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惩戒论文开题报告(优选6篇)

时间:2025-02-04 14:53:12 admin 今日美文

小学教育惩戒论文开题报告 第1篇

1.教育惩戒的内涵。

教育惩戒是通过给学生身心施加某种影响,使其感到痛苦或羞耻,但不损害受罚者的身心健康,以激发其悔改上进之意,从而达到矫正错误的目的。而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是对学生身体上给予感到很痛苦或极度疲劳的惩罚,是损害学生身心健康违法失德的侵权行为,是封建野蛮专制的产物,是国家的法律、法规、政策和师德规范严格禁止的。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小学教育惩戒论文开题报告 第2篇

综上所述,合理的教育惩罚方式应用到目前的小学教育中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和学校一定要正确对待教育惩罚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从而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惩罚方案,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黄巧玲.教育惩罚的张力与限度———小学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惩罚[J].基础教育,2013,01.

[2]方益权,易招娣.论我国教师个体惩戒权法律制度的构建[J].教育研究,2011,11.

[3]蒋湘祁,冯海平,易敏.惩罚的有效性与学生“态度改变”的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30.

小学教育惩戒论文开题报告 第3篇

国家教育法律、法规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不等于禁止批评和惩戒的教育方法。《_教师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对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惩戒权的肯定。所以,从法律角度看教育惩戒是学校、教师依法对学生的不合规范行为施以否定性的制裁,避免其不断发生,以促进其合乎规范行为的产生和巩固的一种教育权力,是一种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相对强制性权力。

小学教育惩戒论文开题报告 第4篇

依法执教是教师的首要师德修养,学校和教师在制定和执行校纪、校规的时候,要以法律为依据,把尊重学生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由于学生年幼、经验不足、认知能力低等原因,他们有时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错误,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学生实施惩处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导学生分析、认识、反省自己的错误,使之在受到惩戒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而心悦诚服地改正错误。如英国诺贝尔奖获得者,胰岛素发明者麦克劳德在上小学时,一心想看狗内脏的模样,有一天他将校长的爱犬抓住宰杀了观察,校长知道后十分气愤。但校长在搞清原因后,罚他画一副人体骨骼和血液循环图,如果做的好免除其他纪律处分,结果校长和老师对麦克劳德画的人体骨骼和血液循环图很满意,现在这两副图保存在英国的皮亚丹博物馆。这种赏识性的教育惩戒经典案例值得我们每一为教师深思和借鉴。教育惩戒其目的不在于“惩”,而在于“戒”,“惩”只是“戒”的手段,在惩戒学生的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危害,弥补过失,防患于未然。那种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训斥学生的做法,不尊重学生的权利,为“惩”而“罚”,不但达不到教育目的,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可能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对抗、逃学、轻生或犯罪等不良后果。

小学教育惩戒论文开题报告 第5篇

所谓惩罚有效性是指惩罚教育取得成功的程度或成功率。在我国的小学教育的阶段,惩罚是一种普遍的教育手段,但是国内的很多老师却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惩罚的含义。常常将惩罚等同体罚划上等号,加上很多学生的家长也对惩罚存在很多偏见——简单的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就是对学生进行严重的身心体罚。虽然,国家很重视惩罚在小学教育中的运用,也下达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来保障学生的权力——《义务教育法》及其实施细则、《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不仅明确规定了禁止体罚,而且也对教师体罚学生应承担的法律责任都作出了规定。尽管从以上的情况来看,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是仍然缺乏一系列对惩罚的具体理论指导。西方国家的教育系统比较全面,对惩罚在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相对较早,对惩罚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列宁曾说过:“在教育领域实施惩罚应是一种通盘考虑、权衡利弊的结果,是一种‘最优化’即耗费力量最少而能提供最大、最持久的结果”。总而言之,国内外的观点都有一个共同的点,两者都肯定了惩罚对教育具有一定的有效性的积极方面。

小学教育惩戒论文开题报告 第6篇

教育惩戒具有教育警示作用,惩戒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事非,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法纪意识,有助于维护学校的纪律和规章制度,形成良好的教育教学机制和学生的是非观念;惩戒有助于形成正确的舆论,有效抵制学生中的歪风邪气,弘扬正气。惩戒有利于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学生具备了应有的羞耻感、荣誉感;惩戒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如果学生早期经历过错后受到惩戒的体验,必然会增强他们抗挫折的能力,同时对他们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也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