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活动内容包括(优选3篇)

时间:2025-02-06 15:35:27 admin 今日美文

行为规范活动内容包括 第1篇

一、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工作规程》和《纲要》精神指导下,紧紧围绕我园实际,深入贯彻《关于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施意见》,狠抓落实,以开创我园养成教育新局面,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为幼儿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内容和目标要求: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生活卫生、文明礼仪、安全行为、学习养成习惯的培养。

要达到的目标要求:

生活卫生方面:

1、早睡早起按时作息,能自己脱衣穿衣穿鞋;

2、饭前便后勤洗手,不挑食、不说笑,安静进餐;

3、不随地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大小便,不在地上玩耍;

4、讲究卫生,勤剪指甲、常理发、勤换衣服、常洗澡;

5、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文明礼仪方面:

1、在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礼貌用语:早、好、再见、谢谢、不客气、没关系等;

2、学会谦让,不打人、不骂人、能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相互帮助;

3、养成轻声说话、轻声走路,不大声喧哗的习惯;

4、知道关心老师、父母、同伴,热爱劳动,热爱集体;

5、爱护公物,轻拿轻放,不摔打玩具,不采摘践踏花草,不破坏公共设施;

6、未经允许,不随便拿用别人的物品,借用(玩)他人物品玩具自觉归还;未经大人同意,不接受他人物品。

安全行为方面:

1、不做危险性动作,不做危险性游戏,不接受陌生人的'东西,不跟陌生人走;

2、上下楼梯做到轻声慢步靠右行,不追、不跑、不闹;

3、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行走人行道,不横穿马路等简单的交通规则。

学习习惯方面:

1、上课认真听讲,大胆举手发言,能跟随老师意向进行学习活动;

2、活动过程中,不干扰别人,不和小朋友发生争执,不影响活动秩序;

3、读书写字姿势正确,说话声音响亮、喜爱看书,讲故事。

三、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四、实施办法:

分步实施,突出重点,其它兼顾。

五、实施步骤:

具体见附表

六、实施途径:

1、强化幼儿园教育

(1)班主任工作:重视班主任工作,发挥他们在养成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2)各项活动:围绕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促进师幼文明行为的养成。

(3)优化幼儿一日活动,渗透养成教育。

(4)加强园所环境建设,真正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真正对幼儿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5)重视教师师德建设,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礼仪规范》,让教师成为幼儿良好行为养成的.楷模。

2、做好家园、社区共育:充分利用社区的一切教育资源,医院、交通等。并通过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家长评价、园报等多种途径,加强与幼儿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他们认识到幼儿园开展幼儿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真正实现家园共育的教育目的。

行为规范活动内容包括 第2篇

为进一步树立校园文明礼仪新形象,以饱满的热情迎接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工作,结合我校实际,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学院、网络通信学院、软件学院决定自20xx年xx月xx日起联合开展大学生文明礼仪与行为规范专项整治活动,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转型发展为契机,以文明礼仪和行为规范教育为出发点,把主题教育与传统美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及学校的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紧密结合,把握特色,突出重点,使学生养成文明遵章、礼让守法、明礼诚信的良好习惯,为创建文明和谐校园做贡献。

二、目标与任务

以规范养成文明习惯、浓厚学习风气、创造优美环境、维护良好教育教学秩序为重点,营造良好的自我管理与自我教育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气,强化日常行为养成,通过专项整治活动,引导学生自觉树立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范和形象,切实做到“五讲”、“六无”(即语言讲文雅,行为讲文明,校园讲秩序,人际讲和谐,处事讲真诚;地上无杂物,墙上无污迹,门窗无灰尘,生活无陋习,口中无秽语,行为无违纪),力求达到进出教学楼,秩序井然;仪容举止,恰当庄重;衣着打扮,朴素大方;男女交往,行为得体。

三、内容与形式

(一)制定《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并在教室后墙板报内予以张贴。

(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文明礼仪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遵章守纪教育、教学楼内文明行为养成等主题教育活动。

(三)加强行为规范教育

以《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载体,规范大学生行为,教育引导学生从一言一行做起,努力在全校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

(四)以学院为单位组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1、学院开展“知荣辱,倡文明”宣传周活动;

2、各班级开展“文明在身边”主题班会;

3、开展“校园文明我先行”征文活动;

4、“端行为,树新风”校园内不文明现象摄影大赛。

5、加强文明礼仪与行为规范的监督检查工作。三个学院将联合成立“文明行为督导组”,在教学楼内进行定点、定期进行巡查,在4号教学楼内集中对以下内容开展专项检查监督和治理整顿:

(1)校园行为规范检查:包括破坏楼内公物、男女学生行为不得体、卫生间内吸烟、衣冠不整进出教学楼及在教学区用餐等现象。

(2)课堂纪律检查:包括旷课、迟到、早退、上课睡觉、玩手机等。

“文明行为督导组”将对督导监督过程中出现的不文明行为予以记录,要对有不文明行为的学生个人进行说服教育,专项整治活动期间,“文明督导组”每周六前汇总情况分别报三个学院办公室。

四、阶段安排

本次活动分为宣传发动、组织学习、组织实施三个阶段。

(一)宣传发动阶段(20xx年xx月xx日——xx日)

一是要利用宣传板、网络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二是组织召开学生党员、积极分子、各级团学干部动员大会。

三是学院组织学生学习《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潜在问题和认清努力方向,以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同学的积极性,提高参与率,扩大育人效果。

四是各班要召开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座谈会,集中分析本班级学生的文明礼仪与行为规范现状,发掘各类典型,找准整改的突破口。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xx月xx日——xx月底)

本阶段重点在于坚持正面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自我约束与督导检查相结合,坚持自我教育活动与文明服务相结合,围绕教学楼内重点区域,开展形式多样的自律与实践活动,引导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

五、工作要求

(一)联合“文明督导组”成员在检查过程中,要约束自己的行为举止,要自报家门,说明来意,发现不文明行为和举止要及时加以约束和制止。

(二)在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学院要“发出一份倡议、每周至少召开一次专门工作会议、各班级每月至少一次主题班会和研讨”进行广泛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专项整治活动期间学院要开展各种教育活动,把道理和规范寓于各项主题教育活动,形成强大的、整体性的文明氛围,树立先进典型,并适度惩戒屡教不改者。

(四)专项整治活动后,学院每周要形成专项整治活动总结,对整治活动期间发现的问题要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五)为了避免专项整治活动流于形式,各学院在整治活动后要将整治活动的内容和具体的整改措施建章立制,并作为一项长项工作常抓不懈。

行为规范活动内容包括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切实加强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根据《_中央_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若干意见》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_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月_主题活动。通过进行遵守校纪校规、法律法规的教育,培养学生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社会秩序的意识和习惯,自主落实《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全面推进我校的德育教育。

二、活动安排

第一周(5月18日至5月22日)

1、全校_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月_动员报告(5月19日读报课);

2、班级活动:学习_三字歌_,自查自纠。

第二周(5月25日至5月29日)

1、全校卫生、仪容仪貌大检查;

2、主题班会:创建整洁文明校园从我做起。

第三周(6月1日至6月5日)

1、着装规范班级评比,班级卫生评比;

2、班级活动:班级_三字歌_诵读比赛。【奖励办法:每班取前3名(小学一、二年级取一、二、三等奖,其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3人)】

第四周(6月8日至6月12日)

1、校级_行为规范标兵_、_行为规范优秀班级_评比(评选条件及办法见附件一、二);

2、班级活动:_纪律在我心中,文明伴我成长_演讲比赛。【奖励办法:每班取前3名(小学一、二年级除外)】

三、活动要求

1、每个班级根据本班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制定计划,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要求认真切实组织好学生学习诵读《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三字歌》,把道德教育细化到日常学习生活中。并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促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精神风貌、校容校貌发生根本转变。

2、确定以_创建整洁文明校园_为活动目标,以培养学生文明和卫生习惯为核心内容,组织学生(包括老师)围绕校园礼仪、生活礼仪、社会礼仪,有步骤、分层次、创造性地开展多种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文明说话、文明用餐、文明行路、文明乘车、爱护环境。

3、每个班级要对本班学生进行全面的.个人规范检查,并展开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同学授予_行为规范标兵_称号,同时结合_三项竞赛_活动,对班级进行量化评比,适当加大班级卫生检查得分的权重。

四、组织领导

1、成立主题教育月活动领导小组。陈兵任组长,周进贵任副组长,张艳明、唐绍能、李子雄、郭贵平、张仲谋、张安孟、徐媛萍及各班主任为组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学生处和校团委,由唐绍能、徐媛萍具体负责实施。

2、各班要及时总结主题教育活动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并始终坚持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着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工作的长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