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1篇
校园足球受到了中央领导高度重视,教育部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校园足球的文件,我校通过努力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将以足球项目为抓手,实现学校特色发展,形成足球特色,大力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发展。
一、指导思想和理念
全员参与,促进每个学生健康成长,积极参与,对足球产生浓厚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提高自主锻炼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动手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二、活动主题:
魅力纸足球,快乐大课间
三、活动形式
第一学期在篮球场做操的'位置进行集体足球活动;第二学期分班级、分地点按活动内容自主练习或比赛(和上学期相同)。
四、活动内容
第一学期足球活动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蛇形热身跑;第二部分:原地足球基本技术;第三部分:行进间足球基本技术。(九月份逐步学习)
第二学期三、四月内容为田径运动会;五月为篮球联赛;六月为足球联赛。
阴雨天(包括刚下过雨篮球场有积水),在教室观看足球教学或比赛录像(录像可以事先下载到班级电脑里),也可以下各种棋。
五、纸足球的制作与评比
9月3日至8日开展“我和爸妈做足球”亲子实践活动,每个年级评比出十件“优秀作品”给予表扬。(纸足球的制作方法及评比方法见告家长书)
六、要求及注意事项
1、队列队形及进退场路线与广播操一样。但要求统一用左手持球,将球夹于腰际,右手自然摆臂行走。
2、学生在行进或活动中,要控制好足球,不得随意拍球、踢球或使球落地乱滚。
3、活动结束将球放在班级后面的柜子里,仅在大课间使用,教育学生爱护球,严禁其它时间玩球,避免造成班级混乱。如果发现足球破损,让学生及时带回去加固或重新制作,避免产生垃圾。
4、请班主任利用9月1日和2日下午大课间时间,在班级讲清大课间活动的要求,以及纸足球的制作和评比方法。
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2篇
一、活动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新课改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倡自制器材和开发利用体育资源,在大课间活动中体现合作,自主,探究,创新的教学理念。以大课堂为辐射点,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体现良好的校风,校纪和学生的精神面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活动内容和形式
1、内容:根据我校场地小,学生多的特点,大课间活动主要以球类为主,以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为辅,适当根据本班特点自行安排,可结合集体舞,器械活动和跳皮筋,踢毽子,摇呼啦圈,拍球,棋类比赛之类的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2、形式:先分班做准备操,再进行分班分点分项目活动,最后以班为单位集合退场。
三、活动过程(30分钟)
时间安排:每天下午第2节课后的课外活动时间。
四、活动组织领导及分工
组长:李贻炳
副组长:唐山、李代峰、蔡春桃、朱少兵
组员:各班班主任、副班主任
活动监督:_、杨杰
1、领导职责: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
2、班主任职责:负责班级活动场所及进退场的.安排,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参加活动并指导学生活动。
3、副班主任职责:同班主任共同组织好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
4、活动监督:记录各班活动情况;根据大课间活动的内容,针对学生的练习活动内容,在本学期安排一次校内的吉尼斯挑战比赛,如跳绳比赛、转呼啦圈比赛等,以此激励学生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水平。
五、器材准备
1、学校每班配长绳2至3根,球类若干;根据各班班主任活动内容安排来领取所需器材;提倡学生自带器材,如毽子等学校缺少或尚缺的器材。
2、当天器材负责教师:xxxx
注:当天器材负责教师做好器材借还登记,如有损坏应注明原因。
六、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并指导活动;
(2)充分热身后,学生方可开展活动;
(3)有关活动所需器材,如学校提供数量不足,动员学生自带;
(4)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体育教师要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
(5)各班学生必须在指定活动范围内活动,防止出现活动区域不明或乱串、乱跑的混乱现象;
(6)副班主任具有班主任同等职责,鼓励指导学生参加活动,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7)如有活动变化,将及时通知各班。雨天各班自己安排室内活动,如扳手腕、下棋、室内智力游戏等。
(8)学校、少先队大队对各班大课间活动进行评比、表彰和奖励,对把大课间活动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评选的重要依据。
(9)学校鼓励班主任协同副班主任发挥资源优势和自身特长,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进行开发和创新,打造班级特色,丰富大课间活动内容。
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20xx年9月14日“全国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_中央_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xx]7号)、《_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实施意见》(皖发[20xx]12号)精神以及淮教字[20xx]108号文精神,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切实推进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广泛开展,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经研究,特制定了《蚌埠行知中学大课间体育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
1、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优化课间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突出主体意识、开放意识,让全体师生共同参与、乐于参加,增进师生间的情感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释放学生心理空间,力争展现学生勃发的朝气和昂扬的精神风貌。
三、活动原则:
1、教育性原则。充分发挥大课间活动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的提高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内容。
3、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 体健身的目的。做到班班有项目,人人有活动。
4、实效性原则。大课间活动的目的就是增强学生体质,各校在开展大课间活动时,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体育器材,并结合实际,因地制宜,集思广益,自制一些符合本校特色的体育器材,为学生提供锻炼的条件。同时,要把体育和健康教育结合起来,把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结合起来,把大课间活动和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结合起来,把体育课、国家体质检测项目和体育课外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5、创新型原则。根据我校场的特点,大课间活动适宜开展有利于健康的游戏,器械活动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6、安全性原则。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既要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去,又要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师生安全,避免任何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
四、活动对象:
全体师生
五、活动时间:
大课间(上午第二三节课间)
六、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七、活动内容:
1、制定时间表:
因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在校时间充裕,根据上级部门指示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符合我校实际情况的锻炼时间表,确保在校生每日锻炼时间超过1小时,具体安排如下:早活动:20分钟,大课间:30分钟,课外活动:40分钟。从每班抽出一节体育课分解到各个活动时间段里。
2、优选活动项目:
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优选以下活动:
(1)体操类:广播体操:舞动的青春
(2)身体素质练习类:如纵跳、原地高抬腿跑、俯卧撑、蛙跳、韧带拉伸、12分钟耐力跑等有氧耐力性活动。
(3)趣味游戏:如看谁反应快(推手、打手等)、跳方格及乡土民间小游戏等。
(4)特色活动项目:如跳绳、踢毽、跳皮筋、滚铁环、掷沙包等。
(5)球类活动项目: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3、每年开展一次运动会:视学校具体情况开展常规运动会或者趣味运动会。
八、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协助指导教师开展活动。
2、各年级活动内容进行轮换,打破年级界限。负责每次大课间活动的指导教师必须提前到位,准备好器材,适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开展好活动。
3、各项目活动限在规定的活动区域进行。不得随意改变安排的活动内容 。
4、雨天各班由自备活动器具安排室内活动。
5、大课间值日教师负责记录各班的活动情况,协助项目负责教师处理突发事件。
九、管理措施:
1、考勤制度
由政教处联合教务处等部门组织值周领导和教师对前勤做操进行每日检查,每月对教师出操情况搞好记录做好统计,学生参加大课间操体育活动的情况做出评价,并且给予扣分,把此项检查和周流动红旗评选结合起来。
2、竞赛制度
每学期开展一次广播操比赛。
3、评比制度
把大课间操体育活动作为考核学生的一项内容。不合格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把大课间操体育活动作为评选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内容。不达标的班级取消评比资格,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有特色的班级,年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4篇
指导思想:
为认真贯彻全国体育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的精神,以“健康第一”为理念引领,以“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为宗旨,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文明、健康、活泼的课外文体活动,训练特长,培养学生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同时深化学校的班级文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努力构建文明校园、活力校园、和谐校园。我校通过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设计了以下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周一至周五上午9:00~9:30
二、场地安排
1、集中区域:
一、三年级:1号楼前的操场;四、五年级:南楼前空地和过道;二、六年级:篮球场
2、活动区域
[晴天]
一年级:1号楼后面的水泥地;二年级:田径场;三年级:1号楼前面的水泥地;四年级:南楼前空地和过道;五年级:跑道;六年级:田径场
[雨天]
各班教室内。
三、活动安排
[晴天]
每日上午9:00,踏步进场3分钟,做广播操5分钟,跳集体舞《小白船》3分钟,休整、自由活动20分钟。
[雨天]
学生开展室内体育类游戏(项目见方案中推荐的,自由选择,老师监督指导开展)。
四、活动内容
[晴天]
一、二年级:轻物投掷、跳绳、踢毽子及自选游戏项目。
三、四年级:跳绳、踢毽子、呼啦圈、丢沙包、排球、跳皮筋及自选游戏项目。
五、六年级:跳绳、踢毽子、呼啦圈、丢沙包、排球、篮球、跳皮筋及学校提供的自选游戏项目
[雨天]
由体育组设计安排一些适合学生活动的室内游戏项目,各班自己选择游戏进行活动
1、扳手腕:两人在课桌的两侧面对面坐好,双方用右手互握,肘部顶在桌面上,相距约20CM;前臂保持竖直,左手可抵住课桌底板或抓住课桌的脚以固定身体。发令后,双方用力将对方手腕往左下扳压,直至将对方手背压在桌面上为胜。
2、乒乓球打靶:将教室中间前面的两行课桌搬开,空出一块位置位置做游戏,在这空位置上,离讲台3—4M处,放一张课桌作为投掷线。学生按座位纵行分队,各队第一人拿一个乒乓球站在投掷线后。在讲台上,成一横排竖立放6个饮料瓶。游戏开始,学生站在投掷线后用乒乓球瞄准饮料瓶投掷,将饮料瓶打倒者得1分。掷完后,将球捡起交给第二人再做,直至全队做完为止。得分多的队为胜。
3、拦击导弹:选出4人各拿一个乒乓球拍,站在黑板前,作为“防空部队”,其他人拿15—20个乒乓球当作“地对地导弹”。游戏开始,拿乒乓球的学生用乒乓球掷击黑板,而拿球拍的学生则用球拍进行拦击,如拦击住了,则是“导弹被击毁了”,如让乒乓球漏过去击中黑板,则是“导弹击中了目标”。游戏一轮之后,再换4个人防守。击下“导弹”多者为胜。
4、接后语:学生坐在座位上,由第一行第一个学生随便说一个词汇,例如“今天”,接着第二个学生以第一个学生所说词汇的后一个字打头,又组成一个词汇,例如,“天气”依此法一直往下传,“气候”,“候补”,“补救”等,一直到某一学生组不成词汇为止,罚该学生表演一个节目后,又由该学生重新起头再做。
5、传口令:学生坐在座位上,按座位纵行组成队,游戏开始,各队第一人到教师那里接受秘密口令后,回到自己座位上坐好。教师发令后,各队将口令一个接一个轻声地往后传,最后一人听到口令后,立即用纸条写下来,跑到前面交给教师,以先送到而又没传错的队为胜。
6、猜猜他是谁:全班学生按座位分成四组,每组选一个猜者蒙上眼睛站在本组前面。游戏开始,大家边唱“小猫小狗小刺猬,请你猜猜他是谁?”边拍手和本组同学任意调换座位,唱两遍后坐好,猜者走想本组去摸座位上的任何一人,猜猜他是谁,猜对了就与被猜者互换角色,没猜对的可再猜两次,三次没猜对就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然后互换猜者。
7、指部位:甲乙两人面对面坐好,甲用一手按住自己的鼻子,另一前举,被乙的同侧手握住;乙轻轻在甲掌心击一下的同时,喊出头部器官的名称(如6眼睛、鼻子、耳朵等),甲则迅速用手指指到该部位。指对了,双手互换角色;指错了,不交换。
8、传球比赛:以座位纵向排列为组,每组准备一个球(篮球、足球或排球),全班同学坐在原位。游戏时,听到发令后每组第一人将球从头顶传给后面第二人,依次传递,直到每组最后一人,看哪一组快。同样也用转身想后传的方法进行游戏比赛。
9、织布机:游戏者两人一组,分成若干组。分别站在课桌之间,两人面对站立,手拉手,一人全蹲,另一人站立。蹲者迅速站立,站立者迅速下蹲,形成一蹲一起有节奏的起伏。在规定时间内,哪一组蹲起的次数多,哪一组为优胜。
10、添鼻子:学生坐在座位上,按座位纵行分队。游戏前,在黑板上画几个没有鼻子的人头像。各队派一人站在离黑板上的人头像前约3M处,拿一支粉笔,蒙上眼睛,教师发令后,各自走向自己面向的人头像,用粉笔将鼻子添上,然后教师进行评比,比哪个队添得准确,并进行评分。接着各队第二人再做,最后得分多的队为胜。
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5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确保每位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为工作主线,认真贯彻执行教育局关于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实施意见的精神,本学期我校根据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和体育锻炼的需求,结合学校的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体育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升服务、为专业课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宗旨,系统地设计了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锻炼内容和方法体系,促使开展大课体育活动进一步规范化、常态化。并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辐射点,推动学校体育及其它工作的不断深化。
二、活动目标
1、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的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的锻炼。
2、以大课间体育活动为辐射点推行、落实“掌握一门体育运动技能,学会欣赏1—2项体育运动项目_。
3、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的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全面提高学校师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原则
1、全体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学生、班主任及青年教师,要从学生参与面的大小确定活动项目,做到人人参与活动。
2、全面性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要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与中小学生合素质培养工作有机结合,与职业有机结合,坚持寓教性、健身性、趣味性、职业性。
3、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生制宜原则。大课间体育活动要根据学校规模、场地、设施、专业特色和气候特点因时、因地、因生制宜的进行。学校要挖掘体育资源的潜力,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使得活动内容与形式丰富多彩,能够满足不同特长,不同兴趣、不同层次学生活动需要。
4、适度的原则。教师要掌控学生的运动量,指导学生适度进行体育活动,并组织做好放松活动。避免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活动时间相对较长、超负荷运动等原因,而带来影响下一节文化课教学效果的现象发生。
5、安全的原则。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过程中,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置运动项目,开展相关活动。要加强安全教育和管理,要制定出安全措施、应急措施,避免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但也要防止以怕出事故为由,排斥利于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等体育运动项目。
四、组织机构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学校大课间活动的领导和管理。学校成立由陈敏校长为组长的学生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责任到人,要充分认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要性,把开展这项活动作为推进素质教育、活跃学生课余生活、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检查协调组:
体育指导组:
设施设备组:
医务组:
五、活动形式
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周的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第一节课后(时间为35分钟左右)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目前采用“集中活动”的形式为主,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坚持寓教性、健身性、趣味性、职业性。
六、活动内容
结合我校的实际,突出专业特色,坚持“体育为学生的基本素质提升服务、为专业课学习服务、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宗旨,系统地设计了能切实提高全体学生运动技能和锻炼能力的锻炼内容如下:
(一)室外大课间活动内容
1、礼仪训练
2、第九套广播体操
3、集体跑
4、循环跑
5、放松操
(二)、室内大课间活动内容
1、眼保健操
2、拍手操
3、室内操
4、礼仪训练
5、手指游戏
七、活动流程
(一)室外活动流程
1、进场:上午第一节课下课提示音乐响起后,各班依次在走廊上排好队,听运动员进行曲后进场。
2、礼仪训练
3、第九套广播操
4、集体跑
5、循环跑
6、放松操
7、退场
(二)室内活动流程
1、整队准备:上午第一节课下课提示音乐响起后,迅速整队、调整座位距离。
2、眼保健操
3、拍手操
4、室内操
5、礼仪训练
6、手指游戏
7、完毕、归位
八、活动要求
1、注意有序开展活动,安全第一。班主任必须强调大课间活动纪律与安全,各配班教师下到班级参与活动。
2、程冬云、梁长庆老师负责准备好器材,每次大课间活动要提前到位。
3、班主任和配班教师要带领学生积极参加活动,并进行安全教育,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5、对于开展大课间活动中表现优异的班级学校将予以奖励。
6、天气良好在室外进行大课间活动,如遇雨雪、雾霾等恶劣天气在室内进行大课间活动。
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6篇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在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4.通过大课间体育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活动地点
学校田径场、篮球场、及校道。
三、活动结构(整个活动过程都在音乐的`旋律下进行,历时30分钟)
1、出队:
2、准备部分:广播体操
3、基本部分: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20'
4、结束部分:放松与归队3'
四、活动进程。
1、出队(按照行政班集合,在动感音乐下跑步进入操场)
要求:各班体育委员组织本班同学集队,队伍整齐有序,听指挥跑步进场。
2、广播体操要求:播放广播操音乐,做操节奏感强、整齐、有力,表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
3、形式多样的活动项目
活动内容:篮球、排球、游戏、毽子、羽毛球、跳绳等。
五、活动安排表
1、活动时间
9:20——9:50(9:20—9:27广播操)
2、活动项目、场地安排
羽毛球:北楼西路道
乒乓球:乒乓台区
绳、毽:南楼小操场
橡皮筋、呼啦圈:田径场
排球:排球场
篮球:篮球场
3、人员安排
1、体育教师负责活动的组织、指导。
2、班主任或留班教师负责本班的活动管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3、各班体育委员负责器材的借还。
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7篇
为进一步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响应“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根据市教育局要求,积极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确保学生每日在校的一小时活动时间,推进校园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身心健康水平,我校特制订“阳光体育——快乐大课间”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快乐童年,健康第一”的活动主题,牢固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创设有利条件,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心理和道德素质,进而带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二、活动目标
1.优化课间活动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掌握健身的方法并养成坚持锻炼的习惯。
2.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积极创新,力求以活动励德,以活动辅智,以活动健体,以活动塑美,以活动促劳,促进学生五育全面和谐发展。
3.优化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设备及管理,提高其使用率,发挥其育人效益。
4.树立全员参与、全员管理的意识,促进我校教师管理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5.以体育活动为载体,积极培育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全体性原则。师生全员参加,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全体健身的目的`。
2.安全性原则。严密场地、器材管理,落实正副班主任职责,强化活动过程管理,制订安全预案,全方位贯彻“安全第一”原则。
3.科学性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活动的趣味性、教育性、多样性、实效性,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有效组织。
四、活动组织
1.领导小组
组长:白小丽,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副组长:李富梅,具体落实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组员:李换鱼:具体负责检查协调一年级组活动。
李变化:具体负责检查协调二年级组活动。
王丽虹:具体负责检查协调三年级组活动。
韩素英:具体负责检查协调四年级组活动。
李富梅:具体负责检查协调五年级组活动。
张华:具体负责检查协调六年级组活动。
2.技术指导小组
组长:史四海
组员:史月明、岳海涛
3.医护组:李丑孩
4.器材出借负责人:史四海
5.工作职责
(1)领导职责:行政人员到操场亲自参与活动,同时了解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并提高全体师生对大课间活动的重视程度,并对联系的年级负责。
(2)正副班主任职责:组织本班学生按时、按要求出操、进行活动,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正确引导并以身作则,有效组织学生活动,做好活动中的安全教育。
(3)任课老师职责:按照学校的规定,配合正副班主任组织本班学生按时认真参加大课间活动,共同参与活动并维持活动秩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五、活动程序
活动时间:9:50~10:20
活动程序:
1.领取器材(8:00~8:20):各班体育委员到体育器材室领取活动器材(垫子等较大的器材可提前放到活动场地)
2.做操:播放广播操音乐,整队做操。(周一升旗仪式:8:15:进行曲响起,各班的班主任带领学生进入校园做操场地,进行升旗仪式,正副班主任分别站在班级队伍前后。做操结束后正副班主任一前一后带领本班学生跑步。)
3.组织活动:播放进行曲,正副班主任带领各班按照活动安排表,到达指定活动场地,然后播放《阳光体育之歌》等欢快歌曲,各班开展活动。
4.整队退场(10:15~10:20):音乐停止,各班整队,进行活动小结,并有秩序地退场进教室。
5.归还器材。体育委员整理器材,及时归还体育器材室。
雨天改做室内操,进行室内活动,活动内容为棋类活动。(正副班主任按值日进教室组织活动)。
六、活动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室外、室内活动时间负责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3.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4.学生活动量不宜过大,以不影响第三节课上课为宜。
5.活动结束时,整队进入教室。
6.活动领导小组与技术指导小组的老师要加强巡视、检查与指导,发现问题,及时主动解决。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一项系统工程,有利于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全校师生必须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合理、通力合作,确保活动有序有效开展,促进师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大课间展演活动方案 第8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坚持一切从学生的终身发展需要出发,尊重老师和学生的运动选择,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锤炼学生勇敢顽强、坚韧不拔的意志品格,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发展。
二、活动目的
丰富学生的课间生活,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学生在活动中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锻炼好身体,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三、活动组C织
领导小组
组长:XX
副组长:XX
组员:XX
组织机构
教导处处:XX
德育、少先队部: XXX
体育组: XXX
宣传: XXX
四、活动时间:
每天上午、下午大课间活动时间,各30分钟。
五、活动内容:
1、晴天室外项目:
为广播体操(雏鹰起飞)和跳长绳、踢毽子、立定跳远、捉迷藏、跳房子、打乒乓球、丢手绢、丢沙包、羽毛球、跳橡皮筋、掷纸飞机、抓尾巴、闭眼平衡、木头人、老鹰抓小鸡等项目,以及自创自编的项目。
2、雨天室内项目:
棋类、游戏等项目。
3、下午大课间指定活动安排:
时间 活动内容 辅导教师
周一下午大课间 班例会 班主任
周二下午大课间 数学实践活动 数学老师
周三下午大课间 课外活动 班主任
周四下午大课间 语文实践活动 语文老师
周五下午大课间 英语实践活动 英语老师
六、活动程序:
上午大课间30分钟活动:
程序:各班集合整队--入场--广播操--自选活动--各班集合整队--退场
下午大课间30分钟活动:
程序:各班集合整队--指定活动--自选活动--各班集合整队--退场
七、活动注意事项
1、大课间活动时间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或早退。
2、室外活动时间班主任教师必须管理到位。
3、活动前和活动中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好安全防范措施。
4、广播操结束,室外活动由班主任教师直接带至活动场地进行活动。结束时,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不能乱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