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防欺凌教育讲座活动 第1篇
不做欺凌者
故意殴打他人、暴力侮辱他人、暴力索取他人财物、故意非法伤害他人的行为有可能构成我国刑法中的寻衅滋事罪、强制侮辱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等。
杨教练的宣讲,让大家对“校园欺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校园欺凌的危害,提高了自觉抵制和防范校园欺凌的能力,为学校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供了有力保障。让我们携手共进,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向校园欺凌说“不”,让校园成为每一个孩子成长的乐园,让友谊和关爱之花在这里绽放。
校园防欺凌教育讲座活动 第2篇
1、救助为主:对于校园欺凌受害者,校方应立即组织医疗救助、心理干预、司法协助等。
2、适度惩戒:对校园欺凌的加害者,校方一定要通报其家长,给予严肃批评教育,绝不姑息,总体原则是确保教育挽救的宗旨,在法律的范围之内予以适当惩处。
3、快速反应:学校要及时关注学生欺凌事件动态,立刻开展救助工作,合理处置欺凌事件。
4、低调弥补:在处置过程中,校方要从受害人角度出发多关注受害孩子、家长的利益,保护未成年人隐私,客观回应社会关切。
宣誓仪式
宣誓仪式上同学们举起自己的小拳头,进行集体宣誓:尊重同学,关心同学,不受欺凌之人,从我做起!坚定的宣誓声回荡在浐灞三十三小学的上空。
预防校园欺凌,争做文明学生,守护校园安全。学校将以坚定的决心和行动,继续加强校园欺凌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定期开展主题班会、法治讲座等活动,增强学生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法治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构建安全、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守护每一位学生的成长之路,浐灞第三十三小学时刻在行动!
校园防欺凌教育讲座活动 第3篇
1、教会孩子自尊自爱和自我保护。有些家长平时要求孩子一味顺从,打压孩子的自尊,这样容易导致孩子在学校成为被欺负的对象,如果事态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家长应采取行动,与学校和老师进行沟通。
2、鼓励孩子建立有益的人际关系。孤僻、不合群、人际交往能力差的孩子更容易遭受校园欺凌。家长要从小培养孩子和同伴建立善意、支持性的人际关系能力,这对校园欺凌的影响能产生缓冲作用。
3、冷静,最重要的是孩子。当孩子讲述欺凌发生的情形时,请保持冷静,很好地倾听并作出回应,让孩子知道这个情况是完全可以控制的。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父母都会站在他这一边,支持他。
4、共情,先别追问过多细节。不要一味安慰孩子不要和同学计较,这可能让孩子误以为遭受欺凌是因为自身的问题,让他陷入更深的痛苦与自责。对孩子表达共情,向孩子传递这样的信号:他所描述的事情并不是成长过程中的_常态”,你对于他所遭受的对待非常痛心。
5、接纳,父母绝不会抛弃你。孩子遭受欺凌后容易出现极端情绪,如对于人际关系异常抗拒,不愿意上学等,这个时候家长要宽容对待,因为孩子可能处于应激状态,不要对他产生二度伤害。
6、安抚,先平复孩子的情绪。孩子在极度没有安全感时更看重别人的关心,越早把情绪处理好,对孩子的伤害和日后的影响才能越小,这比起解决事情本身更重要。
7、感谢,你肯将事情讲出来,很勇敢。告诉孩子很感谢他有勇气告诉你这件事,同时向他说明,只有他愿意谈到这个事情,爸妈才有机会可以帮助他。比较有效的一种表达方式是:我知道你需要很大勇气告诉我这些,尽管这么艰难,你却依然愿意告诉我,谢谢你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