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通用8篇)

时间:2025-04-22 14:37:16 admin 今日美文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1篇

“新中考”下,初中学校应怎么做?广州市教育局提醒,学校要严格落实课程方案、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坚持五育并举,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加强师资配备及实验室、计算机室、教学器材等方面的条件保障,补足实验辅助人员,做好实验仪器、材料配备,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

学生应怎么做?广州市教育局提醒,学生要认真上好全部科目的每一节课,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学科思维的养成,善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真实复杂的问题解决中。在各个科目的学习中都要加强阅读,提高信息处理和书面表达能力。同时,要关注社会生活、时政热点和科技发展,将学科学习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认真对待物理、化学等科目的实验操作练习,勤动脑多动手,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2篇

在广东省“全科开考”的要求下,广州市采用“4+4”模式作为录取计分科目。按照文理兼顾的原则,对录取计分科目的分值进行了调整。

值得注意的几个变化是:

1、道德与法治从半开卷改为全闭卷。

2、增加了历史科目,分值为90分。

3、道德与法治和历史,以及物理和化学的笔试部分,分别采取“合考不合卷”的考试形式。

4、物理和化学分别增加了实验操作部分,各占10分。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3篇

在指标生上,2021年深圳市指标生实施方案与现行政策基本一致;优质普通高中指标到校分配比例、范围、报名条件、分配办法等均无变化。

高中学校录取指标生,按初中学校报该高中学校指标生的考生人数,从高分至低分录取,但最低不低于该高中学校普通生录取线20分,各初中学校所获指标生计划没有完成的自动失效。各试点高中学校未完成的指标生计划自动转为普通生计划进行录取。

综合素质表现评价继续执行

此外,2021年、2022年,深圳市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录取工作也将继续执行《深圳市2006年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表现评价方案》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4篇

《意见》明确,全面清理加分项目,取消国家规定以外的所有加分项目,严格控制加分分值。规范执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群体等加分或优待政策,严禁以任何方式扩大范围。

《意见》要求深入实施招生“阳光工程”,及时向社会公布招生政策、招生计划、招生范围、录取条件、考生资格、加分或优待项目、录取办法和程序、自主招生及加分或优待学生名单、重大违规事件及处理结果等招生信息。

严格规范成绩发布,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考“状元”和升学率,严禁以中考成绩或升学率排名排队、表彰奖励。

同时,深化教育教学和命题改革,严禁压缩道德与法治、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劳动和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等的课时。

《意见》还明确,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及港澳台居民或其随迁子女参加中考的办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制定。残疾考生参加体育与健康、艺术和信息技术科目及理化生实验操作的考试办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制定。残疾考生参加笔试考试,由各市根据国家和省的有关规定提供必要的合理便利。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5篇

《意见》明确,每所公办优质普通高中学校(含外语、体育和艺术类学校)要安排不低于50%的招生名额,按中考报名学生总数(除不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数),直接分配到区域内各初中学校(含民办),并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倾斜。

名额分配招生采用单独批次、单独录取的招生办法,确保名额分配实际录取比例不低于总招生数的50%。

从2023年秋季入学的初一新生开始,除因户籍转移或其他原因按规定办理外市转入本市就读的学生外,报考“名额分配”的考生,应是符合本市中考报考条件且具有该初中学校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的应届初中毕业生。

在自主招生方面,《意见》明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自主招收区域内初中学校在籍在读具有创新潜质和学科特长的应届毕业学生,公办学校自主招生比例控制在学校年度招生计划的10%。

体育、艺术和科技等特长班均纳入自主招生范围,可将体育、艺术和信息科技科目等纳入中考自主招生录取计分科目。

自主招生应安排在学考成绩公布以后根据学生的学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等进行。严禁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竞赛成绩作为自主招生资格前置条件和录取依据,严禁以自主招生名义变相“掐尖”、提前招生等。

在招生录取批次设置上,中职学校(含三二分段及五年一贯制高职和中等职业学校,下同)和普通高中同批次并行招生,原则上分为自主招生、名额分配招生、统一招生3个类别。

优质中职学校可实行综合评价、择优录取,进一步扩大面向初中毕业生中高职贯通(含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试点院校的招生规模。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6篇

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其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由市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根据《通知》和《实施意见》要求,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历史、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等8个科目属于录取计分科目。其中,体育与健康考试按《广州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广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体育与健康考试实施意见的通知》(穗教规字〔2019〕2号)规定执行。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7篇

夯实基础,加强锻炼

“新中考”,也意味着新要求。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广州中学校长吴颖民说,“新中考”全科开考,对于基础教育来说,这样的改革能够促进初中学校更全面地重视所有的学科,让孩子们能够奠定各个学科的坚实基础。同时,也让孩子们能够有一定的余力来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领域。

学校要如何备考?“新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对初中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将促进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加速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广州市执信中学副校长刘玲玲说,“新中考”能敦促学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将关注重点从“分数至上”转向“全面育人”,从追求“学科成绩”转向促进“学生成长”。严格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各门课程,落实“五育”并举。严禁压缩综合实践活动、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的课时,严格落实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操作要求。

学生应如何调整备考?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吴晶晶建议,学生要认真上好全部科目的每一节课,除了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更要注重学科思维的养成,善于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真实复杂的问题解决中。

吴晶晶建议,学生还要加强锻炼,通过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熟练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积极投身足球、篮球、排球等集体项目,不断提高运动水平,锤炼意志品质,逐步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记者 马立敏 实习生 杨薇

2021广东中考改革方案 第8篇

《意见》提出,学考主要衡量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习要求的程度,考试成绩是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是初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的基本依据。

其中,考试科目涵盖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7—9年级,下称《课程方案和标准》)规定的全部科目。

9门文化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含听力或听说,下同)、地理、物理(含实验操作,下同)、化学(含实验操作,下同)、生物学(含实验操作,下同);3门其他科目包括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和艺术等科目。

考试内容方面,严格依据《课程方案和标准》命题。其中9门文化科目的笔试采取省级统一命题,广州和深圳2个副省级城市试行9门科目自主命题。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艺术和小语种科目及外语听说,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实验操作等,暂由各市自行组织命题。

在考试方式方面,外语科目实行笔试+听力(或听说)考试的方式;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目采用笔试和实验操作的方式。文化科目可以采用各科分卷或相近科目合卷的方式。

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和艺术科目考试,以实践测试为主,纸笔测试为辅,采用过程性与终结性考查相结合的方式。体育与健康科目考试在初中每学年要进行一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并将测试成绩按一定比例纳入中考录取计分。

在考试时间方面,9门文化科目笔试时间全省统一,其中地理、生物学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末,其他科目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末。

信息科技科目一般安排在八年级第二学期末,体育与健康和艺术科目及外语听说、理化实验操作一般安排在九年级第二学期5月底前,具体时间由各市自行确定。

各科卷面原始分数为:语文、数学和外语科目各120分(其中外语科目含外语听力或听说30分),其他科目各100分。其中理化生实验操作考试分数不低于每门科目考试总分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