。缺乏整合营销、品牌管理、文化开发的复合型人才,是目前开化县创意农业发展的软肋所在。因此,应尽快实施创意农业人才培育工程,制定必要的政策措施,“走出去、请进来”,借助外脑,挖掘本土的智力资源,尤其要加强与科研机构的定向合作,在合作中培养锻炼,使开化县众多的单纯型的技术人才完成向综合型创意人才的蝶变,尽快成为创意农业发展的加速器。同时也要着力于造就大批懂技术、会经营、有特长的现代农民,发展创意农业归根到底是要靠现代职业农民作为新型主体去实践,这对创意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和方向性意义[9-11]。

5 参考文献

[1] 李瑞芳.现代农业视角下的创意农业发展对策[J].河南农业科学,2010(10):126-129.

[2] 杨良山,龙路芳,胡豹.加快创意农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以浙江德清青虾产业为例[J].江西农业学报,2012(10):156-159.

[3] 张传伟,赵黎明.创意农业对现代农业发展重要性的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1(5):26-28.

[4] 袁媛,李学林,董晓波,等.以创意农业助推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思考[J].江西农业学报,2013(5):132-135.

[5] 谭冠宁.广西创意农业发展的研究和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8(27):12023-12025,12029.

[6] 汪海燕.北京郊区创意农业发展趋势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1(6):55-56.

[7] 刘捷萍.中国创意农业融资机制创新策略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2(8):38-41.

[8] 李梅,苗润莲.北京山区创意农业发展初探[J].广东农业科学,2011(17):155-156,181.

[9] 吕新海.文化创意农业――新形势下的文化产业与创意农业的结合[J].现代交际,2012(12):25-26.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4篇

把创意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有机统一,与农业生态建设协同推进,培育一批吸引眼球的创意农业景观,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一是在田园景观上创意,充分依托稻田、茶园、果园、花园、菜园等农业产业资源,结合丘陵岗地、江河湖水面、村庄庭院等开发利用,通过融入文化、科技、美术、动漫等创意元素,设计打造美丽田园景观,培育具有较强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观赏性的创意农业景观,促进农业生产性同艺术审美性结合,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结合体。二是在园区策划上创意,结合时尚潮流、区域文化、美食特产,鼓励经营主体建设不同主题的农业园区,推出一批爱情园、香草庄园、豆腐村、菌菇馆等主题农园和载体,在园区建设中布置与主题相呼应的景观小品、卡通形象、指示标牌等,营造浓郁的主题氛围,吸引游客观光消费。三是在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上创意,创新利用农业废弃物,开发稻麦秸秆编织麦秆画、玉米皮制作干花装饰品等创意产品,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5篇

以下是一篇乡村振兴文案示例:

《乡村振兴,共绘美好画卷》

正文:乡村振兴战略正引领着我国乡村发展迈向新的征程。在这片土上,我们看到了期待的种子生根发芽,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展开。让我们携手共进,共绘美好画卷!

乡村振兴的煽情文案要触动人心,以下是一篇煽情的乡村振兴文案:

《乡村振兴,我们的使命》

正文: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辈用勤劳的双手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如今,乡村振兴的使命落在我们的肩上,让我们用智慧和汗水,书写新时代的乡村传奇,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生机!

乡村振兴战略下的融合创新,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通过创意策划,我们可更好地挖掘乡村潜能,推动乡村振兴。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美丽、繁荣、和谐的乡村而努力!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6篇

推进农业与旅游、健康养老、教育等产业深度融合,对农业全产业链及其经营场所等进行包装、设计、创意,培育打造多功能的创意农业精品,推进创意农业产业化。一是立足休闲观光,在农旅结合上创意。以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创建为工作抓手,引导各地结合自然资源特点和现代农业产业布局,合理布局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空间,对休闲体验项目进行创意提升,培植载体,树立典型。启动十佳创意主题农业园建设,推动各地培育创建一批创意农业示范点、特色村、星级户、精品景点,打造地方特色创意农业品牌。着力创建国家级示范品牌,深入开展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星级企业示范创建工作,积极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美丽田园农事景观、全国十佳休闲农庄和全国十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等品牌。二是立足康体养生,在农卫结合上创意。瞄准绿色健康食品消费市场,在农产品食药用功能上进行创意,开发具有降血压血糖血脂、抗辐射、美容养颜等功效的食品与保健品,造福百姓健康。依托各地山水特色和农业资源,积极培育农业疗养、农业养老等新产业,强化生态景观营造、康体健身设施配置,让人们乐在其中、赏心悦目、修心养生。三是立足乡土教育,在农教结合上创意。组织各地农业产业园与教育部门对接,针对学龄前儿童组织开展果蔬采摘、动物喂养、趣味运动会等亲子活动,针对中小学生开设农业科普、农事劳作、书画写生、素质拓展等户外教育课程,结合农时节令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促进农业教育走进学校,增强青少年儿童的乡土情结和劳动意识。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7篇

一、知识经济的农业形态

目前,国内外学术界没有对“创意农业”统一的提法、严格的概念界定和评价指标,但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共识:创意农业是由创意产业拓展而来,借助创意产业的思维逻辑和发展理念,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资源为依托,将科技、人文、个人创造力等资源作为生产要素 ,投入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中 ,从而形成的知识经济的农业形态。

迄今为止 ,人类经历了原始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等四种经济形态,而创意农业正是知识经济形态中的农业发展模式。创意产业与传统农业有效融合,开辟了农业发展空间、拓展了农业功能、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相较于传统农业的产业模式,创意农业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1、功能多元的创意理念

功能多元的创意理念是创意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特征之一。传统农业功能相对单一,主要通过粮棉油糖、肉禽蛋奶、瓜果蔬菜等生产解决食品的供应问题,而创意农业除了满足人类食品需求功能,还具备满足人类更多高级的需求如生态、旅游、体验、文化教育等功能。如德国提出“绿腰带项目”创意(即利用郊区资源,设计独特的创意农产品和休养娱乐场所),创造了优质的农产品和农村消费市场与旅游市场;法国提出将农业建设为绿色隔离带和城市景观创意,发挥调节城市生态系统、涵养水源、调节微气候等作用;英国提出旅游农业创意,吸引城市消费者到农村旅游、度假和务农,优化都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并在城市近郊的农林业地区,开发出科普、环保、青少年教育和培训场所等功能。

2、专业化系统化的农业设计

创意产业的发展不是靠灵机一动的点子,而是需要系统化的专业知识和设计开发作为支撑,专业化、系统化的设计是创意农业的第二特征。传统农业是按照工业化模式把生产划分为研发密集单元和劳动密集单元,前者由少数专业人员完成,后者无需太多文化知识,通过简单劳动完成。而创意农业全产业链都是知识密集的,产前要进行创意、设计、研发,产中要进行专业管理,产后要进行技术加工和市场开发。如荷兰的花卉产业,产前设计开发是产业发展的战略核心,产中实施精准农业、信息农业和设施农业,产后进行专业服务、市场开发和品牌宣传,各环节都体现出创意农业知识密集的特征。

3、三次产业融合的产业链

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生产,与第二产业的农产品加工,和第三产业的创意、设计、研发、销售有机融合,形成核心产业、支持产业、配套产业、延伸产业和衍生产业的全景产业链,是创意农业区别于传统农业的又一特征。日本将这种全景产业链农业称为“第六产业”。荷兰以“创意”理念整合花卉业产业链:核心产业是花卉生产及相关文化创意活动;“支持产业”是支持产品设计研发的企业群,如科研机构、种源公司、农业生产设备公司等;“配套产业”是提供良好环境和氛围的企业群,如旅游、餐饮、培训等;“延伸产业”是花卉业下游、服务企业生长的企业群,如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金融、推介企业;“衍生产业”是以花卉文化为要素投入的企业群,如玩具、服装、食品、纪念品等。

二、创意提升农业质量

综合发达国家情况,创意农业主要包括生态型、旅游型、体验型、园艺型、品牌型等五种类型。当然这些类型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事实上,很多国家的创意农业都是几种类型的复合,但均表现出独特创意、设计开发、三次产业相融合的特点。

法国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产品出口国,其创意农业以环保生态功能为主,对大田作物采取较大规模的专业化农场生产,注重调节环境和优化城市区划布局。巴黎大区是法国第三大玉米产区和水果、蔬菜、鲜花主要产区,其创意农业作为巴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绿色隔离带,把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与居住区分隔开,限制城市的无限扩张,营造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同时,还是城市重要景观,在调节环境的同时优化城市功能。

作为世界上工业化起步最早的国家,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城市人口因长久远离自然,产生了走进乡村、舒缓心理压力、参与户外活动的庞大需求,“旅游型”创意农业应运而生并得到迅速发展。目前,英国近1/4的农场直接开展农业旅游,当地居民和农场主根据农场的经营规模、经营效益以及市场需求特点,为游客提供体验乡村生产生活等服务,还建立了农业展览馆等文化设施用于发展文化旅游。截至2009年,英国大约有2 .5万名农场主参加了以保护农村风景、开发农场旅游的农业环境计划。

德国把“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作为创意农业的主要发展内容。“休闲农庄”建在林区或草原地带,除了开展森林休闲旅游、环保科普教育外,一些企业还将团队精神培训、创造性培训等项目在森林里进行。慕尼黑市郊的农民在政府的帮助下,开辟了“骑术治疗项目”,将心理治疗寓于骑马休闲活动之中;慕尼黑市郊区也因此项独特的创意农业活动项目及其“绿腰带项目”系列行动方案,成为人们理想的休养之地。“市民农园”是利用城市或近邻区之农地、规划成小块出租给市民,承租者在农地上种花、草、蔬菜、果树等或经营家庭农艺。

荷兰重点发展产业链完整的园艺型创意农业,强调“适度规模经营、高度集约化管理、发展高新技术产品、占领技术制高点”,形成了设施园艺技术辐射、园艺产品集散和园艺生产专业分工的创意农业生产体系,产业链覆盖了创意、设计、研发、育种、生产、收购、加工、储运和销售,以及旅游餐饮、策划推介、玩具服装等各环节。

日本的创意农业集中在大都市圈内,围绕绿色、环保、体验、休闲和示范功能,培育出大量特色农产品品牌。本世纪初,针对国民消费日益多样化,食品加工、餐饮服务业发展迅速,但农产品生产的价值占比不断降低的情况,日本政府着手推广“第六产业”,鼓励每个村庄都要有特色创意和产品,形成独特的品牌,不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三、我国创意农业发展空间广阔

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知识经济获得较大发展和农民的职业化,是创意农业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条件。创意农业兴起时,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平均达到70%以上,人们在解决温饱和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之余,对提高生活质量、优化生活方式、改善生态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物质与心理需求,高水平的城市化率成为创意农业产生的基础条件。90年代末,发达国家的经济形态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变,“创意”成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驱动力(如英国知识资产对劳动生产率的贡献达67%,美国创意阶层人士占就业总人口超过1/3),“专业知识、知识化的人力资本、知识产权”成为创意产业的衡量标志。发达国家还将教育和培训职业农民作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手段,以保障农业人力资源的优质供给。

目前,中国已初步具备发展创意农业的基础。2011年,我国GDP超过47万亿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城市化率超过50%,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阶段和城市化进程转折时期,城市人口对创意生产、创意生态、创意生活的需求与日俱增;“两型社会”、“两化融合”、“三化同步”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知识经济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推动下,截至2011年底,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5800万人,全国亿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占近60%,为发展创意农业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

近年,京、沪、川、渝、闽、粤等地开展了一些创意农业项目,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创意农业。围绕都市郊区开展的创意旅游,是目前国内创意农业较为普遍的模式;以节庆会展为平台的创意营销以及创意农产品会、创意农业大赛等产品推广活动,推动了创意农业与消费市场的衔接。

但是,相较于发达国家创意农业,中国创意农业发展尚处起步阶段,存在不小差距。首先,缺乏创意农业的战略规划和总体设计。大多数创意农业均为自发形成,个体经营居多,布局凌乱,各自为战;政府也没有专门的政策支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乏,形不成规模效益和优势品牌。其次,创意农业知识含量低,产业链条短,品牌意识薄弱。创意农业主要被理解为郊区观光、旅游农业。不少创意农业简单模仿,同质化严重,生产粗放、产品粗糙,品牌缺乏文化内涵和产品创新动力。第三,缺乏创意农业专业人才,特别是具有创意理念的高素质农民和产品品牌运作高层次人才。我国创意农业领域掌握宏观经济、产业格局、整合营销、品牌管理、文化开发的复合型人才数量较少。农业劳动者素质整体不高,在接受新观念、获取信息、提高技能、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面临较多困难。最后,大量创意农业资源未得到充分开发。中国老少边穷地区绝大多数具有优良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由于观念落后、人才匮乏,这些宝贵的创意农业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开发。

要实现中国创意农业快速健康发展,就要加大对创意农业的总体规划和引导,建立相关配套、推动创意农业发展的政策,提供创意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与农民联系紧密、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创意农业项目,形成一批创意农业品牌。

创意农业策划方案 第8篇

1、农业景观创意

通过艺术创意、文化创意,规划设计,打造独特农业景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旅游甚至休闲度假的服务。如江西婺源油菜花田、河套地区的向日葵花田以及美国的玉米迷宫等都是较为成功的例子。

2、农业产品创意

农业产品渊包括农产品、农业或生活废弃物等冤可通过不同的创意手段,改变农产品传统的食用功能和用途,提高附加值。玻璃西瓜、盆栽果菜、异型果、晒字果等是利用农业与高科技结合的农业产品创意曰秸秆作画、鱼骨作画、干花、蛋雕以及草编等是农业废弃物重新利用的农业产品创意。农业饮食创意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农食文化,使游客感受当地的饮食文化。福建地区很多乡村农家打糍粑、屏南米烧兔、福建海鲜馄饨、连江鱼丸、传统咸菜创意吃法等都是农业饮食创意的表现。

3、农业文化创意

文化是人类的航标灯。在人类的发展长河之中,文化既是向前发展的源动力,同时又规范着发展的尺度。创意农业的服务重心正倾向于对大众文化服务需求的满足,结合单纯的农业生产与农耕文化,结合农产品与文化开发,使农产品和农业生产过程赋予文化内涵和价值。通过组织农业节庆活动,可以在本地掀起旅游农业的,促进农产品的市场销售。农作物类节庆渊花卉、水果、蔬菜、谷物等节庆冤、动物类节庆渊如螃蟹节等冤、民俗文化类节庆、综合活动开发类节庆渊如北京房山的农耕文化节等冤都属于农业文化创意。

4、生态保护创意

生态保护创意中的生态修复是指在特定区域内,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使部分或单独受损的生态系统达到相对健康的状态。如福建永安市实施农业部2012年度养殖生态环境修复示范项目,项目区以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示范带动周边地区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社会及生态效益显著。

二、创意农业发展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