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报告 第1篇
驻足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陈列馆的序厅,1927年那石破天惊的起义枪声,仿佛在耳边响起。英雄人物似乎从浮雕上走下,诉说当年硝烟战火中如何奋起反抗反动势力,拯救国家民族于危亡。
“功在第一枪”——八一南昌起义主要领导人_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这次起义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这次起义标志着中国_独立创建人民军队和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在建军90周年之际,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迎来近10年以来的首次改造提升。重新开放后的陈列馆新增文物150余件,南昌起义时贺龙使用过的瓷器、_使用过的蚊帐、_佩戴过的手表,起义士兵用过的汉阳造步枪、八二式迫击炮、大刀等武器都在告诉人们,先辈报国之血何其殷热。
经过工作人员近10年的收集和整理,南昌起义参加者名录从建军80周年时的800多位增至1042位;南昌起义余部转战上井冈山的过程,也有了更深入细致的讲述。负责纪念馆讲解接待的朱小可说,原先展览的年代上限是1924年_,如今南昌起义被置于更广阔的历史背景中考察,展板内容新增“中国_早期对军事的初步探索”。一幅南昌起义部队屡挫屡战、从失利走向成功的近代战争长卷愈发清晰,时时激励当下的人们。
新科技的出现,让为国奋起、勇于抗争的榜样不再停留在书本上,而是触手可及。在二楼新设的“魔墙”上漂浮着许多元帅英烈的大头照,观众点哪个,接着就出来相应元帅英烈的生平事迹,扫描二维码还能把这些资料保存到手机中。
八一南昌起义纪念馆陈列保管科副科长刘小花说,“魔墙”采用先进的大屏拼接与多点触摸技术,后台的云平台还能帮助工作人员了解观众的关注点,以改进展陈服务。大型多媒体场景、360度全息、多通道环幕投影技术等手段也广泛运用,观众在互动体验中感受“立体式”爱国教育。
10岁的李丁光裕是一名小讲解员,负责讲述贺龙入党、油画《血战三河坝》、一副担架床等革命故事。来参观的徐宝颍对她的讲解赞不绝口:“作为一名老_员,看到孩子们对于革命故事耳熟能详,非常欣慰,这是一种宝贵的传承——革命事业和红色精神后继有人了。”
在这军旗升起的地方,爱国基因正在孕育、发芽,一如当年。(半月谈记者 袁慧晶)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报告 第2篇
“历史与我何干”的心态、诋毁英烈的谣言,背后是历史虚无主义的危险心态。浙江省社会学会会长杨建华认为,历史虚无主义的危害突出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有的人从否定“老祖宗”到否定中国历史和现实,从否定重大历史事件到否定重要历史人物;另一方面,有人宣扬我们民族的文化不及西方文化。
中国近现代史料学会副会长王建学回忆一次接待多家外国媒体记者参观展览馆的经历:他们一同参观了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遗址陈列馆、抚顺平顶山殉难同胞纪念馆等。“外国记者不理解中国人对于九·一八事变的敏感程度和感情。”王建学感慨地说,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外国媒体只知道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对于南京及抚顺大屠杀知道的甚少;只知道中日之争,不知道日本侵华是中日之争的发端。
“这进一步凸显了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的艰巨性、重要性。”采访中,多位专家认为,正因为形势严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有一种“阵地”意识。
如何守护好爱国主义教育的“阵地”?南京市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渡江战役纪念馆等为爱国主义教育主阵地,加大了对历史文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力度。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成倍增加,有效地发挥了爱国主义教育人、鼓舞人、引导人的作用。
“实践启示我们,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要依托阵地建设,不断挖掘其蕴藏的精神内涵,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才能筑牢人民群众共有的精神家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整个社会应该形成一个保护、开发、发掘、传承爱国主义遗产的良好循环。杨建华建议,加大公共投入,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环境美化、展陈创新、纪念品开发等环节,都要突出教育功能,要让参观者在浸润式的环境中感知感受、认知认同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报告 第3篇
爱国主义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凝聚民心、坚定信心,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是青少年教育,更是全民教育。不少专家认为,在教育宣传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沉浸性方面,可以借鉴部分国外经验。
在美国,近50万辆校车上播放最多的歌曲是《上帝保佑美国》《美丽的_》;对于成年人,多数节庆活动都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10个联邦法定假日中8个与此相关;各种盛大集会、体育赛事等开场前必唱美国国歌;好莱坞出品了大量的“主旋律”电影……美国人对国家的强烈自豪感是从小到大接受爱国主义和价值观教育,在生活中时时感受“沉浸式”教育而形成的。
在中国,如何立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要让保护传承爱国主义精神的文化成为人们的自觉力量。”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向媛华认为,爱国主义教育有两个关键群体,一是青少年,二是党员领导干部。尤其是对后者,不能简单说教,而是要感动、触动,着眼于让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要引导党员干部将感动转化成感悟,由感性上升到理性,达到‘感动一阵子、受用一辈子’的效果。”山东省胶东革命烈士陵园管理处主任栾景乐说,补精神之钙,扎信仰之根,方能铸爱国之魂。只有让党员领导干部的爱国基因根植于灵魂深处,才能为实现中国梦找到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半月谈记者 蒋芳 张璇 袁慧晶 滕军伟)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报告 第4篇
刘公岛,不仅仅是个岛。这里是北洋水师的成军地,当年修建的铁码头屹立不倒。梁启超曾言:“唤起吾国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遍布山东威海刘公岛上的炮台、北洋水师遗址、大量的遗存建筑,仿佛在诉说那段屈辱史。“这里是近代中国的立体教科书,子孙后代应以史为鉴,知耻后勇。”研究甲午战争30多年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原馆长戚俊杰说。
讲述国殇、国耻,刘公岛突出国防、海权等主题,先后修复开放了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威海水师学堂、黄岛炮台、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等8处北洋海军文物遗址,完成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改造。刘公岛管委会副主任周德刚认为:“来到这里,可以使人们能够更加充分地了解北洋海军当时的工作、生活状态。”
在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_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国首个_主权馆也在刘公岛开馆。
刘公岛还巧借驻岛部队资源,成功打造出“小海军夏令营”品牌,每年接待近千名中小学生进岛,接受爱国教育的熏陶。
在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陈列馆中,借助场景还原、3D影视、声光电与多媒体复合等多种手段,展览全面展示了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历史全景。孩子们漫步馆中,仿佛穿过120多年的时光隧道,亲历那场震撼人心的战争:黑烟滚滚,炮声隆隆,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向敌船奋力撞去……
警示教育成为刘公岛国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员王得志参观完后说:“殇思厅内的系列警示、历史选择厅内的深邃问答让人印象深刻。‘落后就要挨打’‘腐败导致灭亡’的警语牢记心中。”
在刘公岛,国殇教育不仅传递历史的悲凉回忆,更有着对民族复兴的向往。基地讲解员李翠翠说,调整后的展馆内容、布局和讲解词,将刘公岛的历史放在民族复兴的大背景里讲述,使教育基地突破一般历史知识的简单传承。“听完讲解后,学员们常常深受感动,默不出声。”
刘公岛是甲午战争的主战场,来到刘公岛这艘“不沉战舰”上的人们,回望中华民族的救亡探索,在国殇教育中领悟到历史和人民为什么最终选择中国_。(半月谈记者 滕军伟)
3月31日,武警南京边防检查站官兵在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公安英烈墙前默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查报告 第5篇
按照省委宣传部的要求,结合部内调研工作部署,我们第四调研组利用一周的时间,通过座谈、书面调查、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现状进行了集中调研。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基本情况
我市现有市级以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2个,其中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个,分别是松原市档案馆、扶余市大金得胜陀颂碑、扶余市烈士陵园、前郭县博物馆;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个,分别是宁江区烈士陵园、前郭县图书馆、前郭县烈士陵园、长岭县烈士陵园、扶余市大獾子洞惨案遗址、扶余市高家粉房惨案遗址、乾安县烈士陵园、乾安县九连遗址。通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推动全市思想道德建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有基本的维护管理,日常运转比较正常。
这些基地大部分以民政、文化、档案部门管理为主,有基本的维护人员和维护费用。如松原市档案馆已经达到国家二级档案馆的建设标准,属于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扶余市专门成立了大金得胜陀颂碑管理委员会,划定了保护区;前郭县博物馆每年能得到国家拨付专项资金30万元,用于日常维护和支出;宁江区烈士陵园、前郭县烈士陵园、扶余市烈士陵园、长岭县烈士陵园、乾安县烈士陵园均由当地民政部门管理,近年来都有不同程度的投入、更新与维护。
(二)有基本的陈列与展览,教育内容相对完整。
大部分基地都能按照自身的特色和历史内容,把握好展出重点,充实完善陈列物品。如扶余市大金得胜陀颂碑管委会先后投入800多万元用于完善保护区的基础设施改造,修建了大金展览馆、阿骨打铜像等景点设施。前郭县博物馆在不断丰富民族民俗文物的同时,大力开展辽金文化的研究、挖掘和整理工作,目前馆藏文物已达5000多件。扶余市烈士陵园、宁江区烈士陵园和长岭县烈士陵园均有单独展馆,展馆的实物、图片、影音资料也在日趋完善。
(三)有正常的社会活动,教育功能较好发挥。
每年清明节、“八一”建军节、重阳节期间,每个烈士陵园及纪念遗址都会有大批单位、学校和社会团体前来开展祭扫活动,人数平均在万人左右。平时,在市区内的各个陵园都会有部分群众和青少年自发开展凭吊先烈、观瞻遗像遗物等活动。特别是前郭县博物馆,每年利用“五一”黄金周、“世界博物馆日”和寒暑假期与教育部门联合开展“可爱的`郭尔罗斯——走进博物馆”、“我爱家乡——郭尔罗斯”小讲解员活动,让青少年在深入了解家乡历史文化的同时,不断增强他们的爱国之志和爱家乡之情。
二、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由于各种因素导致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和使用与目前城市的发展水平、形势发展要求和广大群众期盼相比,明显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教育功能呈现相对弱化的趋势,已经不能很好满足全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数量较少、规模相对较小。
我市自20xx年组织评选第一批12个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来,因为多方面原因,到目前评选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各县(市、区)也基本没有独立开展各自的评选活动。同时,12个教育基地分布在全市四县一区,有些遗址类基地甚至分散在乡村的田间地头,市区内的教育基地普遍占地面积较小,市区外的教育基地普遍交通不够便利,已经无法满足大型团体祭扫活动和群众随时祭拜的现实需求。
(二)管理机制不够健全,队伍建设滞后。
现在我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管理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文广新局管理。
二是民政部门管理。
三是所在乡镇政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