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考改革新方案 第1篇
随着录取计分科目的调整,有家长关心,试卷结构、考试时间会不会有变化?市教育局表示,经过近年来广州中考改革的实践,目前广州中考所采用的试卷结构、考试时长均较为合理,与教学管理、考试组织、招生录取相适应。试卷结构是基于考试测量学并结合广州教学实际长期摸索而确定的,不会因为科目分值的调整而发生颠覆性变化。科目分值调整后,卷面原始分是否调整将在配套文件中另作说明。语文、数学、英语的考试时长不会超过2小时,其他科目的考试时长不会超过1小时。
还有家长关注,广州中考命题组织方式会否有变。对此,市教育局表示,根据相关规定,广州市2027至2029年中考将继续保持自主命题不变。广州已形成了中考命题的广州模式,下一步将继续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严格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核心素养导向,科学设置试卷难度,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试题,杜绝偏题、怪题。
此外,征求意见稿显示,2027至2029年中考志愿填报、投档录取方式没有变化。市教育局介绍,经过广泛调研、综合研判,2027至2029年中考拟继续实行“考前填报志愿、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统一投档”录取方式。
名额分配招生政策也没有变化。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招生比例以及考生报考名额分配计划的条件均保持不变。
高中学位会否增加?还将出台哪些配套政策?
——继续推动新改扩建高中项目,将陆续出台志愿填报等配套文件
2027至2029年,高中学位是否会有增长?市教育局介绍,2027至2029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人数增长相对平稳。“十五五”时期,广州市在高中学位建设方面还将持续发力,通过实施“五个一批”(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扩招一批、民办一批、试点一批),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学位供给,努力满足群众对入读普通高中的需求。
本轮中考改革,市教育局还将出台哪些配套政策?市教育局表示,中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录取计分科目、录取参考科目、实验操作考试、名额分配、自主招生、特长生、填报志愿等相关配套文件将于主体文件《中考改革实施意见》发布后,按计划陆续出台,形成“1+N”综合政策体系。
广州中考改革新方案 第2篇
1月22日,广州市教育局发布《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笔试科目考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2024年至2026年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录取计分笔试科目考试日期调整与广东省统一命题中考日期一致;下午开考时间从14:30调整为15:00,增加考试午间休整时间;同时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另外,广州市继续自主命题保持不变;取计分科目与分值设置保持不变;各科考试方式、考试时长、试卷结构保持不变;各科考试时间顺序安排保持不变。
《方案》规定适用对象为2024—2026年广州市初中应届毕业生和报考广州市高中阶段学校的返穗生、往届生。
《方案》要求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命题,坚持以学定考,科学确定各学科考试命题内容。全面推进基于核心素养的考试,试题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实质与核心,以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等为考试内容,合理确定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探究性、创新性和实践性试题比例。注重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品德修养、知识见识、奋斗精神、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考查,注重对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按照“两考合一”“兼顾毕业和升学”的功能定位,科学合理设置各科目的考试时长、容量、难度和试题结构,减少单纯记忆、机械训练性质的试题,杜绝偏题、怪题。
另外,语文、数学、道德与法治、历史4个科目实行闭卷笔试;英语实行闭卷笔试和听说能力考试;物理和化学2个科目实行闭卷笔试和实验操作考试,实验操作考试实施方案另行制定。全部科目考试不得使用计算器。需要注意的是,英语听说考试,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时间另行安排,以当年文件公布为准。英语听说考试时长约20分钟,物理、化学实验操作考试时长各10分钟。
2024—2026年考试日期与广东省统一命题中考日期相同,以省教育厅公布的当年中考时间安排中的日期为准。
此外,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以分数形式呈现,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计分。用于初中毕业与学历认定的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长期有效。用于招生录取计入总分的录取计分科目考试成绩,应届生当届有效,非应届生当年有效。
考试实施方面,录取计分科目考试由市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统一评卷。
广州中考改革新方案 第3篇
一是优秀体育后备人才招生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和招生办法另行制定。
二是增加高中阶段职普融通试点改革。
三是增加做好残疾人中考工作。
四是增加广州市高中阶段考试招生负面清单。
➤6个不变内容
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与分值、考试方式等、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作用、录取批次和补录规则、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和比例、自主招生学校适用范围和比例、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两个有”条件等均保持不变。
广州中考改革新方案 第4篇
一是考试命题,学业水平考试由市统一命题逐步向省级统一命题过渡。
二是南沙区等部分普通高中学位供给相对宽裕的区,区属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可将不超过25%的招生计划面向外区招生。在非中心城区,引入省内外优质教育资源新建的区属普通高中学校,经市教育局批准后,可将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
三是随迁子女升学方面,各区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的计划为该校当年招生计划的8%至18%。具有广州三年初中完整学籍且考生本人持有在广州市办理且在有效期内的《港澳居民居住证》或《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的考生可报考广州市公办、民办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办普通高中投档时,非政策性照顾的非广州市户籍初中毕业生与户籍生同时投档录取,其录取人数不超过其最大计划数。
四是全面清理加分项目,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
广州中考改革新方案 第5篇
《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拟微调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的计划比例上限,从现行的“8%—18%”调整为“8%—20%”,具体比例由各区、各省市属公办普通高中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其他政策不变。
市教育局表示,考虑到2024年起公办普通高中招收随迁子女计划已与户籍生计划同时投档录取,录取随迁子女分数“倒挂”“断档”已基本消除。提高计划比例上限,可以让部分随迁子女占比较大的区在“8%—20%”范围内适当调增招收随迁子女最大计划的比例,有利于保持随迁子女公办普通高中录取率、录取人数的稳定。
广州中考改革新方案 第6篇
最受家长关注的,是中考录取计分科目分值的变化——文科、理科组成结构上拟进行分值调整,语数英三主科适当提分,道德与法治、历史、化学科目适当减分。物理、体育与健康科目分值保持不变。中考录取计分科目保持8科不变,总分810分保持不变,文理科占比保持不变。
具体分值变化拟为:语文、英语的满分分值从120分提高至140分;数学分值从120分提高至150分;道德与法治、历史从90分降低为70分;化学分值从100分降低为70分。
市教育局表示,此变化出于综合考虑与新课程改革方向相衔接、与新高考分值结构相衔接,夯实语数英学科基础,注重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培养,如逻辑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为沃土计划和脱颖计划奠定基础,以及适当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因素。
广州中考改革新方案 第7篇
《体育中考实施意见》印发后,将结合往年体育统一考试各项目考生得分情况,重点优化部分项目的考试标准和评分规则,均衡各项目难易程度,使评分标准更科学,更有利于引导考生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相应项目考试。
【不变】
《中考改革实施意见》显示,2027—2029年广州中考政策拟保持稳定的内容如下:
1.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两考合一”的性质不变,考试科目、考试方式以及考试命题组织方式保持不变,录取计分科目总分,文科、理科总分占比保持不变。
2.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以及作用保持不变。
3.考前填报志愿、梯度控制线上志愿优先的投档录取方式、补录规则保持不变。
4.各级各类学校招生范围保持不变。
5.自主招生学校适用范围、比例上限保持不变。
6.名额分配招生学校适用范围、比例以及报考条件保持不变。
7.随迁子女报考公办普通高中“两个有”条件、投档录取方式保持不变。
8.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录取安排保持不变。
9.《体育中考实施意见》整体保持不变。考试内容和分数不变、考点要求和考试时间不变、“外地返穗生和往届生”考试成绩评定不变、特殊类考生考试成绩评定不变。
【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