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创意广告文案分析报告 第1篇
为什么卫龙的营销可以屡屡出圈,因为卫龙的消费群体都是以年轻人为主,除了不少80、90后,更多的是青少年。这群消费者和互联网主流用户高度吻合,他们是网上的高价值用户,也是主流发声人群,品牌通过话题营销圈住年轻用户,无异于圈住了大部分目标消费者。卫龙开学版官网就曾采用“那些年学校中的经典套路”风格,吸引学生群体和已毕业人群的关注。
“开学了,又要开始每天早起怀疑人生的生活”“煲剧追星也只能想想了”“作业没交被老师特殊关注,不仅被请家长,还被安排在讲台旁边的小角落”“不能再在上课愉快地偷吃辣条了”“暑假里好不容易打的游戏排名又要前功尽弃了”……
“可是,我又不用上学,关我啥事”以学生口吻讲述开学的烦恼,然而结尾突然一句“我又不用上学,关我啥事”瞬间将角色切换为成年人,这样的神转折文案让人忍俊不禁。还有更多校园场景文案:“开学了,校门口小卖部王叔叔一定开心坏了”
“看到本店TOP5,是不是让你想起了不争气的期末考试”
“老师课堂的点名与校长窗外的凝视,经典的组合,还是那个味道。”
“你见过备考前凌晨四点的学校吗?我是没见过,我早就睡了,还悠闲地追了部剧。”
卫龙以校园场景型文案沟通年轻人,同时勾起不少80、90后的怀旧情怀,触发用户的记忆链接,让其不自觉地产生共鸣。非主流的青春忧伤是一代人的回忆,因此,卫龙还改编了一套辣条版非主流文案,来了一剂回忆绝杀。
有没有满满的QQ空间非主流的既视感?这种文案充斥着“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借助校园风文案,卫龙强势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的关注。
卫龙创意广告文案分析报告 第2篇
有了出色的文案,还得用出色的设计来承接,卫龙不光文案出众,设计更是大胆创新,颠覆行业美学。传统辣条包装都是采用透明化包装,以展现食品本身为主。
科技风和以往土味的辣条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
整个视觉设计完全模仿iPhone的风格,走起了高端路线,产品大图搭配个性文案,不仅热度有了,而且成功借势苹果的高端调性,拔高了卫龙的品牌形象。
卫龙利用热点或利用大众熟悉的元素制造点,让品牌淘宝店铺极具创意,帮助品牌实现营销裂变。
卫龙创意广告文案分析报告 第3篇
尽管卫龙因为包装一事引发质疑,但是网上支持的声音占据大多数,因为招黑只是偶遇事件,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偶尔玩梗无伤大雅,守住品质,别让低俗营销砸了招牌才是关键。品牌玩梗要适度,底线不能丢。
低俗广告的确能在短时间内带来产品曝光度,能带来流量和销量,但却以透支企业形象为代价,甚至会“见光死”。杜蕾斯与喜茶的跨界互动文案就曾被网友直指“风流和下流只是一字之差”,低俗文案对品牌造成的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今年3月,宝洁一篇名为《女人脚臭是男人的5 倍,不信闻一下!》的推文,同样让宝洁翻了车。因此,文案可以玩梗自黑,但切勿掉入低俗的陷阱。企业应该守住底线,用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消费者。经过这次文案风波之后,卫龙之后将如何营销,让我们拭目以待。
卫龙创意广告文案分析报告 第4篇
近年来,多个品牌在营销上剑走偏锋,黑红再度引发争议。从椰树集团的“入学就有车、有房、有高薪,肯定有美女帅哥追”和“从小喝到大”的广告。到卫龙的“约吗”“贼大”“强硬”等,都是走黑红文案路线。尽管卫龙的产品包装还有其他如“压惊”“任性”“贼辣”“冷静”等词语,单看一种或者把更多种包装摆在一起,似乎没什么问题,但是这三个词摆在一起,确实有低俗、擦边球的嫌疑。
黑红文案为何屡试不爽?因为简单有效。就如“土俗味”的招生广告,能让椰树集团“黑红”出圈。黑红文案的本质就是创造话题。古话有云,“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在这个时代,想要靠广告营销出圈太难了。
对于企业来说,营销成本有限,借助黑红文案可以在最短时间以最小投入来撬动话题,引爆流量,使得一些品牌甘愿冒险在黑红边缘疯狂试探。但“黑红”的重点不是黑而是红,主次分明、瑕不掩瑜才是关键。卫龙的包装文案尽管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却产生了强大的话题效应,增强了品牌的社交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