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合集8篇)

时间:2025-07-08 13:51:25 admin 今日美文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1篇

20xx年11月1日,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去了赛罕区人民法院进行了观摩庭审。中午吃完饭,我们两个班的同学一起坐着公交车就出发前往法院了,虽然离得比较远,但是我们还是到的比较早,我们就在外面等了一下时间后经过了严格的检查。我们进入了这个神圣又庄严的地方,开始了这场具有深刻意义的观摩庭审。审判法庭的审判区正面设审判台,审判台方右侧设公诉台,审判台的正前方是书记员的席位,书记员的席位前是犯罪嫌疑人的席位。原告和被告所在的位置分别在审判台的两方,原告在正对审判台的左方,被告在审判台的右方。两个位置都比审判台略低,旁听席与审判区由一条栏杆隔开。

这次观摩的庭审是一场行政诉讼案件,首先,审判长宣读了一下法院规则,宣布正式开庭,确认双方出庭人员阶段,原告通过法定程序宣布了对于被告出庭人员打的出庭异议。但是由于被告的代理人因为特殊原因,不能出庭,所以改为他人出庭,审判长因此驳回了原告的异议,庭审继续进行。原告对于此次双方的纠纷做了一个简单地陈述。被告对于原告作出的关于原告的建筑对于环境有污染状况作出作出的公告违反了正常的法定程序,请求法院进行行政复议 ,紧接着,双方对于这个问题各自进行了举证,并且提出了自己的异议。法庭进入辩论阶段,双方对于是否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的公告进行了详细的辩论。

通过这次观摩庭审,我认识到了律师的相关情况:律师的辩论发言应紧紧围绕着案件争议焦点和庭审调查的重点进行,应从事实、证据、适用法律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同时必须援引确切的.依据以支持自己的观点,但决不要反反复复重复自己的论点,因为重复很可能会使法官感到厌烦,而且浪费了庭审的时间。辩论发言要切中要害,具有针对性,论证要准确,反驳要有力,观点要鲜明,逻辑要严密。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2篇

作为一名智能助理,我无法亲身参加庭审观摩,但我可以帮您写一份参加庭审观摩的心得体会。

在庭审观摩中,我深刻认识到法律的严谨和公正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人民利益的重要保障。法官在庭审中不仅要了解案件的细节,还要关注案件的公正和人民的合法权益。其决策需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同时要有针对性和合理性,以使每个当事人得到公正的待遇。

同时,庭审观摩也让我意识到在自身行为中要遵守法律法规,并尊重司法机关的权威。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只有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做好自己的事业和生活,同时也能保障自身的利益。

总之,参加庭审观摩是一个值得肯定和鼓励的行为。通过这种方式,我们不仅能学习法律知识,还可以提高我们的法律意识,帮助我们更好地遵循法律法规,做出符合社会公认的合理决策。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3篇

一大早,同事带着我们来到了民庭庭审现场,初进门就感受到了一股神圣而庄严的气息。第一次亲身经历现场庭审,让人无比激动和期待。通过这次旁听,让我对法律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有很多感悟。

这个案件是一起民事合同纠纷案。案情大概是这样的,原告与被告双方签订了一份合作协议,合同约定原告与被告双方共同开发某房地产项目防水工程。原告打款40余万至被告双方指定账户后,被告要求甲方继续打款,原告质疑合同存在不规范以及资金支出大于预期,故要求退股解约。因合同落款及盖章存在争议分歧,由此打起官司。

在庭审过程中,双方争论不休,在举证和辩论环节,当事人情绪激动,多次打断对方,好在审判员及时制止,才让现场气氛得到了缓解,很好的维护了法庭现场秩序和纪律。案情的.复杂程度对法官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换位思考下,如果我面对这种情况,可能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所以在日后的工作中,一定要虚心学习和积累经验,才能做到遇事临危不乱。

通过此次旁听,让我深刻认识到了法律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和作用。在日常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结合实践,这样才能更好的履行一个法律人的义务与职责。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4篇

六月六号,在辅导员xx的组织下,xxxx班全体同学早早的吃完午饭坐上了开往海淀区法院的公交车。虽然一路上烈日炎炎,酷热难耐,但我们都满怀着对神圣法庭的各种憧憬。

终于,在中午xx:30抵达了目的地。由于审判还未开始,我们在法院外小憩了一会儿。经过了半个小时的等待,我们通过安检进入了法庭。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感觉油然而生。入座后,法庭人员宣读了法庭注意事项,并让我们稍作等待。开庭后,经认真听取明白这是一起经济纠纷案件。听着原被告条理清晰的陈述。取证。这让我明白了知法。懂法的重要性。只有不断的学习相关的法律条款,才能运用自如,如鱼得水。实习后,经查阅资料我明白了许多。以下是我找到地一些资料和如何培养法律思维方式。

讲法律。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以法律为准绳。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等,都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如果脱离法律来思考与处理问题,就谈不上什么法律思维。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有时会遇到法与理。法与情的冲突,遇到合理不合法或合情不合法的情况。但是,即使人们感觉到某些法律规定不合理。不合情,也不能漠视。违背或搁置法律。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由有关国家机关修改或废除该项法律规定,但往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

讲证据。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以证据为根据。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是查清案件事实,二是正确运用法律。只有收集到充分的证据,才能查清案件事实。一般来说,证据就是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法律上的证据不同于一般的事实。首先,证据要具有合法性,即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其次,证据要具有客观性,即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既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再次,证据要具有关联性,即证据只有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才能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

讲程序。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从法律程序出发。程序问题在法律领域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简单地说,程序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法律通过规定明确的程序来约束人们的行为。程序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才是符合法律的与其他类型的思维方式似比,法律思维更为关注行为的程序问题。讲法理。法律思维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要运用法律原理和精神。法律思维的任务不仅是获得处理法律问题的结论,而且要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任何理性的思维都应当用适当的理由来支持所获得的结沦,而法律思维对理由的要求更有特殊之处。其一,理由必须是公开的,而不能是秘密的`其二,理由必须有法律上的依据。其三,理由必须具有法律上的说服力。就此而论,与其说法律思维的首要任务是寻求解决问题的结论,不如说是寻求据此作出结论的’法律理由——那些认同法律并依赖于法律的人们能够接受的理由。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途径:

参与法律实习。法律思维方式是一种在法律实习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

式。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习,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习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随着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律对社会生活的调整范围将越来越广泛,人们面临的法律事务必然会越来越多。这既对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出了迫切要求,也为培养法律思维方式提供了良好条件。以上对我影响很深,由记之。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5篇

在此次学校组织去法院观看审判案情的过程中,我明白了一些事情。

一、人虽有情,但法律无情

此次案情为盗窃案,犯人付某偷的是一辆电瓶车,四个电瓶和一箱葡萄,付某偷的东西虽然随处可见,微不足道,但是正和弟子规上所说“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事情虽小,也不要自作主张,如果自作主张,那我们为人子女的本分就缺失了,虽然付某偷的东西很小,但法律面前,只要物品不是你的,你偷了就错了。

二、法律保护我们的生活

法律面前不讲情分,但是如果没有法律,社会将会乱成一团。法律虽然限制了一些所谓的“自由”,但是一旦跨越了法律你将要去的就是带着手铐的'_,我们的自由是在法律范围内的。同时它也保护了我们的生活。

三、依法守法

法律分为很多种,宪法、刑法等,法律种类虽多,但它也给了我们许多权利,如:人身自由权,受教育权等。每一条法律,为的都是国家太平,人民安康。真正伟大的不一定是为国家牺牲的人,为科学献身的科学家,其实每一个守法的公民也是伟大的,如果他们不去遵守法律,那么法律就可有可无,如果每个人都能依法守法,能使法官这个职业不在需要人了,那么社会就太平了。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6篇

古人云: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时至今日,这句话仍旧适用。本次案件庭审现场观摩,令我感触颇多。犯罪嫌疑人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长达十年之久,大至几十万贿款,小至烟酒特产,令人瞠目结舌。虽最终退还绝大部分贿款,但亡羊补牢,为时已晚。受此次警示教育启发,我深刻体会到,作为国家公职人员,自当秉承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在其位谋其政,为群众的生产生活提供周全服务,因为说到底,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才是平安一生的“护身符”。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7篇

县司法局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干警业务素质。近日,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董磊明带队到县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旁听观摩了一起故意毁坏财物案的庭审。

通过观摩这起刑事案件的庭审,我有很多收获,也有一些心得。

庭审前要由法警检查、核对听审人员身份才能入庭。通过这一道程序,既检查了旁听人员的物品的携带,保证了庭审的安全,同时也增强了旁听人员对法律的敬畏之情。我们一行人震撼很大,认识到参加庭审旁听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同时也深深感受到我们的社区矫正宣告工作程序中也应增加此项内容。

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法官在庭审前的保证。类似于法官宣誓。没有接受原、被告双方的宴请,并要求给予监督,对自己的审判行为的公证性进行保证。

公诉方对于证据非常熟悉、严谨。在公诉方提供的证据中,涉及到某个证据会提出在多少页、什么内容、证据来源等,这么一个简单的案件,在公诉过程中提供的'证据,我听到的就涉及到100余页,可见公诉方在搜集、提供证据时的全面、严谨,准备的是多么充分。

陈述事实、发表质证意见简明扼要。庭审辩论阶段,公诉方与被告代理律师唯一的分歧在于被告人是否属于自首,公诉方对被告代理律师提出的被告人的自首情节进行质证,语言简练、表述清楚,突出重点、一针见血。

旁听法院开庭审理,从宣读庭审纪律到开庭,法官核实被告人身份,控辩双方举证质证、法庭辩论到休庭择日宣判。整个庭审过程一环接一环,丝丝入扣,紧密连接。我们更加熟悉了庭审程序,受益匪浅。

大学生庭审观摩报告 第8篇

5月xx日,我们参加了原龙游县水利局副局长潘正成受贿。贪污一案审理旁听。从公诉机关指控的情况来看,潘的受贿频率之高。数额之大。行贿的人员之多,可以说是触目惊心,使我们在思想上法制上得到了很好的警示教育。

一、老板〝再好〞,最终是为了他自己。从潘的受贿时间看,主要都集中在过年。中秋节。住院。女儿上大学等时候。看起来这些老板都非常懂〝人情〞,在这些〝关键〞的时候没有忘记你,在送钱财时也没有马上要求你给他办什么事,所以收起钱来没有感到很〝烫〞手。但最终在这些老板碰到什么事时,你就要想方设法甚至用违法的手段给他解决,老板们要得到你十倍仍至百倍的.回报,受损的是国家。

二、办法想得〝再好〞,最终仍逃不脱法律制裁。潘在受贿过程中,为了逃避法律制裁,想了很多办法。如在过年。中秋节。住院。女儿上大学等时候送礼,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买房钱不够时向朋友〝借钱〞也说得过去;〝借钱〞还不出,我用房屋抵押符合常理。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其担任公路段段长这个基础,正如公诉人所说的:〝如果你不担任公路段段长,他会送你钱吗〞?最终都被检察机关认定为受贿而受起诉。

通过参加这次警示教育活动,我们深受教育,体会良多。古人曰:〝欲不可纵,志不可满,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不达〞。人的欲望离不开物质,这是唯物主义的必然昭示,但是人的欲望可以凭理性的修养来控制,这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为此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使自己懂得更多更新的东西,从而不断地修正自我完善自我,自觉地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改造。加强制度的建设与完善,接受各个方面的监督,做制度执行的模范,在权力的运行中要慎重。规范,在阳光下运作。潘的受审印证了一句老话:〝勿伸手,伸手必被捉〞。只有自己端正认识,学会算经济帐。生命帐。亲情帐。良心帐,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筑牢自我防线,方能使自己成为一名无愧于党的教育培养,人民养育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