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 第1篇
一、 施工组织机构及职能
、施工组织机构图
项目总指挥---现场项目经理---现场安全员---现场工程师---现场质量管理和检验师---现场材料员---现场业务人员
、分工及责任
总包项目经理:根据总体设计方案确定现场施工班子,组织现场项目经理、材料员、现场工程师、现场质量管理员、检验工程师和现场安全员仔细消化设计方案,充分了解校方的技术功能要求和特殊要求,全面掌握施工规范和标准,明确各方具体职责,对施工细节和施工进度做出详尽安排,并配合公司财务部严格控制工程投资施工预算。在施工过程中协调项目业务人员,设计人员同施工现场保持联系,对施工过程实施全面指挥,并将施工中的重要信息通报公司领导。
项目总指挥:科学严密地组织调配施工人员,严格按图、按质施工,负责现场所需设备材料的加工和准备,特别注重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管理。
现场项目经理:直接负责现场施工管理,对现场施工技术、安全、质量负责,在施工现场负责与甲方代表洽商有关事宜,并保持与总包项目经理联系,随时汇报工程进度,以便总包项目经理对施工项目实施管理。
现场安全员:依照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条例,在现场实施安全监督管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注意消灭事故隐患,切实做到防患于未然,如有意外情况应采取紧急措施,通知有关人员,并做出事故调查报告。并要督促施工人员严格自觉遵守校方制定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现场工程师:负责现场的技术指导和设备的安装调试,把握施工质量,及时反馈技术方面有关信息。
现场质量管理和检验工程师:全面贯彻ISO9001质量保证体系,深入了解和掌握该工程的技术规范和相关标准,专门负责现场施工、安装、调试各工序,各步骤的严格质量检验,竣工前的预检和最终的竣工验收。
现场材料员:对现场材料实施保管,按规定存放和发放,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统计工作。严格按照工程预算,科学合理使用工程设备和工程材料。
项目业务人员:随时保持与甲方联系,与甲方洽商有关工程业务上的问题。
施工组织管理由总包项目经理负责,组织项目经理、项目业务人员、设计人员、材料员、后勤人员为施工现场服务,并强调必须服从安排和调度,一切为用户着想,一切为创优质工程着想。
二、设计
根据用户功能室建设规划要求,遵循功能室整体设计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满足普通小学教学大纲中功能室教学的功能要求。实验室整体风格上应体现出科学、先进,实用、耐用,环保、安全的特点,台桌柜用材应满足实验的要求,电气系统应符合安全标准、实验需用功率要求和接插口要求,通风系统应符合排毒和降噪的要求。根据教育部在功能室建设上的规范要求及本公司在实验室系统设备的设计、生产制造、安装工作中多年的经验体会作出合乎用户需求的最佳产品。
三、运输程序
生产完毕的产品一律委托由公司直接派车或与我公司有长期承运合约的全国性专业货运公司、铁路运输部门承运,以确保产品安全、准时到达目的地,做到科学物流和发运配送。
四、安装程序
当订购的产品到达贵校后,校方即可开箱、抽样进行首轮查验;我公司安装负责人员则到贵校联络处报到,经学校认可后带领安装人员进行现场安装。安装过程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实施,如有特殊要求在某方面需做适当调整时,我公司的项目负责人员会与客户进行沟通,尽量满足您的要求。
1、卸车
要求轻拿轻放,按照包装上的标签分类放置,必须特别注意玻璃及其它易损产品的正确位置,以防止挤压、碰撞和颠倒放置导致产品损坏。
2、清点数量
必须按照《出货单》对产品型号、规格、数量进行认真核对、清点并作好记录。
3、搬运
按照《施工图》的.要求,把所需各种型号的产品搬运到规定的安装场地,并注意堆放位置, 以免给下一步的柜体组装和安装带来不便而重复搬运工作。台面、柜门、活动层板应放置在不会安装柜体的地方。
4、柜体组装及质量要求
组装时地上必须铺上纸皮,保护产品不刮伤、损坏。
组装时不得少装和(或)漏装三合一螺丝。
安装柜体侧板必须与底板平齐;前顶不得高于侧板,应低于侧板。
5、柜体安装及质量要求
安装可调脚时必须标准牢固。
柜体按施工图规定正确摆放。
柜体连接必须平齐,高低误差小;连接螺丝必须在不可见处,以免影响外观效果。
柜体连接以后,可调水平必须平直,在1000mm的长度内水平高度误差不超过3mm,并确保装踢脚板的高度。
6、台面安装及质量要求
安装时应妥善保护好台面,不得有污染、刮花和损伤现象。
台面安装应方正、平直,台面与台面接缝处应平齐,缝隙不大于;安装中央台面接口处应齐平,缝隙顺直、均匀;木质台面需用螺丝稳固,其它材质台面应用胶水粘贴牢固。
台面玻璃胶质量要求:
先用分色纸粘贴胶缝2-3mm,且需平直、均匀。
打胶抹平以后,再起除分色纸;在胶未干固以前,禁止触摸胶线。
7、水、电安装及质量要求
安装前必须断开水阀和电闸,严禁在水管畅通和带电情况下作业。
必须按国家标准要求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必须检查是否有漏水、漏电现象。
8、抽屉柜门安装及质量要求
导轨、铰链、螺丝安装牢固平整,不能有松动和斜抽现象。
抽屉安装后,推拉顺畅,无明显的噪音并能自动复位。
柜门及抽屉缝隙应均匀,周边缝隙,误差不得超过.
9、排风柜安装及质量要求
按《施工图》所标示的位置正确放置。
测量水平误差不超过。
上座安装质量要求:上、下座连接要稳固,两侧板平齐,滑动玻璃门升降顺畅,无明显噪音。
风机安装质量要求:按现场情况,选择安装位置要正确,安装风机要牢固、安全。
风管安装及质量要求:
风管安装走向正确,风管接口处施胶牢固,无漏风现象;风管与风机接口应用双层帆布对接,无漏风现象。
风管整体安装应安全、牢固、外观美观。
排风柜整体系统安装完毕以后,必须清洁卫生,调试排风效果,需达到使用要求:风速米/秒,噪声70分贝以下。
10、万向排烟罩安装及质量要求
排烟罩位置选择和固定:
位置选择按使用要求和现场情况确定:
安装必须牢固,确保使用安全。
风机位置选择和固定:
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位置,要求排风效果良好,管道连接方便:
安装牢固、美观
管道连接:要求牢固、通风顺畅。
调试:
检查风机转动方向:
排风量范围为:85立方米/小时~400立方米/小时(根据客户要求选择风机)
清洁卫生:要求安装调试完毕后,对产品及周围环境清洁干净。
11、内部验收:
工程部组织品管部、销售部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实验室设备安装质量要求》及本作业指
导书的规定先进行内部验收,合格后才由销售部通知客户进场验收。
五、调试程序
全部安装完毕后,首先经过自检(包括调试、水电检查、卫生清洁等),合格后,再接受客户的现场全面验收。
整个工程验收合格后,再经双方签字确认验收清单。
六、本项目实施分工
水电工程组:2-3人,负责各实验室给排水、电气安装工程。
设备装配组:6-8人,负责各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台桌柜的组装和调试。
各工程小组在项目部的统一指挥下,按工程流程先后进场。
A、合同附件及图纸确认:签定合同的24小时内施工项目经理,现埸施工技术负责人(项目经理)进埸。进行设计图纸结合现场堪测会审。于1-3日内完成并与用户确认。制作电气安装,台桌柜设备安装进度总计划安排。
B、图纸拆单下发:台桌柜生产设计图纸用户确认在1-3日内完成。
C、采购:台面、型材及板材、安装配件、五金件、其它/外协件等材料于1-3日内全部到位。
D、台面、箱体柜等制作及包装于13日内完成生产,陆续运输到安装现场。
E、台、桌、柜、凳等实验室家具的安装、调试完工占用时间在6天内;台、桌、柜内配套电工程与台桌安装定位工程一并进行。
G、清洁,自检验收,整改时间占用2天。
整个项目必须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完工,交付使用。本项目采购、生产、运输及安装均同步进行。
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 第2篇
为了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认真实施省科技厅水禽无公害养殖技术示范项目,实现水禽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产品达到品质优、无污染、无药物及激素残留、无疾病污染的无公害标准,增加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水禽养殖业持续高效,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的意义
水禽养殖业是我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20xx年全市家禽饲养量达到万羽,其中,水禽万羽,占全市家禽饲养量的,水禽饲养量逐年上升。但是,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农业部也从20xx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用8-10年时间,尽早实现主要农产品生产和消费无公害的要求。随着我国农业产业化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水禽生产迅速发展,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加之我国入世后面临的出口“绿色壁垒”和国内沿海发达地区制定的相应的产品市场准入要求,由于我市的水禽生产不够规范,导致部分水禽产品不能达到无公害标准,致使我市水禽销售市场竞争能力下降。根据XX省20xx年度科技计划重大、重点项目指南、农业部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强动力”的作用,以及贯彻XX省委、省政府关于把XX建成东部沿海地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基地的重要战略部署。为此,要把我市水禽产业做大做强,并打入港澳及国际市场。进一步提高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增强水禽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实施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实行水禽标准化养殖,迅速提高水禽良种比例和产品市场竞争力,这对于提高水禽产品的安全和质量,对于改善人民膳食结构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保障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这对于满足国际国内市场对水禽产品需求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加快水禽产业化经营步伐,形成优势水禽产品产业带,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我市水禽业的发展。
二、项目的内容
XX市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项目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大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采用先进的养殖技术规范水禽的生产,出栏水禽200万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1.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利用地方现有的水禽良种和水禽生产基础,引进目前市场具有竞争力的金定鸭(福建)、龙岩山麻鸭(福建)、吉安红毛鸭等品种建立无公害水禽生产示范基地,并逐步建立健全水禽良种繁育体系。
2.制定《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措施》、《蛋鸭规模饲养生产技术规程》。通过良种选育、快速扩繁、优质牧草品种种植、制定相关技术规程对规范水禽的生产及消费市场,推进水禽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研究无公害水禽专用饲料配方。通过饲养试验,在系统研究蛋鸭的'能量、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需要量的基础上,提出合理的饲料配方。
4.建立培训和技术服务体系。与XX农大开展技术合作,及时利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应用于水禽生产实践,同时,定期给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进行培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和饲养人员的基本素质,掌握先进的饲养管理技术。
5.宣传推广。通过无公害水禽养殖示范基地示范带动作用,提高养殖户的整体素质,提高全市水禽养殖技术水平、带动全市水禽业的发展。
通过项目的实施,并结合我市的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养殖传统与生产基础,行政与技术保障措施等有利因素,建立水禽产品安全卫生保障体系,打造XX市高科技、高效益的水禽产业。
三、项目目标
主要目标:通过本项目的实施,XX市水禽饲养规模可达3000万羽,其中出笼1890万羽,全市建立2个水禽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制订相关饲养技术操作规程和专用饲料配方。两个项目点可提供优质的商品蛋鸭200万羽,商品肉鸭60万羽;基地的水禽产品达到无公害产品的标准。
生产性能指标达到:红毛鸭放牧饲养80-90天出笼,体重达1300-1500g;料肉比∶1;蛋鸭130-150天体重达1400-1500g;蛋鸭高峰期产蛋量达90-95,示范基地的水禽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
四、项目进展计划
20xx年7月至20xx年9月完成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水禽养殖业现状与市场调研,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申报书。
20xx年10月至20xx年12月制定项目的实施方案,确定项目养殖品种,建立基地,开展各项试验技术研究、技术培训,制订引进、扩繁和产品推广销售方案。制定相关生产技术规程等。依照有关政策,申报无公害(畜禽)生产基地。
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按照项目主要内容全面实施,完成项目目标及相关配套内容建设,并进行数据分析、总结、鉴定、验收。
五、经费概算
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 第3篇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国家知识_新建信息楼的计算机房装饰工程。
计算机房位于该楼二层东北角,轴线内包面积446M2。该楼为框架剪力墙结构,主体正在施工,总包单位为中建三局。主体设计单位为北京汇宇城建设计中心。该楼设计对计算机房结构的考虑比较周到,楼面活荷载达到7KN/M2,楼板降低300mm,便于铺设活动地板和布置设备。楼层高,梁底标高离铺好活动地板面为,H轴往南有一送风管自楼层空调机房通向文档室,风管底离地面。
本工程建设方委托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进行公开招标。此次招标范围包括机房装饰、机房配电、专用空调和新风系统安装、监控报警系统、门禁系统、漏水检测、弱电控制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
由于主体工程正在施工,机房装饰工程开始时,楼内其它装饰工程基本完成,总包单位可以提供施工水、电源和施工用电梯,施工条件较好。
二、编制依据:
(一) 编制依据:
1、 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所发的招标文件(编号:GXTC-0203010)及所附图纸。
2、 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6月13日所发招标答疑的澄清函及补充图纸。
3、 国家现行的'设计和施工规范、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地
方法规和标准。
4、 贯彻ISO9001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标准的本企业控制标准。
5、 建设方的使用、扩容、升级换代的意向和要求。
三、施工目标管理规划:
1、 本工程施工实行目标管理,其总的要求是科学计划、精心组织、认真贯彻ISO9001质量体系和质量管理标准,创建一个机房建设的样板工程。
2、 工程质量目标为优良。分项工程合格率为100%,优良率为80%以上。机房温、湿度、空气洁净度、照度、噪声、接地电阻、供电电源质量、机房新风量、各项报警监控系统的测试符合《电子计算机场地技术条件》和招标文件的要求,一次验收合格。
3、 文明安全施工目标为北京市级文明安全工地。无重大伤亡事,轻伤频率控制在2‰以内。施工噪声控制、废弃物处理达到环保要求。施工现场消防设施达到《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
4、 工期目标为66天,比招标文件要求缩短6天。预计开工日期20xx年9月10日,计划竣工日期20xx年11月14日。
四、施工部署:
(一) 施工准备:
1、 技术准备:作好设计图纸交底和图纸会审。勘察施工现场,如发现实际情况与招标文件提供的附图或现设计图纸不符的,应及时提请设计人员解决。向建设方详细了解强电、监控、弱电、消防及上下水与大楼的接驳源头和分工界面。向总包单位了解建筑50线、临时用水、电源接头。
2、 现场准备:布设施工用水、电设备,安排临时办公室,解决施工人员食宿条件,布置材料运输、道路,施工电梯使用协调,划分材料堆放位臵,设置特种材料仓库。
3、 组织准备:选派经验丰富,管理严格,技术水平高的项目经理组成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在公司的直接领导下,具体组织施工,施工组织机构见附表。施工劳动层由公司统筹调配,本公司的施工队伍均为成建制的专业队伍,为保证实现目标管理的规划,本公司将派精兵参与施工。
4、 材料、设备选择:经建设方认可后封样并及时组织采购定货或进口,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
5、 办妥有关手续:签定施工合同,与总包签定配合施工协议和安全协议,办理装修施工消防许可证,办理开工申请报告,施工组织设计送审。
(二) 施工部署原则:
1、 工序安排是先上后下,先隔断框架,后管线安装,再封板上玻璃装修,重点是强弱电和设备安装调试。
2、 管线安装的原则是小管让大管,有压让无压,柔性让刚性,装修保安装,一切以满足机房技术条件为前提。
3、 由于施工现场不大,工序多,交叉作业多,工期又紧,因此施工安排两班作业,昼夜施工,保证按期完成。
(三) 施工顺序:
玻璃隔断钢架
场地平整清理→定位放线→------------------ →确定管线位臵→隔断轻钢龙骨
吊顶内防尘处理,吊顶龙骨 →强、弱电布管、穿线,消防布管→地板下水泥面层和防尘处理
玻璃隔断装玻璃
吊顶封板 →-------------- →墙面隔断精装修 →地板工程→隔墙封石膏板门窗工程→电气、弱电,消防安装工程→油漆粉刷工程→设备安装调试→场地清理→综合测试→竣工验收。
五、工程进度计划:见附表3横道图,计划工期66天。工程整体工作安排见本公司的附表4计算机房工程整体工程计划表。
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 第4篇
为全面完成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规定的各项任务指标,根据省财政厅《关于下达20xx年财政支持农业技术推广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鲁财农指〔20xx〕97号)精神,特制定本项目总体实施方案。
一、项目实施目的意义
山东是棉花生产和消费大省,近年来由于粮食生产任务加重,粮棉争地矛盾日益突出,加上棉花自身用工多、价格不稳、收益不高等原因,棉花种植面积不断萎缩,20xx年全省种植面积万亩,总产万吨左右,但棉花年消费需求超过400万吨,产销矛盾十分突出。由于我省人多地少,靠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棉花总产的可能性不大,必须依靠科技提高单产来增加总供给。通过连续多年的高产创建活动,我省集成完善了棉花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20xx年,棉花高产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经复测,全省70个万亩示范片,平均单产皮棉公斤,较示范片所在棉田上年平均单产提高公斤,有49个万亩片完成亩产100公斤皮棉的任务指标。70个百亩方,平均单产皮棉公斤,有36个达到亩产125公斤的产量指标。70个十亩高产攻关田,平均单产皮棉公斤,有27个达到亩产150公斤皮棉的产量指标。其中,金乡县一个高产攻关田经农业部专家测产验收,亩产皮棉达177公斤,产量最高,创造了黄河流域棉花单产水平的新纪录,成武、巨野等地也出现了亩产皮棉170公斤以上的高产田。9个整建制乡镇共设立27个万亩示范片,面积达万亩,平均亩产皮棉公斤,最高亩产公斤。有17个万亩片达到亩产皮棉100公斤的指标。鲁西南和鲁西北棉区的四个整建制乡镇万亩示范片皮棉亩产都达到100公斤以上,平均亩产公斤。
20xx年度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由济宁、滨州、东营、济南4个主产棉市的梁山县、无棣县、沾化县、利津县、商河县、章丘市6个县(市、区)共同实施。项目区设核心示范区8万亩,辐射带动20万亩。由于今年鲁北、鲁西北棉区雨涝灾害较重,项目区棉花生产遭受严重损失,大部分没能达到预期的产量目标。但实现了单产皮棉104公斤,比上年增加公斤的好成绩,效果显著。通过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项目的实施,辐射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增加我省棉花有效供给和棉农收入,提高棉花生产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主要技术内容
1.选择适宜棉田
高产棉田要求土层深厚、土质肥沃、质地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透气性好,pH值,土壤0-20cm耕层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全氮以上,碱解氮60ppm以上,速效磷20ppm以上,速效钾120ppm以上。高产棉田应具有良好排灌条件,做到遇旱能浇、遇涝能排,冬春浇足底墒水,在棉花生长季节遇旱10-15天能浇1次水,在日降雨量200mm的情况下,能在1天内排除涝灾。
2.选择优良品种,搞好种子处理
种子准备:选用产量潜力大的杂交种或常规抗虫棉品种。全部采用脱绒包衣种子,纯度达98%以上、健籽率75%以上、发芽率80%以上。采用机械条播,每亩需种子,精播机点播需1kg左右,于播种前10天左右选晴天,将棉种摊在竹席或布单上曝晒2-3天,以打破休眠,促进出苗。小包装脱绒包衣棉种,不宜整包在阳光下曝晒。
3.秋冬深耕,培肥地力
深耕土壤:采取秋冬耕或春耕,耕翻深度35cm左右,2-3年深翻一次。秋冬耕棉田翻后不进行耙耢,春耕和春后翻二犁的棉田,翻后及时耙耢保墒。
施足基肥:创高产和超高产的棉田要强调平衡施肥、增施有机肥和钾肥。应在明确土壤养分含量的基础上配方施肥。通常条件下,建议基肥亩施鸡粪2吨或优质土杂肥3-4吨,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氮磷钾含量皆在15%以上)。
4.适期播种,规范化种植
在地膜覆盖的条件下,一熟春棉的适宜播期范围较广,按5cm地温通过14℃时开始播种计,自4月10至5月5日的25天皆为播种适期。综合考虑,高产和超高产栽培宜在4月20-30日播种,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或基质育苗移栽,可于3月底4月初播种,5月上旬移栽。
高产条件下常规棉的密度3000-3500株/亩,等行种植时行距80-90cm,大小行种植时小行60cm、大行90-100cm;杂交棉的密度,鲁西南20xx~2500株,等行距90-110cm,鲁北、鲁西北2500-2800株/亩,等行种植时行距80-100cm,大小行种植时小行60cm、大行100-120cm。
苗期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培育壮苗。先播种后盖膜的棉田,在棉苗出土后3天、子叶完全变绿后将苗放出;棉花出苗后要及时检查,发现缺苗尽早移栽补齐,长出1片真叶后及时定苗。
5.科学化控,塑合理株型
自现蕾后就要考虑化学调控。一般情况下,6月下旬、7月上、中、下旬分别亩喷缩节胺克、克、克、2-3克,棉花最终株高1米左右。在科学化控的同时要及时整枝,第一果枝出生后,及时打下果枝以下的叶枝(真叶保留),及时去掉主茎上的营养枝和赘芽。按照“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的原则于7月20日前后打顶,按照下部果枝少留果节的原则来打下部果枝的边心,一般底部1-3果枝留1-2节,为控制封行程度,中部果枝碰头就打边心。受霜期的限制,山东省立秋后长出的蕾、白露后开的花,都是无效的。为了节约养分,促进结大桃,应尽早摘除无效蕾,可在8月10-15日进行。其它毛耳、赘芽也宜早去掉。
6.合理施肥,稳健生长
亩施人工合成纯公斤、P2O53-9公斤、公斤,一般氮肥基施40%,追施60%,磷肥基施(套种田一次性早追施),钾肥基施、追施各半。高产田苗期要严格控制肥水,通常情况下不施肥、不浇水。蕾期若长时间连续干旱会影响棉花发棵,因此可隔沟轻浇水,蕾期不宜追施氮素化肥,但为防止早衰,提倡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亩追施氯化钾或硫酸钾15公斤。无论高产还是超高产棉田都要重施花铃肥,而且花铃肥应是速效氮肥。一般于见花后5天内追施尿素15公斤,7月下旬至8月上旬追施公斤作为盖顶肥,以后不再根基追肥。
7.中耕培土,抗旱防涝
蕾期中耕有促根下扎、去除杂草和结合中耕培土防倒伏的作用。可于盛蕾期把深中耕、破地膜、锄草和培土结合一并进行。中耕深度8-10cm,把地膜清除,将土培到棉杆基部,以利于以后进行排水、浇水。行距小和大小行种植的棉田可隔行进行。浇水应视降雨情况和土壤墒情而定,通常在8月下旬干旱时浇1次即可,如秋后持续干旱,浇水时间应坚持到9月中、下旬,浇水宜采用沟灌,切忌大水漫灌。后期浇水不宜重新开沟,以免伤根。遇大雨田间积水时应及时排除。
8.综合防治病虫害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策略。针对近年来因种植抗虫棉导致棉田害虫发生演变的情况,以防治苗期蚜虫、棉叶螨和“伏蚜”、烟粉虱、盲蝽象为重点,同时,注意防治二代棉铃虫和其它害虫。注重采取农业生物防治措施,选择抗病、优质、高产、抗虫性强的抗虫棉品种。注意保护利用天敌,搞好虫情调查,达不到防治指标不药防,尽量推迟药防时间,发挥天敌的控害作用;达到防治指标的要当机立断,及时药防,做到对症下药,能兼治的不单治,能挑治的不普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注意选用抗黄萎病性能好的品种,并注意采用农业措施、喷施黄腐酸等进行防治。
三、实施地点、规模和任务目标
(一)实施地点、规模:
该项目在济宁、菏泽、滨州、东营、济南5个主产棉市7个县(市、区)推广应用,项目设核心示范区7万亩。即鱼台县棉花生产办公室1万亩、巨野县棉花生产办公室1万亩、无棣县农业局1万亩、沾化县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1万亩、惠民县农作物良种及农技推广服务协会1万亩、东营山东天润种业1万亩、商河县丰盈棉花种植专业合作社1万亩亩。辐射带动
35万亩。
(二)任务目标
在我省重点棉区实施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是实现我省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可大幅度提高我省棉花单产,增加总产和植棉效益。
1.技术指标:项目区要求良种普及率100%,脱绒包衣标牌棉种占100%。通过项目实施完善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规程。
亩产皮棉125kg的产量构成:常规棉,亩株数3000-3500株,亩有效铃万个,平均单铃重,衣分40%左右,霜前花率80%以上;杂交棉,亩实收株数鲁西南20xx-2500株,鲁北、鲁西北2500-2800株,亩有效铃万个,平均单铃重,衣分40%左右,霜前花率80%以上。
2.经济指标:项目区亩产皮棉125公斤左右,比项目实施前亩产皮棉增加5-10公斤。
四、进度安排及预期效益
(一)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至20xx年3月:
1.制定项目实施方案。
2.召开项目部署会议。
3.开展秸秆还田和棉田深耕。提倡在11月底12月初进行棉花秸秆还田,并结合棉花秸秆还田进行冬耕冬灌。耕深由过去的20cm
增加到30~40cm。灌水量可结合各地水源和土质情况而定,引黄灌区和黄河三角洲的盐碱棉田可多引多灌,每亩灌水80-100立方。
4.组织大型技术培训会,对项目承担县棉花生产分管领导和主要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培训,讨论细化实施方案,明确项目指标,落实品种和开发、推广任务。聘请相关专家讲授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培训县乡技术骨干。
20xx年3月至5月:棉花备播及播种
根据土壤类型选用对路品种并进行造墒、深耕、施肥,底施土杂肥2-3吨或鸡粪1-2吨,复合肥50公斤。杂交棉区可在3月底4月初育苗,5月初定植,常规棉4月20-30日集中播种。
20xx年6月:制定苗、蕾期管理技术意见,并进行针对性的现场技术指导。组织项目区棉花苗情调查,针对棉花生产存在的问题,制定苗、蕾期管理技术意见。主要针对苗蕾期病害防治,棉田中耕培土、追肥、化调等技术开展。
20xx年7-8月:制定花铃期管理技术意见。主要针对花铃期棉花生长发育情况,围绕修枝打顶、追施花铃肥、合理化调、病虫害防治、合理灌溉、后期追肥、防自然灾害等进行。同时,组织项目区新品种、新技术展示观摩。
20xx年9-10月:巡回技术指导,制定吐絮期管理技术意见。邀请专家检查、测产验收。
20xx年11月:搞好项目全面总结验收。
(二)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7万亩核心示范区,棉花单产实现125公斤,比20xx年平均亩增产皮棉10公斤,共增产皮棉70万公斤,按20元/公斤计,可增加经济效益1400万元,棉籽增收万元,合计可增加经济效益万元;辐射带动田亩产100公斤,比20xx年增产5公斤,共增皮棉175万公斤,按20元/公斤计,可增加经济效益3500万元,棉籽增收万元,合计增收万元。项目区核心示范田和辐射带动田共增收万元。
2.社会效益: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加速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棉花单产,提高广大棉农的科技素质与植棉水平。由于棉花单产的提高,该项目实施可增加皮棉供给水平,缓解粮棉争地矛盾。
3.生态效益:转基因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可有效地降低田间用药,减轻环境污染,有效地改善棉田生态环境。
五、责任分工
(一)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
1.制定总体方案,组织实施:负责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的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并协调项目县完善具体实施方案和组织项目实施。
2.组织技术培训:主要针对相关项目县、乡镇棉花技术指导员、棉花种植大户。计划举办1期省级大型培训班,培训省、县、乡三级共100人。
3.强化技术指导:在棉花播种、苗期、蕾期、花铃期等生育关键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项目区田间地头,结合棉花生长情况,通过举办示范点现场会、观摩会及座谈会等多种形式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指导。
4.监督检查:将对项目区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的开展,任务落实、技术培训、巡回指导、品种供应、资金使用管理、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等方面进行重点监督检查。
5.绩效评价:将根据省财政厅下发的《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关于开展20xx年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和《20xx年农业技术推广(棉花)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严格按照实施方案中明确的评价依据、范围、内容、指标和工作程序,在项目县(市、区)完成自评报告的基础上,对各项目实施单位开展绩效评价。绩效评价结果将作为下年度是否予以立项的重要参考指标。
(二)各项目实施单位
1.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根据省站制定的总体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完善制定本项目区具体实施方案。
2.强化宣传、落实任务:要加大宣传发动力度,认真落实任务措施,确保项目具体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地块。
3.加强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在重点培训项目县乡技术骨干的同时,培训到村、到户,做到户户都有明白人。每个项目承担单位培训次数不得少于2次期,每期100人以上。生产季节要安排专人负责,在棉花生育关键时期展开巡回技术指导。
4.建立健全项目档案:建立项目区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农户、地块档案,认真记录相关地力水平、品种适应性、配套技术应用、管理措施及实际产量等。同时,要建立项目资金使用台帐,做到专款专用。
5.做好项目测产验收总结工作:根据项目实施总体要求,各项目单位要在9月15日前后对项目区进行测产验收。项目完成后及时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11月10日前上报工作总结。
六、项目管理、运行机制及保障措施
山东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作为全省棉花生产技术的主体推广部门,每年都以厅文或站文大力宣传,引导全省抗虫棉产业快速健康的发展。能有效整合全省科研、教学、种子、企业、学会等多方面资源,建立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试验、示范、推广网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具体措施如下:
(一)组织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成立以站长为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以省棉技站技术骨干、省棉花中心、山农大专家教授组成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通过加强组织领导,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制定总体实施方案
根据我省棉区的生态条件、生产条件、品种特性和技术力量,组装配套栽培技术,制定技术方案。根据今年项目区不同品种、不同种植模式和长势提出管理技术意见。通过良种良法配套的综合技术应用,提高抗虫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水平。
3.明确责任,团结协作
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主要负责项目的总体规划和总体实施方案的制定,联合全省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部门的棉花专家,集成组装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进行项目检查督导和总结。省棉花中心、山农大协助省棉技站制定项目实施方案,进行配套技术研究、技术培训、项目测产、验收等。项目县参照省级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完善项目具体实施方案,组织精干力量,安排专人负责,通过加强技术培训、指导,安排品种试验、基地示范等,确保各项技术落实到位,并按要求将项目实施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在推广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过程中,各级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互相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巨大合力,逐步建立起有技术支撑、规范化管理、高效运行的示范推广网络,确保该项目的健康实施。
4.强化项目监督指导
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管,省棉花生产技术指导站将组织相关人员,集中力量、集中时间,分别就项目区品种选择、种子质量、技术措施落实等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实地走访基层干部和农户,核对项目任务落实到位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任务落实不到位、操作不规范、资金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确保各项目县认真完成项目指标。
5.建立项目绩效评价制度
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开展20xx年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暂行办法》(简称《办法》)和省农业厅《20xx年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工作实施方案》要求,对项目落实情况逐项进行考核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实施方案制定、组织保障措施、工作推动、资金使用、绩效评价、违纪违章等情况。
(二)技术措施
1.加强技术培训
充分发挥省棉花学会挂靠在我单位的有利条件,联合全省科研、教学、技术推广等部门的棉花专家进行专题培训。通过培训,提高项目县棉农科技植棉水平,建立县、乡、村三级棉花专业科技人员队伍,让项目区棉农了解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的关键技术措施,并通过技术骨干带动周围广大棉农科技植棉水平不断提高,总体提升棉农的科技素质。同时,要求各项目区的农业主管部门和棉花技术部门结合当地实际,采用会议、广播、电视、报纸、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在棉花播种前和棉花生育的关键时期举办技术培训,通过层层培训,提高项目区棉花科技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棉农的科技植棉水平,提高技术贡献率。
培训对象:主要针对相关项目县、乡(镇)棉花技术指导员、棉花种植大户。
培训内容:重点就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抗虫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地膜覆盖技术、营养钵育苗移栽技术、化学调控技术、棉田配方施肥技术、棉田合理灌溉技术、棉花合理密植技术、棉花生产机械化等。
2.强化技术指导
一是省里在棉花蕾期、初花期、蕾铃期等不同生育期组织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到各项目县通过举办示范点现场会、观摩会及座谈会等形式及时进行技术咨询、技术指导、技术服务。
二是督促和指导项目县按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巡回各乡镇,深入田间地头,查看棉花生长情况,和棉农面对面交流管理技术,现场解答疑难问题,搞好田间管理。
三是确保项目区培训及时,指导到位。
四是针对项目区棉花生育出现的问题及时发布生产技术信息和技术管理意见。
五是进一步完善不同类型品种、不同栽培模式条件下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栽培技术体系。
六是通过对抗虫棉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不同品种的性状表现,结合有关试验研究,继续开展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体系研究,促进该技术体系进一步熟化,为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技术大规模示范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撑。
七、资金用途
项目资金严格按照《山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进行管理。建立项目经费专门账户,做到专人、专账管理,账目清晰,资金使用合理合法。保证下达的专项资金用于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技术推广项目,杜绝出现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现象的发生,确保项目实施工作的顺利进行。项目资金主要用于抗虫棉超高产模式化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技术资料的印刷、实验课题技术研究、示范基地建设,以及相关会议、宣传、项目测产、验收总结等。具体如下:
(一)省级15万元项目经费
1.项目论证和方案制定:主要包括聘请专家论证、工作部署以及材料印刷费2万元。
2.技术培训费5万元:主要用于举办省级大型培训班,安排省、县、乡三级培训。
3.技术指导5万元:组织专家组,分别在蕾期、初花期、花铃期赴7个项目县进行巡回技术指导,关键时期召开示范点技术观摩会等。
4.监督检查及绩效考评费3万元。主要用于项目测产、验收以及绩效评价等工作。
(二)基层单位20-30万元项目经费预算(7个基层单位合计160万元)
1.农民技术培训和宣传经费:不低于总经费的30%。主要用于举办各类不同层次的技术培训班,印刷技术资料,聘请有关专家授课,利用电视、广播、挂图、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进行科普宣传。
2.试验、示范补助:不低于总经费的30%。安排高产棉花新品种(系)比较试验、缓控肥料试验等。同时对项目区安排的试验点、示范方进行补助。
3.土壤化验费用:不低于总经费的10%。主要是对项目区棉田进行土样采集、养分化验、数据分析以及制定配方施肥方案等。
4.技术指导经费:不低于总经费的20%。主要用于聘请相关专家不定期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深入田间地头,和棉农面对面开展技术咨询和技术交流,召开座谈会、现场观摩会等。
5.检查验收费用:不高于总经费的10%。主要用于项目数据调查整理、测产验收、项目总结等。
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 第5篇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有关单位:
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是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的重要平台,是提升专业技术人才能力的重要抓手,对于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xx年高级研修项目计划的通知》(人社厅发〔20xx〕36号)精神,现将自治区入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20xx年高级研修项目予以公布(附件1)。请各有关单位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聚焦高精尖缺人才,以创新创业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为根本,突出高级研修项目的公益性、示范性和引导性,加强组织领导,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打造精品项目。
一、按计划完成研修任务。各有关单位要严格按照项目计划实施高级研修项目,不得随意调整变更研修选题、内容、对象、举办时间和地点。如有关事项发生变化,要提前报送情况说明。自治区各有关单位承担的20xx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的实施,均由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文、各有关单位具体承办。各承办单位须预先制订包括研修主题、课程设置、拟聘讲座专家、研修方式、学员构成以及经费预算等内容的高级研修项目具体实施方案,并在开办前20天报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审核。
二、切实保证研修质量。每期高级研修项目研修时间为6天左右,学员不少于70人。学员应面向全国招收,一般应是相关行业领域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并适当向基层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倾斜。要精心设置高级研修项目课程,邀请权威专家授课,采取多种有效方式组织研修,将高级研修项目办出高水平、高标准。要依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知识更新工程网络平台,上传精品课件,探索建立兼容、开放、共享的远程教育体系。
三、严格遵守财经纪律。高级研修项目经费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额资助,每期19万元。资助经费主要用于支付高级研修项目的住宿费、伙食费、培训场地费、讲课费、培训资料费、交通费等。除往返交通费由学员承担外,不得向学员收取任何费用。要按照《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高级研修项目管理办法》的`要求,严格执行培训经费开支范围和标准,加强管理,专款专用,确保经费使用效益。决算后经费尚有结余的,要按照有关规定收回。
五、加强宣传。各有关单位举办高级研修项目时,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同步宣传,进一步扩大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自治区党委“十条规定”,切实加强高级研修项目的组织管理服务,改进工作作风,厉行勤俭节约,端正学风,严谨治学。不得到风景名胜区办班,不得借办班之名旅游,不得利用办班搞公款宴请,不得留存、转嫁任何经费。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将对各高级研修项目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