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1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几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味。北京烤鸭,内蒙古小肥羊,云南的过桥米线,山西的刀削面……从宴会上的`正餐大菜到街边的风味小吃,可谓琳琅满目举不胜举。可是我却对家乡的小吃鱼腐情有独钟。
我的家乡坐落在云浮的一个小村庄,那里景色宜人,处处洋溢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村民们平易近人,和睦共处,再配上鱼腐这一道美食,简直令人感叹。
鱼腐,也叫鱼豆腐,是用鲮鱼肉,加上生粉,鸡蛋等搅拌至肉质松软,做成肉丸状,再用油将其炸至金黄,便可以吃了。
关于鱼腐,我们村里还流传着一个故事:从前,在一个村庄里,住着两兄妹,他们从小父母双亡,相依为命,过着艰苦贫困的生活,到了准备过年的时候,兄妹俩实在过不下去了,便向邻居借了点鲮鱼肉,鸡蛋,油等,自己做成肉丸状,再放入油里炸。
做完后,这道鱼腐散发出阵阵香味,将邻居们吸引过来,纷纷询问兄妹俩这是什么。品尝一下,邻居们感到美味极了,让兄妹俩做多些他们吃,并给他们许多钱,从此,兄妹俩靠着做鱼腐挣钱,日子一天天好起来,而鱼腐也就流传下来了。
鱼腐外表上是金色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金子一般绚烂,光彩夺目。吃入口中,只感到又酥又软,细腻可口,当你沉浸在这浓浓的香味之中,舍不得将它吃下去,细细地咀嚼,只觉得鱼腐的香味释放出来,宛如一场大爆炸,将香味扩散开来,逐渐蔓延到每个牙齿的缝里,只感觉整个喉咙都润滑起来,整个肠胃,乃至整个身体都感到阵阵舒服。这时,口中留着淡淡清香,让人回味无穷,又忍不住多吃几个。鱼腐可以和金针菇一起煮汤,美味可口;可以用来炒面,香味四溢;也可以和娃娃菜一起煮,香中又有一丝清新,简直是人间极品,让人赞不绝口。
品味着这美味可口的鱼腐,仿佛是在品味家乡的风味,让我领悟到家乡的味道:悠远如城,热情如人。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2篇
那耸入天庭的,是西岳华山的巉岩与青松;那嘹亮旷达的,是黄土高原的信天游歌声;而那怀在中央的,是关中平原的一望无际。她孕育出十三朝的城郭,长眠着二十七位皇帝。
却是那一穗穗的麦,摇着头,喊着向上,爆发出今日陕西的勃勃生机。穗子沉了,麦粒熟了,碾作雪花的洁白,再揉成不同的形貌。面粉,被制成了点心、馍、面。点心有包子馒头花卷,馍有泡馍、肉夹馍,面有臊子面、裤带面、biangbiang面等等。
特别是这些面,不同于家乡的精面,每一种都又粗又宽,与我们南方的`龙须面相比,就像是莽汉与深闺的区别。
这次暑假,有幸品尝了一下地道的陕西小面。有一种裤带面比较讲究,一组餐具包括一个很大的汤碗和若干个小汤碗。大汤碗里清澈的面汤里卧着一根面,有5厘米宽,弯弯曲曲盘在碗里。一端上来,我就倒吸了一口凉气:哇,这可如何吃?用筷子夹起来,提老高也没见着头和尾。我想,如果拉住两头,想必有一间屋子那么长了。如此之长,在碗中堆成几层,周围又流淌着米色的面汤,倒和九曲黄河有些相像,到底也哺育着陕西人呢。其它几个小汤碗里,是各色口味的调料汤,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选择海鲜汤、酸辣汤、麻辣汤……于是,红的绿的也齐了。红彤彤的汤汁,撒着辣椒花椒,铺着橙红的辣油;绿葱葱的汤汁,飘着青菜野菜,浮起葱花儿,五味混杂的劲香顿时吸引了满桌子的人。这裤带面的吃法也蛮有特色,用筷子挑起一段,浸入有自己喜欢的口味的小汤碗里,连着大汤碗的那头,搁在碗边上,再用另一双筷子“锯”断它。可如此劲道的面,哪是区区筷子可以锯断的,于是我们七手八脚都上去帮忙了,几双筷子瞎折腾,不论好坏,断了就行。锯下来的那段面,浸透了汤汁,那滋味是绝佳的。
要是嫌麻烦,那biangbiang面则是优选。一个大碗中,底下躺着面,面上浇了牛肉粒番茄粒野菜碎香油辣油等,吃的时候,把面和料拌匀,就可以大快朵颐了。只是这种面口味单一,不吃辣的可能受不了哦。
陕西的面,皇帝吃,庶民也吃。这些传统的味道,是历史的味道。品味秦岭的隆起、华清池的柔情,品味风云变化、斗转星移。昔时人已毁,今日水犹寒。王朝的更替却无法让陕西的面换个味道。
再过些时令,枣子柿子也熟了,那又是一番滋味,另一个陕西味儿!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3篇
“我们去吃肉夹馍!”“好!”每次我发出这样的号令,妈妈总是爽快的答应。因为每一个周末我总是缠着妈妈带我去吃。
走在街上,忽然被一股香味而吸引,这香味浓而不刺鼻,淡而不失它的醇香。这是什么味儿?我跑过去,哦是肉夹馍。只见它烤的金黄金黄里边夹着褐色的肉沫绿色的生菜。十分好看,它们一个个排在桌上,一行行,一列列,像一个个马上要被检阅的士兵。
我实在忍不住这诱人的香味,口水早已流下了三千尺。我迫不及待的买了一个,顾不上什么淑女形象张开口咬下肉最多的那一块。“天哪!怎么这茉么烫,我的小舌头!”我不停的.扇着被烫了的舌头,那样子可真狼狈。妈妈笑了笑说:“你这个小馋猫,吃肉夹馍要慢慢吃,急什么?又没人和你抢!”听了妈妈的话,我若有所悟的点了点头,开始慢慢吃,细细嚼。刚咬下第一口,酥脆爽口的馍加上肉汁,刺激了我的味蕾,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第二口生菜伴着肉一起投入口中,顿时一股菜的鲜味使得肉不但不腻,反而有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涌上心头!让人吃了第一口还想吃第二口,我狼吐虎咽不一会儿这个肉夹馍就被我“消灭”掉了。
肉夹馍不仅好吃,做法也十分简单。
先和面做成饼状,放入一个盆形大小的火炉中,切记烤的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烤焦,也不能太短,否则会烤不熟。在烤的期间,我们可以把煮好的猪肉切成肉沫,把生菜切成块或还可以切一些蔬菜等。馍烤熟后,在侧面用刀划一个口子,最后,放入事先切好的肉沫及其它配菜,喜欢吃辣椒的客人还可以放入少许青椒。这样一个色香味俱全的肉夹馍就做好了。
这就是被称为“中式汉堡”的肉夹馍,也是我家乡的美食。你的家乡美食是什么?一起分享分享吧!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4篇
在陕西,臊子面是面食中最经典的美食。所以,我今天给大家介绍臊子面。
臊子面是陕西人民最喜爱的风味小吃,它的主要特点是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面条细长,厚薄均匀,臊子鲜香,好吃不腻,面汤油光红润。臊子面不光味道鲜美,还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相传周文王年幼时因父母早亡,一直靠哥哥嫂嫂抚养成人。有一次,周文王率军出征中途遇到瓢泼大雨,风寒入骨,服过百药不见起色,数日卧床不起。嫂子得知后亲自下橱,为周文王擀制了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文王吃的大汗淋漓,精神焕发,后为纪念了嫂嫂遂取名_嫂子面_。臊子面故而又名_嫂子面_。
介绍完臊子面及其特点和来历,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的想了解如何做一碗香喷喷的臊子面了,下面,就让我来揭开他的神密面纱吧,臊子面的食材主要是面条,辅料有胡萝卜、木耳、黄花菜、葱花、姜末、辣子油等。制作方法有五步,分别是和面、备料、勾汤、配菜、煮面。这样,一碗正宗的陕西臊子面就制作好了。别小看一碗普通的面条,它可是有着丰富营养价值的,里面含有糖、蛋白质、钙、铁等矿物质以及碳水化合物,能提供足够的能量,易于消化吸收,有改善贫血、增强免疫力、平衡营养吸收等功效。那么这么有营养的面条适合什么时间吃呢?让我来告诉你们吧!面条在煮的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水,100克臊子面煮熟后会变成400克左右,因此能产生较强的饱腹感。此外,臊子面能够刺激人的思维活动,人的大脑和神经系统需要一种碳水化合物占50%的`食品,面条就是人的大脑所需要的食品。硬质小麦含有B族维生素,它们对脑细胞有刺激作用,所以中午吃一碗营养搭配合理的面条是不错的选择。而早上应该吃些蛋白含量较高的食品,晚上吃面则不利于消化吸收。
希望通过我的表述,大家能了解我们陕西臊子面,并且爱上臊子面!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5篇
我的第二故土在杭州,作为新杭州人,我对杭州的美食也就略知一二。
杭州的美食有许多:葱包桧儿,猫耳朵……都能让我停下脚步,而我最爱乌米饭。
相传一爱国使者被害,知县连牢房也不给他住,把他关进猪圈,且不给他饭吃,一老看门的痛恨知县,就采来一种树叶,把树叶磨碎,直至流出乌黑的汁,再拿出事先做好的饭团,用汁浇过,最后做成猪粪状,投进猪圈,爱国使者看见,立马拿来吃,于是,在老人的`帮助下,他直至出狱也精神焕发。
乌米饭一般在立夏时吃,老人都说,立夏吃乌米饭,可以抗暑。先看色,乌黑发亮;再问香,清香扑鼻;最后品,咬下一口,糯糯的,再咬一口,满口余香,最后咬一口,就被你吃完了,只感觉回味无穷,还想再咬一口。
如今已经很少有人会做乌米饭了,,也很难吃到正宗的乌米饭,多么希望新一代的人能把这文化美食保存下来。在我们眼里,这些老杭州的传统美食也许比不上洋快餐好吃,但这种文化,要永远流传在我们心里。
光说不行,你有空,请来杭州尝尝香喷喷的乌米饭吧!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6篇
这个国庆假期,我可算吃遍陕西了。嘿嘿,谁叫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吃货呢?
国庆假期第一天,妈妈告诉我可以去外婆家。我喜不胜收,因为,我已经等陕西美食很久了。
刚上车,我就问妈妈:“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到?在车上,急不可耐的我可能问了n遍了。到了西安,我看到路边的肉夹馍店,馋得“口水直流三千尺”。妈妈也挺善解人意,立马买了三个,满足我这个小吃货。没过几分钟,这几个肉夹馍统统到了我的肚子里。吃完,我发出感叹:“西安肉夹馍可真正宗呀”!
随后,我陆续吃了菜夹馍、凉皮、羊肉泡馍等。其中,羊肉泡馍最有特色。
羊肉泡馍的吃法是:把馍切碎,再陆续把碎馍放进羊肉汤里,静等五分钟。我在那等待的时间里,感觉度“秒”如年。终于,五分钟过去了,内心有点小激动的`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那硬硬的馍经过羊肉汤的“过滤”,瞬间变得软中带硬,配着羊肉吃,那真的是美味佳肴啊!
这个国庆假期是不是有点别具一格呢?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7篇
家乡的美食我的家乡最著名的特产就是那迁西板栗了。每当想起那迁西板栗了,我就会口水流下三千尺,会迫不及待地去吃。
有一天,我们家东北的亲戚,来唐山做客,爸爸妈妈叫我带他们四处玩玩,吃点土特产,我兴高采烈的带他们去了,先逛了美丽的'南湖公园,再逛了会展中心的陶瓷博览会,又去了抗震纪念馆。津津有味的吃了酥糖,棋子烧饼,万里香烧鸡,麻糖,迁西板栗。吃的我们肚子快撑破了。那几个亲戚连连叫好,说好久都没吃到这么好吃得东西了。一人还买了一盒迁西板栗,一袋麻糖说要拿回去给他们家人吃吃。
回到家后,爸爸妈妈夸我是个好导游,看着亲戚,那一个个满足的眼神,表情,不禁引出我的深思:这都是先辈们创造出来的佳绩却没有享受这种荣耀,我们什么都没有干过。
迁西县位于燕山南麓,长城脚下,滦水之滨。迁西板栗是河北省传统特色农产品,至今有20xx多年的栽培历史,独特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造就其绝佳的口感和风味,产品主要销往美国、日本、韩国、港台地区及上海、广州、大连、深圳、昆明等国内60多个大中城市,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迁西板栗外形玲珑,色泽鲜艳,不粘内皮;果仁呈米黄色,糯性强,甘甜芳香,口感极佳;富含维生素、胡萝卜素、氨基酸及铁、钙等微量元素,长期食用可达到养胃、健脾、补肾、养颜等保健功效,有东方“珍珠”和“紫玉”的美称,被日本人称为“中国甘栗的最佳食品”。
听了我的介绍,你有没有兴趣来尝一尝迁西板栗呢?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8篇
陕西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从上古祖先、华胥氏、炎黄二帝,到夏商周,秦汉隋唐,都与这片土地有关。三秦大地的美食和这块古老的土地一样,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上到皇宫殿堂下,下到田间地头诞生出一样样人间美食,今天我给大家介绍其中一种,那就是陕西的美食凉皮。
凉皮有着自己的历史,相传秦始皇在位时,有一年大旱,秦镇稻田长势不好,农人无法完成粮食进贡的.任务。于是,当地一位叫李十二的农民将打下的稻米用水拌湿,碾成米粉或成糊状,蒸熟后切成长条,就制成了最早的米皮。他给秦始皇上贡,秦始皇大喜,于是决定将秦镇米皮作为朝廷贡品。
后来每年正月二十三,秦镇家家户户蒸米皮,纪念李十二,制作米皮的习俗,技艺由此世代相传,成了陕西的一道知名的小吃。
好吃的东西自然做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凉皮是以大米为原料制成,制作时把大米调成糊状,铺在蒸笼里,用大火蒸熟,然后用刀把凉皮切成细丝,再加入青菜,豆芽,面筋等配菜,调上调料,最后加上陕西的油泼辣子,当油泼辣子淋到凉皮上时,凉皮就全部变成了红色,不仅辣而且香。吃起来十分爽口。
我爱家乡的凉皮,但我更爱家乡。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9篇
我喜欢吃的风味食品犹如天上的繁星一样多,但我最喜欢吃的就数酿水豆腐了。
酿水豆腐的外形十分诱人。它是由一块洁白无瑕的豆腐沿水平剖成四块,取其中的'两块用来做酿豆腐的皮,在这两块豆腐皮中间夹上饱满纯香的馅儿,让人单单是看着就直流口水了。
酿豆腐的原料十分简单:肥瘦适中的猪肉、香气扑鼻的韭菜这两种是主要原料,这原料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适当添加配料,如可以加一些萝卜碎末、蘑菇丁等。
酿豆腐的制作过程也很简单。先把一块豆腐分割成三四份,先放一块切好的豆腐片垫底,再搅拌好馅儿,馅里加上盐、腐乳、酱油、蒜米丁等,再搅拌均匀,把搅拌好的馅放少许在垫底的豆腐片上,上面再放一块豆腐盖上,就这样,酿的过程就完成了。下面就是煎了,先开火,将锅烧至五六分热时放进油、盐,再放进酿好的豆腐,大约10分钟后,上下翻一翻,再煮10分钟另一面,待到豆腐皮呈金黄色便可以出锅了,那一阵阵的香味扑鼻而来,真是泌人心脾呀!
接下来就是品尝美味了,吃酿好豆腐时可以根据个人的口味,沾上一点点辣椒酱,就更美味了。
那味道就更不用说了,色香味俱全,真是人间极品呀,让人吃了还想再吃呢!
你是不是也很想品尝一下那人间美食——酿水豆腐了?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10篇
我的家乡在安徽省涡阳县,那里的特色小吃有很多:凉皮、干扣面、羊肉汤、牛肉汤、老队长扒鸡等等。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干扣面,下面就由我来给你介绍介绍吧!
在涡阳随便走进一家不算太大的干扣面馆,生意都是非常兴隆的。我一进去就看见了那些正在吃干扣面的人们,一脸享受的样子。我迫不及待地点了一碗干扣面。只见厨师熟练地将一把面条撒在锅里,然后赶上铁盖,之后又在碗里均匀地撒了调料、蒜水、葱等,又用少量的时间把已经煮熟备用的豆芽在热水里烫好了之后铺在碗里。接着又打开铁盖,忽然一股透着面香的热气冒出来了。厨师熟练地把面捞到碗里,均匀地搅了几下,将调料与面完美融合,又挖了一勺辣椒油淋上就做好了。“客官,您的面做好了!”“好的,老板!”我用筷子搅拌了几下,红彤彤的辣椒油均匀地粘在了每一根淡色的面条上,煞是好看。此时,我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不仅因为色泽鲜美,而且味道更是十足的美味,就连空气中都加杂着面条和混合着辣椒的刺激味觉的香气。
我忍不住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口中有辣,有麻,有咸,还有一种香........是葱蒜香。
我吃了一碗,觉得有点干,就点了一碗酸汤鸡蛋。我先喝完了汤,当我把鸡蛋咬了一口的时候,里面的蛋黄液顿时流了出来。我吸了一口,蛋香味顿时溢满口腔。这家店不仅面好吃,而且价格便宜,这顿我只花了十块钱,真是太值了!
我爱家乡的干扣面,它更是我心中永远忘不掉的家乡的味道!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11篇
“民以食为天”,我爱家乡的美食,我爱我的家乡。到西安的_街,你一定会爱上那里的特色美食—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的主要食材是:羊肉汤、馍、粉丝、还有胡椒粉等调粉。羊肉汤最好用六月龄仔羊肉来熬汤,因为这样会比成年羊口感更加鲜美。馍是特制的饦饦馍,九份死面,一份发面揉在一起烙制而成。粉丝也很讲究,要求煮后细腻滑嫩。淡黄色的汤浸泡着雪白的馍,周围还环绕着粉丝,光看着就像一幅画,一幅有味道的画。
在吃羊肉泡馍时,最主要的是掰馍,掰馍有掰、撕、掐、揉、搓等12种手法,掰出的馍要像指甲盖大小,如果掰的太大,要么煮不均匀,要么煮不透,吃起来就不香。掰好以后,再根据个人口味,选择不同的泡馍方法,如:单走、水围城、干泡……按“单走”的吃法,要先吃一口馍,再喝一口汤。吃上一口馍,那鲜美的味道迅速占领了我的口腔,筋道的`馍在我的牙齿间穿梭,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牙床。喝上一口汤,那浓郁的肉汤穿过我的食管,像有无数的小精灵在我的脖子里做按摩,它们一路跳跃着进入我的胃里。夹杂着胡椒粉的刺激,胃里暖暖的。再挑上一口粉丝,它就像是身穿白色衣服的清洁工,一下子清除了我口腔里的油腻,有一种QQ的,弹弹的感觉,就像是嚼着肉香的QQ糖。我仿佛成了一位得道大仙,任这美味按摩着我的食道。即便这时有人打我一巴掌,我也不愿意张开嘴把这美味吐出来。那种味道鲜至无法用言语形容。再说说“水围城”,他们把馍和粉丝放在正中间,汤水在周围围一圈,活像在海上的一座小岛,吃一口,可比“单走”的味儿还要鲜美许多。
羊肉泡馍的历史已经长达1300年了!相传,五代十国末年,赵匡胤流落到长安城,饥渴难耐的他身上只剩下两块干馍,实在难以下咽。街边卖羊肉汤的摊主见赵匡胤可怜,就送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赵匡胤顺手将馍掰碎,泡入汤里,吃完后一扫颓丧心情,重新启程。后来赵匡胤做了宋朝的开国皇帝,尽管遍尝世间美味,心里却放不下那一碗羊肉汤泡馍。于是,他命人找到那位羊肉汤摊主,又如法炮制了当初的泡馍汤。皇帝爱吃羊肉泡馍的消息不胫而走,羊肉泡馍也很快就风靡了长安城。
羊肉泡馍深受世界各地人的喜爱,有“三千万秦人齐吼秦腔,一碗羊泡喜气洋洋”的说法。宋代苏东坡有诗赞:“秦烹唯羊羹,陇馔有熊腊。”即使连筷子都不会用的外国人,他们也争着抢着要学着做,回家就可以给亲戚、朋友们分享这道美食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源”我爱美食,我爱家乡。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12篇
“面白薄筋光,汤汁蒜辣香,汤面分盆装,越嚼越觉香”,介绍的自然当是杨陵风味美食—蘸水面。
这陕西有八大怪,而这蘸水面便是老大。俗话说得好,欲戴皇冠,必承其重,能独占鳌头这么长时间,可见蘸水面不单单是香还怪。怪在哪儿呢?怪就怪在它的体形上,有四五公分宽,一米多长,二两重,扁平的面,像苍龙盘踞般独霸半壁江山,在浑浊的`面汤中轻轻律动时,你便会有些疑问,这么大的个头,这汁子味儿恐怕融不进去了吧?你错了,这汁子也是怪胎,一盘醋,拌点蒜泥一搅和,再泼上一层鲜红的辣子,看时还会有西红柿鸡蛋,用筷子点一下放入口中,浓浓的醋味与香辣好似先锋般刺激着你的味蕾,胃便蠢蠢欲动了。
夹紧龙头,手腕一翻,用力一拽,侵入汁水中压上一两下,再收入口中。入口便是酸,然后是蒜香,再之后便是面的筋道与丝滑,堪称油而不腻,筋而不硬,香而浓郁,狼吞虎咽地吃上那么半根,嘴里便火辣辣的,豪爽地把嘴一抹,喝上一口面汤,呀,香!不但大街小巷传得沸沸扬扬,唐太宗李世民吃完后也为其点了个赞,并亲自赐书。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光从蘸水面来看,可见陕西人多有干练、豪迈、直爽的性格。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13篇
我的家乡在慈溪,这里风景优美,还有许多特产美食,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黄泥螺。
黄泥螺,学名叫“吐铁”,因为它们会吐出沙泥。黄泥螺长得像一只迷你拖鞋,体内有淡淡的墨色,背着一个小壳。它们的壳非常脆,轻轻一捏就碎了。别看黄泥螺长得小,它们的头盘非常大,远远超过了壳,裸露在外面。
黄泥螺一般生活在海边的滩涂上,朝去暮回。它们是成群结队的,只要找到一个,就大丰收了。要是在滩涂上看见了深色的`小黑点,那就一定是黄泥螺。龙山的黄泥螺最好,而我的外公就是龙山人,他跟我说,以前的黄泥螺很多,非常好抓,只要退潮的时候去,抓几十斤绝对不成问题。放学的时候,外公和朋友们经常跑到海滩上抓黄泥螺,回到家,就可以吃上美味的泥螺了。黄泥螺小小的,身体很滑溜。有的人还特地学了好几年抓捕技巧,抓黄泥螺时,要用食指和中指夹住它,然后甩掉泥浆,放进竹筐,满载而归。
黄泥螺的肉味道鲜美,肉嫩多汁。尤其是桃花时节和桂花时节的泥螺,个头大,肉多,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每年桃花季节,泥螺肚内的“铁”吐尽,肉质鲜美。黄泥螺的营养功效很多,《本草纲目拾遗》中也记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效。我最喜欢的吃法就是“葱油泥螺”,这种烧法很简单,只要先把黄泥螺表面上的沙泥和黏液去掉,然后把水倒入锅中烧开,接着把黄泥螺放入,再准备点蒜泥和葱铺到泥螺上,淋点酱油,最后热锅下油烧熟,浇在黄泥螺上,一道美味的葱油泥螺酒烧好了。只要有这道菜,我就可以吃上好几碗米饭。
黄泥螺真好吃,大家来慈溪游玩的时候一定要记得品尝哦!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14篇
在我的老家——彭泽,每逢过节,家乡人都要做一种特别好吃的特色美食——蒸米粑。这可是我们那里最有特色最美味的美食了,也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我一次能吃一大碗呢。
爸爸告诉我,我的家乡彭泽县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南岸,是水乡泽国的鱼米之乡哦。自古以来就盛产大米。而以大米加工做成的米粑,古往今来传留民间。每逢年节喜庆婚丧寿诞,均以各样的米粑为佳肴款待来宾。米粑中尤为蒸米耙别具特色,这种米粑可是只有我们家乡才有的'哦。
过节前夕,爷爷奶奶知道我们要回老家。就早早准备好了给我们做蒸米粑的“材料”。蒸米粉,粑馅,还有做米粑的工作都准备齐全了。我们刚一回家。奶奶就把这些东西拿了出来。忙乎着做粑了。嗯,蒸米粑好吃,可准备工作很繁琐了的哦。我将蒸米粑的制作方法告诉大家吧:
选用上等灿米、淘洗用清水浸泡一小时,滤干后放蒸笼里蒸七成熟。之后,将蒸好的米冷后细磨成粉,再用开水泡粉、揉粉,一直揉到粉团不粘手为止。做粑时,先将揉好的米粉做成汤圆大小的粉团,再用小木板压成圆粑皮,之后粑馅包进去,做成饺子形状后放入蒸笼蒸。20多分钟后就可蒸熟并食用了。粑馅可根据四时不同上市的蔬菜取用,一般以白菜、萝卜、豆角掺以肉丁、豆干、粉丝、香菇和适量的作料掺和。蒸熟的蒸米粑美味可口。好吃极了。想吃的朋友可以到我老家来尝尝哦,保证你吃了还想吃。嘻嘻…
家乡美食活动感受 第15篇
我的家乡——陕西汉中,人称小江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这里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有历史悠久的古汉台、拜将台,还有迷人的自然风光,它不但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也是一座发展中的现代化城市。不过,在这座城市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一道道家乡美味!
汉中的名小吃特别特别的多,不信,我来给你一一介绍。
城固的桔园可赞了,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全县柑橘总面积达20多万亩,个个橘子都色泽鲜艳、都风味浓郁、都酸甜适中、都肉质脆嫩,还特别的清香爽口每个人都特别的喜欢吃它。并且吃橘子有很多的功效,比如:橘肉可以有生津,开胃的用处;据专家研究,每天吃3个橘子,就能满足一个人一天对维生素 C的需要量,但不能多吃的,要不然会上火的。
汉中的面皮那可是无比的美味。据我的经验:热的面皮切宽,再加上红色的辣椒油,那美味,好吃的说不出来。这个时候,最好再来一碗热热的菜豆腐,因为菜豆腐有着清凉爽口的味道。这才算是美味的美味!谁让我最爱吃咱们汉中的面皮呢?
还有还有那宁强的核桃馍,那也是一大美味!在巴掌那么大的馍上有一些大指母盖那么大核桃仁一个接着一个放在馍上,一个就好了,轻轻地一咬,味道,嗯!香,真正的香。记住,这是汉中宁强的特产哟!
浆水面这个名字一听就很熟悉,因为家家户户都在吃,天天吃,都吃不腻。酸酸的,加上面条,一碗浆水面就出来了。大家一定要问我为什么喜欢吃它?因为味道:酸、辣、还有一种清香的味道。是不是很诱人啊。夏天的`时候,我最喜欢吃浆水面了,因为夏天很热,吃一口凉凉的,就想吃第二口,结果就吃完了!要不然我怎么会经常吃呢?其实我吃浆水面的时候还特别喜欢放一些辣椒油,一拌,总和比没放辣子的好吃。
这就是汉中的美食,但是这一小部分,能代表整个汉中,谁让我是地道的汉中人,汉中的美食家,几乎吃遍了所有的美食。你一问我,我就能告诉你一二,所以请叫我,“汉中美食家”!
欢迎你们到汉中来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