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 第1篇
8n财富经理人既有经过严格考试获得认证资格的全国首批金融理财师,也有精通外汇、银行卡、私人投资、房贷、保险、节税等业务的专家级客户经理。在团队内部,又根据客户经理的工作经验、自身优势划分为投资、税务、保险、外汇和资产五个不同的专业小组,定期撰写市场分析报告,整理理财资讯,并按照客户提出的要求,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咨询意见。
专属客户经理彰显尊贵
8n财富中心为每一位工商银行的贵宾客户配备了专职的财富经理人,提供一对一的全方位财富管理服务。帮助客户从繁琐的银行业务中解脱出来,通过全新的财富管理理念,协助客户进行现金流控制与管理,每位客户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 第2篇
一、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多元化
柳州市场上开展银行理财产品销售业务的商业银行现有三大类,共12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的大型商业银行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6家以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日常经营活动中大量的存贷业务客户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理财产品的自然客户或潜在客户,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以其长期经营、品牌效应、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正在大量将自己的这部分存贷客户转化为理财产品客户,因而发行了相应规模的理财产品来满足客户在理财市场方面的需求。
二、柳州金融市场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力分析
与传统的有形商品市场竞争相同,作为无形商品的银行理财产品,其在市场竞争力评价指标中同样重视对市场的占有率和盈利能力。不同的是银行理财产品自身所含有的风险,和以货币作为经营对象的特点,需要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长久地生存和稳定发展的综合性能力,以获得市场当中客户的信任。
本文从内部竞争力和外部竞争力两大方面8个指标建立评价体系。内部竞争力是银行理财产品自身的产品特点和结构决定的固有实力,具体表现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理财能力。外部竞争力主要指的是商业银行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营销能力。
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评价。依据行业惯例,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市场发行能力、收益能力、风险控制能力和信息披露规范性四个方面。本文也将从这四个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内部竞争力进行分析评价。
(一)市场发行能力
银行为了实现满足投资者个性化投资需求的目的,其所设计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就应该考虑该产品覆盖各类投资者的范围。因此,考察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发行能力,应该从产品发行数量、产品类型的多样性、投资币种的丰富度及理财期限的多样性四个方面进行。.
据和讯网公布的银行理财产品发售信息,2011年1月至6月柳州市场上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柳州范围内共发售银行理财产品达1742支。从图1中可以看出,以浦发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为代表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分别以、、,共同占据了该市场的半壁江山,发行规模相当可观。
目前,浦发银行在柳州市场上拥有汇理财稳利计划、债券盈添利计划等品牌,光大银行拥有T计划、理财套餐计划等品牌,招商银行拥有节节高升-安心回报系列、焦点联动系列等品牌,每期都有较大的发行量。
在投资币种方面,人民币和美元是主要的理财币种,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也会适当地选择如澳大利亚元、欧元为代表的非传统货币进行投资,增加银行理财产品的丰富程度。
在投资期限上,1个月内的超短期理财产品以及1个月至3个月的短期理财产品是目前市场上的主导。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为保证理财产品丰富程度,会保留少量1年及其以上期限的理财产品。
在投资标的方面,低风险、收益稳定的国债、企业债、银行间债券市场、银行承兑汇票等债券、票据、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必备投资对象。
从柳州市场上的六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指标分布上来看,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和光大银行表现出在市场发行能力方面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二)产品收益能力
部分客户容易把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上的预期收益率当作实际利率,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存在很大差别的,预期收益率是理财产品的理想收益率,是商业银行根据概率统计设计出来的,因为市场存在着不可预知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理财产品的到期收益率和预期收益率之间将会发生偏差。预期收益率仅仅是发行时,商业银行对客户做出的预期承诺。而实际理财收益,则按照理财产品到期时的到期收益率决定。预期收益率不一定等于到期收益率。
(1)预期收益率是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的表现,消费者可以从预期收益率中可以预知理财产品的未来收益,以此来判断自身的理财收益。
(2)E/I值(到期收益率/同期限理论存款利率)是市场上评价银行理财产品收益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和讯网提供的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到期收益率数据计算,收益能力排名前三的是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2011年上半年6个月平均E/I值分别为、和。到期产品收益波动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这三家商业银行的理财收益能力。
因而在产品收益能力方面,兴业银行、光大银行和招商银行表现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可以为客户带来相当不错的收益回报。
(三)风险控制能力
(1)招商银行对其理财产品实行风险评级制度,在产品设计阶段给予产品不同的风险评级,为其销售中客户对于理财产品的选择提供风险控制依据。
(2)兴业银行对其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分为基本无风险级别、低风险级别、较低风险级别、中等风险级别、较高风险级别。
(3)浦发银行、光大银行在其理财产品说明书当中,对风险使用“较高、较低、低”等进行分级,区分度不高,不能对产品起到较好的风险控制作用。
(4)华夏银行、中信银行仅针对理财产品进行常规的风险提示,对于理财产品自身的风险控制以及相关评级无详细资料描述,风险控制能力未知,会影响投资客户对于理财产品风险的认识,增加了客户购买产品的风险性,削弱产品竞争力。
对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控制评估,除了产品说明书对于产品的风险评级外,还应看到股份制商业银行实际市场风险,即“零负收益”理财产品的表现情况。
(四)信息披露规范性
笔者仔细研究了柳州市场6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银行网站,对银行理财产品信息披露情况进行整理,从银行客户对于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需求出发,对产品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产品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及产品说明书的完整性三个方面,对各家银行进行考察。
(1)光大的银行网站,“阳光理财”项目出现在首页靠前位置。项目设置上不仅有相应的信息披露栏目,同时设置了关键字检索、查询、理财工具等特色栏目。对于理财产品的运行、到期情况也都有相应的板块披露,及时更新。唯一的缺憾就是理财产品介绍过于简单,没有完整的可以提供下载或者在线阅读的产品说明书。对于投资者,只有到银行柜台才可以看到产品的全貌。
(2)招行在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上,通过主页的金葵花理财可以快捷的进入理财产品相关界面。在理财产品检索上,设置了专门的筛选界面,从销售状态、产品系列、理财期限、风险等级等几个可以进行检索的项目。并且在查询中,提供了完整的PDF版产品说明书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产品收益计算等信息,可供投资者方便的了解该产品各方面的具体情况。
金融理财产品分析报告 第3篇
银行系:理财产品发行冷热不均
随着经济的好转,2009年国内外投资理财市场环境较上年有了很大的改善。作为理财产品市场的重头,银行系理财产品在数量上依旧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并获得了投资者的关注。不过,人民币理财产品和外汇理财产品却有着不同的走势。
据第一理财网理财产品库统计,2009年中国境内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共发行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5405款,较2008年增加1314款,增幅达32%。而相比火热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市场,外汇理财产品市场发展则有所停滞。2009年主要商业银行累计共发行外汇理财产品991款,较2008年的1309款有所下滑,下跌幅度为25%。
基金系:指数型基金成主角
经历了2008年的严冬,基金行业在2009年迎来了触底反弹的阶段。2009年全年,市场新获批发行开放式基金137只(款),较2008年上升27%。从发行的基金类型来看,指数型基金成为2009年新的热点,从上年的仅1只产品增加到全年的32只,在各类基金中占比达23%。
而诸多的变动也注定使得2009年的基金行业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2009年摹金公司推出了“理财专户一对多产品”,填补了中高端层而产品的不足;而先后38家公司近百位高管先后易职,让2009年成为基金高管“震荡”的一年;基金产品发行总体上升,基金业绩也随着大盘的强势反弹节节攀升,为投资者创造了良好的收益。此外,基金产品自身也开始了创新之路,基金行业的进步开始更快速地跟上国际化脚步。
信托理财:金融投资类仍占主导
2009年信托产品市场继续呈现良性向上的走势,受到了投资者尤其是高净值投资者的关注,无论在产品发行数量上,还是在市场规模上,都显示出加速上升的趋势。2009年各信托公司共发行860款信托理财产品,较上年的648款大幅上升,延续了从2006年到2008年连续上升的势头。
在政策层面上,一批新的规定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市场的发展。尽管证券投资信托受证交所暂停开户的影响月发行量有所减少,年末中央下达禁止财政资金参与担保信托理财产品的通知致使政信合作产品面临无法发行的情况,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新的规范将更有利于这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阳光私募:发行步入快车道
在经历了2008年大熊市所造成的冰冻期后,有人将2009年称之为“阳光私募元年”。阳光私募行业在这一年迅猛发展,不仅私募企业数量、私募行业从业人数、私募产品数量、私募基金规模大幅增长,而且私募产品的收益也普遍跑赢大盘和公募基金。2009年私募产品的发行步入了快车道,发行期数以及规模均远超2008年,全年各阳光私募机构共发行123款产品,较上年多出35只,上升幅度达40%。在产品创新方面,阳光私募也有了较大突破,阳光TOT产品的发行使得国内私募基金更进一步向国际化水平靠拢。
在收益方面。阳光私募基金2009年取得的业绩也很耀眼。排名第一的产品收益率接近200%,有20多只产品收益率超过100%,比大盘指数的收益率要高出10个点左右。与之相比的是,近600只公募基金中仅有7只基金年收益率超过100%。此外,私募基金操作上的灵活性及诱人的业绩回报,吸引了不少公募基金高管在2009年跳槽去了私募公司,从而使私募行业管理团队较2008年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对于高端投资者来说,选择私募基金已经变成了一种新的潮流。
保险产品:新品推出翻了倍
据第一理财网统计,2009年各保险公司新发保险产品312款,较2008年的148款升幅超过100%。
2009年保险业界的头等大事就是新《保险法》的推出,而银行获准入股保险公司也为金融市场混业经营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整个保险市场也随之呈现出新的特点。保险公司2009年产品发行大幅增加,主要是为了配合新保险法,调整产品设计方面的要求,更新原有产品或推出新系列的保险产品,受影响较多的为寿险业务。与此同时,由于受到银行入股保险公司的影响,部分新推银保产品已经发生了改变,在市场上更具吸引力。
在保险新产品方面,除了为配合新保险法出台的寿险产品外,“甲流保险”则是2009年的一个创新点。类似于2008年由于“汶川地震”而发行增多的巨灾保险,“甲流保险”也体现了保险公司对于社会事件反应的灵敏度,虽然其产品设计仍存在一些疑问,销售情况也不甚理想,但是作为保险公司来说,不断更新产品以跟随社会进步发展也是行业良性循环的表现。
个性化灵活性是今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