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整改方案范文 第1篇
学校安全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安全牵连着千家万户,只有在搞好学校安全管理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质量建校,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无小事,时时处处是大事,根据我校当前安全管理上存在的一些漏洞和以往的教训,并结合全国上下中小学校学生安全事故的个案,校长从完善制度角度上认真组织学校领导班子探讨安全管理的新路子、新方法,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教职员工的意见,形成一套较为完善、更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制度整改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一、进一步加强学生考勤管理。
主要对学生进行到校、到班双考勤管理,为此学校专门设计两种考勤表,第一种考勤表放在校门口值班室,由校门口值日教师负责登记,记录迟到校学生;第二种考勤表放在各班级内,由相对应时段的落班老师、上课老师、值日教师负责点名。
上课期间如发现有缺勤学生,须立即报告班主任,其余时段发现有缺勤学生,须立即报告值日领导或班主任,再由值日领导或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追踪缺勤学生情况,如未能联系上家长的须报告分管副校长,情况较为特殊的须报告校长。
对学生的考勤管理事关学生的安全,不点名、不报告追究对应考勤教师责任,不联系缺勤学生家长追踪缺勤学生情况,追究对应班主任、领导责任。当日下午放学后,此二种表须上交教导处,对有迟到、早退、缺勤的班级进行相应扣分,并纳入班主任工作当月的量化考评。
二、进一步加强中午用餐管理。
为加强对中午须在学校用餐学生的管理,学校要求这些学生到指定的地点或饭厅集中用餐,并安排专门教师看管,固定人员,固定岗位,负责学生中午用餐的纪律,如有突况须立即作预防处理并报告学校领导。
三、进一步加强课间纪律管理。
根据年龄特点和个性心理,低年级学生好动爱玩,课间喜爱追逐打闹。针对这一情况,学校要求班主任平时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同时,严抓课间纪律管理,对课间纪律管理实行师生齐抓共管,每栋教学楼由一位行政负责,并发一口哨,如发现学生追逐即吹口哨警告,每层楼配备一名教师,严密把握学生课间动向。学校还要求各班选出一名课间纪律管理委员,要求这位学生管理班内课间纪律,如发现有追逐等违纪现象立即报告老师或班主任。
四、进一步加强门卫值班管理。
学校严禁门卫值班脱岗现象,特别是交接班时不能出现空档;上课、午休期间离开学校的学生,门卫要在该生交出请假条或相关证明后,方可开门让其离校;对校外来访人员要盘问,要登记进离校时间;严禁陌生人进入校园,发现可疑人或有扰乱校园的要及时制止,或与上级联系,严重危害人身安全的要及时打110报警。
五、进一步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学校要求总务处要对食堂及食品来源严格把关,保证进货渠道的安全性,餐具要定期消毒,做好师生的饮食管理和检查,必须保持饮食的清洁卫生。同时要求学生严禁向无证摊点购买零食,预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六、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宣传。
1、利用每周一升旗礼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政教处根据上周出现的安全问题,在全体学生面前进行强调,提醒学生要注意,告诫学生要警惕,同时传达上级或学校有关安全管理的通知精神。
2、结合时令季节,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春、秋两季,对学生进行流感、腮腺炎等疾病预防教育;夏季,对学生进行游泳安全教育;冬季,对学生进行防火、用电安全教育。
3、利用广播、宣传栏、黑板报和横幅向学生进行安全宣传教育,经常向宣传避险常识,出版专题教育,悬挂警示横幅,创造浓厚的安全宣传氛围。
4、通过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向家长宣传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游泳安全、防火安全等安全常识,引起家长对孩子安全的重视,明确家长在安全管理中的职责,形成家、校对学生安全管理的合力。5、集中召开安全专题讲座。学校每学期集中召开1至2次的大型的安全专题讲座,聘请法制副校长或业内专家召开有关生命安全的报告会。
七、进一步加强应急演练。
为提高学生在各类突发事件中的应急能力和在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面前的逃生、自救能力,学校要求政教部门每学期要进行3至5次的应急演练,如火海逃生、煤气泄漏应急措施等,要求每次演练有方案,做到分工明确,真正达到演练的目的。
八、进一步加强安全隐患排查。
食品安全问题整改方案范文 第2篇
为进一步提高我县农产品安全监管水平,坚决杜绝食品安全事故发生,根据上级的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整治目标
全县农产品批发市场纳入质量安全检测范围,严禁经营、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配制剂产品,严厉查处违法经营假、劣农药及无证经营和擅自修改农药标签的行为,确保无公害蔬菜生产良性循环。
二、时间安排
1、动员部署阶段(xx月xx日—xx月xx日)
制定方案,明确重点、目标和具体措施,层层动员、广泛发动,公布食品安全举报电话。
2、集中整治阶段(xx月xx日—xx月xx日)
针对本区域、本局重点工作全面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
3、总结验收阶段(xx月xx日—xx月xx日)
认真总结食品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总结监管经验,建立监管措施,巩固专项整治成果。
三、整治重点
加强对高毒、高残留和禁、限用农药的监控,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劣农药产品和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等违法行为,为无公害生产服务,为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1、农药监督管理部门,在专项整治活动中进一步做好农药经营管理和农药市场监督工作。
结合本地实际,与乡镇一道,会同质检、公安等部门,加大高毒高残留农药整治力度,通过细化工作措施,以辖区内较大的农药批发市场、无公害生产基地等作为重点区域,严厉查处假冒、伪劣、无证和擅自修改标签内容的违法行为,积极在无公害蔬菜产区开展抽检活动,对在低毒农药特别是在蔬菜用药中掺杂高毒农药和国家禁、限用农药的,一经查实,依法严厉查处,除进行经济处罚外,由农业综合执法队依法吊销其农药登记证,构成犯罪的要依法移交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2、推行标准化生产。
对全县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及生产者实行身份编码识别管理制度,按照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可相互追查的原则,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储藏(保鲜)到市场销售的各个环节的记录制度。在全县范围内推行“产地与销地”、“市场与基地”、的对接互认,减少中转环节。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及时有效的追溯发生问题的环节和责任。
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督、检测。
严格种子、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经营准入条件;严格执行已公布的停产、禁用和限用的品种、目录和范围,对生产、经营和使用国家和我县明令禁止农业投入产品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严厉打击制售、使用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农业局定期组织开展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检测,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符合安全标准。
4、分工负责、疏堵结合、齐抓共管。
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各乡镇要积极制定切合实际的`管理措施,逐步建立健全严格的岗位职责、情况报告和责任追究制度,分工负责、堵疏结合、齐抓共管,切实抓好辖区内特别是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农药经营和使用的管理工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把危害降到最低。
无公害生产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各部门要协调配合,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形成合力,齐抓共管,确实抓出成效,坚决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给无公害生产带来的危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食品安全问题整改方案范文 第3篇
(一)主要任务
加强对获证企业生产不合格产品和不能确保必备生产条件等违法行为的查处。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使用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以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无生产许可证生产加工婴幼儿配方乳粉、小麦粉、大米、酱油、醋、灭菌乳、巴氏杀菌乳、碳酸饮料、矿泉水、纯净水、方便面、饼干、冷冻饮品、白酒、葡萄酒和啤酒等16类食品的违法行为;坚决取缔无卫生许可证、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等违法生产加工企业。
(二)整治措施
1建档企业中取得QS证的25家,大力开展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的治理整顿。区从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有70家。其中建档企业45家。两证俱全的企业20家。未建档企业25家。并且未获证的企业中大部分都属于小作坊(员工10人以下)质监部门对食品小企业小作坊实行“三员四定”三进四图”两书一报告”为主要内容的食品安全区域监管责任制;区内各职能部门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基本条件改造的管理和监督,帮扶具有一定生产条件的小作坊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加强对小作坊的监管,全面建立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度,禁止使用定量包装,限定区域销售。
2根据各职能部门分工管辖原则,深入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百千万工程”区对已确定的重点区域。将任务分解落实到负有整治责任的单位。同时,全区范围内,继续选择食品生产比较集中及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一地一品、一地多品、多地一品等重点区域作为整治的重点。针对重点区域及整治对象,区政府的领导下,组织有关部门进行集中整治。整治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园区、乡镇活动。
3开展强制检验和专项抽查,严格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质监部门要严格实地核查和发证检验。强化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使用添加剂备案制度,严格检查食品小作坊建立使用原料台帐制度。加强对食品添加剂、包装材料等食品相关产品生产加工违法行为查处。
(三)工作目标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00%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今年底。并在产品上加贴QS标志;小作坊100%签订食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基本消除使用各种非食品原料和回收食品生产加工食品违法行为;基本遏止滥用防腐剂、色素等食品添加剂违法行为;彻底解决城区、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乡结合部婴幼儿配方乳粉等16类食品无证照生产加工的问题;建立不合格食品召回制度,实施食品召回。
二、认真组织开展消费品等工业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一)主要任务
大力开展治理整顿。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及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坚决查处未取得生产许可证或3C认证进行生产、销售以及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无证产品的违法行为。针对家用电器、儿童玩具、劳动防护用品、汽车配件、低压电器、建筑钢材、人造板、扣件、电线电缆、燃气器具等10类涉及人身健康和安全的产品不按国家强制性标准生产行为。
(二)整治措施
1建立质量档案;加强对企业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发证要求、生产所使用的原辅材料是否符合相关规定以及是否存在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全面普查本辖区内10类产品生产企业情况。严格监督检查后处理。
2按照“打击、整治、帮扶、规范、发展”原则,集中整治产品质量问题比较突出的集中产地和专业市场、监督抽查合格率低的地区、制售假冒伪劣比较严重的区域。整治工作基础上,组织具备一定条件的地区开展创建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活动。
3扩大覆盖面。要针对重点产品,加大对重点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力度。突出安全类指标,加大监督抽查的频次和力度,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依法严肃处理抽查中发现的严重不合格产品生产加工企业。
4推进10类产品生产企业加入产品质量电子监管网。
(三)工作目标
10类产品生产企业100%建立质量档案;基本解决无证生产的问题;获证企业生产产品的抽查合格率提高到90%以上,今年底。其中大型企业达到95%以上。重点区域的制假售假重大违法活动基本得到杜绝。
结合此次专项整治,以质监分局为主的各相关单位在确保完成以上两个专项整治任务的同时。按照上级的有关部署,继续组织开展好建材市场秩序专项整治和起重机械专项整治行动,加大整治力度,杜绝发生严重质量事故。
三、具体要求
(一)落实人员、经费、技术装备等保障措施,狠抓任务落实。区成立了以主管副区长为组长的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附件1分别由相关单位的主要领导担任副组长和组员。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共同落实有关专项整治工作。同时要求各部门认真落实省政府印发的吉林省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国家质检总局印发的全国质检系统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及省质监局印发的吉林省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本部门的主要任务、整治措施和工作目标。全力以赴完成各项整治任务。区政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有效开展工作。
(二)不断改革监管工作方式方法,健全工作机制。一要勇于创新。本着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探索重心下移和前移的工作方式。实行质量信用等级分类监管,推动企业建立信用自律和风险防范制度,逐步形成失信惩戒机制。要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坚决遏制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公布制假售假失信企业“黑名单”探索与金融等部门建立联网查询、联手惩治不法企业和有关经营者的机制;二要加大巡查、回访、年度报告审查、监督抽查和定期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许可审查、质量监督、证后监管、执法查处、不合格产品召回等全过程监管的能力;三要建立名优企业联系制度。要大力宣传和保护名牌产品、免检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强与名优企业联手打假,保护名优企业合法权益;四要完善标准体系。要建立重点行业企业执行标准数据库,加强企业标准备案管理,制修订一批地方标准,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场)建设。
(三)彻底摧毁其制假能力。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加大执法力度。深入贯彻落实《_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充分行使特别规定赋予的监管职权。坚决铲除制假窝点。对各类违法行为依法从重从快查处。对已售出的产品,坚决责令企业召回。对假冒伪劣严重的重点区域,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进行地毯式的打击查处;对发现的有证有照企业造假、该吊销证照的坚决依据有关程序予以吊销。狠抓大案要案,切实做到五不放过”
(四)及时对专项整治行动进行宣传报道。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积极配合上级组织的质量安全行活动。加大对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力度,通过举办新闻会、典型案例的公开曝光、重要问题的深度报道等形式,形成对制假售假违法行为的强大威慑力;广泛宣传优质产品、优良品牌和优秀企业以及区域性整治工作典型和经验,广泛宣传电子监管网的作用,引导消费。
食品安全问题整改方案范文 第4篇
尊敬的领导:
我公司是一家食品生产企业,我们一直以食品质量和安全为重点工作,但最近发生了一些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事件,我们对此深感遗憾。按照上级批示要求,我公司已经进行了全面的自查,并制定了整改方案。现将整改情况向您汇报,供您审阅。
一、问题的来源和性质
近期,因为一些错误的生产操作和不规范的管理,我们公司生产的某款糕点被检测出非法添加了动物性食品原料。这种不良情况对于我公司的形象和信誉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对于消费者的健康也存在风险。我们已经就此次事件展开了彻底的自查,分析了问题的来源和性质,制定了整改方案。
二、整改方案
1.强化管理
公司将加强对生产员工的管理工作,做到规范生产操作流程,全面聚焦食品安全问题。在生产现场,公司将建立严格的生产规范,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生产操作。并实现流程全面可靠化、数据实时化管理。同时,我们会加强生产成本核算、成品质量检验等环节的.管控。
2.提升生产设备的安全性
公司将对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进行彻底检查,优化设备运行状态。同时,我们还将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技能培训,提高员工对于设备操作和安全性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员工养成日常维护设备安全的规范习惯。
3.全面检查原材料及进货渠道
公司将对原材料进行全面检查,从渠道安全把控、进货质量、仓储保管、加工运输等方面,全面排查问题。确保原材料的质量良好、高性能,清洁卫生,同时也要增强对原材料的比对与分析,以更好的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制度规范化
公司将结合食品安全标准及法规要求,制订完善的制度和规范操作流程,同时建立内部审计及严肃追责制度,严格规范公司各项生产和运营活动,从流程细节上保证食品质量和安全。
三、整改的具体实施
公司成立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整改方案工作细则,并将其列入生产操作的标准指南。企业将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监督调查措施,确保流程监管的到位与执行,形成压力,强化责任,把资源更多地关注到食品安全的建设上。
四、审查情况
公司现已成立了以食品安全为重点的特别工作组,负责整改工作的实施及过程的监控和反馈。同时,我们还将在监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下,逐步推进公司食品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企业的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高公司的全面管理水平和食品生产质量,尽最大努力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食品。
五、结语
本次食品安全问题对我企业的影响很大,但也是一次宝贵的教训,我们将深刻汲取教训,努力推进食品安全工作,在全面加强安全管理、提升生产水平的同时,切实把企业精力更多地放在保障食品安全上,提高消费者对我公司的信任度和口碑,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保驾护航。同时希望监管部门在后续工作中多方受理、指导和帮助,共同推进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实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