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实用10篇)

时间:2025-04-11 19:07:51 admin 今日美文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1篇

一是考试命题,学业水平考试由市统一命题逐步向省级统一命题过渡。

二是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非中心城区,引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将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

三是随迁子女升学方面,各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具有广州三年初中完整学籍且考生本人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考生可报考广州市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其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

四是全面清理加分项目,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2篇

一、《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粤教考〔2023〕14号)明确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暂由各市自行组织命题。为进一步做好我市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具体组织实施,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广东省教育厅关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物理、化学、生物学等科目实验考试的指导意见》(粤教考〔2020〕7 号)和《广州市教育局印发〈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穗教规字〔2023〕1号),结合近年来中考改革试行情况,制定《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

二、实施方案有哪些调整变化?

答:2024—2026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基本保持稳定,依据各科目课程标准确定实验内容范围,结合试行情况明确了以下事项:

1.实验操作考试物理、化学科目各命制4套试题,考试现场随机分配1套试题给考生考试;生物学科目命制1套试题。

2.物理、化学实验操作采用现场操作实时录像,考后网上集中评分方式,积极探索应用人工智能评分。

3.实验操作考试免考条件和免考成绩计算方法。

4.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

5.实验操作考试考点建设等考务实施要求。

三、考试对象包括哪些?

答:2024—2026年广州市初中应届毕业生和报考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的返穗生、往届生。

四、实验操作考试怎么考?

答: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采取考生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利用信息技术实时录制存储学生考试过程;物理、化学实验考试同时组织,考生一次考两科(分不同考场),单人单桌独立完成实验操作。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采取考生现场实际操作的方式进行,具体实施方案由各区自行制定。每科考试时长均为10分钟。

五、考试时间怎么安排?

八年级学生参加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八年级下学期结束前进行;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安排在九年级下学期结束前进行。具体时间以当年文件公布为准。

六、实验操作考试如何组织?

答: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由市统一组织,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由市统一命题,并组织各区具体实施。

七、实验操作考试如何呈现和使用?

答:物理、化学、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各10分。

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分数与该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闭卷笔试分数相加后作为该学科学业水平考试总成绩,计入录取总分,考试成绩当年有效;生物学实验操作考试分数与该学科学业水平考试闭卷笔试分数相加,经转换后以等级形式呈现,作为录取参考。

八、哪些特殊情况可申请实验操作免考?

答:视力残疾一级和二级、上肢残疾考生,凭第二代及以上有效期内《_残疾人证》可申请物理、化学、生物学科目实验操作考试免考;色盲、高度近视或高度远视考生,凭本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医学证明可申请化学、生物学科目实验操作免考。免考考生的实验操作考试成绩按申请科目实验操作考试全市平均分计算(四舍五入取整)。

1163人入选!广州年度优秀学生名单公示!

提供优质高中学位3000个,这个新校区有进展

好消息!白云新增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置公布

广州多校改扩建迎来新进展!

为方便学生更好的了解各阶段学习信息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3篇

一是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招生办法另行制定。

二是增加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改革。

三是增加做好残疾人中考工作。

四是增加广州市高中阶段考试招生负面清单。

➤6个不变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与分值、考试方式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作用、录取批次和补录规则、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和比例、自主招生学校适用范围和比例、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两个有”条件等均保持不变。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4篇

提高学科素养:同学们要扎实掌握各学科基础知识,提高学科素养,为中考做好充分准备。

发展兴趣爱好:在保证学业的基础上,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提高综合素质。

关注政策动态:密切关注各地中考政策变化,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做好规划。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心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心理素质,迎接中考挑战。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5篇

广州市是广东省中考改革试点市,为探索多元招生录取方式,激发办学活力,我市从2019年开始探索普通高中自主招生工作。2023年,有30所学校38个校区参加了自主招生。

从健全招生机制和实施情况来看,2022—2023年的自主招生工作有效促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有效衔接高校“强基计划”,引导学校根据特色课程开展和课程基地建设,有针对性地打造数理、人文、科技自主招生培养特色项目,有效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助力建设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文、数理、科技等特色高中。

2023年1月我市出台了《广州市教育局关于深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穗教规字〔2023〕1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2024—2026年中考招生录取相关工作。为与《实施意见》配套,根据上级相关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进一步深入推进我市中考自主招生工作,市教育局制定了2024年《自主招生通知》。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6篇

1月22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笔试科目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4年至2026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笔试科目考试日期调整与广东省统一命题中考日期一致;下午开考时间从14:30调整为15:00,增加考试午间休整时间;同时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另外,广州市继续自主命题保持不变;取计分科目与分值设置保持不变;各科考试方式、考试时长、试卷结构保持不变;各科考试时间顺序安排保持不变。

《方案》规定适用对象为2024—2026年广州市初中应届毕业生和报考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的返穗生、往届生。

《方案》要求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命题,坚持以学定考,科学确定各学科考试命题内容。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试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实质与核心,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等为考试内容,合理确定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试题比例。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设置各科目的考试时长、容量、难度和试题结构,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试题,杜绝偏题、怪题。

另外,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4个科目实行闭卷笔试;英语实行闭卷笔试和听说能力考试;物理和化学2个科目实行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另行制定。全部科目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听说考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时间另行安排,以当年文件公布为准。英语听说考试时长约20分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长各10分钟。

2024—2026年考试日期与广东省统一命题中考日期相同,以省教育厅公布的当年中考时间安排中的日期为准。

此外,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用于初中毕业与学历认定的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长期有效。用于招生录取计入总分的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应届生当届有效,非应届生当年有效。

考试实施方面,录取计分科目考试由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7篇

2024年广州市自主招生政策出台,保持了政策的稳定性,有利于全市普通高中学校的特色多样化发展深入推进,给考生增加了自主招生学校的选择和机会。面对新政策,初三考生更要清晰自己的学科特长、兴趣爱好,并做好个人学业发展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的萌芽思考,同时要对照以往自主招生的报名条件,综合自己的特点与潜力发展,了解招生学校的培养特色及优势,进行学生与学校之间的双向选择。

——广东广雅中学副校长 王穗芳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8篇

《意见》明确,每所公办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含外语、体育和艺术类学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按中考报名学生总数(除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数),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确保名额分配实际录取比例不低于总招生数的50%。

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除因户籍转移或其他原因按规定办理外市转入本市就读的学生外,报考“名额分配”的考生,应是符合本市中考报考条件且具有该初中学校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在自主招生方面,《意见》明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招收区域内初中学校在籍在读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应届毕业学生,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

体育、艺术和科技等特长班均纳入自主招生范围,可将体育、艺术和信息科技科目等纳入中考自主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自主招生应安排在学考成绩公布以后根据学生的学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进行。严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成绩作为自主招生资格前置条件和录取依据,严禁以自主招生名义变相“掐尖”、提前招生等。

在招生录取批次设置上,中职学校(含三二分段及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原则上分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统一招生3个类别。

优质中职学校可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进一步扩大面向初中毕业生中高职贯通(含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试点院校的招生规模。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9篇

《意见》明确,全面清理加分项目,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严格控制加分分值。规范执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群体等加分或优待政策,严禁以任何方式扩大范围。

《意见》要求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录取条件、考生资格、加分或优待项目、录取办法和程序、自主招生及加分或优待学生名单、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等招生信息。

严格规范成绩发布,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严禁以中考成绩或升学率排名排队、表彰奖励。

同时,深化教育教学和命题改革,严禁压缩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等的课时。

《意见》还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居民或其随迁子女参加中考的办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制定。残疾考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艺术和信息技术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的考试办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残疾考生参加笔试考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合理便利。

2024广州中考改革方案 第10篇

(1)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与分值、考试方式等保持不变

(2)学生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作用保持不变

(3) 录取批次和补录规则保持不变

(4) 名额分配招生学校 适用范围、比例保持不变

(5) 自主招生学校 适用范围、比例保持不变

(6)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 “两个有”条件保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