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一村一策工作方案(必备3篇)

时间:2025-04-12 16:04:36 admin 今日美文

村级一村一策工作方案 第1篇

一、“十三五”基本思路与发展目标

(一)工作思路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围绕省、市、县关于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突破口,扎实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大力实施九大精准扶贫措施,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坚持财政投入与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力量相结合,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注重金融支撑,注重创新机制,整合资金,集中投入,推进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由“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推进贫困村定期脱贫,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幸福新XX和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目标任务

优化整合扶贫资金,大力实施精准扶贫,加大扶贫力度,确保扶贫到村到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突破,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市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全县每年实现精准脱贫10000人以上,确保到2020年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两不愁、三保障”(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目标。

二、“十三五”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十三五”主要任务

1、实施基础设施到村行动计划

村组道路。进一步完善城乡交通网络体系,构建对外连接周边乡(镇)、对内村组道路畅通的乡村路网结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优先集中解决当年计划脱贫村通村公路,在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的基础上,加快通组道路硬化建设和通村水泥路的拓宽改造,使农村交通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群众出行便利,农产品运输道路通畅。

饮水安全。结合县城饮水工程扩容扩网改造,实施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和连通工程,新建和改造一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好年度安排的整村推进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着力解决贫困村的生产用水难题。

2、推进产业扶贫增收行动计划

种植业。白莲、薏仁等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和高效农业项目优先向贫困户倾斜。发动贫困户发展特色种植项目,增加经济收入。

经营体系。鼓励和培育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民合作社),通过农村合作组织的示范带动,提高贫困户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程度。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探索企业与贫困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促进贫困农户稳步增收。加快农产品加工和市场营销体系建设,打造赣江源头特色品牌,完善流通网络。

3、提升教育培训行动计划

义务教育。实施农村教育学校布局调整规划,优化学校布局,均衡配置义务教育学校校舍、师资、仪器设备等资源,就近就地入学为重点,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全面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加大农村教师培训力度,提升教学能力。

技能培训。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村有培训愿望的劳动力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贫困户“两后生”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率达到100%。贫困助学。建立健全覆盖各级各类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改善各类资助资源,大力改善资助环境,确保每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贫困而失学。

4、完善公共服务行动计划

医疗卫生:进一步健全乡村医疗卫生条件,贫困村有标准的卫生室,建筑面积达到上级规定标准,基本医疗设备、药品配备齐全、有取得经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培训合格的乡村医生。组织开展乡村医生轮训,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的能力和水平。加大重大疾病和地方病防控力度,提高贫困人口健康水平,减少因病返贫人口。加大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文体科技。加强贫困村文化建设,有农家书屋、文化广场和体育健身器材等,文化娱乐活动场所有保障。积极开展文化扶贫,开展文艺节目、电影等进村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开展科技扶贫,在贫困村实现技术培训、信息服务、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四个全覆盖。贫困户家庭主要劳动力能够参加实用技术培训,人均掌握1-2门实用技术。

社会保障救助。全面落实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政策。加大农村医疗救助力度,降低门槛,扩大重点贫困村医疗救助面,提高医疗救助标准;加大救助资金投入,相应扩大重点贫困村低保保障面。

村级一村一策工作方案 第2篇

一、指导思想

以进一步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按照“三在”的要求,以全面排查群众居住用房的安全可靠性为内容,以新(改扩)建危房户为手段,认真落实关于危房改造建设和扶贫救济的各项惠民政策,消除危房,改善生活条件,提升群众幸福指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二、工作目标

㈠通过排查,摸清我镇特殊困难危房户底数,建立危房户台帐,为除危提供科学依据。

㈡通过新(改扩)建危房,消除安全隐患,解决群众有房无法居住的实际问题,提高群众居住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生活幸福感,提高全民社会责任意识。

㈢通过危房改造建设活动,提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构建“和谐示范镇”的建设步伐。

三、基本情况

镇2014年共检查登记危房户138户,其中,严重危房户97户,暂不属于严重危房户有41户。在97户严重危房户中,有低保户40户,贫困户38户,五保户12户,低保残疾户6户,特困户1户,共需补助资金万元。

四、实施原则

政府主导,村委组织,户主主体。

五、实施方法

分层实施,即将97户危房户分门别类,按照自己建设(自建)、村里组织建设(村建)、亲戚朋友援助建设(援建)、进福利院安置和投亲靠友安置五个层次分类的方法组织实施。

六、资金筹措及安置方式

㈠上级补助:农房补贴、残疾人建房补贴、倒塌房补贴、“一池”“三改”补贴。

㈡福利院安置:对于符合条件的五保户拆危后进福利院安置。

㈢投亲靠友安置:包括两种方式,一是按照“谁承担,谁受益”的原则,有亲戚朋友愿意按照相关要求为本户投资投劳除危的,该户志愿人同时享有该危房户的相关财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二是危房户本人无力建设,有亲戚朋友愿意协助管理,但不投资投劳的,该户可以享受国家相关农房建设补助政策。

㈣村组织建设安置:对于特殊困难危房户自身无力建设,又不能以其他安置方式进行安置的,由村委会组建专班,统一按照要求组织施工建设,该户相关财产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由村委会享有。

㈤自建安置:由危房户按照相关要求自己组织施工建设,在享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自己承担建设资金和安全管理等其它责任。

七、实施步骤

㈠核查阶段(5月1日—5月10日)

根据各村报送的危房户统计由联村领导再次与村共议核准,确保严重危房户“一户不漏,一个不掉”。

㈡争取政策,制订方案阶段,(5月11日—5月20日)

根据核定的全镇严重危房户逐一建立台帐,制订“一户一策”的实施方案,向上级申报争取补助资金和其它相关政策,确保除危工作顺利开展。

㈢组织实施阶段(5月21日—12月1日)

召开动员大会,明确建设主体,细化责任,各户施工建设。

㈣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1月—3月)

组建专班,组织验收并兑现补贴。

八、工作措施及要求

㈠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

成立由任组长,任副组长,各联村领导任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除危工作的领导和实施方案的督办落实。领导小组下设工作专班,由任专班组组长,村镇办、民政办及各村相关工作人员任成员,负责具体落实工作措施,确保除危工作顺利实施。

㈡落实责任,组织实施

1、以村为单位组织实施,政府联村领导和干部按照“三在”要求,做危房户贴心的朋友,负责该村危房户的数据统计、除危工作方案实施和危房建设工程质量进度及其它相关要求的协调把关、督办落实;村镇办负责统筹协调,提供建设技术指导及其它业务服务。

2、新建户必须按照统一图集施工,必须配套沼气池建设,进一步树立和强化“生态宜居建设”的工作理念,做到“建简易房,不减生态标准建设指标”,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幸福感。

3、各村要对此次危房排查情况和实施方案予以公示,做到公开、公平、透明,杜绝除危而带来新的事件的发生。

4、按照分类实施的办法,自建户享受每户万元的补贴;村建户和援建户据实按照不超过2万元的标准补贴;进福利院安置的要按照相关要求和程序办理,拆除危房还田,山林田地收归村集体;投亲靠友安置的原有危房和山林田地权属按照一事一议的办法由村组织双方协商,按照“谁承担,谁受益”的原则签订安置协议。

5、所有迁建和进福利院、投亲靠友安置的原有危房必须由村委会组织限期及时拆除后方可验收兑现资金,杜绝“除危新建而旧危不除”的现象发生。

村级一村一策工作方案 第3篇

1、积极实施农民异地转移就业工作。

由于我乡地少山贫,40%的村民外出务工,农民异地转移就业的积极性很高,但为了帮助农民解决就业岗位,狠抓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依托梧桐乡农民培训学校,邀请有关专家对全乡农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全年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5期425人次。通过培训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技术落后素质,增强了就业能力,极梧桐促进了农业产业的发展。积极建立农民信箱,充分利用农技110、农民信箱等载体为农民提供技术服务。目前我乡农民异地转移就业42人(任务40)。

2、继续实施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

我乡5500元以下低收入农户641户2050人根据低收入农户的贫困原因和家庭情况,我乡按照“保两头、促中间”的思路,对于因缺少生产资金的低收入农户给予项目扶持,对于因大病或慢性病、孤老的帮助列入低保和五保对象,对于其他低收入农户给予资金扶持。在开展“一户一策一干部”结对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发扬去年低收入农户增收工程的经验,大力扶持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培训就业、推进下山搬迁、扩大社会求助,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步伐。人均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积极开展中心村建设工作。

今年我乡的梧桐村为中心村建设村。对于中心村建设我乡高度重视,针对梧桐村基础条件差、群众观念落后的特点,多次召开村两委会和村民代表会,统一村干部和村民的意识,决定分年度实施,今年以改造房屋的基础设施为主,重点整治村级卫生条件,并统一了改造标准和补助标准,一是通过实施农屋中堂硬化、立面改造、墙面粉刷、瓦片翻新和制作引落,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二是通过河道整治、村内水沟改造、古树周围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三是下大力气拆除在村庄整治过程中遗留的部分厕所、猪栏、灰棚,全面改善全村卫生条件。到目前为止已开始实施河道整治、古树周围整治,并有幢房屋实施了瓦片翻新。

4、积极开展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

我乡把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工作作为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任务下达后,就及时在各村进行调查摸底,根据各村的情况把任务下达到各村。到目前为我乡有修缮户12户,以全部完成。

5、积极开展农民培训工作。

我乡把农民培训工作作为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低收入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项大事来抓,为此根据我乡的实际情况,成立梧桐乡农民培训学校,充实师资力量,把高山蔬菜种植、毛竹栽培和笋竹两用林技术培训作为培训的重点,在全乡实施农民培训5期425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