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1篇
一、活动宗旨:
今年是“五·四”运动xx周年,为了活跃学校文化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爱国情操,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为广大同学搭建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提高广大同学的自信心以及综合素质,经研究决定,校团委联合语文组将开展xx年庆五四“绿洲”杯诗歌朗诵比赛。
二、活动主题:
“激扬青春放飞理想”
三、活动时间:
xx年4月29日彩排,5月4日上午正式比赛。
四、活动地点:
学校篮球场
五、活动细则:
1、参赛朗诵的诗歌要紧扣主题“青春”或者“理想”。
2、各班在初赛的基础上选出一至两个节目参加比赛。
3、朗诵方式:鼓励多元化的朗诵方式。如:男女生合诵等。
4、朗诵时间3—8分钟,诗歌朗诵可以配乐,最好能够脱稿。
5、比赛组委会将邀请学校语文教师及其他教师代表进行评比。
六、评分规则:
2、普通话(要求吐词清晰,发音标准):1分;
3、比赛着装得体、与朗诵内容协调:1分;
4、感染力强,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2分;
5、台风印象好,仪表大方,举止文雅:2分;
6、能正确把握作品内容,声情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2分。
注意事项:
1、满分为10分,控制在—分之间;
2、每位参赛选手朗诵结束后,评委即亮分,工作人员进行分数统计;
3、选手最后得分:评委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选手的最终得分将在下一个选手比赛结束后公布;
七、比赛评奖办法:
设一等奖3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优胜奖7个,获奖同学将发相关荣誉证书及奖品。
八、组织机构:
名誉顾问:姜慈龙徐雪芳
顾问:方锐华王岳林
策划:徐型铭张明峰
指导老师:徐昌和吴雪良余建丽孔梨邵清
节目主持:姜玉书郑文榕
音响调试:梁勋土
摄像:方联生
现场纪律:方景明徐卓智
后勤服务:徐清松胡炎炳
分数统计:彭雁雯徐燕梅
九、资金预算:
一等奖三个(参演人数3~10人,奖品3~10份)
三等奖五个(参演人数5~14人,奖品5~14份)
优胜奖七个(参演人数7~18人,奖品7~18份)
荣誉证书35本:
校内横幅1条:
宣传资料:
教职工纪念品48份
团干部纪念品13份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2篇
一、活动目的
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充分挖掘端午节的深厚文化内涵,引导小学生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建设精神家园,增强爱国情感。
二、活动的内容
1、与端午节有关的经典诗文诵读、传统故事讲演。
2、开展“学包粽子”活动。
3、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征文活动。
三、活动的具体安排
1、6月5日(星期四)下午2:30在三楼大教室举行诗文诵读、故事讲演比赛。每班推荐一名学生参赛,参赛内容为诵读诗文、讲故事任选一项(诗歌朗诵可以由多名学生参加)。比赛通过内线广播传到教室,各班老师必须组织学生认真收听。比赛内容必须用16K纸誊写清楚,作为活动资料上交。
2、各班将学包粽子的`任务作为家庭作业布置给学生。每一位学生从自己所包的粽子中,挑选一个得意的作品,于6月10日上午带到学校参加展览。鼓励同学包粽子时,在传统的基础上,从形状、用料等方面予以创新,展现那些既继承传统,又充满创意的作品。各班在教室门前准备一张课桌作为展台,集中展示,上操结束后,各班同学自由参观,老师必须在教室门前维持好纪律。学校安排王磊老师到各班拍照,作为活动资料保存。展览结束之后,粽子由各人收回。
3、结合包粽子、诗文诵读和讲故事等活动以及有针对性的课外阅读,指导学生写日记和征文。内容可以是包粽子的过程、感受,也可以是有关端午节的感想、思考,或者是其他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等。一、二年级写几句简短的话,三、四年级写一篇日记,五、六年级写一篇主题征文。各班在全体参与的基础上,推荐两篇美文参加学校评比。参评文章一律用16K纸誊写清楚,于6月13日晚散学之前交教科室。低中高分别由朱月琴、叶红梅、程余明组织几位老师评分,确定获奖作品,向学生颁发奖状。学生文章、成绩统计、获奖名单等全部作为活动资料保存。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3篇
一、活动目的
为庆祝祖国xx华诞,感受建国xx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其伟大成就,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和增加主人翁意识,院团委决定在全院举办“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
二、主办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三、活动对象
全院在学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及实施办法
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定于20xx年x月16日进行,由各系负责组织。在广泛开展初赛的基础上,各系组建代表队参加全院复赛。
(二)复赛。定于20xx年x月23日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决赛。定于20xx年x月30日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活动流程
初赛由各系自定
复赛为3—4分钟的个人朗诵
决赛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形象展示和自我介绍:选手自备服装上场,展示个人风采,并做自我介绍,限时3分钟。
(二)朗诵:个人朗诵,限时4—5分钟,篇目自定,要求内容符合主题,健康,格调高雅,富有时代性和创新精神,可自带配乐光碟或电子文件。
(三)即兴朗诵:共有10题目,每位参赛者抽一个。每一位选手在前一个选手登台时抽题,前一个朗诵时做准备(第一位参赛选手在第二轮结束后评委打分时抽题做准备)。限时4分钟。
六、活动报名
(一)初赛各系自行组织报名
(二)复赛由各系选出的人员参加。共30人,会计系6人,金融系6人,工管系4人,国贸系4人,法艺旅系4人,外语系3人,计信系3人。
(三)决赛是在复赛中选出10人参加。
七、活动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八、活动可能存在问题
1.在保证现场气氛的'同时要维持好现场秩序。
2.若光盘等出现问题,主持人应做灵活调整。
3.其他紧急情况发生,由后勤协调其他各项目组进行处理。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4篇
一、活动宗旨: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朗诵诗歌,创作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办此活动。
二、活动主题:
书香溢校园,醉美读书声
三、参赛的相关要求:
1、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准备,踊跃参加,每班至少可以保送两个节目。
2、朗诵形式:既可以单人朗诵,也可以两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可适当配音乐和表演,但要突出朗诵;朗诵要能脱稿(可单独朗诵、亦可集体朗诵,时间把握在5分钟左右)。
3、参赛内容: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或者散文诗,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要求各班语文老师对朗诵内容做好把关工作。
4、朗诵的所有诗文要尽显中华诗文的意境美、情感美、文字美、韵律美。
5、比赛顺序赛前抽签确定。
6、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积极组织学生做好朗诵的准备和训练工作,以保证比赛质量,并于11月25日前完成朗诵的报名工作并将报名表及所配音乐上交到孙忠提老师处(逾期责任自负),确保比赛顺畅进行。
7、各班学生必须身穿校服,保持会场秩序。
四、比赛时间、地点:
1、时间:20xx年1月1日。
2、地点:学校中院。
五、比赛评奖办法:
1、采用评委现场无记名打分的方式。
2、记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拍好名次。
3、本次活动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六、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
1、评 委:王海军、黄海军、刘剑波、徐海宁、花卫军、刘 瑶、马玉荣、赵东航、孙忠提。
2、总 分:张矿矿 刘 艳。
3、主持人:从三个年级选拔。
4、电脑及音响:田秋艳 杨永林 张 伟
5、摄 影:赵东航
七、评分标准(100分):
1、内容——诗歌、散文、散文诗(10分):
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要求范围,感染力强;(10分)
2、仪表仪态(20分):
(1)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5分)
(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 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 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5分)
3、精神面貌(10分):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朝气。(5分)
(2)集体配合协调(5分)
4、创新(20分):
(1)朗诵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效果恰到好处,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10分)
5、朗诵技巧(40分):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 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节奏合适,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 5分)
八、程序
1、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参赛号码、参赛者的班级、姓名及参赛作品相对应,并以书面的形式打印出来,抽签在赛前完成。)
2、 主持人致词:
导语:文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诗是情感的凝结”,是的,诗歌所承载的真、善、美的内容和高妙的艺术精华是很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探索,去传承的。今天,我们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于一堂,让这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诗歌尽情飞扬在我们美丽的校园,而本次大赛的最终目的亦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背诵积累部分经典诗歌,激发大家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3、大赛正式开始:(注:从1-18号参赛者,其中1号朗诵前,公布2号选手作准备,1号朗诵完后,请评委打分,并收至总分处,由工作人员计算出其最后得分,交至主持人手中,同时主持人请2号上台,并请3号作准备,2号朗诵完毕后,公布1号的最后得分,并请3号上台,4号作准备,以此类推,直至完毕。)
4、大赛完毕后,请到会领导学校副校长王海军作总结,同时,请工作人员整理出本次比赛的优胜者,包括填写获奖证书,并初步定于本周内举行颁奖仪式。
5、颁奖:
(1)由刘建波、徐海宁、花卫军三位主任为获得三等奖的同学颁奖。
(2)由王海军、黄海军两位副校长为获得二等奖的同学颁奖。
(3)由王军生校长为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颁奖。
6、主持人宣布本次 职教中心“书香溢校园,醉美读书声”诗文朗诵活动到此结束。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5篇
中国优秀的古典诗词,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不但是汉语言文字的典范和精华,而且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是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财富。为了使我校古诗词诵读活动得到更好的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古诗词在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道德情操和审美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语言的表达能力,依据学校文件精神,我级部将于11月29日举行古诗词经典名篇朗诵比赛活动。现将活动安排如下:
一、成立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马池兴
成员:各班班主任及语文教师。
二、活动具体安排
1.参赛对象:以班为单位,分集体类(全班同学)和个人类(每班2人)两种形式参赛。
2.参赛内容:必背古诗词1——15首。
3.参赛节目数量:
轮背:各班轮流背古诗;
挑战背:选定一首古诗,一个班级背上句,其他班级接出下句,共背三首。
个人类:必选作品背诵1——15首必背古诗;自选作品事先准备好一首诗背诵表演,表演形式不限(可加乐器、录音带伴奏)。
4.比赛时间:11月29日下午最后两节课。
5.比赛地点:教学楼间广场。
6.比赛形式:现场打分,现场统计。
三、工作人员:
评委:马池兴、王玲、徐华
成绩统计:管新月、毛慧中、王奕苏
四、设奖办法
1.学生集体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总成绩平均分为该班的`参赛成绩,取前两名获优胜奖。
2.个人奖: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总成绩平均分为其成绩,设三个奖次,一等奖2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4个。
五、几点要求:
1.各班主任及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组织学生扎实开展读书活动,保证学生读书时间,积极参加本次竞赛活动,扩大学生知识积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和能力,营造书香校园,提升文化品位。
2.全体语文教师要认真选材,悉心指导,努力创新形式,丰富内容,确保竞赛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活动中,要求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登台,统一着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4.竞赛活动结束后,各教师要通过早读阅读指导,课堂教学渗透,语文综合性学习,读书成果展评等形式,将读书活动、经典名篇诵读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6篇
一、活动名称:
二、活动目的:
古诗词是我们民族文化精髓的代表,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升入大学后,我们便和中国的古诗词文化便一点一点疏远起来,为了丰富大家的精神生活,重新燃起同学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特别举办了这次古诗词大赛。
三、活动主办方:
理学院学生会秘书部
四、活动对象:
理学院全体学生
五、参赛形式:
小组形式,每个队
3,随意组合
六、活动时间:
另行通知
七、活动地点:
另行通知
八、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
二等奖(2名)
三等奖(3名)
表演奖一组
十、活动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
(2)1、舞台剧
重现古诗词中所描绘的当年的.场景。可使用道具,表演人数不限。
2、古诗词部分
问答题(10分*10)
抢答题(20分*10)
3、诗词文化部分
选择题(共六组,每组四题,每题10分)
风险题(20分、30分、50分)
--诗人生平---诗人风格—主要作品
(3)宣布结果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7篇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2、激发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审美情趣。
二、活动主题:
诵千古诗词,扬中华美德。
三、参赛对象:
九年级学生。以班为比赛单位开展个人背诵比赛以及集体背诵比赛,每班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比赛。
四、比赛要求及形式:
1、所选文章内容脱稿朗诵,限时7分钟。
2、所选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3、参赛形式以背诵为主,鼓励形式创新。各参赛队可在背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音乐、道具、服装等均为综合评分内容。(但要注意,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道具、配乐等自备。)
4、背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每班自由选择一首集体背诵,个人赛背诵内容为九年级诵读积累篇目。
五、赛事安排:
第16周活动宣传筹备,班主任宣传比赛内容并安排时间训练;
第18周星期一下午比赛;
比赛地点:大会议室;
比赛规则:
1、每班选出一位同学参加背诵表演赛;
2、每班派出的个人赛参赛者(每班都由相同学号的同学参加个人赛)以及背诵内容都由评委老师抽签决定;
3、集体背诵,由评委抽签决定背诵顺序。
六、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七、评分标准:
1、语言表达(35分):语言流畅,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2、朗诵内容(15分):所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
4、节目形式(10分):形式新颖,富有艺术,耳目一新
5、参赛人数(5分):少于班级总人数90%扣3分;达90%或以上满分;100%参赛的奖1分
6、时间把握(5分):朗诵时间少于2分钟或超过7钟分扣1分以上;
7、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参赛队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评价。(10分)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8篇
一、活动宗旨:
为了促进我校学生课外活动的深入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激发学生朗诵诗歌,创作诗歌的兴趣,提高学生口语交际水平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特办此活动。
二、活动主题:
书香溢校园,醉美读书声
三、参赛的相关要求:
1、各班组织学生积极准备,踊跃参加,每班至少可以保送两个节目。
2、朗诵形式:既可以单人朗诵,也可以两人朗诵,也可以集体朗诵;可适当配音乐和表演,但要突出朗诵;朗诵要能脱稿(可单独朗诵、亦可集体朗诵,时间把握在5分钟左右)。
3、参赛内容: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或者散文诗,思想内容要积极向上,要求各班语文老师对朗诵内容做好把关工作。
4、朗诵的所有诗文要尽显中华诗文的意境美、情感美、文字美、韵律美。
5、比赛顺序赛前抽签确定。
6、各班语文教师和班主任积极组织学生做好朗诵的准备和训练工作,以保证比赛质量,并于11月25日前完成朗诵的报名工作并将报名表及所配音乐上交到孙忠提老师处(逾期责任自负),确保比赛顺畅进行。
7、各班学生必须身穿校服,保持会场秩序。
四、比赛时间、地点:
1、时间:20xx年1月1日。
2、地点:学校中院。
五、比赛评奖办法:
1、采用评委现场无记名打分的方式。
2、记分时,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求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拍好名次。
3、本次活动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
六、评委及相关工作人员名单:
1、评委:王海军、黄海军、刘剑波、徐海宁、花卫军、刘瑶、马玉荣、赵东航、孙忠提。
2、总分:张矿矿刘艳。
3、主持人:从三个年级选拔。
4、电脑及音响:田秋艳杨永林张伟5、摄影:赵东航
七、评分标准(100分):
1、内容——诗歌、散文、散文诗(10分):作品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符合要求范围,感染力强;(10分)
2、仪表仪态(20分):
(1)衣着得体,与作品内容相协调;(5分)
(2)精神饱满,姿态自然大方;(5分)
(3)表演能与朗诵融为一体;(5分)
(4)能通过表情的变化反映作品的内涵。(5分)
3、精神面貌(10分):
(1)精神饱满、昂扬,充分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与朝气。(5分)
(2)集体配合协调(5分)
4、创新(20分):
(1)朗诵效果明显,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亲和力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10分)
(2)朗诵形式富有创意,配乐效果恰到好处,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10分)
5、朗诵技巧(40分):
(1)感情饱满真挚,表达自然;(10分)
(2)朗诵熟练,声音洪亮,能够脱稿;(5分)
(3)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节奏合适,韵律明显;(10分)
(4)能正确把握作品内涵,声请并茂,朗诵富有韵味和表现力,能与观众产生共鸣;(10分)
(5)很好地把握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5分)
八、程序
1、抽签决定参赛顺序(参赛号码、参赛者的班级、姓名及参赛作品相对应,并以书面的形式打印出来,抽签在赛前完成。)
2、主持人致词:
导语:文人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诗是情感的凝结”,是的',诗歌所承载的真、善、美的内容和高妙的艺术精华是很值得我们去追寻,去探索,去传承的。今天,我们集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歌于一堂,让这不同年代、不同国度、不同性质、不同风格的诗歌尽情飞扬在我们美丽的校园,而本次大赛的最终目的亦是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大家背诵积累部分经典诗歌,激发大家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3、大赛正式开始:(注:从1—18号参赛者,其中1号朗诵前,公布2号选手作准备,1号朗诵完后,请评委打分,并收至总分处,由工作人员计算出其最后得分,交至主持人手中,同时主持人请2号上台,并请3号作准备,2号朗诵完毕后,公布1号的最后得分,并请3号上台,4号作准备,以此类推,直至完毕。)
4、大赛完毕后,请到会领导学校副校长王海军作总结,同时,请工作人员整理出本次比赛的优胜者,包括填写获奖证书,并初步定于本周内举行颁奖仪式。
5、颁奖:
(1)由刘建波、徐海宁、花卫军三位主任为获得三等奖的同学颁奖。
(2)由王海军、黄海军两位副校长为获得二等奖的同学颁奖。
(3)由王军生校长为获得一等奖的同学颁奖。
6、主持人宣布本次职教中心“书香溢校园,醉美读书声”诗文朗诵活动到此结束。
诗词大赛准备方案 第9篇
一、活动目的:
为进一步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丰富同学的课余生活,给同学们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同学们高尚的的情操,锻炼同学们的口才、能力,促进同学们的友谊,以及加强大家之间的交流,激发同学们对“诗意的青春”的`兴趣,特举“诗意的青春”缅怀青春的舞动。
二、活动的主题:
诗意的青春
三、活动的对象:
艺术设计系所有学生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
XX年XX月XX9:20,地点设计楼412
注:无特殊原因活动时间不变
五、主办部门:
艺术设计系宣传部
六、活动协助部门:
艺术设计系学生分会,及各班宣传委员
七、报名形式:
(1)可询问电话:XXX XXXXX
(2)可到各班宣传委员处报名
八、参加形式:
(1)可朗诵自己写的诗歌,也可朗诵名诗,朗诵时可自行配乐。
(2)可以个人参加,也可以组成团队参加(参加人数不限)
九、比赛要求:
(1)诗歌朗诵语言不限
(2)要求朗诵的诗歌要符合活动主题,主题鲜明突出,形式新颖,内容积极向上。
(3)朗诵时感情要真挚,富有感染力,表达自然,能反映诗歌中的情感和主题
(4)朗诵的诗歌不能过短或过长,可从长诗中节选段落,时间在3—5分钟内
参赛选手不得迟到或违反赛场的纪律,否则取消比赛资格
评分标准:
(一)总分100分
(1)参赛者仪表,气质,总体印象;15分
(2)情感丰富、有感染力;30分
脱稿朗诵;5分
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25分
语速适中、朗诵流利连贯;20分
原创诗歌;5分
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名
二等奖两名
三等奖三名
(可获荣誉证书及其它奖品)
注:原创作品在参赛中获奖,可将其刊登在系报上并给予素拓分
十、比赛规则和说明:
评委必须公正严明,做到公平公正
严格掌握评判标准,以参赛者真实的实力和水平作为评判的依据。
在评选活动结束后,评委不得修改选手的成绩。
(二)参赛者
参赛者必须服从主持人的安排和评委的判定,不得有反对的言行。
参赛者必须遵守比赛规则
参赛者对主持人、评委产生不满时不得当场顶撞,可在大赛结局后,向主办部门提出申请,请求解决。
参赛选手拿好自己的号码牌,听主持人安排依次上台朗诵
关于竞赛流程
评委及嘉宾入场
主持人致词宣布竞赛开始
主持人介绍评委,及到场嘉宾
主持人宣布比赛规则,包括评分标准
参赛选手候场开始比赛(比赛环节中选手必须在诗歌朗诵前进行自我介绍)
评委在每个选手朗诵后进行点评和评分
统计结果,主持人宣布比赛结果
主持人请嘉宾给获奖选手颁奖,宣布比赛结束
将比赛中优秀的原创诗歌刊登在系报上,由系记者站报道此次诗歌朗诵比赛
十一、具体工作人员安排
1.宣传海报 宣传部
2.活动策划 宣传部
3.报道 拍照 记者站
4.评委 系部老师
5.主持人
5比赛现场相关道具及评委用水安排、嘉宾姓、主持台、供应纸笔、制作号码牌 生活部
6.计算分数5人(2人笔算、 2人计算机、1人登记 大一各班的宣传委员)
十二、经费预算:
资料打印费:10元
矿泉水:15元
纸笔费:10元
奖品费:150元 合计185元
十三、注意事项
宣传和通知传达务必到位
工作人员要在活动之前把一切工作做好
参赛者准时出席
工作人员需佩戴工作证
艺术设计系团总支宣传部
XX年X月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