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生产方案(精选7篇)

时间:2024-12-30 14:16:04 admin 今日美文

白酒生产方案 第1篇

选用比较完整的本地红缨子高粱,这样的高粱才经得起多次蒸煮,用100摄氏度左右的开水清洗几遍,一方面可以洗去渣滓,另一方面可以让高粱充分吸水。

白酒生产方案 第2篇

发酵好的酒醅中的酒精含量在10%左右。将酒醅放入传统的蒸馏器酒甑中进行蒸馏,利用酒精和水的沸点不同(酒精的沸点是℃),用蒸汽将酒醅中的酒精带离出来,进行提纯,再经过蒸馏器中的冷凝装置天锅冷凝,就得到含有酒精、水以及其他微量成分的混合溶液,也就是俗称的酒。酒液出来之后,还需要“掐头去尾”,先流出的酒液叫做酒头,酒精含量能达到70%,里面还有甲醇、杂醇油等一些危害物质,需要去掉。中间流出的就是酒体,也称作酒身子,酒精含量一般在65%左右,之后就要入库储存。

白酒生产方案 第3篇

在1950年代以前,中国传统酿酒没有勾兑工艺这个环节,只是当年卖不完的酒和前一年剩下的酒可能混合存放。专门设置工艺参数进行勾兑,作为一个生产工艺环节是在20世纪70年代后才出现的,特别是90年代,色谱分析技术对微量成分的分析更加细致,以及白酒香型骨架成分的出现,才有了勾兑工艺。这里的勾兑工艺是指将不同轮次、不同时间、不同风味的酒放在一起,组合出某一个风味的酒。不是加入香精等物质的新工艺酒的勾兑。勾兑,更准确地描述叫勾调,大规模的酒混合叫勾,少量的调味酒加入叫调,因此又出现了另一个概念叫酒体设计。通过勾兑达到想要的一个目的,为了形成自己理想中的风味状态,具有质量稳定的风味口感

白酒生产方案 第4篇

每月一次取酒,至次年五月,其中三、四、五次出的酒最好喝,一、二次酸涩辛辣,最后一次发焦发苦。但是每一次的都有用处,出厂的就必须经过不同批次酒之间的勾兑。远明酒业调酒师以“酱味”、“醇甜”和“窖底”三种酒体来归纳和区分不同批次的酒。

白酒生产方案 第5篇

将高粱上甑蒸煮,大约两个小时。然后散在地上“摊凉”,由酒工用铲子不停地翻开,温度降至35摄氏度左右开始加曲。高粱和酒曲的总体比例为1:1,但是酒曲要分9次加入,每次加的数量都不一样,平均为高粱的10%上下。

白酒生产方案 第6篇

每年端午后,酒师们开始制造曲药。曲药以小麦为原料,先将小麦粉碎,加入水和“母曲”搅拌。放在木盒子里,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脚不停的踩,制作成曲块。制曲时间在夏天,制曲车间里的温度经常高达40摄氏度。高温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这些微生物混入曲块中分泌出大量的酶,可以加速淀粉、蛋白质等转化为糖分,制曲也需要这样的微生特环境。

白酒生产方案 第7篇

大概一个月后,窖坑打开,开始“二次投料”,即按照1:1的比例,加入新的高粱。继续上甑蒸煮。摊凉后加入曲药,收堆发酵,然后重新下窖。前两次蒸煮原料都不取酒,只为增加发酵时间,裹挟更多微生物。