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演练工作方案范文(热门3篇)

时间:2025-04-26 13:03:03 admin 今日美文

舆情演练工作方案范文 第1篇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淄江中学学校发生任何级别的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社会稳定其他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

二、工作原则

按照“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要求,以“建制度、学制度、用制度”活动为抓手,强化问题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风险排查,增强风险管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任落地见效,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零失误、零差错。

三、组织机构

1.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调整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应急指挥的领导机构,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校支委会成员组成,成员由处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意识形态风险监测、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3.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处室人员,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四、应急程序

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一步∶发现舆情。舆情监控员通过“百度_“谷歌_“有道”等主流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含有“淄江中学”及淄江中学业务工作的相关信息,结合教体局预警提示,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二步∶监测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网评员要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局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三步∶快报事实。发现舆情后,舆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上报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较大以上网络舆情要上报区教体局。上报舆情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第四步∶会商措施。接到舆情上报后,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网络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要及时听取上级领导部门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拿出最终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第五步∶形成通稿。经过舆情会商形成通稿,及时对舆情加以回复。

第六步∶正面回复。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舆情发生后及时根据通稿,通过适当进行正面回复。

第七步跟踪引导。对舆情回复后,舆情监控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一个合理的回复方案加以回复,从而实现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五、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引领导小组,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信息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 ,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处室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处室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处室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由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对外权威消息,向公众澄清事实,积极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六、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结束后,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处室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二)总结评估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处室对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引导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领导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七、应急保障

舆情演练工作方案范文 第2篇

推进新闻发言人和新闻工作

区宣传办出台了《涪陵区新闻会制度》,举办了部门和乡镇新闻发言人培训班,举办了涪陵经济社会发展、工业园区、金科农业园建设项目等推介会及新闻会25次。成功做好了涪陵桥南山体滑坡突发事件的对外信息工作,为区委、区政府妥善处置突发事件提供了舆论保障。

在奥运期间涪陵地区精心策划 “采访线工程”一条,采访点3个,出台了《奥运会期间做好外国媒体来涪应急预案》、编印采访线工程《涪陵区情荟萃》等对外传播参考资料, 做好了奥运会期间外国媒体(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新闻采访团到涪采访、服务和协调工作。

引导互联网对外传播工作顺利开展

涪陵区委成立了区委领导任组长、有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互联网管理领导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先后出台了《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加强网络舆论引导工作的实施方案》、《建立网络建设管理工作联席会制度》、《涪陵区网络宣传评论奖励办法》等,落实了专职人员,加大了经费的投入,为搞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物质保障。区委在区级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乡镇,组建了200多名网络宣传评论员队伍,开展业务培训学习,加强网上舆情监控和舆论引导,正确处置网上不良信息。对骨干网评员每月给予定额补助,工作突出者优先评选年度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去年一年,针对网上舆论热点,评论员共发表评论文章和帖文2600余篇(条),屏蔽了20余条不良信息和敏感信息,有效引导了网上舆论。

对外体育交流硕果累累

2008年涪陵区成功承办了中美篮球对抗赛――山东黄金与美国山鹰队的比赛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促进了国内外的文化体育交流。

实施对外传播精品工程

舆情演练工作方案范文 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及时准确、公开透明、全面真实为原则,紧密结合纪检监察中心工作,建立健全纪检监察宣传体制机制,畅通新闻宣传渠道,创新新闻宣传形式,扩大新闻宣传覆盖率,不断增强纪检监察系统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前瞻性,把握反腐倡廉话语权、赢得舆论主导权,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舆论引导力和社会影响力,为推动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开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二、建立工作机制,形成纪检监察系统新闻网络化工作格局

1.建立新闻宣传工作通讯员队伍。建立由县纪委、监察局领导协调,各乡镇(区)纪(工)委,县直有关单位、新闻媒体单位积极参与、密切配合的反腐倡廉新闻宣传工作协调机制,畅通新闻宣传渠道。各乡镇(区)纪(工)委,县直各单位要确定1名新闻报道通讯员(同时担任网络舆情信息员),具体负责纪检监察宣传报道和舆情监测等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将与信息员队伍同考核同奖惩。

2.建立媒体观察员制度。要充分发挥媒体善于发现和捕捉舆情动态的特点,邀请市级、县级经验丰富的记者担任纪检监察新闻宣传工作“媒体观察员”。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媒体观察员”适时主动向媒体通报全县反腐倡廉重大决策情况和重要工作信息,并征询媒体对纪检监察新闻宣传工作的意见建议。通过媒体的视角了解舆情动态,了解社情民意,加强分析研判,提出舆论引导口径,及时为统筹谋划新闻宣传活动提供决策依据,保证新闻宣传的贴近性、针对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4.加强通讯员培训工作。县纪委、监察局将加强对新闻报道通讯员培训,邀请相关专家授课,切实提高通讯员队伍的整体水平。各单位也要加强对通讯员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各通讯员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力争多写稿、写好稿,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加强网络舆情监控,及时有效地处置网络舆情

1.建立舆情监控制和分析通报制。要建立快捷的舆情综合反映和协调机制,对网络和社会舆情进行实时监控,并对重要舆情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判。要增强敏感性,及时向领导报送有价值的舆情研究信息。各单位对涉及本单位涉腐涉纪的网络舆情,要做好登记统计、汇总分析和评估工作,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通报、督促相关部门制定工作措施,整改薄弱环节,最大程度减少和化解社会不利舆论造成的负面影响。

2.建立应对突发网络舆情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各单位要掌握网络舆情的特点和规律,建立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特别是涉腐涉纪的突发事件,分管领导要迅速深入现场调查核实情况,掌握舆论动态,在第一时间向本单位主要领导和县纪委报告,快速反应、慎重回应、积极沟通协调相关部门,研究对外宣传口径,引导舆论导向,避免人为炒作和不实报道。

3.建立网络舆情“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鉴于网络舆情的特殊性、时效性,县纪委、监察局将实行“一周一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各单位每天都要高度关注重点网站,及时掌握有关信息,特别对本单位的网络信息要高度关注,每周五下午下班前要向县纪委宣教室报告本周的网络舆情情况。

四、加强组织领导,为纪检监察系统新闻宣传工作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