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大学筹建方案 第1篇
对标互联网的一些“精品或爆品”,比如:苹果手机、小米/锤子手机、电视剧-芈月传/太阳的后裔、电影-寻龙诀等。要么超高性价比、产品极致,要么拥有潜在的大量粉丝、群众基础,最终都在短时间内创造了销售的神话、引爆流量和强化了品牌。
笔者认为,精品的标准实则四字:准、快、狠、稳。
1、准:即“抓痛点、抢风口”
首先,痛点从层级上来说,可以分为“公司级、部门级”。
公司级痛点,即现阶段公司在某个大的背景下(eg、互联网转型期或高速成长期),整体存在的战略或业务挑战点,各体系和部门都存在类似的问题,关联度和影响程度不同而已。比如,某传统批发企业要转型互联网零售企业,从原来的渠道为王要转变为以终端和用户为导向,注重网络渠道和营销的建设,那么类似“零售、终端建设、用户经营与分析、大数据、互联网”等都可以算作是其“公司级痛点”。
同样,部门级痛点,只不过更加聚焦和细致,涉及具体的执行策略和操作战术。
那么,公司级和部门级痛点该如何识别呢?方法是什么?
公司级痛点识别,可以从公司未来1-3年或3-5年的战略规划着手分析,特别是当年的“必赢战役”和战略关键举措。以战略和业务为导向,顺势而为,把准公司的“战略脉搏”,做“雪中送炭”的培训,做风口上的培训。“毛之不存、皮将焉附”,其中道理需各自体会。
部门级痛点识别,即聚焦企业核心业务部门的“年度关键任务”,业务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至于哪些是关键的业务部门,对于不同行业性质的企业,会有些区别,但一定是紧密围绕企业核心价值链的关键环节,通俗点讲,就是赚钱或与赚钱紧密相关的部门(比如,营销、产品、研发等)。
其次,痛点从类别上来说,可以分为“绩效改进类、关键人才类”。
绩效改进类痛点,即业务中存在的难点和关键问题,培训的目的亦是“以问题解决为导向”,促进绩效改善,“急用先学、立竿见影”,注重当下问题的解决。
关键人才类痛点,即“以能力发展为主线”,聚焦关键人才的储备和能力提升,偏长线考虑。至于哪些是关键人才,可以参考下图示例:
对于“准”的判断条件,除了抓痛点,还有“抢风口”。
即聚焦战略关键举措,以培训为抓手,训战结合,来促进战略问题的解决,换位思考,深度参与业务。
2、快:紧握时机、稍纵即逝
准确地抓住痛点、把握住风口之后,接下来即是如何判断好时机,快速出击、达成效果。在这里,给大家抛出来一个问题:员工在什么时候学习欲望最强烈?各位可以做下思考:
3、狠:极致项目管理、体验、宣传
包括三个部分:极致项目宣传、极致项目管理、极致项目体验。
①极致宣传是指在项目的前中后期都要注重宣传的作用,要善于包装和造势,营造学习的氛围,对员工形成吸引,提高对培训项目兴趣和参与度。
②极致管理是指不仅要注重培训项目的最终效果,更要注重项目管理的过程,追求极致。
③极致体验即最终培训项目呈现给学员的感受、效果,与项目的宣传和管理是关联的。
4、稳:复盘沉淀、体系初现
打造精品,其实是一种“以点带面”的智慧和战术策略,但绝不是终点和最终结果。我们希望的是通过精品项目的打造,最终能够复盘总结、举一反三借鉴经验,拉动整个培训机制和体系的建设。
企业大学筹建方案 第2篇
1、体系先行:即优先考虑体系搭建,全局性自上而下的推进模式。
整体筹建流程包括四个关键环节,即“定规划——搭班子——塑精品——强运营”,在实践过程中不断迭代完善,促使企业大学运营得越来越好!
优点分析:
顶层设计和体系架构清晰全面,后期建设运营按部就班、系统推进;
缺点分析:
优先考虑规划层面,容易显得大而空,短期见效慢。
2、单点突破:即聚焦资源和精力,通过1-2个精品项目做深做透,短期见效、引爆流量,自下而上拉动整个体系建设。
整体筹建流程,即“塑精品——强运营——优团队——定规划”,通过精品项目的打造,带动运营、团队建设,最终拉起整个企业大学的体系。
优点分析:
单点切入,目标资源聚焦,短期可看到实效,易获得企业内部支持。
缺点分析:
系统性较差,以点带面建设体系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那么,对于想要筹建企业大学的朋友,您该选择哪种路径呢?
其实,无论是“体系先行”或“单点突破”,两种筹建路径各有利弊,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性质/规模/文化风格/培训基础/核心高层的意见)以及发展阶段等因素进行综合权衡和判断。
企业大学筹建方案 第3篇
企业大学是企业内部设立的专门培训机构,旨在系统化地为员工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知识更新,以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企业大学建设方案涉及课程设计、培训形式、技术支持、管理机制等多个方面,目的是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促进企业长远发展。
结论
企业大学建设方案的实施,是企业提升员工素质、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制定系统的课程体系、引入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企业可以打造出高效的内部培训平台,助力员工和企业共同成长。随着个性化学习、混合式学习、学习社区和移动学习的发展,企业大学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关键词
企业大学建设方案、员工培训、在线学习平台、个性化学习、混合式学习、学习社区、移动学习、现代化技术、管理机制、培训效果、职业技能、企业文化。
通过以上内容的系统分析和深度剖析,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企业大学建设方案,从而提高员工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企业大学筹建方案 第4篇
经过无数的研究和实践验证,凯洛格认为,企业大学筹建需要考虑以下“十大问题”:
1、业务版图:企业大学要做哪些关键的事情?业务规划和产品图谱是什么?
2、招生规划:企业大学服务对象是谁、培训受众是谁?包括哪些核心的群体?
4、资源版图:外部合作机构、高校资源、媒体机构、行业协会有哪些?哪些已有、哪些需要整合?
5、组织版图:企业大学内部的分工和组织机构如何设置?项目制还是职能制,未来的规划是什么?
6、盈利模式:内部市场化运作,独立结算?还是对内免费、对外收费?
7、运营机制:隶属于CEO,与HR部门平级作为公司独立一级部门?还是隶属于HR,分支之一?
8、投入测算:硬件设施、IT平台、班子建设、项目实施、品牌建设及办公物资,需要投入多少?
9、硬件设施:要不要建硬件场地,是简单开辟一间教室还是独立一栋教学楼?或者不建场地?
10、平台技术:E-learning、知识管理、移动学习等IT平台要不要建设?重点考虑哪些或不考虑?
企业大学筹建方案 第5篇
1、业务支持
2、人才培养
3、培训预算
4、知识沉淀
5、精进创新
6、项目运营
7、系统平台
8、讲师队伍
9、课程产品
10、文化传承
11、团队建设
12、校长影响力
13、组织结构
14、战略规划
15、品牌塑造
16、硬件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