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第1篇
自查自纠,是专项整治的重要一环。甘肃省纪委监委紧扣整治重点,压实各地各部门主体责任。省直相关部门(单位)立足主责,在所在行业系统内组织开展自查自纠,全链条查找突出问题。
经自查,全省生态环境系统去年以来共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59个,完成整改57个;人社系统发现问题28个,涉及资金万元,已完成整改26个。
“解决问题不能只靠一个部门‘小马拉大车’,更需要齐心协力,上下‘一盘棋’。”甘肃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王锦玉介绍,专项整治采取省、市、县三级纪委监委牵头抓总、职能部门组织实施、市县具体落实的联动工作模式,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建立工作例会、定期会商、信息报送等工作机制,按照“一领域一专项”措施,推动监督、监管、整治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各地纪委监委发现,个别部门(单位)在专项整治中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有的不愿“自揭伤疤”、亮丑摆丑,对难点热点问题不能主动出击;有的存在“一阵风”、走过场的思想,整治措施针对性、实效性不强。王锦玉说:“对选择式、敷衍式开展专项整治的,必须严肃追责问责。”
压力传导不掉链,责任落实不空转。甘肃省纪委监委适时召开专项整治专题调度会和工作推进会,听取省直8个行业主管部门(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了解相关派驻纪检监察组监督情况,研判重点领域突出问题和专项整治工作中的不足,督促相关地区和部门深挖根源、找准症结,解决问题、改进工作、提升服务群众质效。
甘肃惠康体检管理中心有限公司白银路门诊,未经批准就开设诊疗场所;某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隐瞒实际用工情况,骗领冒领就业补助资金……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发现,项目审批、行业管理、资金拨付使用等关键环节违规违纪问题易发多发,而这往往与监管缺位有关。
对此,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会同地方纪委监委,对5个市州及部分县区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实地督导;省纪委监委第四、五、七、八监督检查室适时向派驻机构和联系部门发出“要情知会”,开展“室组”联合监督,起到督办一事、震慑一片的效果。
督导检查、明察暗访、约谈提醒、发函督办……甘肃省纪委监委充分发挥“室组地”联动优势,确保问题线索查清查透、一查到底。
“幸亏你们发现了问题,不然这笔养老保险金肯定没了着落。”近日,平凉市崆峒区居民杨慧琴、王彩霞二人如数收到了被截留的养老保险金,共51350元。
崆峒区纪委监委去年9月在监督中发现,该区东关街道办事处干部冶娟利用职务之便,截留、骗取40名群众的养老保险金,共计190余万元。
事关群众“养老钱”,必须立即查清。崆峒区纪委监委第一时间与省纪委监委第三监督检查室、平凉市纪委监委沟通协商。案情重大,省纪委监委综合分析研判后,决定省、市、区联动监督、联合调查。
整合监督资源,直奔现场,核查资料、谈话了解……仅1个月,纪检监察机关便查清违纪事实,给予冶娟开除党籍处分并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第2篇
(一)开展强检计量器具专项整治
重点对辖区内农贸市场、海鲜市场及海鲜经营户、流动摊贩在用强检计量器具的个体工商户或企业,是否存在“缺斤少两”的欺诈销售行为,是否存在使用未经检定、超过检定周期计量器具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改装、不合格计量器具或者故意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行为;市场是否制定计量器具管理制度,是否设置符合要求的公平秤,并做好保管、维护和使用。(责任领导:党组成员 责任部门:各支部、计价股、各市场监管所)
(二)开展农贸市场散装食品标签标识专项检查
对辖区农贸市场散装食品经营户是否亮证经营,操作时是否落实好各项防护措施,散装食品销售标签标识是否完整,散装食品经营者是否按要求“在外包装上、容器外或货架等显著位置上用公示牌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联系方式”,需要冷藏的散装食品是否按照要求严格把控贮存条件贮存等内容。(责任领导:党组成员 责任部门:各支部、流通股、各市场监管所)
(三)专项整治时间
2023年10月13日至2023年12月31日
民生领域专项整治工作方案 第3篇
云南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一方面深化联动监督,加强与民生领域相关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另一方面,整合巡视巡察监督、群众监督等资源,推动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凝聚监督合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监督格局,对民生领域顽瘴痼疾进行重点攻坚,强化监督,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切实让群众感到身边的事情有人管、利益有人护。
“‘两拖欠’专项治理以来,驻省_纪检监察组联合省_排查16家省属企业的政府和国企项目1132个,发现存在欠薪隐患项目40个,完成清欠项目37个,为2700余名务工人员追发工资8000余万元……”省纪委监委驻省_纪检监察组加强对省属企业项目“两拖欠”专项治理推进情况的监督检查,将其作为推动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的有力举措,紧盯工程建设领域,联合省_,通过组织省属企业自检自查、到省属企业实地调研检查、跟进工作推进情况、健全完善制度机制等措施,督促省_履行行业监管责任,监督指导省属企业开展“安薪行动”,推动“两拖欠”专项治理深入开展。
“民生领域问题涉及方方面面,只有各地区各部门协同蓄力、集中发力,才能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真正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该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为提升监督质效,该省各地纪委监委将群众监督作为强化民生领域监督的又一举措,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公布举报方式,激活群众监督活力,从源头上解决民生领域突出问题。
“以前没有路灯,晚上都不敢出门,现在安了路灯放心多了,还能出去跟村民聊聊天。”面对前来回访的鲁甸县纪委监委干部,该县乐红镇官寨社区村民李大姐高兴地说道。
官寨社区陡箐沟至集镇的道路因海拔高,常年被雾气笼罩,夜间能见度不足5米,再加上多数道路都是环山而建,弯多路窄,又没有路灯照明,给村民和车辆出行带来了较大安全隐患。此前,村民们借助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向县纪委监委反映了夜晚“出行难”的问题。
接到村民的反映后,该县纪委监委立即督促乐红镇相关部门和官寨社区“两委”工作人员前往社区进行实地核实,拿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县纪委监委的跟进督促下,道路两旁装上了400多盏太阳能路灯,点亮了村民夜间出行的道路。
“我们以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平台为抓手,畅通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反映渠道。”该县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主任雷文毅介绍。截至目前,该平台访问量已达到50余万人次,共收到群众反映问题145件,办结115件。
“截至9月,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聚焦整治项目,共查处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问题167个,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357人,党纪政务处分55人,发现职能部门问题498个,推动整改问题337个,推动建立和完善制度13个,制发纪检监察建议书7份,通报曝光16批次43人。”日前,丽江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了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情况。
群众的事情得让群众知晓。除了分阶段通报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成果,丽江市纪委监委还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整治公告,将整治项目、整治内容、举报电话等公开,引导群众积极反映问题、提出整治意见建议。
建章立制,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秋初的威信县城,微风中带着丝丝凉意,快递小哥余小超骑着电动车,忙忙碌碌穿行于大街小巷中。近期,他住进了公开配租的公租房,一家人的生活有了新盼头。
今年4月,余小超得知县住建部门将对清理腾退的一批公租房进行再分配,便提交了报名申请。7月底,他通过现场抽签的方式抽到了自己想要的房子,和余小超一样,还有23户人家也圆了“安居梦”,这得益于该县纪委监委开展的保障性住房专项整治监督工作。
前期,威信县纪委监委在开展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中发现,一些保障性住房存在违规享受、转租转借、改变用途等问题,立即制发监察建议书,督促县住建部门压实监管责任,开展自查自纠,对保障性住房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在县纪委监委的督促下,县住建部门已完成全县915套保障性住房摸排登记,收回各类违规享受保障性住房32套,追收历年拖欠租金15万余元。同时,县纪委监委还督促县住建部门建立健全县保障性住房日常巡查和保障性住房动态管理等制度,修改完善监管措施26条,整改问题6个。
开展专项整治,既要在治标上用力,也要在治本上发力,系统施治。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以专项整治为抓手,推动职能部门研究出台形成一批务实管用的长效机制,努力实现综合施治、标本兼治,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文山市城区收费的临时停车位8880个,安装地磁的停车位仅有3800个,地磁未覆盖的停车位路段,存在停车收费计时不准确的问题。”文山市纪委监委聚焦人民群众关切的停车收费乱象开展专项整治,监督推动相关职能部门、企业履职尽责,守住群众“钱袋子”。通过整治,共为群众退还多收的停车费元,督促该市城乡投资公司新增停车位地磁2300个,并制定完善《国资车位运营管理中心路段长管理办法》《国资车位收费员管理办法》,加强收费员管理和日常巡查,杜绝乱计时、乱收费现象。
民生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云南省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将对整治工作滞后地区、薄弱环节视情组织开展‘回头看’,总结经验,巩固成效。”(何天华 陈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