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农业活动(推荐10篇)

时间:2025-02-19 08:34:06 admin 今日美文

创意农业活动 第1篇

发展创意农业的关键就在于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发挥创意,整合农村的“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资源,构建起较完善的产业系统,从而促进“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因此需要事先做好综合规划和具体项目的策划。要合理配置资源,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引进良种和先进农业设施,选好主题,广泛征求创意。

创意农业活动 第2篇

从去年开始江苏打造名为“苏韵乡情”的宣传推荐的品牌活动,每个市都会轮流开展,至少有一场重要推荐,南京与此相匹配地提出“与宁相约”活动,包括100个省级主题创意农园,100条休闲旅游农业精品线路,100道乡土地标菜等活动场景,对南京整个休闲农业的推广和推荐有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还有一个小活动也是这几年也非常受欢迎,南京每年向全社会公开征集优秀宣传推广活动top10,不问来路,不问身份,只要举办的活动能够为乡村带动人气,同时也有一定的宣传面。通过评选就会给予一次性6万块钱的补贴。

在南京全市建了62个监测点,通过这62个监测点的休闲农业接待游客的相关数据推演出全口径数据,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准确的,对相关部门的决策工作也有很大的帮助。

创意农业活动 第3篇

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是2018年委托南京大学牵头成立的,旨在成立一个跨界、跨校、跨领域、跨学科的综合性平台,组建涵盖农业、科技、金融、文化、艺术、教育、健康、体育、创意、营销、设计等各方面的专家团队,为南京创意休闲农业发展出谋划策,保驾护航。下图是南京创意农业研究院最近这几年在推进的一些实操项目。

创意农业活动 第4篇

以乡伴苏家理想村为代表的康养会奖型。南京很多大学同学会以及团队素质拓展等活动都喜欢在乡村进行,乡伴苏家村优质团队策划打造运营的硬件软件都体现了独居匠心的品质和品味,实现了曾经空心村到如今网红民宿村的蝶变。

创意农业活动 第5篇

用地可能是全国各地的三产融合项目的瓶颈,在大棚房的阵痛之后,怎样突破用地的瓶颈已经成为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急迫需要解决的问题。南京通过一年的时间持续探索了一条目前看来还初见成效的一条路径。

2020年,南京历时一年时间,研究相关用地落地政策可操作性路径。最终制定

并下发《关于开展2020年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宁农产〔2020〕10号)等4份文件。2020年入库84个项目,共604亩建设用地。目前,已有29个项目,300亩建设用地拿到批文,其他项目用地审批手续也在陆续办理中。

总结南京在三产融合项目用地方面的三条经验,一是与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部门要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二是要把所有的用地指标落实到项目上,三是要有跟踪服务和考核。

创意农业活动 第6篇

南京每年用于三产融合项目资金为3200万元,其中1200万用于休闲农业-创意主题农园项目建设以及农业节庆补助;2000万用于农业嘉年华项目补助。

在金融支持方面,南京有一个特产叫“金陵惠农贷”,2015年建立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目前基金规模达到4亿元,贷款额度放大到40亿元,为农业龙头企业提供最高800万元优惠贷款额度;到2020年底,对农业龙头企业发放贷款亿元;每年安排15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对农业龙头企业贷款进行贴息,贴息标准为50%左右。

创意农业活动 第7篇

以春夏农场为代表的品牌植入型。这个团队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2017年的时候接管了一个荒废的农场,在接管之后没有重资产的投入,只是用品牌植入做了花艺美学、餐桌美学等一些美学方面的活动,只用了一年时间就达到了200万的营收。

创意农业活动 第8篇

以六合区艾津稻园为代表的亲子学农型。这个项目是典型的轻资产运作的,其实它就是一片水稻田。对于亲子教育,我们特别强调的是怎么去提升软课程设计和体验感。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课堂,只要设计得好,一片稻叶,一片稻田也会成为最好的课堂。它的优势是有20多名硕士生以上学历的高知团队,擅长编排和设计策划课程,比如创意策划的“送小青娃回家”、“植物医生体验”等活动,很受孩子和家长的欢迎。休闲经济核心是体验经济,所以一定要想办法提升体验感。

创意农业活动 第9篇

11日下午3时,4号馆的苏州展区,陶庐民宿主理人宛陶正拿着手机直播,介绍自家民宿“双11”礼包,很快,直播间就涌进了上百人。

宛陶告诉记者,2021年,她来到太湖边的渔村,被村庄的淳朴民风和自然风貌吸引,于是着手打造充满温情、安顿心灵的耕读村落——林渡暖村,并在此落地了陶庐首个分店。

“我们大胆尝试,拥抱‘民宿+’的无限可能。”宛陶说,游客现在来陶庐,除了住民宿,还可以去花海拍照,去太湖边露营,去坐网红小火车。此外,陶庐还打造了陶艺工作室,以泥巴为载体,探索“民宿+研学”品牌化之路。四年来,陶庐累计接待超4万人次,超3万人次前来体验手工制陶。

近年来,如火如荼的休闲农业,带动乡村民宿、精致露营、亲子研学、农耕教育、田园康养等业态蓬勃发展,游客也更加追寻个性化、场景化等带来的不同体验,跨界融合势在必行。

作为全省休闲农业的“排头兵”,南京不仅打造了“休闲农业+康养”“休闲农业+体育”“休闲农业+都市农园”等多元消费场景,还出台一系列政策,充分调动农业经营主体的积极性。

以农耕教育为例,目前南京已命名60家耕读教育实践基地,聘请30名共享教师,全市耕读教育实践基地累计接待7768批次研学团队,实现综合收入亿元。“南京有这么多农耕研学基地和教材,令人印象深刻。”南京旅游职业学院旅游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丁洁表示。

新趋势细分赛道日趋专业化、品牌化

从露营生活走向露营产业,这两年露营彻底“火”了,随之而来的是大型帐篷、房车、天幕、折叠桌椅等专业细分赛道的竞逐。

在本届乡博会5号馆的“房车露营专区”,汇聚了隆翠房车、宇通房车、汤山房车露营地、三国村、嘉禾营地等国内品牌房车及营地,全方位展示房车露营的新装备、新玩法、新生活,成为展会热门打卡点。昨天上午10时,陈先生夫妇一起来逛展,他笑着说:“我们退休后一直想买辆房车到处旅游,看看风景,看看祖国的大好山河。”

德兴房车营销部区域经理丁亚健告诉记者,这几年房车市场火爆,客户群体从35岁到80岁不等,“2011年,全国只有几家品牌车企,如今已发展到100多家,全年销售数量超2万台。”

在此次乡博会主题论坛环节,专家指出,目前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正处于品质提升阶段,休闲农业的细分赛道越来越多,呈现出专业化、品牌化、规范化等新趋势。与此同时,一些项目建设同质化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对此,专家建议从拓展功能、满足需求、丰富体验入手,打造更多“休闲农业+”创新场景,同时提升信息化水平和科技支撑能力,推动产业加速发展,赋能乡村加速振兴。

创意农业活动 第10篇

亲子教育一直是休闲农业的重要板块,很多农庄也瞄准这块市场。在2017年,南京市教育局联合了共青团南京市委员会、南京市少先队工作委员会一起出台了《关于联合开展南京市小学生现代农业文明校外实践基地共建工作的通知》,在文件出台之后,近几年还提出“1+N”模式,“四个1”目标,持续进行着学农基地工作的推进。目前已经创建了39个学农基地,同时有18所学校与青少年宫进行了结对。近几年南京还出台了地方的首个学农基地标准,同时也正式出版了快乐学农季的指导用书,推出共享教师计划等等。

三大保障——地、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