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施工方案范本 第1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施工技术;园林绿化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园林景观的施工项目也在日益增多,这无疑使原本就很复杂多样化的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工作难度再次加大。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也就对园林景观的各项施工工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情趣偏向多元化,对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不只是要求质量达标,同时非常在意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技术的创新。这就要求园林景观工程要形成一个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建筑施工体系。
1 园林景观施工环节
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绿化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工过程是相当繁琐的,施工的同时要重视各个环节之间的联系,处理好交叉的工作项目,使得施工工作顺利进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施工工程的质量。
另外,要对施工的工艺进行升级和创新,提高对各个项目的质量要求,减少材料和资源的浪费情况、避免返工,这种浪费、返工情况不仅延长施工时长,影响园林景观的施工进度,还会产生不必要的人力物力资源损耗等现象。在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它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它不仅要对地形地势、山水组合进行施工,还要考虑地质构造、场地铺设方式、建筑类型和基础设施建设,工序非常复杂。例如,在对城市排放污水管道和天然气管道进行安装时,要考虑管道的走向,对电缆等部件的安置要保证安全性,这些都是园林景观施工领域应考虑的问题。从这看来,在进行园林景观施工时,要根据实际的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科学规划和设计施工方案,各环节协调配合,推进园林景观工程施工顺利运转。
2 园林景观的施工工作
在园林景观施工前,要对各个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制定科学合理的并具有可行性的施工方案,保证方案有科学的施工新工艺、系统化的施工方法,保障施工的安全性。设计人员和技术指导人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综合素质,确保工程项目能顺利进行。就园林景观工程的设计而言,设计者要对植物的自然习性有所了解,掌握植被的面貌和特性,利用多重思维设计方案,综合设计基础理念和设计方式,确保园林景观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和考核,全面的掌握设计意图。编制合理的施工计划图册,对施工的前期工作进行科学的划分并认真的执行,例如,施工场地的平整工作、定点设线、安置排水管道等。必须要谨慎的安排前期的准备工作,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施工,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施工的工程进度。
就绿化工程施工而言,绿化植被是绿化工程的活的灵魂,在对植被进行种植时,应按要求给予安排,最大限度地发挥绿化城市美化城市的作用,另外,推进城市绿化工程,将绿化工程作为重点工作。
3 园林景观施工过程中植被的管理
(1)在对城市园林景观进行建设时,对植被的处理也是很重要的工作。在植被的选择工作上,工作人员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植被类型,植被应适应当地的生存环境。在实施园林的绿化工程时,种植的植被苗从不同的地区被调用,这样就会增加植被患病率,特别是人为病虫害的传播较广,这势必给园林的绿化工作带来附加的困扰,减缓绿化工程的进度。因此,在施工前要对调用的植被进行严格检查,选择优质的植被。在对园林进行城市改造时,要有严密的操作计划,针对植被的病害进行预防,如果发现植被病虫害应及时有效的进行歼灭处理,以免病虫害传播。在城市园林挑选花卉树苗时要重视植被检疫环节,保证植被的质量,对于那些植被本身就有有害寄生虫的,要用科学的手段进行防预性治疗,避免发生病虫害衍生的情况,导致植被质量严重受损。应加强植被新型园林建设,保证植被的存活率。
(2)对城市园林的绿化植被给予合理的栽培和植被类型科学搭配。大部分的植被病虫害传播主要是因为不同类型的植被之间互相恶性传播。城市园林同种类植被片值面积过大也会出现植被病虫害,然而,调用多种植被类型能够打破同种类植被片值过大的情况,有利于植被病害的断层防预方式的实施,有效控制植被病虫害带来的危害。另外,应给城市绿化植被进行科学化、系统化的施肥、喷药,有级配能够有效的对植被进行腐熟,减少病害的侵染源,有利于植被健康成长。
(3)生物方法处理与药物防治措施相结合。根据植被的生长原理,引进植被的自然天敌,用天然的方式保护植被。同时要减少化学试剂的使用剂量和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频率,形成天敌生长环境。科学化的利用物理防治措施对植被的病虫害进行处理。此外,还要使用灯光诱杀病虫害等诱杀方式,保证园林植被更好的生存,使城市园林绿化植被和谐生长。
4 结束语
园林景观的施工是复杂的,并且需要很强的专业技能作为基础,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要充分重视园林工程的艺术性和实用性,因为园林景观是城市绿化工程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建设水平对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要注重园林景观工程的施工质量,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增加园林植被覆盖率,使绿化的范围渐渐扩展,逐步拓宽的同时要考虑到园林植被护理的工作量也在增加,所以,要制定系统化的养护管理体系,保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帅远,汪莹. 超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与养护技术的探讨[J].大科技,2012(16):125-126.
[2] 丁福,高平. 新时期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探究[J].大科技,2013(34):127-128.
园林景观施工方案范本 第2篇
关键词:园林、软质景观、软质景观、施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明需求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城市绿化建设的需求也日益提高,时至今日,城市绿化建设已成为城市规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园林景观已成为一座城市中必须具有的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园林景观体现的是一座城市文明建没的进度、城市发展的现状和人们对生活的基本要求。所以,一座城市的园林景观施工必然会引起重视。
1园林景观包含的内容
从大的范围上来讲,园林景观主要包括软质景观和硬质景现具体内容可见下文。
软质景观
软质景观主要包括绿化种植和水景观。所谓绿化种植就是指利用适当的植物配置来柔化建筑的生硬和冷漠,使优美的建筑与植物相得益彰,整个景观既突出建筑的风格又呈现出一种建筑与植物交相辉映后音乐般动人的美;所渭水景观,就是指将水作为主要的设计元素,利用水的灵动性和可塑性,将其与植物、雕塑、建筑物等其他元素结合、将水呈现出静水、流水、落水、喷水四种形态,赋予景观以无限的生命力,给景观没中起到画龙点晴的作用。
硬质景观
点、线、面的完美结合构成了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各式硬质景观的个体部分。硬质景观对点、线、面三个元素的巧妙运用莫定了其在园林景观中不容质疑的地位。比如说在点的元素上,垃圾桶、休闲座倚、雕塑、亭台、标示牌、花体等都是作为点的元素,在园林景观中起到很好的点缀作用;在线的元索上,一般是运用围栏或者道路等,在宏观和微观上给整个园林景观带来线条美;在面的元素上,主要是通过广场的铺装造型等整体半面形象来表达。园林景观中的硬质景观部分,不仅具有实际实用功能更是独具艺术感,给人们不仅来方便和舒适,还带来美的享受。
2 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中常见问题
园林景观中的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几乎已经囊括了园林景观的听有部分,所以,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施工必然会受到城市_门的重视然。然而,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因其涉及到的内容广泛而复杂,在实际施工中会遇到一些难题。
涉及到的范围厂泛、专业复杂
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工程涉及到范围广泛、专业复杂。地理、给排水、测量、电气照明等都是施工中要考虑的因素。小品、建筑、绿化、养护、装饰、钢结构、水景、休闲体育设施等工程,都是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过程中具体要经行的工程项目。复杂的工程项目决定了其涵盖的专业异常的丰富,具体涵盖建筑、装饰、市政道路、钢结构、给排水、电气、绿化等专业。
工期紧凑使各工种频繁交叉施工
园林景观在城市建设中影响地位举足轻重,它对人们的个体生活乃至是整个社会都有很大的影响,无沦是公民还是相关领导都对它的建设施工寄予很大的寄望。为了迎合这种期望,很多景观工程的预定工期都定的非常短,为了赶在完工期前结束工程,施工单位不得不调整设计、频繁安排多项工程交叉施工,这样一来,就使得施工的难度大大增加。
工程造价变更量大难以控制
园林景观在成本控制上难以把控,因为很多因素都会改变其施工成本比如说:设计单位设计出的图纸脱离现场与实际情况不符,会导致设计变更甚至是返工等延误,使工程成本发生变化;许多建设单位的施工会受共领导意见的左右,领导会到现场亲自指导施工,这样一来也会使工程成本发生变化;景观园林的施工工期一般都比较紧张,紧张的工期使施工过程非常赶,在材料、施工方案等方面会做相应的变更,这样也会改变施工工程的成本。
3应对措施
园林景观工程因其行业特性在实际施工中需面对以上问题,为了减少以上问题给整个施工质量、施工进度带来的影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施工住备
施工准备包括施工人员、施工现场、施工物资材料、技术、场外协调等准备项目。施工人员准备是刊用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手段对工程项目有关施工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充分发挥施工人员们的聪明才智,使施工效率得到提高;施工现场的准备是指在施工前做好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使施工现场的供电和供水得到保障;施工物资材料的准备是指对园林景观施工项目中需要用到的苗木材料、机械设备、土建材料等提前做好准备并定期做好保养工作,使各项机械和材料能保持最佳状态;技术准备是指在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需安排相关技术人员熟悉图纸,了解现场的地形、地貌等相关情况,结合图纸与现场的情况,以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为最大标准制定出相应的施工方案;场外协调是指在施工之前做好材料采购和相关的订货或者加工等工作,结合工程建设的实际需要与供应商们提前做好协调工作,以确保各种材料物资的供应能保持顺畅。
园林景观的施工技术
施工部分是园林景观工程项目中的最核心部分,对其具体的各分部项目的施工技术都要引起重视。
土方工程施工
在进行土方工程施工时,参照图纸的规定,充分利用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确保各施工主体的具体尺寸以及相对位置准确无误。
乔木、灌木、植被等绿化苗木的种植
绿化苗术的种植不仅其放线、挖穴、栽植等基本步骤都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在栽植完毕后还要注意苗木的的浇水和养护,除草、杀虫、防治等都应该是苗木在生长过程中应该保持不间断的工作。
假山的施工
可以将假山的施工过程当做是一个艺术创造的过程,利用连、按、垮、斗、垂、挑、拼、悬、剑等传统技艺、外加荷置、寸置、特置等置石手法的点缀打造出“虽为人作、宛如天开’极具艺术观赏性的假山景观。
水景类工程的施工
水景类工程项目并不是个独立的个体,可以结合园林中其他的项目的需要,以水景作为陪衬或者点缀,充分发挥园林景观的观光、游览功能,进一步深化意境、丰富空间层次从而烘托出更加浓郁的观景气氛。
广场、园路的施工
广场和园路的施工应尊重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保证保灰土层、结合层的水平高度和坡度等数据的准确性,结合施工场地的实际情况,以及当地人文信息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制定出满足实际需要的施工方案。
4结束语
园林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施工是一项周期长且工程量繁多的工程只有从各方面提高其施工技术,才能保证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能够有效结合,保证在创造环境效益的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当然时代在变、科学在变、人们对生活的各项要求也将不断地改变,我国园林软质景观和硬质景观的施工技术探索之路,也变得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良.园林工程中的景观设计技术[J].价值工程,2013(31).
[2]耿稼轩.园林硬质景观施工图的表现方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12).
[3]李如珍.浅谈园林景观工程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20).
园林景观施工方案范本 第3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问题;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此时,人们对自身的生活环境、居住条件有了更高的要求。中国城市化发展迅速,尤其是房地产的大规模出现,地少人多的状态日益严重,此时,人们就更希望在有限的空间里能享受到更好的生活环境服务。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现实环境,城市园林景观工程事业有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并有效的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一、园林施工存在的一般问题
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至使一些绿化工程,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住建部30%的绿地率的要求,一方面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提高其房价,必须要绿化,同时从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角度,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此外,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至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
二、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1)程序化:一般园林工程施工程序是(先理山水-改造地形-营造建筑-构筑设施-铺装场地-绿化种植-养护管理)。程序化施工更有利于景观工程建设。在建造园林景观工程中,根据实地环境和实际情况,结合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扬长避短,专业化操作,严控施工质量,是园林工程相关人员的重要工作。
(2)季节性:园林绿化工程特别足绿化种植工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必须遵照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选择最佳的施工时机,才能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反之完全违背自然规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得不偿失。
(3)艺术性:园林景观不仅追求功能价值,更讲究艺术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不能只是简单的按图粗放型地施工,而是将精品要素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需要施工人员在充分体会设计理念前提下,发挥其创造力,筑造最佳的景观境界。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二次设计。调整设计是为了景观艺术更具欣赏性。
(4)附属性:园林景观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设计程序。园林绿化工程往往作为附属配套工程出现,其规模较小,且工程量零星,工作面分散,大多要等主体工程和其他工程结束后才可进行施工,不利于施工组织、管理,进度控制。
(5)不确定性:园林绿化工程做为一种室外工程,环境条件对其有较大的制约作用,连续阴雨、高温酷暑、严冬寒流等不利气候条件都会对其进度、质量、费用产生影响。
三、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主要技术过程包括
首先,施工准备阶段包括做好施工计划,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编制工程预算,准备施工物质,建立施工队伍等工作。
其次,正式施工阶段包括制定施工方案,组织综合施工,严格施工流程;优化施工组织,落实各项技术措施,规范技术操作;保证用材品质,降低施工成本,确保施工安全,严控施工质量等工作。
再次,在景观工程施工中,采取合理划分施工段,根据互不干扰的原则组织施工作业;采用动态施工管理,优化设计,并在施工过程中跟踪落实,根据实际施工状况不断修正完善;充分利用现场有利地段堆放材料,加快材料周转;提高施工机械化程度;严肃施工纪律,确保各分项工程按施工进度计划逐项实施等技术措施,为工程施工提供技术保障,建造“经济、实用、美观”的景观工程。如在植物种植施工中,正式的施工程序:优化施工图纸-平整场地-定点放线-挖坑改土-施放基肥-验收苗木-组织种植-植后养护等。
最后,完善园林景观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整理是园林景观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不可缺少的部分。通过竣工验收,全面综合考察工程质量,保证竣工项目符合设计标准等质量标准。验收养护包括预检、隐检、及签证;审定交工验收资料,办理工程验收;编写施工技术与管理的总结资料;做好工程的养护技术交底,编写保养计划,落实养护任务等工作。
四、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目前在园林景观工程实施过程中,普遍推行了园林绿化工程项目监理,它一种高智能的技术服务,遵循科学准则,以科学态度,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是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保障。在园林景观工程施工过程中,园林工程监理着重加强人才、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五方面控制要素的管理,对提高工程施工质量起重要作用。施工中的质量控制须注意如下几点:
(1)环境因素:环境是影响园林工程质量的客观因素,园林工程的建设发生在室外露天,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其产生较大的制约作用,尤其是夏季高温暑热、冬季寒流、干旱、反季节施工等将对绿化种植工程质量产生极大影响,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结合工程特点和当地气象条件,预见不利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在施工方案中就制定有效对策,避免不利情况发生时。
不同的植物品种所适应的土壤ph值相差很大,监理工程师在监理过程中应根据土壤检测报告,要求施工单位针对性地换土或对土壤进行改良,保证植物的生态要求和土壤的生态特性统一起来,植株才能长势良好,提高绿化工程质量。
(2)材料因素:材料因素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基础因素,而园林工程材料种类繁多,而且新材料层出不穷,更拥有植物这种活体材料,对材料的质量控制除遵循一般建设项目控制原则、方法外,还要注重材料具有艺术价值,如对苗木质量的控制,工程所用植物,除品种、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还要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孤植树尤应注意树型、姿态观赏性要强,列植树要高度、姿态较为均匀,监理工程师须严格把关,不合格的植物材料坚决不能使用。
(3)人才因素:人材因素是影响园林工程质量的第一因素,园林工程的实施,往往不能按图纸生搬硬套,而需要通过管理者、技术人员、施工人员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设计的最佳理念与境界,因此监理工程师需要加强对相关技术人员、专业工种的资格审查工作。
(4)机械因素:园林工程机械、机具是影响工程质量不可疏忽的因素,主要分为:园林土方工程机械、种植养护工程机械、混凝土机械、起重机械等几大类,作为监理工程师,应以园林施工机具的型号、机械设备的主要性能参数,以及使用方法、操作技术作为控制要点。
(5)方法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方法”指的是施工过程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施工工艺、组织措施、检测手段、施工组织设计等,监理工程师应从施工准备阶段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开始进行监控,施工组织设计应符合以下条件:针对工程实际。从不同专业出发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技术可行,经济合理,工艺先进,措施得力,操作方便。尤其要注意其中是否报包含反季节栽植措施、苗木养护计划措施等的审核;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工程,如假山、喷泉、广场铺装等还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后才可付诸实施。
五、做好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做好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园林景观质量管理与控制的关键。
(一)掌握好苗木栽植时间
园林景观质量的好坏与苗木的成活率有很大关系,园林景观工程中投入的苗木材料是有生命的绿化植物,不同的苗木有不同的生长规律和栽植时间。掌握最佳栽植时间是其成活的关键。“三分种,七分管。”,工程建成后的养护管理是个长期的重要环节,为确保园林景观
效果,必须设专人对园林景观进行专业的维护和保养。
(二)园林景观材料质量控制
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中,土建部分投入了一定的各种原材料、产品和机械设备等;绿化部分投入了大量的土方、苗木、支架等工程材料;施工过程中的施工工艺、方法是构成工程质量的基础。因此,严格控制投入材料的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对投入的材料要进行全面控制,对所采用的方案也要进行充分论证。
(三)保证工作质量
园林景观工程质量是由园林的职工所创造的,他们的思想素质、责任感、事业心、质量观、技术水平等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思想,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导作用,认真负责搞的好本职工作,来创造优质的园林景观工程质量。
(四)严把分项工程的质量检验
园林景观工程分项工程质量等级是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基础。分项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质量等级评定的真实性。为此,在进行分项工程质量评定时,一定要坚持标准、严格检查,避免出现判断错误。
(五)全面控制园林景观工程施工
确保整个工程项目的质量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就必须全面控制施工过程,使每一分项、分部工程都符合质量标准。在工程施工阶段采取定期、不定期巡视、平行检验等手段及时发现和妥善处理问题,消除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不利因素。对每一道工序质量都必须严格检查,当上一道工序质量不符合要求,决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
园林景观施工方案范本 第4篇
【关键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人们对城市绿化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近年来我国多数地区加大对园林绿化建设的投资力度,以求创建具有现代化的园林城市,在改善城市环境的同时也提升了城市品位及投资水平[1]。根据当前的发展趋势分析,我国园林绿化建设工程与管理服务质量水平不断提升,然而,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导致园林绿化工程质量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以至于对整个城市绿化环境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增强技术管理水平,对于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建设园林绿化工程的必要性
园林绿化主要是通过植物的作用以形成环境并保护环境,进而构建有利于人类生活的空间。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态系统的维持,并能据此获得最佳的生态效益,同时具备经济效益、文化熏陶、风景游览等功能,但也因此提高了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与施工质量的要求。为了能更好地发挥绿地的多功能水平,提高植物的种植率和存活率,建设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生活品位和投资力度,必须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技术进行有效管理。
2.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因素
施工方面
目前,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方面还存在较大问题,比如未落实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施工程序的安排存在盲目性及不合理性等。首先,大多数施工企业在取得一项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权后,缺少相应的实地考察,与设计师的沟通缺乏实际性和有效性,导致未能深入理解施工工程的设计理念。这样就使施工企业在制定施工计划时,缺乏合理性,所制定的栽植计划与实际情况大有出入,对于施工人员、施工技术及施工材料等也不能进行合理调配,最终导致工程质量的定位不准确。其次,目前有部分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为了能够尽快地建成景观工程,于是采取先行绿化植物种植,再行土建施工、管线埋设等步骤。但这种施工方式的成本高,给植物浇水的难度加大,并在后期的土建施工及管线埋设过程中破坏种植的绿化植物,降低工程效率,提高工程建设资金的损失率,且对绿化效果的不良影响大。此外,施工单位在管理中不注重工程整体性的重要作用,多采取单项工程施工的方式,导致园林绿化工程与水电工程、土建工程等产生冲突。
养护方面
植物的栽植尤其注重后期的养护工作,并与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直接的联系[2]。但当前大多数园林绿化工程却存在只注重建设而不注重植物后期养护的缺陷,导致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差,城市绿化效率低,未能真正达到建设园林绿化工程的真正目的。因此,只有加强后期的植物养护工作,积极为栽种的植物浇水、除草、灭虫、修剪等,才能保证植物的生长,进而达到工程设计者最初的设计意图,实现绿化价值和观赏效果。此外,部分园林绿化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绿化植物的相关培植知识认识不够,导致种植环境和养护方法不当,影响植物的生长,降低苗木的存活率,更不利于工程质量和绿化价值的提高。或有些施工单位为了追求近期的经济利益,购买未能适应生长环境的苗木,导致种植效果不理想,造成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影响了远期的绿化效益。所以在种植或移栽一类绿化植物时,为能够提高植物的存活率,应先进行一定时间的定植再给予栽种,以适应新的成长环境,最终提高园林绿化工程的质量。
监管方面
随着我国各个城市对绿化环境的需求量加大,近年来园林绿化施工团队不断涌现,但大部分施工人员由于自身专业知识较为匮乏,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很多人未接触过设计图纸,导致对于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理念缺乏深入理解,在工程施工过程难以达到工程建设的要求。同时,有些施工人员对栽培的植物缺乏专业性认识,难以掌握植物的栽培技术,就有可能出现植物配置错位、搭配不合理等现象,影响观赏效果,降低绿化质量[3]。此外,一些施工团队由于缺乏专业素质,内部监督力度不够,管理松散,工程施工缺乏计划性、规范性与可操作性,严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的建设,更不利于实现工程的绿化效果。
3.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技术管理措施
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为了使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工程得到有效的实施,最终提高园林的绿化价值和景观效果,施工单位在承接一个绿化工程项目后,应积极与设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并注重实地考察,将园林绿化工程与水电、土建等工程的关系合理安排,避免绿地种植后难以养护或遭受损毁等现象;最后再综合考虑方面的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同时,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应注重对施工任务的合理安排,在施工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明确施工程序,并将任务合理分配给所有的施工人员,避免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导致工程施工的成本增加。
注重后期养护工作
为了巩固园林绿化效果,植物的后期养护工作很重要[4]。首先,保证绿化植物的水分充足,特别是在高温、干燥的季节,并注意浇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植物的具体需求进行浇灌。其次,定期对植物的“健康”进行检查,注重防草防虫,发现大面积的杂草或害虫时,应给予科学的方法处理,避免踩踏除草、盲目除虫。还应定期给予修剪,将树干涂白,并严禁人为的破坏。此外,还要建立和完善保护园林绿化相关的规章制度,保证园林绿化的质量与景观效果。
加强监管力度
施工企业加强内部的监管力度,并对施工团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加强培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和技术管理水平。因此,各个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企业可联合成立一个园林绿化研究机构,进行园林绿化成果的科普宣传和成果展览,促进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园林绿化工程技术的有效管理。施工企业还对负责监管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能力,建立具有专业技术水平的监督队伍,以便加强企业其它员工的技术指导与施工监督,同时确保所有监管人员具有上岗合格证。另外,改善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的机械设备,分派具备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对设备进行使用与保管。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
施工单位应注重对施工人员专业素质的培养,可组织相关的培训、交流学习会等;同时,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素质,以更好的服务于施工企业。只有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和高能力的施工人员,才能提高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质量,促进我国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施工企业也要注重对复合型人才的录用与培养,这些复合型人才具备了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且其综合素质水平较高,对于施工企业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作用。此外,施工企业还应制定合理的劳动报酬,注重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优化劳动考核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严格把控工程施工的质量和技术问题,实现高效的园林绿化。
4.结束语
总之,只有注重当前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提高的因素,注重加强工程施工过程的技术管理,才能更好地达到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目的,满足人们对环境的需求,促进城市的环境建设和园林绿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娜.影响园林绿化工程质量因素及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1,(2):261-262.
[2]杨颖.园林绿化工程质量的管理措施探讨[J].绿色科枝.2011,(10):35-36.
园林景观施工方案范本 第5篇
关键词:园林景观;工程管理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improve the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 now care more about themselves and their families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selection of residential community beg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landscape design Park, in many more developed city, elegant Yuan Linjing view has become a selling point in many projects. The botanical garde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key to determine the landscape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it has important meaning to improve the project economic benefit, social benefit and environmental benefit. Some experience in landscape construction. The author summarized in the practice of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Key words: landscape;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前言
经济在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大家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园林景观工程的建设要求也提高到科学艺术完美结合的水平上。“以人为本、回归自然、崇尚环境”的设计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并不意味着小区景观设计好了,景观质量就一定高了。事实上,一些设计质量水平比较高的小区景观,但是由于细部施工做法欠深入推敲,加上施工粗糙,质量控制不严格等,造成一些小区景观过早出现破损,失去其景观设计效果。做好施工管理工作有利于提高园林景观整体质量水平并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园林施工存在的一般问题由于绿化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管部门难以掌握,至使一些绿化工程,如住宅小区内绿化,开发商一方面为了达到住建部30%的绿地率的要求,一方面又为了迎合人们现今“择绿而居”的时尚要求,提高其房价,必须要绿化,同时从节约资金,降低成本角度,请一些个体户,胡乱种上几棵树,铺点草,算是绿起来了。整个工程未经正规设计单位设计,景观效果差,品位低下。此外,绿化施工队伍良莠不齐,难以充分体现工程的设计思想。绿化工程不同于建筑工程,其严谨性、技术性不是很强,这让许多人误认为绿化施工不过是种种树,铺铺草而已,至使许多素质不高的个体队伍纷纷涌入绿化施工行业。
3、园林工程施工的特点
程序化
一般园林工程施工程序是(先理山水-改造地形-营造建筑-构筑设施-铺装场地-绿化种植-养护管理)。程序化施工更有利于景观工程建设。在建造园林景观工程中,根据实地环境和实际情况,结合园林工程的施工特点,在施工过程中扬长避短,专业化操作,严控施工质量,是园林工程相关人员的重要工作。
季节性
园林绿化工程大部分的实施对象是有生命的活体,通过对各种乔灌木、花卉、地被、草皮的栽植与配置,充分发挥不同植物的生态功能和形态特征及季相变化,来达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温度、隔音杀菌、营造观光休闲与美化环境的目的。园林绿化工程特别是绿化种植工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必须遵照植物的自然生态习性,选择最佳的施工时机,才能营造良好的植物景观,反之完全违背自然规律,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效果,得不偿失。
艺术性
园林景观不仅追求功能价值,更讲究艺术性。园林景观工程施工不能只是简单的按图粗放型地施工,而是将精品要素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需要施工人员在充分体会设计理念前提下,发挥其创造力,筑造最佳的景观境界。施工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二次设计。调整设计是为了景观艺术更具欣赏性。
附属性
园林景观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设计程序。园林绿化工程往往作为附属配套工程出现,其规模较小,且工程量零星,工作面分散,大多要等主体工程和其他工程结束后才可进行施工,不利于施工组织、管理,进度控制。
4、做好景观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要对有关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施工图纸熟悉,了解园林景观的设计要求,弄清楚园林景观工程验收标准以及质量的要求;要熟悉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设计流程及相关技术文件对技术措施、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现场施工总平面布置及施工进度的要求;弄清完成该项景观工程施工任务中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对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现场要进行了解和勘察,熟悉图纸,只是对工程的基本了解,这是不够完全。要想全面的了解即将实施的工程,掌握其概况,就必须到现场进行实地的勘察和了解。通过这样认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况,才会有利于实施园林景观工程施工的管理,落实施工方案,更好地完成任务。
施工管理阶段
在施工管理阶段,首先要合理安排现场施工及管理人员。他们将负责现场图纸会审,技术交底,施工方案报审,技术核定及洽商,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计划,组织工程验收、移交及竣工决算等内容。人员到位并各负其责,也是保证工程顺利进展和完善的前提。
⑴做到有计划的施工
①合同签订后一周内,要编制完成承包范围的可以实施的施工总进度计划。②按月分解编制月进度计划、进度报告及完成工程量报表。③按周编制每周进度计划、材料设备供应计划。④每天施工中存在的需建设单位解决的问题要及时书面反馈给建设单位,以利及时解决。
⑵认真监控计划的实施
①以施工进度计划为导向,项目技术人员要负责对分包队伍的技术交底,并由现场工程师每天严格检查施工质量和效果。②对于突发事件,要留影像资料,并及时通知建设单位签认。③每天项目管理人员须沟通信息,协调关系,这对解决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等目标控制有十分重要作用。⑶人、材、机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