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通用7篇)

时间:2025-05-01 10:41:22 admin 今日美文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第1篇

按照市教育体育局教研室片区教研活动安排,我校将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展“同课异构”研修活动。为确保本次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同课异构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同课异构”要求教师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法和学法,以便各显风采,各具特色,为集体研讨提供很好的研究平台。它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一条有效途径。

为了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研究,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借鉴“同课异构”这种特殊形式,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为深入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储备思想认知和研究案例。

二、活动目的

在同课异构的基础上实现高效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动形式

同课异构。“同课异构”要求教师针对相同的.教学内容,精心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展示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为其他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活动时间

20xx年2月至20xx年3月。五、参与学科语文、数学、英语。

在进行同课异构教学时,要求各教研组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全员参与听课,并认真记录,反馈信息。同时,要求主管领导积极听课,并对学科同课异构活动进行小结。

六、组织领导

1.机构设置组长:焦时刚

副组长:景奉勇王永刚组员:高山王绍东潘立波曹芸周丕国宫承江2.成员分工

(1)校长焦时刚负责“同课异构”活动的宏观指导;

(2)主管教学的副校长王永刚负责同课异构活动的全面统筹与协调;

(3)高山、曹芸负责语文同课异构活动的整体工作;王绍东、周丕国负责数学同课异构活动的整体工作;潘立波、宫承江负责外语同课异构活动的整体工作;

(4)各学科教研组组长负责本学科具体活动的协调工作。

七、活动程序

1、第一周:制定下发活动方案;

2、第二周:各教研组组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构思,并将教学设计上交学校;(注:教学设计含教材简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

3、第二周至第五周:各教研组按要求推出“同课异构”课堂教学;

4、各教研组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分教研组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做好研讨记录),研讨活动次日将研讨纪录上交学校;(注:研讨活动纪录含主持人导语、授课教师反思、教师发言、主管领导总结)

八、活动要求

1、全体教师应尽可能全程参与本学科所属组别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欢迎跨组听课,若遇课程冲突可自行调课;

2、各教研组活动由教研组长全程负责;

3、本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研讨等环节都必须以此为核心;

4、所有教学设计要求精心设计,仔细校对,以便学校存档。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第2篇

一、活动主旨与目的

“同课异构”此次活动旨在提高数学组教学教研水平,促进共同进步,指导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及时发现问题、研讨策略;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研组教研的质量,为创设高质量的有效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活动目的意义

同课异构意思是同一节课同一课时的内容由不同老师根据自己的实际、自己的理解,自己备课并上课。由于老师的不同,所备所上的课的结构、风格,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各有不同,这就构成了不同内容的课。

“同课异构”教学研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面对面交流互动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中,老师们共同探讨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探讨教学的.艺术,交流彼此的经验,共享成功的喜悦。多维的角度,迥异的风格,不同策略在交流中碰撞、升华,这种多层面,全方位的合作、探讨,从整体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加速教师专业成长,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活动环节

1、选定同一内容。课题定为七年级上册《等式的性质》。

2、个人教学设计。教师潜心研读教材,广泛收集资料,根据自己教学风格及学生特点设计可行教学设计。

3、同课异构实践阶段。以上课、听课、评课、议课形式进行。

4、课后集体评议。课上完后,由教研组组织集体评议,对课的特点、不足,教师对教材解读、处理进行探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5、总结与反思。这一环节由执教教师写教学反思或整理课堂实录,目的是让教师通过这次活动将自己的所思所感以文字的形式记录,固定下来,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四、活动安排

1、数学教师必须全体到场,并提前五分钟进教室。班级安排在七年级二班。

2、时间安排:11月14日(星期二)下午选课题,集体备课,15日下午上课评课(星期三)。

3、评课活动程序:上课教师说课(说目标、说重难点、说教法、说学法等)——听课教师评课(评优点、说不足、谈感想等)——总结评出一二三名。

4、名次评定:本次同课异构活动初中组所有教师都参加,评出一二三名,评分标准参见附件(评分表),并给予奖励。上课教师课前写出课堂教学详案,课后完成说课表;听课教师在听课过程中认真记录听课内容,听课后完善评课表。上课教师课堂教学详案、说课表、教学、总结与反思在评课活动结束后立即上交教研室;听课记录作为学校作业备课检查的重要内容,要达到《喀拉苏乡中心学校教学常规》中规定的听课要求。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第3篇

为引导新教师,充分调动我组教师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探讨校本教研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深入推进教材教法活动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全体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的要求,我组结合《哈尔滨市第八十八中学校20xx-20xx学年上上学期工作计划》决定开展“同课异构”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为把活动开展好,我组特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一、活动目标

“同课异构”本身属性决定了授课教师风采形式的多样化,目的在于让广大教师感受不同的授课风格。在鉴赏中寻找差异,在比较中学习特性。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让老师明白课堂教学是个性化的艺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也许对于学生对于课堂来说是无效甚至是有弊端的。只有通过老师们的共同研讨,集思广益,我们才能发现自己设计的不足。让有效的教学过程占领课堂。更重要的是从异中领悟到许多有价值的东西。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内在潜能,张扬个性,从而追求异中有同、同中求异的境界。

1、促进教师对教材教法的钻研,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促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优势互补、集思广益,使更多的教育教学思想能够自由地交流与碰撞。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营造更加和谐的教学研究氛围。

3、促进反思和实践的优化,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4、推动教师对现代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5、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更新。

6、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发展。

二、活动内容

同课异构一般是指选用同一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实际、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师自身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理解为“同备、同上、同听、同评一节课”。

所谓“同备一节课”就是参加活动的教师按教学进度选定一节课,并认真备课写出一份教学设计。相关教师在教研组长的协调下对上课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使之能更好地把握教学目标,加深对课程标准、教材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做出不同的教学设计。

所谓“同上一节课”就是同一学科的不同教师执教同一个年级、同一个教学内容,定会有不同的“味道”――风格和效果也就有了不同的精彩、不同的遗憾,因为教师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经验的和教学对象也各不相同。这样老师们就有了讨论的材料和研究的问题从而彼此学习,共同提高。

所谓“同听一节课”就是所有参与教师共同听课。包括讲课教师也要听另一位讲课教师的课。

所谓“同评一节课”就是同组教师,包括执教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推动学校在教育、教学研究领域中的发展。

三、活动步骤

一是独立钻研,写好教学预案。课题确定后,各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积累和智慧,积极主动地搜索相关的资料,精心研究教材。潜心钻研教学方法,设计最高水平的教学方案。使用的教学预案必须自己设计,使用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预案。

二是网上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根据时间,活动进行前一周,执教教师将教案发送到教研组长邮箱,教研组长发给同组其他学科教师。由相关学科教师提出修改意见与建议,再汇集到教研组长并反馈给执教教师。执教教师再进行二次备课。

三是实施教学,集中听课。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听课活动。

四是互动研讨,总结提高。上课后,进行集备时,首先由授课教师进行教后反思。然后教研组内所有教师根据自己对教材、学生的理解,对执教教师的教学活动谈出自己的感受。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五是自我反思,撰写教学反思。由听课教师写一篇“听课一得”教学反思连同教学设计和课件一同上交教研组长。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第4篇

一、活动意义

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旨在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同时,通过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推动小学数学教学的不断进步。

二、活动目的

通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我们期望实现以下目的:

增强教师的创新意识,激发教师的创造性,鼓励教师根据自身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通过与其他教师的比较和交流,教师能够发现自身教学中的不足,借鉴他人的优点和经验,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

促进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增强教师团队的凝聚力,通过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实现共同成长。

三、活动步骤

确定每个年级上课主题:教导处与年级组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协同各年级教师共同确定上课主题。主题应结合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探讨价值。

个人教学设计:教师根据确定的主题,潜心研读教材,广泛收集资料,根据自身教学风格及学生特点设计可行的教学设计方案。设计方案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

同课异构实践阶段:实施教学,集中听课。按照规定的时间、地点参加听课活动。听课教师应认真记录教学过程,观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后续的评议和反思提供依据。

课后评议:听课结束后,由教导处组织进行集体评议和个体反思,对课的特点、不足,教师对教材解读、处理进行探讨,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通过大家的互动、沟通、分享,彼此发现,彼此欣赏,彼此接纳,促进教师间的交流。

总结与反思:在评议的基础上,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发现自身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优化自身的教学策略。同时,也应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本身进行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活动提供经验和借鉴。

四、活动要求

教师应积极参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尽心尽力地完成教学设计与实践。

听课教师应尊重他人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方法,认真观察教学中的问题,积极参与评议和反思。

在评议环节中,教师应以促进教师成长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的,客观地评价他人的教学设计和实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在总结和反思环节中,教师应认真总结自身的优点和不足,以及活动中其他教师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经验和借鉴。

活动组织者应精心策划和组织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确保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同时,也应为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提供教学资料、安排听课时间等。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为目标,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这一生命线,加速教师专业成长;从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促进教师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实际教学行为,提高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和教学领悟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开创我校教研工作新局面。

二、预期目标

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主线,通过同一年级教师“选定同一课题个人教学设计同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等环节,帮助教师潜心研究教材、理解教材、激活教材,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加强全体教师对教学内容处理、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媒体使用等方面的关注程度,积极转变教学思路,真正实现同伴互助。同时发挥教师的创

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风格,促进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组织领导

1、机构设置组长:组员:

2、成员分工

组长负责“同课异构”活动的宏观指导;负责语文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负责数学教研组的教研活动开展。负责多媒体教室会场的布置及活动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

四、活动内容

1、第一阶段:宣传发动阶段

由教导处牵头制定“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实施方案,并积极向教师宣传开展“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意义,正确认识“同课异构”对提高我校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好处,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之中。

2、第二阶段:课堂教学实施阶段

在教导处统一安排下,语数两教研组具体安排各自小组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施。

课异构付诸实践课后再议互助提高”的环节加以实施。教导处在开校下发授课教师安排表,教研组组织授课教师做好准备。讲课前,教师将课题报教研组长处,“同课异构”授课教师的说课稿、教学设计、听课教师的评议等在教研活动结束后一并上交教导处。

3、第三阶段:“同课异构”参与教师进行阶段总结

针对在“同课异构”教研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或现象,引导上课教师提出自己参与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促进教研活动的健康发展。

4、第四阶段:活动总结阶段

根据一学期来,各教研组针对“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总结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得失,不断总结经验,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找出科学的解决方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

五、保障措施

1、本次教研活动要求全员参加,教研活动的开展由教导处统一安排。课后评议活动的时间定为教研例会时间,地点在各教研组活动场地,由教研组长安排活动相关事宜。

2、各教师要按时开展“同课异构”研讨活动,做好记录。

3、各教师除参加本教研组的听评课等活动外,及时安排时间参与其他教研组的“同课异构”教学研讨活动。

4、定期进行组内研讨交流,并做好阶段总结。

5、做好相关材料的整理归档。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第6篇

一、活动时间与地点

(1)时间:xx年12月18日

(2)地点:市中区西王庄中学

(3)科目:英语地理

(4)课题:英语:八年级unit 10 section a第一课时

地理:八年级上第四单元第6课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二、活动内容

1.同课异构

五校展示课观摩,五节课在上午全部展示完(上午安排五节课)。

2.分组交流

上午听完五所学校的五节课的基础上,下午分学科进行研讨。上课教师作好说课准备,每校一名评课教师评课。

3、集体点评

每个学科组由学科负责人,然后进入活动总评阶段。

4.活动总结

活动结束后,所有参加活动的学科教师将自己的活动反思撰写成文,发布到学科博客上,以便使研讨活动进一步深入下去。

三、活动程序

(后行通知)

四、活动其他事项

1、请各校于12月14日(周一)上午前将讲课教师名单、来我校总人数发至此邮箱。

2、请注明讲课教师是否使用课件或有其它要求。

3、个人教具请自备。

4、12月16日(周三)将正式活动方案发至各校

联系人:西王庄中学教导处:要长伟

西王庄中学

开展同课异构活动的目的 第7篇

一、 活动主旨

“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是教研室在常规听课活动的基础上采取的教研活动形式也是提升教师常态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教研水平,促进共同进步,引导教师认真研究课堂教学,及时发现问题,xx对策;总结经验、查找不足,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教研组教研的质量,为创设高质量的`有效课堂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预期目的:

在“同课异构”课堂教学活动中,为教师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执教同一课题,展示不同的教学风格:对教材不同的处理、对学生不同的学习指导方法、板书方式等,展示自己对教材独特的理解。

三、活动环节

1、选定同一课题。根据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共同选择同一主题。

2、个人教学设计。教师研究教材,广泛收集资料,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特点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设计。

3、同课异构实践阶段。以上课、听课、评课、议课形式进行。

4、由执教教师阐述教学设计意图及教学反思。

4、课后集体评议。学科教研员组织集体评议,对课的特点、不足,教师对教材解读、处理进行xx,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

5、总结。

四、具体措施

1、教研员认真挑选学科科骨干教师,让他们在正确理解和把握教研互助同进活动内涵的基础上,自觉投身到教研互助同进活动中去,并能持之以恒。

2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中心,开展教研互助活动。

①听课。

②执教老师独立备课。

③深入课堂讲示范课。备课要高质量,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教学理念,上好示范课,搞好讲课。

④ 学习或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理念,学习或指导教师编写高质量的教学计划、讲座和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