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报道(优选6篇)

时间:2025-03-30 13:54:56 admin 今日美文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报道 第1篇

联动主流新闻媒体,围绕广州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的措施、亮点和成效策划新闻报道、推文、短视频等,通过《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新花城客户端等渠道发布,获得广大市民阅读转发。

广州日报刊发专题文章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政务外网“世界地球日”专栏

围绕地球日主题设计制作视频、手绘漫画等新媒体产品,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微博推文发布,生动形象展现地球现状,激发公众的环保责任感与参与热情。

地球日主题手绘漫画

地球日主题宣传视频

播放宣传海报及视频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报道 第2篇

制定中山市自然资源局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活动方案,落实方案,利用局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_电子阅报栏、“中山自然资源”内刊宣传世界地球日相关常识,刊登世界地球日宣传动态信息。在中山国家森林公园、各分局办事窗口等来往群众较密集的公共场所悬挂横幅,派发宣传折页,结合耕地保护、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等主题,让广大群众更深刻地了解世界地球日主题内涵,营造良好宣传氛围,进一步认识爱护地球家园,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合力,共同保护地球。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报道 第3篇

4月19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广州日报联合广州市天河区奥体东小学开展“约定你,携手共赴绿色之旅”世界地球日活动。100多位奥体东小学学生应邀而至,参与垃圾分类、植物培育等互动游戏,参观科普展板,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精彩纷呈。

科普进校园活动现场

活动还通过新花城APP进行了全程直播,在直播过程中,多位同学通过镜头表达了他们的环保理念,倡导爱护地球,人人有责。本次活动让更多青少年和市民了解了生态保护相关的知识,提高了“世界地球日”的社会关注度,使“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更深入人心。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报道 第4篇

旗峰山上翠林深

滨海桥下鱼戏水

白鹭翩飞掠草甸

山色湖光入画来

欢声笑语满田间

美景长留此间在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绿满莞邑花木繁荫,“失色”的矿山复绿了。去年,东莞完成多处石场修复,全市矿山修复面积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更多矿山正变成青山。

秧苗初插,良田披上“绿衣”了。东莞节约集约用地守红线,守牢万亩耕地保护底线,2023年年内实现耕地“进出平衡”目标。以现状耕地和农用地为基本盘,东莞划定了耕地保护集聚区万亩,打造更多好“丰”景。

天地和、万物生,这是大地赋予人类的恩惠。让我们一起行动,把碧绿还给大地,把蔚蓝还给海洋,把透明还给天空,把自然还给大自然,还自然以和谐、宁静、美丽。

春风劲,绿意浓。土地作为地球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承载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孕育着未来的希望。而春耕,正是勤劳的农家人用双手与汗水,向这片土地献上的绿色赞美诗。

“一月唔忧料,二月料风流,三月犁耙交到我手,四月莳田莳得几亩”。关于东莞农耕生活,一句谚语便能一语中的。展开当下这幅“莞邑春耕图”,纵横阡陌间,希望的田野上春意盎然,万物次第“耕”新。

2024年东莞春耕大会上,石碣镇起航广场稻田基地正在种植水稻。邓浩 摄

东城周屋2024年春耕现场,一盘盘培育好的秧苗像小地毯一般。东城宣

东城周屋深谙“春时贵如金”,这里坐拥市区面积最大的连片水稻种植标准化农田。一到春天,农民们便挽起裤管,深深浅浅踏入690亩稻田,将培育好的秧苗插入地里。

俯瞰企石镇上洞村、南坑村和江边村,三块共计500亩的连片农田夺人眼目。只见一排排绿色的秧苗将农田装点成长条块,插秧机缀满泥土,与村民一道追春光、赶农时。

在洪梅镇金色水乡稻田,农户们正驾驶着插秧机往水稻田间插种今年第一造水稻秧苗。洪梅宣

在水乡洪梅,金色水乡稻田春光烂漫,村民们将莉香占、广丰香八号等品种栽种在田地里;在望牛墩镇官桥涌早造水稻种植基地,农人驾驶着插秧机,将一盘盘秧苗输送到田间,尽显一派生机。

今年望牛墩镇早造水稻种植面积约375亩,嫩绿的秧苗从插秧机苗盘上井然有序地插进稻田里,所过之处,一派生机盎然的春耕景象。望牛墩宣

漫步滨海湾中心农业公园,秧苗“出厂”,打浆机有序作业。项目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种植早稻面积约355亩,预计亩产500斤,计划在4月中下旬完成全部春播农作物的插秧工作,以确保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实现“开门稳”。

春耕不仅是播种农作物,更是对农耕文化的传承。地处岭南的东莞,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自然条件。除了水稻这一主要粮食作物外,瓜类、蔬菜、水果等也丰富多样,为百姓餐桌带去更多元化的选择。

高埗镇卢溪村春耕场景/东莞自然资源局供图

今年,全市春播作物总面积预计约万亩。为打造更多好“丰”景,近年来,东莞守牢万亩耕地保护底线,认真落实“田长制”,深化耕地集聚区建设和耕地恢复工作,去年共恢复耕地万亩。在与土地相守的岁月里,春耕也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播种、喷药、下肥三合一的无人机,新型农事农机亮相展现东莞智慧春播。龚名扬 摄

阡陌纵横,人机“共舞”。走进麻涌镇美丽田园耕地,一架无人飞播机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操控下,按照预设路线精准播种。这种农机与科技的结合,让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持续提升,让农耕地里尽显“科技范儿”。

工作人员展示播种、喷药、下肥三合一的无人机。龚名扬 摄

农机省力,种地给力。去年,“双季稻+”轮作试点在东城、中堂等16个镇街铺开,有效提高了农户种粮和发展冬种生产的积极性,示范带动周边镇街发展冬种粮食、蔬菜、绿肥种植。

田园里的事情变得愈发“妙趣横生”。在中堂镇凤冲水稻科研站,站长陈志坚手握秧苗,亲身示范水稻插秧移栽的每一个步骤。孩子们俯身弓腰、跃跃欲试,纷纷效仿他的动作,将秧苗一株株插入泥土之中,在农耕中感知保护耕地的重要性。

中堂镇凤冲水稻科研站站长陈志坚“坚叔”,现场为孩子们介绍示范水稻插秧移栽。中堂宣

春耕的意蕴,不只在阡陌之间。人勤春早,随着一季度收官、二季度启程,莞邑大地少闲人,处处又是播撒希望的气息。人们早出工、多下田,“拼”在希望的田野间,而“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美好愿景依旧。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报道 第5篇

线上看AI视频,线下派发宣传册和活动纪念品……以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持续开展主题宣传。积极参与省自然资源厅“世界地球日”微信矩阵海报接力活动,结合中山生态文明建设成效,以绿美中山自然景观为背景制作精美的海报,通过课本方式为群众打开一幅幅中山美景,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主题宣传,号召大家以实际行动继续呵护美好地球。4月22日,整合优质资源,通过局微信公众号刊发自然资源部、省自然资源厅“世界地球日”相关海报、视频。4月22日至4月26日,在各镇街办事点通过发放宣传册及纪念品等方式,宣传“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

世界地球日宣传活动报道 第6篇

联合媒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绿美中山生态建设等自然资源相关宣传报道,倡导爱护自然资源理念。联合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组织开展“我在中山有棵树”公益活动,持续掀起植绿爱绿热潮,让更多群众树立绿化美化地球共建美丽家园理念。在中山市阜沙镇暖蜂驿站开展“地球家园我爱护”综合业务咨询宣传活动。现场向群众发放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修复、地质灾害预防、绿美中山、乡村振兴宣传小册子,通过答题卡的形式,将国家安全、爱护地球等小知识以有奖竞答的方式与群众互动,吸引大批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