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篇
“成功啦!成功啦!”我高兴得一蹦三丈高,恨不得把这消息告诉给所有的朋友和熟人。看着自己制作的蝴蝶标本,我心里像喝了蜜一样。标本蝴蝶共有四只,它们一字儿排在一只盒子里。
一只大的,身穿一件带有黑斑的“红袍”,细长的触须向前弯曲,扇形的翅膀向上翘起,显得威风凛凛。还有几只小蝴蝶,分别是白的、蓝的、花的,透过玻璃盖,远远望去,如无瑕的白玉、耀眼的蓝宝石、鲜艳的花朵。
别看它们现在这么文静、安闲,刚才在菜花丛中可是非常调皮,难以制服。捉蝴蝶不容易,制作蝴蝶标本更不容易。我先用两只手指捏住蝴蝶的翅膀,然后用酒精滴在它嘴上。
由于捏得太重,把翅膀都捏破了,没办法,只好做第二次实验。我先滴酒精,等蝴蝶昏迷,然后晾干。但晾干后我发现蝴蝶的翅膀都收在了一起,像个萎缩的花瓣,我真感到灰心,像泄了气的皮球。
这时,老师的话在我耳边响起:“制作标本能激发人的兴趣,锻炼人的意志。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这跟他从小热爱科学、坚持做实验是分不开的……”于是我振作精神,仔细琢磨老师讲的制作方法,分析失败原因,开始做第三次实验。这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滴酒精,夹住身体,固定翅膀,晾干,最后终于成功了。
趁那股高兴劲,我一连做了几只,把它们放在盒子里。望着这些跃跃欲飞的蝴蝶标本,我仿佛也插上了彩色的翅膀,飞向那科学的未来。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2篇
今天,有一只花色斑斓的小蝴蝶在我家翩翩起舞。于是,妈妈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抓住了它,决定将它做成漂亮的标本。可这个小蝴蝶好像不同意,拼命地在妈妈手里挣扎。唉——这个可怜的小家伙!
我好奇地问妈妈:“标本是怎样做的呀?”于是,妈妈就模模糊糊地回忆起小时候是怎样做标本的,应该是把蝴蝶的翅膀弄正夹到一本稍厚的'书里。为了证实一下是否正确,妈妈又去问了邻居,结果证明确实是用书夹着。
说干就干!我找来了一本旧书,翻开。让妈妈小心翼翼的弄正这只小家伙的翅膀,放好了,我赶紧盖住,还用文具盒压着,生怕它从书缝中溜走。然后,我兴高采烈地问妈妈:“妈妈,要压多长时间呀?”
“一天。”妈妈毫不犹豫地回答。
“啊——”,我惊叫道,“一天!不会吧?过不了一会儿它不就闷死了吗?难道还要定形?”
妈妈微笑着说:“嗯。”
可是没过一会儿,我的好奇心就把听话给打败了。我小心翼翼地找到那一页,看到它已经是奄奄一息,有气无力地摆动着它那像一根黑线的触角。形状也基本成形,可惜它的肚子被压扁了,没有了立体感。可能是文具盒吧!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3篇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等到制作叶脉标本的日子了!我满心欢喜,早早地来到了萧山日报社九楼会议室。
老师将制作叶脉标本的过程以及注意事项详细地讲解后,我们便开始制作了。
我们一个一个有序地用镊子从老师那儿领取用双氧水煮过的叶子。我小心翼翼地夹着叶子,将它放进在清水里浸泡了一会儿。接着,我将叶子轻轻地放在桌子上,准备剔除叶肉。
剔除叶肉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不但要把叶肉剔除,还要保证叶脉完好无损。我小心地用毛刷轻轻地在叶子上反复擦拭。过了一会儿,我听见有人说自己已经剔好,并且开始染色了。好胜心极强的我也不甘示弱,于是,我将毛刷在叶子上大幅度地摩擦。不一会儿,叶子上许多叶脉都惨遭不幸。它们被粗枝大叶的我“暴力”地刮了下来。真是“欲速则不达”啊!我吸取了前面的教训,小心翼翼地开始刷我的第二片叶子。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叶脉完好无损。
接下来,就是染色这一步。我用镊子将已经剔好的叶脉轻轻夹起,放进红色燃料里。此时,叶脉犹如一条浮上水面的小鱼,在红色的.湖面上悠闲自由地享受着日光浴。过了几分钟后,我轻轻地将叶脉捞起。这时的叶脉,发生了神奇的变化,它变成了鲜艳的红色。透过灯光,鲜红色的叶脉如同红蜻蜓的翅膀,又如一片红色的薄纱,漂亮极了。
我如获至宝,小心地将叶脉标本用纸巾裹住,轻轻地夹在小记者手册里。
快乐的时间总是很短暂。活动结束了,我只好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报社。一路上,我依旧沉浸在这次活动的快乐中。这次活动意义非凡,它让我感受到了自然界神奇的生命现象,还让我懂得了,只有一步一步脚踏实地,才会成功。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4篇
一天,阳光明媚,我和张馨瑶、郑莹莹一起在疯狂地玩着,这时,我看见小花园里我们班同学排着队,陆陆续续地向里走去,我也过去想看个明白,哦!原来花园里有三只可爱的小蝴蝶呀!小蝴蝶的脑袋小小的、圆圆的,头上有两对触角,身子长长的,上面有两对淡黄色的翅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美极了!它们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它仿佛是舞蹈家。
周围的人看了,纷纷称赞道:_这真是太可爱!太美了!它真是'天使'!__小蝴蝶跳得舞,优美极了!我也要向小蝴蝶学习呀!_我开心地想:我好想把它捉住,放到玻璃瓶里,在家里好好看看!泮柯翰是不是也有我的想法,他就追蝴蝶,蝴蝶飞进了花丛中,不见了,只好回到人群中。陈鑫炜说:_这蝴蝶有毒的!_我和小伙伴听了,连头也不回地逃走了。这时,我的想法早已_逃_到大山里去了,连一个身影都看不见。
这真是一个意外的中午!太开心了!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5篇
李嘉升同学和金正男同学的手中各拿着一张蝴蝶书签,这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回顾一下6月7日中午的小记者活动吧!
中午12:00的铃声响起,小记者们纷纷来到学校多功能厅参加萧报小记者团主题为“蝴蝶的`一生”的活动。幽默的芒果姐姐,打开投影仪,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国家二级保护蝴蝶是什么蝴蝶吗?”那些知道答案的小记者们骄傲地举起手左顾右盼的看着别人,生怕被别人抢走了回答的机会。芒果姐姐点到了一名穿着黄色衣服的小记者,他接过老师的话筒,激动地喊:“是枯叶蝶!”“真棒!”芒果姐姐说着又按下了按钮显示了另一只蝴蝶。“这是中华虎凤蝶。”原来,她先为我们介绍了不同种类的蝴蝶呢!
接着芒果姐姐就为我们讲蝴蝶的一生变化。原来,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好几次变化啊,先由卵先变成毛毛虫,再变成蛹,之后才变成茧,羽化了之后又变成成虫产下卵了,这让我突然想起一个词语——化茧成蝶。
介绍完蝴蝶的一生后,芒果姐姐拿出一只蝴蝶和一张书签,开始制作起蝴蝶书签。她把蝴蝶的翅膀拆成二半,再由地瓜哥哥把蝴蝶翅膀用透明胶都封起来,挼平后再剪,最后撕开贴到书签上。这样一只蝴蝶就做成了二张书签!
现在你知道李嘉升同学和金正男同学手上的蝴蝶书签是怎么一回事了吧!虽然我没得到这个小礼物,心里有些失落,但是从这次的活动中,我知道了:蝴蝶的一生要经历四段,化茧成蝶并不容易,做蝴蝶标签也不容易,需要有耐心、细心,更要小心!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6篇
“——哗”窗外一阵微风穿过栋栋楼房,穿过密密纱网吹过来。我面前的那片枫叶随即掉落在白色地板上,我只是静静地看着它飘落,并不做任何想要捡起的姿态。
记得,十二岁的我喜欢收集植物标本,各种稀奇古怪的草本植物和野花野草。我一直觉得枫叶标本太土了,可是妈妈送后,我又觉得枫叶才是最适合做标本的叶子。说变就变的感觉,就是这样。我会仔细的挑选每片掉落在地的树叶,挑出最具美感的'那一片,或者有时为了捡枫叶而走去离家最近的枫叶林。
看了那么多朋友在收到我亲手制作的枫叶标本之后惊喜的表情,我心中的满足感更高,制作植物标本的兴致也越来越浓。在我眼中,每一片跌落进泥土里的枫叶都是有语言的,我怕,我不能清晰地理解它们的语言,不能最大价值的体现它们的美丽。
也怕,自己的下一个制作的植物标本,没有上一个制作的好。这种对制作出精致的标本强烈的愿望是无法解释的。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7篇
我昨天,我做了一件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和表哥一起制作标本,我们来到池塘边,很快发现了一只“猎物”——小蜻蜓。看着在池塘的上空翩翩起舞,自由飞翔的小蜻蜓,我差点想放弃,可是看着旁边跃跃欲试的表哥,我只好忍痛割爱了。我们悄悄地跟着蜻蜓,等它休息了,我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没想到动静太大,还没伸出手,蜻蜓就飞走了,气死我也,我抓,我抓,我抓抓抓,可蜻蜓很机灵,我抓几次就失败几次,还把自已的`小手给划破了,真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呀!这时,表哥说看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了,只见表哥拿起网兜,看准时机后猛地一扑,把蜻蜓牢牢地扣在了网中,又把网兜转了几圈,再把蜻蜓撞了一下,奄奄一息的蜻蜓挣扎了几下死了,我学着裁判的样子郑重地说:“表哥PK蜻蜓,表哥赢!”逗得表哥放声大笑,笑声在池塘边久久回荡。
我们带着战利品满载而归,准备做标本,我把蜻蜓摆好,放入相框内,又做了一张蜻蜓简介贴在相框后面,标本就做好了,我把它放在书架上,真美,我家又多了一处美景,不过令我遗憾的是:世界上又少了一个生命,但今天想起来还觉得好玩呢!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8篇
星期天的下午,天空飘起了雨点,越来越密,越来越大,而我期待参加的小记者活动——制作叶脉标本的心情也越来越激动,我迫不及待地早早来到教室签到,等待着我喜爱的课堂。
很快,小记者们都准时签到,属于我们的快乐开堂开始了。老师先介绍了制作叶脉需要的材料:碱水、颜料水、牙刷、镊子,当然还有我们的主角——树叶,最好像桂花叶,就比较结实,有些树叶太嫩就不行了。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视频,觉得一切都是那么不可思议的`旅程开始了。看,老师点燃酒精灯,把树叶放在碱水里煮,“不能煮太烂哦,要掌握好时间。”老师一边操作一边叮嘱我们,“洗洁精水也行,能掌握好的清水都可以煮。”紧接着,大家都迫不及待地去领取了一片煮过的树叶,拿起镊子夹住树叶往水盆里面浸一下,拿出事先带来的秘密武器——牙刷,哈哈,这可是一门技术活,不是刷,而是敲,力道不能太重,也不能太轻,得把树叶的肉肉都敲掉,剩下清晰可见的树叶纹路。我敲敲敲,再浸点水,再敲敲,很快,我的劳动成果便清晰可见——树叶已成了透明筋状的一片,我往红色颜料水里一浸,再用面巾纸轻轻覆盖按压,呵呵,一片透亮的红红的叶脉就这样亮相了。
当然,老师说我们的叶脉还可以装饰得很漂亮,像家里有塑封机,有塑封膜的,还可以塑封保存。这个书签又实用又环保,我想我要多做几片,送给我的同学们!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9篇
社会实践第一天下午,最令人难忘的是制作树叶标本。
刚走进制作教室,就看见每张桌子上都有一把牙刷和一个圆盘,同学们都纳闷了:这和做标本有什么关系?
指导老师向同学们介绍制作方法之后,同学们才恍然大悟,原来要把树叶光滑的那面按在圆盘上,用牙刷刷粗糙的那面,还要不断地用水冲洗,直到把叶子刷薄了,再把水份吸干再过塑就行了。
连卓然同学急忙把叶子拿到水池边刷起来。呀!她太用力了,把叶子给刷破了,看起来有点心灰意冷。这时邓海芳主动来帮忙,卓然看着她刷的.叶子,真干净啊,一点杂质都没有,于是放心地自己的叶子交给了她。海芳果然是高手,不一会儿便刷好了。许多同学累得腰酸背痛,汗珠都挂上了鼻尖。制作完成后,在过塑前,大家可以在叶脉上写上自己的名字留作纪念。
叶子过塑后,变成了“被子中的小宝宝”,如果你们愿意把它作为挂饰,只须穿条丝线即可。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0篇
同学们,你们知道树叶标本怎么做吗?今天,我就来做一枚好看、耐用的树叶标本。
首先,挑选几片颜色鲜艳、形状有趣的叶片(要从树上摘的新鲜叶)。而我而我挑选了几片橘子树的'叶片,因为它们不但有一股清香味,形状十分奇特,是葫芦形的,甚是可爱。
做标本可不能空手,我们需要一本厚书、一包餐巾纸、一把剪刀,做善后工作时还需要几个相框。准备好材料后,就可开始做了。
我们先用剪刀把叶柄底部清剪平整,不留一点杂枝,再用打湿的纸巾,在叶片上轻轻探试,擦去上面的灰尘、污垢等脏东西,使其重新拥有绿色光泽,再用干纸巾在其表面擦一遍,使叶片表面干燥。处理完叶片之后,我们要使它脱水。可以用干纸巾对折,把叶片轻轻包起来夹在一本比较厚的书里。如果只有一片标本,可以夹在书本中央,如果有好几枚标本,则必须隔几张夹一枚,隔几张夹一枚,直到夹完为止。
除了初步脱水外,我们还需要更进一步的脱水方法,可以将夹着标本的那本书塞到一叠书的最下边,使标本尽量平整,也可以隔一天给标本换一张餐巾纸,使标本尽可能地被吸收多余水分,尽量快速风干。脱水大约需要六七天,一件完美,带着生命力的标本就完成了。它被尽可能地保留着自己本身的叶绿素,但却只有白纸般薄,而且薄得能看清任何一条细小的纹路。
假如你还不满于这样的标本,还可以再给它加一些“善后工作”,如将它放到相框里,并贴上标本说明,也可以进行特殊创意,在标本上进行涂鸦,或是将它打一个小小的孔,穿上丝带,挂到书包上当装饰。现在这样的兴趣标本你可满意?有兴趣的话你也来尝试尝试做其标本吧。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1篇
这个双休日老师给我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回家作业,那就是制作动植物的标本,我被安排到了制作动物标本的一组,我好期待哦!
星期六的下午,天气晴朗,万里无云,真是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啊!我和我的组员来到了校园里,准备抓一些昆虫等,我们各自带了一些医用酒精,容器,针还有棉签。首先,我们捡了一根树枝,在草坪上仔细的寻找着一些昆虫类,我们低着头,一点一点的找,差不多已经趴在地上找的程度了,终于在我们的不懈的努力下,找到了几只蜗牛还有一个不认识叫什么的小东西,这小东西长得可真有点丑啊,白白的身体布满黑色的.丝,我都不敢碰她呢!小动物找到了,接着我们拿出带来的酒精,可这小东西一碰酒精就立刻死了,我们又把抓来的蜗牛和蚯蚓也泡在酒精里,闷制了15分钟,这下,它们全都死了。15分钟后,我们打开容器盖,戴上一次性的手套,用针扎它们的穴位,再用酒精擦拭,这样就大功告成了。
通过这次亲身试验,我学会了怎么制作动物标本,虽然这次做的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是看着自己的这份收获,还是觉得很有意义的!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2篇
新学期开始了,我本来要参加西点制作,可是报名的人太多,我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我只能放弃,而改选了标本制作。
这一次,老师让我们四个一组,做一幅豆子贴画。老师提前让我们准备了各种各样的豆子,胶水和铅笔等工具。我准备了豆子,有黑豆、红豆、绿豆、黄豆等。开始制作了,老师先跟我们说:“你们先把制作的图案画好,再在图案上涂上胶水,然后把豆子贴上去,豆子贴画完成后,我们来评比出最好的两组。”老师说完后,我们就一起行动了起来。
我和三个三年级的`同学一起制作的,可是我们左思右想,就是想不出来画什么,好不容易想出来画猫脸,时间已经过去了一节课了。我们赶紧行动起来,三年级的一个女同学负责画画,两个三年级的男同学负责选豆子。图案画好后,我和女同学负责把豆子贴在画上面。我们用黄豆做猫的胡须,黑豆做了嘴巴,四季豆做了眼睛,黄豆和四季豆做了猫的耳朵,最后我们的画终于赶在下课前完成了。老师对我们组的贴画进行了指导,说我们的贴画只有一个猫脸,太单调了!
下课前老师让我们把各组制作的贴画拿上去拍照,大家分别制作了海底世界、雪豹、雪人等作品,其中雪豹的那组最奇怪,完全看不出来是雪豹。最好的是海底世界和雪人。这次标本课真是有趣极了!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3篇
一阵阵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春姑娘踏着风儿悄悄地来到人间,在这美好的春天里,我决定去采集树叶,做树叶标本。
午后,暖暖的阳光骚着我的脸。我来到附近的公园里,开始搜寻一些比较特殊的树叶。不一会儿就采集到了好多。有的形状是五角形的`,一片绿色里面带一点黄色,非常好看;有的像帆船似的一片嫩绿的小叶子,特别精致;有的形状特别大,好像一把撑开的大伞,颜色是那么绿……
我拿着新鲜的树叶回到家,小心翼翼地拿出电熨斗,又选了几张吸水性较好的纸,一切准备就绪,开工!
我先把树叶抹平夹在几层吸水纸的中间,把电熨斗开低温在吸水纸上轻轻熨烫。我笨拙地把电熨斗在纸上来回移动,没想到一不小心,把吸水纸烫出个洞来。糟了,树叶也被损坏了。唉,没办法,我只好重新试了。
这一次,我小心极了,慢慢地,一步一步地熨烫,生怕再出差错。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张树叶熨烫好了。我把它夹在一本厚厚的大词典里。
就这样,我越来越熟练,一张,两张,三张……做得不亦乐乎。
哈哈,搞定!大约过了一个半小时,我从书中拿出标本,一张张精致的树叶标本像变魔术似的呈现在我的眼前,我把它们作为我的书签,虽然“其貌不扬”,但这里可倾注了我好多心血呢!
做树叶标本真有趣!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4篇
今天我做了一个小制作‘可好玩了!
我先准备好材料。有玻璃板洒精,捕虫网;玻璃盒等“我拿着捕虫网到处面捕来一只蝴蝶’我先用两只手指”捏住蝴蝶的翅膀;然后用酒精滴在它嘴上。由于捏得太重:把翅膀捏破了。没办法‘只好做第二次小制作;我这次捕来了二只蝴蝶/我先滴酒精在第一只蝴蝶的嘴上_等它昏迷。然后晾干'但晾干后我发现蝴蝶的翅膀都收夹在一起:像个萎缩的'花瓣。我真感到灰心'像泄了的皮球这时’我心想老师不是说过“制作标本能激发人的兴趣'锻炼人的意志、爱迪生为什么能成为举世闻明的发明家?这跟他从小热爱科学。坚持做实验是分不开的于是我振作精神。仔细琢磨老师的制作方法_分析失败原因‘开始第三次小制作了、这次我吸取了前两次的教训/把酒精滴在另一只蝴蝶上,然后用玻璃板夹住身体。固定翅膀'晾干'最后我把蝴蝶放进玻璃盒里、就做成了“
啊!!我懂得了失败是成功之母’这是我的小制作中做得最好的一个,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5篇
3月12日上午九点半,萧山日报社9楼举办了制作叶脉标本的专题活动,我们50名小记者参加了本次活动。
首先,由瓜沥明德学校的徐维健老师给我们作“叶脉标本制作”的讲座。他告诉我们制作叶脉标本需要准备一些材料,主要包括:剪刀、烧杯、酒精灯、氢氧化钠、双氧水、牙刷、镊子等。当然,少不了叶片啦!我们要选择叶肉厚、一年生、又不太嫩的完整的叶片。常用的可以是桂花、山茶或者含笑的叶子。接着给我们详细介绍叶脉标本制作步骤:配10-15%氢氧化钠溶液、煮叶片、去叶肉、上色、塑封。
老师说完,接下来就是我们大显身手的时候啦!老师给了我们每人一片氢氧化钠溶液煮过5分钟的`桂花叶。我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夹着叶柄到清水盆里漂了漂,然后平摊到桌子上用牙刷使劲拍打,过了一会儿,许多叶肉被拍打下来,我连忙用镊子夹着叶片再次到清水盆里漂洗。如法炮制几次之后,绿色的叶片变成了透明的,只留下了薄如蝉翼的叶脉。我夹着叶柄,将叶片浸到红色染料里,二三秒之后取出放到纸巾上吸干。这样一片红色的叶脉标本就制成了。
最后,徐老师教我们一个让标本变得高大上的办法,那就是将它黏在白色卡纸上,背面写上工整的励志名言或祝福语,再塑封一下,一片精美的叶脉书签就大功告成了。这次活动深受小记者们的喜爱,取得了圆满成功。
昆虫标本实验记录报告 第16篇
《第一次真好》一文中讲到第一次的感觉非常奇妙有趣。今天,我也尝试了自己第一次做昆虫标本的新鲜感受。
吃完早饭,我便按生物课上讲的要求拿着捕虫瓶和一些用来捕捉昆虫的简易用品出发了。我要到仓安路西头的杂草地里去逮昆虫。刚到那里,我不知道该怎么逮。经过约半个小时的仔细寻找,才发现一只螳螂,但又跑了。我想来想去,终于想出一个妙法:用脚来回踢草,螳螂便会蹦出来,就好捉了。在捉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用衣服一扣,它就跑不了了,只能乖乖地让我把它逮住放进瓶里。但毕竟因为经验不足,捉了半天,才捉到螳螂、七星瓢虫、飞蝗、蟋蟀、粉蝶等十几只昆虫。其中有只翠绿色的精灵蝗虫,它的个头最大,也最漂亮。
下午,我便开始制作昆虫标本。我不知道怎样弄死它们,就瞎想办法:如果用微波炉把它们烤死,肉会变色;如果用大头针直接插,肯定插不准;如果……最后,我觉得用烟熏比较好。我让爸爸猛吸一口烟,然后吐进瓶子,盖上盖。起初虫子们仍是活蹦乱跳的`。我们又搞了两三次,这回昆虫们比较老实了,呆呆地趴在瓶底不动,连那只最大的精灵蝗虫也已被“熏死”了。然而,待到烟消雾散后,那几只小昆虫竟然又活动起来了。一计不成又生一计,用水把它们淹死吧!我把水灌满了,拧紧盖子,开始它们还在挣扎,但两分钟后就没有一点儿动静了。我把水倒掉,把昆虫放到干抹布上,发现有好几只昆虫的腿掉了。我想用胶带把腿粘上,可怎么也粘不住。因为小昆虫多,就把掉腿的那几只扔掉了。但精灵蝗虫只有一只,捉到它不容易,虽然腿掉了,但扔掉它太可惜,就用万能胶把掉的那条腿粘上。于是,我把完好的几只昆虫和“装配”好的那只精灵蝗虫一一用大头针插在了标本盒里。插好后,我觉得太稀疏了,只好周日再捉几只更好看的昆虫放进去啦!
这次昆虫标本虽然还没有完全做好,但我确实尝到了第一次做标本的美好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