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活动的收获及体会(必备3篇)

时间:2025-05-11 14:30:41 admin 今日美文

端午节活动的收获及体会 第1篇

我们一年级的小学生们也行动起来了,通过与学生一起探讨,我班决定开展“画端午”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根据学生年龄尚小的特点,收集资料有困难,我们老师齐心协力帮学生找到了很多资料和图片。结合这些资料,每个学生构想出自己想要画的内容,然后再画在纸上,后选拔出优秀作品。学生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把端午节的特色“赛龙舟”“吃粽子”以活泼可爱的姿势展现出来。虽然效果还有些稚嫩,但对于端午节的传统文化的熏陶深深扎根于学生心中。

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加深了对端午节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了我国的传统节日和过传统节日的意义,更加认同、喜爱传统节日,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爱国爱乡情感,提高了科学文明素养,弘扬和培育了民族精神。

端午节活动的收获及体会 第2篇

关键词:节庆资源;民俗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领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的民俗节日是我们祖先五千年灿烂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如:热闹红火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全家团圆的中秋节、敬老爱老的重阳节…… 每个节日都蕴含了不同的教育意义,有的是教育人们敬老爱幼、有的教育人们勤劳善良、有的教育人们做正直勇敢的人、还有的是教育人们重视亲情等等……

接下来我就以《端午节》和《重阳节》为例,谈一下我园节庆主题活动的开展。

一、节庆主题活动前的准备

1.教师的准备

每个主题活动前,我们都会通过家长问卷、走访民俗博物馆等多种途径广泛搜集该民俗节日的素材和资料,挖掘出适合我们研究的一些资源,然后反复地筛选和梳理,需要充分挖掘每个节日的内涵和所蕴涵的教育元素。为了使我们设计的各活动都能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每次主题活动前我们都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做好详尽的计划和方案。比如端午节主题活动,我们从端午节的由来,端午的习俗、端午的传说,到适用的艺术表现形式,各年龄段不同的主题目标等方面入手,制定详细的方案,付诸实施。

2.幼儿的准备

主题活动的开展,是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以孩子的主动发现为核心的。因此端午节的前夕,我们就发动孩子和家长一同收集有关端午节的资料,“把孩子引向生活,将生活引向孩子”,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双眼来发现。孩子们和家长们都主动、积极、投入了各项准备工作,有的查找了各民族过端午的资料,了解了粽子的由来、香包的涵义;有的讲述了屈原的传说;有的汇报了端午的习俗……在收集和整理资料中,孩子们全面而感性地认识端午节,为主题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及心理基础。

二、节庆主题活动环境的创设

新《纲要》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教育资源,教育价值与审美价值应同时存在,要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创设与节日相适应的主题活动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浓郁的民俗节日氛围中,耳濡目染地受到熏陶,感受不同节日的特点,及其传递出来的文化魅力。

在“棕香龙情”主题活动中,为了让幼儿真实地感受端午节,我们就努力为孩子布置了一个相应的节日环境:在幼儿园大厅显眼位置,我们放上了两座颇有民俗韵味的端午展台,里面陈列了各种富有端午特色的物品,如粽子、香包等。当然,在各班大门上也都悬挂起了菖蒲,在各区角中,更是展现出了许多有关端午的图片、书籍等,大家用菖蒲、棕叶烘托出了一片浓浓的端午风情。在重阳节时,我们布置了图片展重阳糕展,并且还在大厅悬挂上了有关重阳的诗词和儿歌等。

在主题活动中,我们教师还充分挖掘每个节日中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合理利用现有的节日环境资源。

1.鼓励幼儿走出去

生活中丰富多彩的节日环境,富有特色的民俗活动,更能激起幼儿对民俗节庆的喜爱和关注。因此我们的许多教育内容也常常来自于与我们息息相关的节日环境。我们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带幼儿外出参观、活动,有效地将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重阳节主题活动时,我们带孩子们走进了敬老院,看望那里的爷爷奶奶们。孩子们把自己精心准备的礼品、亲手制作的爱心卡送到了爷爷奶奶的手里,还为他们带去了精彩的表演。欢歌笑语中,老人们感觉到了来自孩子们浓浓的爱意,而孩子们也借此机会上了生动的一课。

2.邀请家长走进来

家园互动,共同探索是最佳育儿途径,因此,在一些主题活动中,我们热情地邀请一些家长和社区人员走进我们的幼儿园,参与我们的庆祝活动。如,端午节时,我们特地邀请了许多“巧手奶奶”“巧手爷爷”与孩子们一起包粽子、缝香包;元宵节与爸爸妈妈一起制作灯笼、猜灯谜;搓元宵等等,大家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活动不仅使幼儿园、家庭、社会形成了一股教育合力,而且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了传统文化,感受了家乡传统节日的氛围。

三、精彩纷呈的节庆主题活动

端午节活动的收获及体会 第3篇

教师们透过课件展示,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两千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这个历史人物与“端午节”的渊源,引导孩子们了解了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加深了他们对传统节日和中国古代历史人物的印象。

同时,各班还开展了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的“端午美食分享”活动,大家一边品尝粽子、一边朗诵着端午的儿歌,分外香甜可口。老师们组织了孩子们开展了“赛龙舟”、“包粽子”等游戏,并将自己设计的香包送给了小班的弟弟妹妹,大家共享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更好的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这天上午,在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三年一班开展了端午到粽香飘主题班会活动。

活动中,同学们纷纷拿出课前搜集的资料,有的透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透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来历风俗。还有的透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的趣闻,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透过这样的活动,将了解民俗文化与欢度传统节日融为一体,丰富了同学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为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园各个班级展开引导学生了解传统文化节日的活动,并且针对端午节3天假期各个班级进行了假期安全教育。

活动中,有的透过图片的展示来解说端午节的习俗,有的透过故事的形式了解了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的由来以及传说,有的透过诵读端午节的相关古诗,来了解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

透过这一活动,让孩子更加了解我国端午节传统文化,丰富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操。期望同学们能过一个健康、安全、快乐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