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活动内容(通用9篇)

时间:2025-07-04 11:48:31 admin 今日美文

采访活动内容 第1篇

一、活动主题

通过采访数学学院大四优秀学长,介绍他们大学生活的经历,展开对他们在本科期间的学习方法、专业兴趣的探讨,借鉴他们对未来发展方向的畅想规划,收集他们对学弟学妹们大学生活的几点建议,和关于大学生就业考研问题的指导。

二、活动目的

xx学院此次举办“职业生涯人物访谈”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广大同学能够认清自己的前路,更好的了解社会和企业对于人才专业知识及职场素养需求标准,解决部分初入大学的新生关于“职业目标”的三个难题:没有职业目标、有目标却无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而陷入幻想空想、对职业愿望缺乏全面深入认识以致于脱离现实。

此次活动能够提供一个与有成功经验的人士交流的.机会,得到其对大学生活规划方面的建议,使同学们能够在把握住主要任务的同时让自己的大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三、活动举办单位

xx学院科技与创新协会 职业规划兴趣小组

四、活动介绍

活动时间:

10月07日:科协职业规划小组介绍人物访谈活动,招募采访志愿者;

10月13日:对志愿者进行培训,说明采访细节;

10月21日晚:再次核实采访人数、职责;

10月22日:正式采访。

活动地点:待定

访谈对象:待定

访谈方式:以座谈形式展开,面对面采访。

五、活动流程

1.前期准备阶段

(1)联系与本学院专业相关的优秀学长,详细整理人物资料(姓名、考研或保研、职业领域、光辉经历、照片)。

(2)由职业规划小组人员在学院内宣传,招募采访志愿者。宣传形式为:海报+宣传单+辅导员通知+社团成员宣传。

(3)对参加采访的干事、志愿者进行简单培训、分组、分工。

2.采访实施阶段

(1)再次确定采访人数、职责,检查采访所需物品(相机、纸笔)。

(2)以事先准备好的访谈提纲为基础,依事先的分组分工对受访者进行访谈(灵活处理)。

(3)采访结束,向生涯人物表示感谢,带领采访人员离开。

3.后期总结阶段

(1)由采访人员根据访谈记录写新闻稿。

(2)对采访人员的记录内容、照片进行处理,制作刊物。

(3)召集参与访谈的干事,收集他们关于活动策划、宣传以及对访谈过程的意见和建议。

(4)要求访谈小组组长针对本次活动做成总结(PPT电子版,可使用部分访谈照片)。

注意:

1.宣传:

(1)大海报2张,分别贴于大一男女宿舍楼下。

(2)制作传单,由干事向大一同学分发。

(3)辅导员口头通知。

(4)由本社成员宣传。

2.对采访志愿者分组的要求:

(1)每个成员的职业愿望应该是相同或相近的。

(2)每个成员的职责尽量明确,并确定一位成员为小组长。

(3)每组成员不超过4个。

(4)访谈时做好记录、拍照工作。

3.对所有采访者的要求:

(1)面谈时一定要守时守礼,不浪费他人时间。

(2)访谈小组成员在活动前设计出访谈提纲,可围绕以下要点进行:专业行业、单位名称、职业(职位)、工作性质类型、主要内容、任职资格、所需技能、市场前景、行业相关信息、工资福利等。

(3)采访前做好准备,生涯人物可能会问采访者的职业兴趣和求职意向。

(4)注意着装和仪表,文明礼貌,措辞得体。

(5)尊重被采访者,注意保护他们的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

六、所需设备及工具

相机、签字笔、记事本、双面胶等。

七、工作安排

1、此次活动主要负责人:

2、前期宣传:宣传部、职业规划兴趣小组;

3、招募采访志愿者负责人:

4、对志愿者进行培训人员:

5、人物采访带队负责人:

八、资金预算

宣传单200份 :30元 刊物制作费 :150元 奖品 :120元

其他(车费、饮料) :90元 总计:390元

九、小结

采访活动内容 第2篇

一、采访时间:

20xx年4月19日

二、采访地点:

会展中心

三、采访背景:

残障人士和我们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上帝为他们打开了另一扇门,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幸福。此次心语志愿者协会所举办的“我的幸福我做主”相亲活动为残疾人朋友提供了相亲交友的平台。可以借此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与交友状况,

四、采访目的:

1、关心关爱残障人士,了解其生活现状;

2、了解主办方“心语志愿者协会”

3、呼吁社会各界关爱残障人士,积极参与到关爱残障人士的活动中。

五、采访范围和对象:

1、参加相亲会的残障人士

2、残障人士的家人、朋友

3、主办方 心语志愿者协会负责人

采访活动内容 第3篇

3月12日植树节,市园林局在人民公园开展咨询活动,并将于19、20日在横山桥龙潭湖进行市民植树活动。市小记者协会将与市园林局和部分公园合作,共同组织小记者开展植树节采访活动,了解城市绿化和植树造林的相关政策与知识,以及园林工作人员美化城市、美化生活的工作和故事。具体方案如下:

一、采访咨询活动

时间:

3月12日上午9点半(可带好手机,结束后可叫父母来接)

地点:

人民公园(注意安全,不认识的请父母送)

参与小记者:

xxxxxx中学20名小记者(带好小记者证、笔、笔记本、照相机等)

采访内容:

(采访时选择好的角度,大胆采访,及时写采访稿)

1、通过现场观察,采访植树节咨询活动现场场景;

2、采访园林工作人员,了解近年来我市城市绿化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3、采访咨询人员,采访家庭绿化以及养花种草的相关知识;

4、采访现场咨询市民,了解他们关心哪些绿化问题。

二、活动安排

1、学校自行组织学生到达活动现场,并由老师带队组织。

带队老师:、电话:;

2、园林局安排人员接待小记者,协助开展采访活动。

联系人:城乡绿化综合处处长谢星安,电话:xxxxx

3、小记者协会安排工作人员,协调小记者采访活动。

工作人员:韩中寅;电话:xxxxx。

三、报道安排

1、13日晚,小记者报道、图片的'电子稿传送学校指导老师邮箱;

刘老师邮箱地址:

采访活动内容 第4篇

一、采访原因:

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越来越多,在广西无论社会上还是学生圈有一个名字很响亮,那就是李念平。

采访李念平老师,抓住突出人物,感受摄影教育者的风采,一定程度上指引摄影师以及摄影爱好者的方向。

二、采访时间:

提前电话联系预约采访时间、地点。

三、前期调查:

1、学校方面:查找李念平老师资料,整理收集相关有用信息。

2、学生方面:采访学生对于李念平老师的评价,为什么这样评价。

3、社交圈:采访李念平老师身边的朋友,在朋友眼中的李念平是什么形象。以及李念平老师的兴趣爱好等等。

4、社会:随机找几个摄影师,听听他们是否认识李念平老师,以及对于李念平老师的印象等等。

5、其他,待定。

四、现场采访:

1、李老师,根据我们的了解,您无论是在社会人士的眼中还是学生的眼中都是一个了不起的老师,请问您有什么话想对他们说的吗?

2、我们都知道摄影是一门专业的`艺术类学科,对于广大的摄影爱好者,您认为他们应该怎么去做提高自己呢?

3、对于您的学生您有什么特别想说的话吗?

4、我们了解到,李老师在生活或者教育中都非常的风趣幽默,能谈谈您的日常生活吗?

5、对于社会上摄影类的团体您有什么看法呢?

五、采访后期:

1、整理收集到的资料,写完之后给李念平老师先看一下,进行某些方面的修正。

采访活动内容 第5篇

一、组织单位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

xxxx广播电视台(集团)

九派(xxxx)全媒体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九派新闻

长江网

掌上xxxx

黄鹤云

二、发布平台

这次活动通过“见微全媒体记者发稿平台”在九派新闻、长江网、掌上xxxx、黄鹤云发布。

采访活动内容 第6篇

春节将至,为充分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成就,生动展示基层群众的幸福生活,进一步增强干部群众转型跨越发展的信心,鼓舞士气,振奋精神,为“十二五”提供有力舆论支持。按照省委宣传部要求,我台将组织记者下基层采访活动,并于在xx月xx日至xx月xx日春节期间,在《XX新闻》、《全省广播电_播》(广播)、《XX新闻联播》(电视)等主要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具体方案如下:

一、主要内容:

1、结合基层发展变化,联系群众切身感受,深入反映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绩,报道我省各地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

2、深入基层,通过生动扎实的采访展示各地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群众文化活动,反映我省各地群众欢度节日的喜人景象和喜悦心情;

3、结合我省重点工程、重大项目推进落实情况和窗口单位文明服务的精神风貌,宣传干部群众节日期间坚守岗位默默奉献的感人事迹。

4、针对住房、物价、就业等热点问题,结合基层实际,深入反映各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显著成果;报道各级领导干部心系百姓的冷暖,深入群众查民情、解民忧的生动事例。

二、采访活动

1、从元月中旬开始,我台从《XX新闻》、《全省广播电_播》(广播)、《XX新闻联播》、《新闻午报》、《记者调查》、《公共新闻直播室》(电视)等各档栏目抽调记者和本台驻11个市的记者站所有成员,联合全省各市县广播电台、电视台,组织记者赴基层采访活动,并于元月 日隆重举办“新春走基层”采访活动启动仪式。

2、采访活动要求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社区、农户、企业、工地等生产一线、服务窗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挖掘节日期间坚守岗位的动人场景。

三、节目安排

1、《XX新闻联播》、《XX新闻》、《全省广播电_播》于1月26日开设“新春走基层”专栏,配发开栏语,以赴各地采访的记者联动报道为主要形式,每天围绕一个主题,连续突出记者来自基层的报道。校花活动结束后做采访综述、评论,刊发记者感言。

节目要求:改进文风,鲜活生动,让群众成为报道的主角,注重抓细节,找故事,用群众看得见的事实和真实的感受,增强报道的吸引力、感染力和生动性。

2、《新闻午报》、《公共新闻直播室》开设同题专栏,侧重于以记者的体验式报道为主要形式反映以上内容。

采访活动内容 第7篇

3月12日植树节,市园林局在人民公园开展咨询活动,并将于19、20日在横山桥龙潭湖进行市民植树活动。市小记者协会将与市园林局和部分公园合作,共同组织小记者开展植树节采访活动,了解城市绿化和植树造林的相关政策与知识,以及园林工作人员美化城市、美化生活的`工作和故事。具体方案如下:

一、采访咨询活动

时间:

3月12日上午9点半(可带好手机,结束后可叫父母来接)

地点:

人民公园(注意安全,不认识的请父母送)

参与小记者:

xxxxxx中学20名小记者(带好小记者证、笔、笔记本、照相机等)

采访内容:

(采访时选择好的角度,大胆采访,及时写采访稿)

1、通过现场观察,采访植树节咨询活动现场场景;

2、采访园林工作人员,了解近年来我市城市绿化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

3、采访咨询人员,采访家庭绿化以及养花种草的相关知识;

4、采访现场咨询市民,了解他们关心哪些绿化问题。

二、活动安排:

1、学校自行组织学生到达活动现场,并由老师带队组织。

带队老师:、电话:;

2、园林局安排人员接待小记者,协助开展采访活动。

联系人:城乡绿化综合处处长谢星安,电话:13951xx6962

3、小记者协会安排工作人员,协调小记者采访活动。

工作人员:韩中寅;电话:138xx051353。

三、报道安排

1、13日晚,小记者报道、图片的电子稿传送学校指导老师邮箱;

刘老师邮箱地址:

采访活动内容 第8篇

一、采访选题:

这里的山村像花园

二、采访问题大概:

村子情况、果园产业、经济增长、怎么走上果园产业的、村民技术是怎么提升的、农民艺术团的成立、有特点重点的案列故事2到3个、基础材料里提到的政策有什么及详细情况、党支部思想重点。

三、采访侧重:

从前和现在的比较,党支部和村民遇到的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介绍先进经验,党支部如何领导村民过上好日子。

四、采访目的:

编导采访了解具体事宜,聊聊天,知道更具体的情况,根据村镇具体情况进行编稿。

五、采访人员:

镇里村里的党支部成员、对此经验做法中对发生时间清楚了解的相关人员、具体到时候看情况进行详细的访谈。

六、采访时间:

7月25日下午。

七、基础材料:

9月初,记者驱车到平谷区熊儿寨乡北土门村采访。去往村里的山路上,平整的柏油路在蜿蜒起伏中伸向远方,道路一旁林木葱茏、果树成行,另一旁是绿树掩映中的红砖大瓦房这时一幅写有“房前屋后是菜园,道路两旁花果园,全乡是个大公园”的红色横幅出现在公路的上方。它告诉我们,这里正在持续不断地开展“三园”建设活动。

北土门村有430户人家,大多以种植果树为主业。由于地处山区,土地资源匮乏,人均亩。怎样挖掘自身优势,带动农民致富,成为村“两委”和49名党员时刻惦记的'事。 在村党支部办公室,支部书记郭亚林向记者介绍了村里的情况。2007年,在乡党委的支持下,村党支部带领党员开展了“一户一条致富路”工程。党员干部带领村民开展种植、养殖、旅游接待等多种经营,并帮助农民跑技术、跑贷款、跑销路。如今,村民除了有自家的桃园外,还在房前屋后、坡上坡下广种栗子树、核桃树;短尾寒羊、柴公鸡养殖项目也进了村民的围栏。在党员活动室,党支部的任期承诺就挂在墙上。郭书记指着上面的承诺说:“任期内村民人均年收入增加1500元,我们已经达到。现在,我们正在向生态村的方向努力,积极开发生态旅游。”

在抓农民致富的同时,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也紧紧跟上。北土门村有个十里八乡都闻名的农民艺术团。在支部的带领下,艺术团成为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的矛盾调解员、政策宣讲员。郭书记告诉记者,艺术团把村民之间的摩擦编成剧目搬上舞台,坚持演身边事、教育身边人。以前,村里为调解邻里矛盾和家庭纠纷,三四个村干部都忙不过来。如今,在和谐文明之风影响下,许多疙瘩不解自开。

听了郭书记的介绍,记者很想到村子里去感受一下。

我们沿着整洁的水泥路向村里走去,看到家家户户院里都搭有棚架,垂落着饱满的葫芦、嫩绿的丝瓜记者在一户农家院前停下脚步。只见通往院门的道路两边,架子上爬满了豆角和牵牛花,石头垒成的池子里种着茄子、萝卜,长势喜人。院门旁的空地上种有鲜艳的大丽花,一只小黄狗懒懒地睡在门前晒太阳。乡党委宣传部的同志说,这户人家就是全乡环境建设的一个缩影。为了进一步开发村旅游经济,乡里提出走生态村建设道路,在全市乡村中率先开展了垃圾分类和“三园”工程。党员挨家挨户做工作,并带头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整洁、美观的环境,吸引了不少前来观光旅游的城里人,也带动了村经济的发展。

在村口的水泥石阶上,记者看到几位老人正悠闲地聊着天。说起村里的发展变化,一位老人告诉记者:“这几年村里的变化确实很大。就拿我们老人来说,党和政府一直想着我们,每个月有200多块钱的补助,村里还有老年食堂。挺好!”

走在乡间的水泥路上,道路两旁是成片的桃树林,树上挂满粉红色的大桃。透过桃林,影影绰绰地可以看见果农的身影。记者走进一处桃园,和一家姓潘的桃农聊起来。老潘说:“这些树都是支部请人嫁接的,一棵树能结200多个桃。树什么时候嫁接、桃什么时候套袋,这背后有20多项技术做支撑。支部为我们请来农业专家传授技术,所以这桃结的又多又大。”说着,记者也帮着摘起桃来。老潘说他们家种的是“飞机桃”。我们不解,老潘的儿子告诉我们就是直接出口外销。潘家除了有200多棵桃树外,还种有核桃、山楂。潘大妈说,光桃树一年就能收入两万多元,吃喝不愁。

一路走下来,记者看到北土门村的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年年有发展。我们在村民中听到的是对党员、干部的感谢和赞许。

记者离开北土门村时已经是傍晚,站在村口回头望去,村庄周围,高高低低的各种庄稼、果树已连成片,空气中弥漫着甜甜的果香

采访活动内容 第9篇

“学会采访”是苏教版十一册练习二的一次“口语交际”练习。借此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关注生活的情趣,为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乃至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奠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本课应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通过创设具体的交际情境,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在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受到口语交际能力的锻炼。

课前——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明确任务。

1.学习《新闻联播》上的大事要闻;

2 .创造班级舆论的氛围;

3.让学生联系身边法身的事情,进行采访然后全班交流……

接着,请学生谈谈看完这些精彩的采访画面,自己心中的想法,充分调动学生争当小记者的愿望,这时,教师趁势宣布“今天,老师为大家提供一次当小记者的机会,就大家关心的有关学校的热点问题,进行调查、采访。”这样,学生有了参与活动的欲望,就会很快进入角色,完成口语交际的准备工作。

所谓热点问题,就是人们当前普遍关注的,影响较大的带有共性的问题。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发现学校里常见的诸如爱说吃零食,沉迷于玩游戏机,打架、骂人等不文明行为,鼓励学生采访校长、老师及不同年级、不同教学班的学生,届时,可邀请自己的采访对象参加。同时,要求学生利用课间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从中选择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记录采访过程,总结活动感受。

学会采访 活动总结

练习二的口语交际内容是---学会采访,我针对本课让学生完成了一次语文实践活动。

学生对采访活动很兴趣,学生通过学习采访的'基本要求,自己设计采访问题、采访记录表,分别采访了老师和同学,并对采访进行了记录。请被采访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采访活动进行评价,效果不错。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从采访准备、到采访过程一直到课堂评价,所有的主角都是学生。反思这堂课跟我们平时在课上强调采访的特点、要求等等相比,这堂课收到的实际效果要好得多。通过学生自己的采访到评价,整个过程由于学生的参与而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什么是采访,怎样才能做好采访。开放的课堂,其民主、平等、生动活泼的交流氛围,本身就是良好的实践活动的重要体现。学生的采访愈来愈自然,也愈来愈深入,愈来愈“亮”,师生之间实现了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共融。成功的采访使学生获得了交流的体验、交流的技巧和采访的能力,也使他们从他人身上获得了人生的启迪与成长的感悟,更使其经历了情感的涤荡与身心的愉悦。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融入其中,其乐融融。

学生的采访记录表写得不错,内容记录得详细,采访有礼貌。老师和同学分别对学生采访活动进行评价,但是评价过于简单。在采访活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学生设计的采访问题有些简单,采访时问的问题不够灵活,不能随机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