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学校感言简短一句话 实用61句
1. 将探究权还给学生。老师要选准探究学习的切入点,尽量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老师不要害怕时间不够用。
2. 将时间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的互助学习占据整个课堂,学生的参与度要高。
3. 园所有特色,有新意。幼儿园的环境创设都是利用农村的丰富资源就地取材,如:稻草、木头、竹子、瓦片等农具打造有农村特色的外部环境。如簸箕绣画、瓦片绘画、竹制鞭炮很有新意,看了让你眼前一亮。
4. 从创新发展机制入手,探索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方式,研究制定《学校全面质量管理手册》、《年级组管理规程》、《学校年级组家长会管理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制定优秀学科组(长)评选、教研活动实施、课堂教学评价、培优辅差等工作方案,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实现了初中统测文化学科教(学)案的电子化。
5. 开展“六个一”学习活动,即:每天举行一次教育教学反馈会、每周举行一次学科组教研活动、每月读一篇教育理论xx、每月举行一次课改培训讲座及论坛、每学年发表一篇学术论文、每学年订一份教育杂志或报刊。
6. 今后努力的方向:
7. xx十中的办学理念给我留下的深刻的印象。李校长围绕打造“特色高中”、创办“精品初中”谈了学校的一些新的变化和措施,对我的启发很大。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这一点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8. 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9. 重视抓好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
10. 定期举办教育教学论坛,积极组织教师上研讨课、过关课、示范课;实行电子备课,在学校网络空间内新建成校内课件资源共享库,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不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11. 园本游戏很有特色。如自制的木头跷跷板、木制荡桥、小推车、竹圈、草地爬竹竿等玩具无不彰显出园长的艺术与智慧,做事魄力与巨大的磁场。
12. 德育工作以活动为载体,做到课程化、系列化。有实效性。即墨28中德育的核心是雷锋精神,在设计教育的过程中,学校结合《各年级教学要点》制定了学雷锋三年和谐推进计划,七年级让学生了解雷锋事迹及美德,让学生知雷锋,学雷锋,举行六方歌咏比赛,八年级要求领悟雷锋精神的内涵,把关心别人与创建文明校园有机结合,举行弘扬雷锋精神演讲会,九年级让学生走雷锋成长的道路。在昌乐二中,一共有100多个学生社团,学生们参与的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有:走进军营、西瓜嫁接、65公里野营拉练、体育美食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的生存生活能力、沟通合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和提高。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有两个重点,是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从上可以看出他们确确实实在搞素质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增智、培德、提能。快乐的学习与学习的快乐,是学生校园生活的真实写照。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走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当德育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需要时,优良品格变形成啦。
13. 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不同专题编写礼仪教材,把礼仪课融入主题教育,将各年级课程的主要内容归纳整理为个人礼仪(自立篇)、常规礼仪(行为篇)、道德礼仪(做人篇)和防止意外事故(防范篇)四大部分。开展礼仪教育,以班队专题训练推进礼仪教学实践,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如:一月为春节礼仪,二月为个人礼仪,三月为集合礼仪等。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和父亲节、母亲节感恩系列教育活动,结合课堂常规进行课前礼仪、发问礼仪、回答礼仪、倾听礼仪等训练,定期向学生家长印发《“文明礼仪”家校联系手册》,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交流。通过“礼仪之星”评选等活动,引导青少年做新时代合格公民,做重德守法的礼仪之士。
14. 老师在课前要准备大量资料,做精心的策划,课堂上交给学生去表演,老师置身学生中间,给予适当的引导、点评,要敏锐发现问题,组织协调课堂。学生是要经过培训和锻炼逐渐适应的。
15. 活动要有意义
16. 交流研讨中的升华
17. 理解与思考:
18. 活动要有计划
19. 打造属于自己的高效课堂
20. 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说出来的才是学生的,课堂上让学生去表达;耐心的听学生回答、细心的观察学生交流、精心的指导学生互助。
21. 将教学权送给学生。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努力打造适合我们学生的“151”闪光教育高效课堂。
22. 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通过宣传栏、展板、标语等渠道,以“迎着朝阳当思如何努力,踏着晚霞要问是否进步”、“今天你看了哪一本课外书?”、“今天你微笑了吗?”等简明而纯净的语言,在校园内营造出亲切的人文关怀氛围。
23. 学生学到的不只是本课的知识,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对知识的探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粉笔书写能力、合作精神、用来展示的艺术。
24. 将学习权还给了学生,课堂上出现学生两两成对在一起边讲边练的场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解决问题。
25. 课堂上相信学生,把一切机会让给学生。从学生那自信的言谈举止、阳光般笑容,发自内心的求知欲中,我感到了学生人格的独特魅力。走进每一个教室,你都会看到:每个学生的学习欲望是那样的强烈,对知识的渴求是那样的执著,他们犹如春天的小草对旺盛生命的追求。
26. 将教学权送给学生。首先是学友讲,如果“学友”遇到不会的问题,“师傅”就负责把“学友”教会,如果“师傅”也不会,先向其他“师傅”请教,再教会自己的“学友”,如果“师傅”们都不会,最后由老师讲解。整堂课以学生自学互助为主,以学生教学生为主。努力打造适合我们学生的高效课堂。
27.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扎实到位
28. 学校老师一定要以身做则。
29. 知识的掌握与价值观的生成有机结合
30. 感受校园文化的差异
31.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学校教学模式。有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32. 抓好精细管理,落实“四清”制度
33. 突出载体作用,强化育人功能
34. 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在我所听的几节课上,无论是语文,数学,还是英语,教师在课堂上发言是很少的,只偶尔听到老师那三言两语鼓励性的评价,甚至有的课堂老师一句话也不说,是真正的无师课堂。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或坐或站,时而静心思考,时而热烈讨论,时而激烈辩论,时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在面面都是黑板的课堂上都是学生密密麻麻写的笔记,这些正是他们学习过程的体现,“自主,自信”是他们终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35. 积极评价引导、促进学生发展
36. 学校一定要有一种特殊的方法来管理学生,然后才能从众多职中中脱疑而出。
37. 实施“书香校园工程”,开展“读书伴人生,书香飘校园”活动,教师带头引领“好读书,读好书”,争当“品书明星”。积极组织开展图书超市、图书漂流活动,为每个班级配置书架,配备图书,要求各班每周开展1节读书活动,每月组织1次读书论坛,引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写好心得体会,积极开展“书香班级”、“收藏明星”、“读书明星”等评比活动。
38. 学生管理方面:
39. 学校管理要严格,不能像自由市场一样。
40. 将话语权还给学生,学生说出来的才是学生的,课堂上让学生去表达;耐心的听学生回答、细心的观察学生交流、精心的指导学生互助。
41. 简要说明
42. 把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学习中每个小组作为一个考核单位,为了小组的得分,组内成员分工合作,互相帮助,优生帮扶学困生,使每名学生都参与,每个人都有了展示的机会,学生整体得到提高。
43. 这样的课堂模式少了规规矩矩坐姿等硬性统一的要求,给了学生适当自由的活动空间,符合学生好动、喜欢参与的年龄特点,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课堂氛围、学习效果、知识的巩固程度都比较好。
44. 优雅的环境。
45. 展示文化和反思文化。
46. 因为是职中一定要包分配工作,所以个人素质最重要。
47. 打造高质团结的教师队伍和坚持走高效课堂改革之路的决心。
48. 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表达是自由的,讨论时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思想是开放的,只要围绕主题,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课堂上学生表演、回答问题之后,让其他同学指出不足,不仅仅指出知识点的错误,而且提出声音不够大,握手应用右手等这些学习生活习惯的建议。这确实体现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我相信每一位被提出建议的同学都会主动、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足,不需要老师在大声呵斥,这就是另一种教育方式。给与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与他们明天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49. 文化精神提升学校品位。我记得陈平原教授在《老北大的故事》一书说过这样的话:大凡历史稍长一点的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永恒的风景,构成这道风景的除了眼见为实,可以言之凿凿的校园建筑、图书、电教设备、名师高徒外,还有必须心领神会的历史传统与文化精神。介于两者之间,兼及自然与人文、历史与现实的,是众多精彩的传说。这段话我的理解是,文化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两种,首先是狭义上的,考察这些名校,突出的地方是校园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建设外观搞得好。例如,即墨28中四区六楼十八苑的独特校园立体文化格局令人惊叹,昌乐二中的教学楼,分别命名为“海纳楼”、“敏学楼”、“启智楼”、“慎思楼”、“笃行楼”、“唯真楼”,从教学楼的名称看都折射出一种丰富的文化内涵。
50. 活动要贴近学生生活
51. xx功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洁净的环境,精细化、人文化的管理、规范化的工作流程,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忙中有序、一丝不苟、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2. 推行师德反馈制、师德一票否决制等制度,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每年对师德师风进行述职考评,组织量化评选“十佳师德模范标兵”。
53. 行为文化和养成教育。
54. 典型引路,改良课堂教学。
55. 课堂教学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一个中心,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无论是即墨二十八中的“和谐互助”还是昌乐二中“二七一”模式,省庄二中“精彩主持”,他们都是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健康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过程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的目标。
56. 感受行走中的快乐
57. 尊重学生主体,强调学习过程
58. 教学方面:
59. xx28中浓厚的人文环境、高效的“和谐互助”的课堂教学模式、课堂上学生的自信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60. 开展“新三好学生”评选活动,倡导广大青少年在学校做一个主动学习、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里做一个勤俭自强、尊敬长辈的“好孩子”,在社会做一个诚实守信、道德规范的“好公民”。开创学校、家庭、社区密切配合、三位一体的育人新局面,使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61. 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